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br></h3> <h3>12月2日,持续的阴雨天气终于告一段落,我们急忙将准备进行的“话脱贫增智扶志助脱贫”主题活动摆上日程,这是单位入驻桥东社区以来开展的第一次大型活动,尽管经费紧张,只给了3000元的预算,我们还是因简就陋地开张了。两辆大卡车拉起一条横幅就是背景墙,音响师可怜我们场地条件实在对不起观众,免费赠送了几块旧红地毯往冰凉的水泥地上一铺,就是舞台。这是从事主持人职业以来,我站过的最寒酸的舞台,但也是收获满满感动的一次经历:</h3> <h3>感动一:社区“舞之风”群众演出队的演员们凌晨五点就来到社区化妆,化妆品自带、演出服、头饰自费租借。演出完后,所有队员顶着几度的温度,穿着一条丝袜站在舞台边两个小时,就为了演出完后衬托出一个完美的谢幕镜头;</h3> <h3>感动二:三组的演出中,贫困户张四凤是位重病患者,张光中的老婆有腿疾,她们为了演出效果,统一穿着单薄的黑色T恤,在寒风中跳动;</h3> <h3>感动三:表演的广场舞中,有位70多岁的老奶奶也走上了舞台为大家助兴,还有第一支书张庭峰的妈妈,为了支持儿子的工作也勇敢地站在了舞台上;</h3> <h3>感动四:在知识抢答赛上,七组贫困户杨俊山如数家珍般将我们驻村帮扶两年来所做的成效娓娓道来。群众心里有杆秤,我们所有的付出,他们都一一记在心里;</h3> <h3>感动五:张金云、张三凤爱人等贫困户争相上台抢答扶贫知识;</h3> <h3>感动六:三组村民陈启华是白沙县城一家打印店老板,为了赴社区这场“盛会”,他连生意也不做了,步行几里来到社区演唱;</h3> <h3>感动七:社区的活动得到县福利院的大力支持,院长亲自带队,携歌手和舞蹈演员参加,并一直在一旁鼓劲加油;</h3> <h3>感动八:活动结束后,引起了很大反响,贫困户张光平通过村微信群向他的帮扶干部杨代新表达了谢意,有村民立即将发到群里的活动照片剪辑成了相册做留念。</h3> <h3>整场演出中,表演者演得认真,观看的精准扶贫对象和村民看得开心,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使扶贫对象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不仅关心他们的物质生活,还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让脱贫攻坚的各项政策深入人心。</h3><h3><br></h3> 感动之余,不禁回想去年七月刚刚踏上桥东这片土地时,最初给我的印象是这里的农民文化水平低、素质不高,不容易接触。遇到一时难以调解的矛盾和复杂的问题,心里总有“穷山恶水出刁民”的思想,认为群众是无理取闹。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我慢慢将“驻”理解成“住”和“助”的含义时,感受到的是截然不同的变化。 “驻”字面上的意思大概为住在某个地方执行任务。入村一年半后,让我深刻体会到组织派我驻村工作不是要我进村检查,不是作秀更不是应付差事,而是要帮村里群众解决问题和困难,真心实意与村里干部群众一起谋发展。通过一段时间的走村窜户、问计问需,让我与部分群众的心迅速联系在一起。东家一包甘甜的板栗、西家一把新鲜蔬菜,那浓浓的乡情常让我的心荡起暖暖的涟漪。“根扎深了,心就不想走了”。唯有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事当家事,解民困、渡难关,才能“住”出真感情。为改善村容村貌、农业基本建设多争取资金支持,让农村充分享受到国家政策给他们带来的“实惠”,才能“助”出成效。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牢记使命,方得始终……”通过两年多的努力,帮助这里的群众喝上了自来水,用上了明亮的路灯,走上了平坦的水泥路,建起了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村民还不完全富裕,但是有我们和群众共同奋斗,我相信小康路上,全山村的老百姓一个都不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