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在滨城大连有一群活跃的50后,每年都要选个平台相聚,善歌者歌,善舞者舞,善酒者推杯换盏。亲如兄弟姐妹,且日久弥坚。<br></h1><h1> </h1> <h3>这些曾经的知青,在抽工后又再一次背井离乡,打起行囊走进了大山,成为小三线建设的一员。在那特殊的年代,特殊的经历和特殊的企业中,用青春书写着人生履历,架起了特殊环境下的友谊桥梁。</h3> <h3>小三线建设似乎遥远而陌生,各种原因使其覆盖了厚厚的历史尘埃。近几年随着三线资料的解密,率先由发达省市广东、山东、浙江、上海,以及革命老区四川、安徽、贵州等,对三线建设这段国史进行了讨论、总结、评估,并且把三线建设的资料收集整理上升为政府工程,被列为社科基金重大项目。</h3> <h3>三线建设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应运而生。以回顾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大型记录片《大三线》在中央各大主流媒体播出。全国三线建设研究会的成立,标志在民间已产生了联动效应。四川人艺推出《记忆密码》话剧,标志三线建设已成为文艺创作的重大题材。组织当年三线建设的原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军队的领导人近期相继刊文,客观评价那涉及全国13省区,近三分之一国土面积,几百万建设大军重大的历史事件。</h3><h3> </h3> <h3>三线建设是刚开发不久的国史党史研究宝库,可以从国家层面对三线建设给予理性思考和科学定位。</h3><h3> 三线精神的形成是在国家受到外国列强威迫下,中国工人迸发出的空前爱国热情牺牲精神。</h3> <h3>辽宁小三线被辽宁社科院列入重大项目,由黄巍博士担纲。在公开的资料中,一些章节就是以965厂为分析的蓝本。民间也有积极的探索者,老厂职工冯伟多年来一直孜孜不倦地努力编撰厂史,讲工厂故事,成果丰厚,感人至深。<br></h3><h3> </h3> <h3>由宗立本资助,金广德组织,张晓芬、李秀文、张喜生等参与策划的老厂文艺队2011年曾回大山寻根,那是965、新风人的精神家园。编辑的《红色记忆》留存了往事流年。2016年5月14日由史敬芝、崔淑芳等组织的大型工友聚会,那情那景至今仍在脑海里回放。</h3> <h3>当下时髦的微信群,群主张玉就借用了965来域名,王克明则用老厂301信箱来建群,许维秋更直白的建起了新风大连群。</h3><h3> 与其说这是一种情节,不如说是一种史命的回归。因为不忘那段历史、因为没有冷漠初心。</h3> <h3>三线建设远去的是背影,永恒的是精神。三线人对国家的忠诚和贡献可昭日月。据已公开的数字统计,至1985年小三线229家企业,总职工25.65万人,军品104种。其中生产各种火炮10.2万门,枪械843.9万支。我们有理由向自己的青春致敬:</h3><h3> 致敬青春,我们把汗水洒在了十里冰沟,把数万支合格的武器献给了国防。</h3><h3> 致敬青春,我们把爱情写进了大山深处,把极其困苦的生活依旧演绎的丰富多彩。</h3><h3> 致敬青春,我们把信念转化成力量,遥望星空我们没有辜负父母的教育和培养。</h3><h3> 用青春雕刻了岁月,岁月塑造了坚强。</h3><h3> 肯奉献能吃苦看似简单的内核,在今天看来是多么稀缺的精神食粮。</h3><h3>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信仰是国家的软实力。</h3><h3> 信仰的缺失将是最大的危机,今天之所以重提三线精神,宣传两弹一星精神,当你听到大阅兵的脚步声,看到铁流滚滚的战车和昂首待发的长剑,仰望呼啸而过的战鹰,我们就有了答案。</h3> <h3>这批50后每每聚会的时候,都会吟唱起与何实华一起创作的那首《新风之歌》,“催征的战鼓在耳边回响,猎猎的战旗在眼前飘扬,我们来自五湖四海,汇聚在大山的965厂……”。大山之情永未磨灭,军工之情渊远流长,不朽的三线精神,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h3> <h3>有过辉煌的过去,光荣的历史,也有痛心的缺憾。当计划经济和备战经济状态转向市场经济,单一的军品企业失去了可以平等竞争的基础条件。强力推向市场的最终结果,企业破产只能是无奈的选择。这批军工人被迫进行自我救赎,创业谋生。小三线经历了由兴至衰的历史过程,承受改革的阵痛,不能不说这是三线建设中悲凉的一幕。他们用普通人的一生诠译了什么是爱国。也不会再允许为国家奉献者流血流汗又流泪的悲剧发生,不让公平失衡。宏扬三线精神,总结三线建设经验,会让将来的政策导向,特别是凝心聚力的工作更有作为。