课题研究促成长 经验分享收获丰——我校援疆教师课题研究经验分享会

L-越越

<h3>  随着我校课题工作扎实认真的开展,在课题的研究工作中,涌现出一批对实际教学有借鉴和促进价值的研究结论。为了将课题研究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提升教师理论素养、专业水平和教学实践应用能力,12月11日下午,我校教研室处特邀请三位援疆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经验分享交流会。</h3> <h3>  英语组援疆教师孙雅楠老师做了题为《课题研究中结题报告书写方法》的分享。</h3><h3> 从孙老师的分享中,我们看到了她们课题组认真按课题计划的要求去实施课题的操作,课题通过一段时间的实施研究,会逐步显出成效来的,这些成效主要体现在师生两方面的变化上。一方面是学生由于教师对其采取了一些措施,学生在认知、技能和情感等方面的变化,教师可通过观察、比较和测试得出一些变化成效。另外,学生团体和个体在学科竞赛和特长比赛中取得的奖次和各级各类参赛评比的奖励,也可作为课题研究成果的体现,如英语演讲比赛,这些团体和个体的奖状和照片,都会纳入课题材料中。另一方面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开展者和参与者自身教学、教科研水平的变化。特别是一些教师由于参与课题研究使教学、教科研水平显著提高。表现为一些教师在各级各类教学、教研竞赛中屡屡获奖,还有一些教师撰写的课题相关论文评比中获奖和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这些都属于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开展者和参与者所取得的成果,应予及时收集、整理,作为今后课题结题时,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的重要凭证。</h3> <h3>  语文组援疆教师刘红琴老师做了题为《教育戏剧在语文课堂中的实践研究》的分享。</h3><h3> 刘老师从课题立项、开题、研究、成果展示、总结升华、结题等方面谈起,交流了他们组在今年课题研究中的一系列举措。严谨的钻研态度、丰富的研究过程、扎实的研究成效,让与会老师赞叹不已,他们纷纷表示,刘老师的发言,有目标、有方法、有感情、有特色、有创意,让我们在学会了如何用教育戏剧来丰富自己的语文课堂,我们收益颇多。</h3> <h3>  英语组援疆教师徐吉鸿老师做了题为《关注细节,成就课题》的分享。</h3><h3> 徐老师从教师文明礼仪、到课前热身活动营造激情氛围、优化导入让课堂更高效、再到课堂文化师生演绎精彩、小组合作强化责任意识、作业巩固所学知识运用六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在常规备研的基础上,精心预设教学细节,巧妙把握和利用动态生成,才能让课堂各项学习活动更加有效。从n+1游戏到神奇的字母王国,一个个生动有趣的英语小游戏把讲座的氛围推向了高潮。把学生拉到学科中来,是老师的本事。学生听课的专注度和对学科的兴趣与任课教师息息相关。每位老师都应该有这样的追求,让学生因喜欢你的课而喜欢上你的学科,进而喜欢上你。其实不仅是学生,好老师对听课教师也会有巨大的吸引力。在这一点徐老师老师今天用实际行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h3> <h3>  最后,梁轼瑞副校长要求课题组全体成员脚踏实地,扎实开展研究,要充分认识到课题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并积极应对,并强调要把课题研究的成果要落实到平时的教学。他结合自己多年从教的经验,提出教师要用知识去征服学生,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只有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和成长,让学习成为提高自己的渠道,让学习成为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并强调,教师要学会给自己定位,学会角色互换,要学着做受学生尊敬及喜爱的老师。让我们且行且思,从自身入手,不断学习,不断打磨,不断提升,以细心、精细、精致的态度面对我们身边那些鲜活的个体,让他们在我们的引领下快乐学习健康成长!<br></h3> <h3>  当前的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而作为学校科研的重要阵地——课题研究,它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需要,提高教师教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当前,我校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这让教师们在更高的水平层次上展开教学活动,从日常教学中蕴含的科研成分着手,以科研的角度去重新审视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教学实践使之得到验证与完善,从而使教学工作不断得到优化。</h3><h3><br></h3> <h3>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此次课题经验分享只是我校教师教研工作的一个停靠站,我们将继续学习,继续探究,带着援疆教师的经验分享,让我们的课题研究之路越走越远,一路芬芳!</h3>

课题

教师

教学

研究

老师

分享

我校

学生

学习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