沉舟侧畔千帆过,今天的这批50后依旧朝气蓬勃,激情依旧燃烧,因为青春的火种从未熄灭,他们永远是满满的正能量一路高歌,"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i>一、我在企业的履历</i></b></h3> <h3>保留着入𠂆的《通行证》</h3> <h3>我工作的座标镗床</h3> <h3>我住的宿舍</h3> <h3>我们工具科三组</h3> <h3>在𠂆文艺队串个小角色</h3> <h3>大山里的爱情认识了李抒峰老师</h3> <h3>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h3> <h3>有了三口之家</h3> <h3>80年搬出老厂</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记着那些同车间的工友</b></h1> <h3>金光德我一个宿舍的好兄弟,每天形影不离,共同度过那艰苦时光</h3> <h3>工休时步行十几里买盒烟打发时间,我们乐此不疲</h3> <h3>与景丽艳有缘终成伉俪</h3> <h3>读书的校友,下乡的农友,进厂的工友,退休回乡老友王政</h3> <h3>是划线钳工吧,同一班组</h3> <h3>多才多艺的李连顺与王政走到一起,回大连理工大学技师退休,小帅哥</h3> <h3>张建国是我校友,农友,工友,退休后常组织同学活动,认真负责的劲头像在厂检验科的时侯一点都没变</h3> <h3>一絲不苟地工作</h3> <h3>我的同门师妹,从大连的军工到大山里的军工又转回老𠂆,人生路不可琢磨</h3> <h3>下乡时就是学毛著积极分子</h3> <h3>丁华在工作一一我们都是李少青,万金山的徒弟</h3> <h3>从一个公社分进新风,又分进一个班组豪爽的吕其荣</h3> <h3>没发来清楚的个人资料,但还记陈善志清晰的模样。早我们一年进厂的陈善志师傅,车工好手</h3> <h3>我们班组刘福珍舞也行,武也行,工作也行。好像是射击代表队的</h3> <h3>工作领奖</h3> <h3>洗衣歌剧照</h3> <h3>我们班组许维敏从县女蓝到𠂆女蓝,三组人才济济</h3> <h3>看照片像在宿舍,许维敏,许维秋二姐妹?</h3> <h3>同车间的好哥们杨祥瑞,大连人的性格,铣工好手。</h3> <h3>与白衣天使李君终成正果,幸福三口之家</h3> <h3>同车间的刘积常,厂內名号"四哥"亲切而响亮</h3> <h3>现在不见了当年的小胡子,老了在同令人中倒最年青了</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厂文艺队的队友</b></h3> <h3>宗立本兄离开老厂后完成华丽转身,创业起步把一个外向企业办的风声水起,有企业家的风范</h3> <h3>邹积森离厂后工作跨度很大,带着年青时的帅气灵气在仕途上很有成就</h3> <h3>何实华有丰富阅历,多才多艺,从兵团到军工企业再到政府部门,每一步都扎扎实实</h3> <h3>他的伴侣李娟,美满家庭</h3> <h3>上帝的奖劢,在独生子女时代他们一家四口,令人羡慕</h3> <h3>一场《于无声处》颇具专业水准</h3> <h3>叶玉西在企业时间不长,后就读大连理工大学</h3> <h3>她的一首"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文艺队的压场节目</h3> <h3>宋军在新风学校就是学生干部吧,走在队伍前例</h3> <h3>那时都风华正茂</h3> <h3>汪文才兄弟姊妹,你都对的上号吗</h3> <h3>李秀文我们进厂时得称李师傅,因早我们一年进厂这是当时规拒</h3> <h3>即是𠂆文艺骨干,又是体育骨干,和许维秋她们代表企业去市里比赛,也是工作,文体全能型</h3> <h3>王克明,张桂华幸福漂亮的一对新人</h3> <h3>老厂典型的一个大家庭,全小子,哪个是克明?</h3> <h3>我们的老大哥范胜喜,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乐</h3> <h3>文艺队的女士们在学歌吧</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工厂机关的佼佼者</b></h3> <h3>老乡,团委书记王鹏生,多年老友</h3> <h3>老乡,打字员黄兰英,机要岗位</h3> <h3>工作中</h3> <h3>老乡,也是在机要岗位的话务员陈秀梅</h3> <h3>在工作中</h3> <h3>姐妹花</h3> <h3>又一个重要岗位播音员许维秋</h3> <h3>在工作中</h3> <h3>厂工会多面手丁志明,尤其画一手好画</h3> <h3>才与才遇,志明妻子也是才女一一王淑芬</h3> <h3>赵连成兄是厂里笔杆子之一,宣传部门,组织部门都留下过他的足迹</h3> <h3>转岗后,面向市场谋发展</h3> <h3>张贵良,赵连成运动场上一对虎将</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它乡遇故知</b></h3> <h3>和张玉在𠂆里交往不多,退休后辽阳相见一见如故,甚至相见恨晚,真有可爱的老大姐的样子。这是她年青时的样子</h3> <h3>白衣天使</h3> <h3>张玉的护花使者杨春岭大哥</h3> <h3>工作其间</h3> <h3>史桂芝,王炳仁为5、14联欢展示的提词把三线建设军工人的精气神点的恰到好处。感谢小史为大联欢的付出,圆了工友的一个梦</h3> <h3>我佩服冯伟老弟的执着和热情,把老𠂆的资料尽可能保存下来,赋予史料以鲜活的生命,让回忆有了内容和基础,连黄巍先生的引证中也不乏你的成果,默默奉献者功德无量。</h3> <h3>老厂文艺队</h3> <h3>首山工友</h3> <h3>每个人都在自已的人生底片上留下了许多内容,老照片不一定精彩甚至模糊看不清,但足以让你回味无穷,感受时代的温度。历史不断地改变着人生,人们也从不同的方位共同创造历史,尽管我们都是小人物,依旧在生活中不断讲诉着昨天和今天的故亊。没有这些老照片,你一定丟失不少的记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