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小结

冷暖自知

<h5><font color="#167efb">  参加2019国培安徽省小学语文骨干教师高端培训项目,今天是第六天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几个外县的参加培训的小姑娘在谈教授专家的讲座如何精彩,谈听的几节公开课如何让他们受益,一脸的兴奋,我笑笑。已到知天命的年纪,少了些激情,对于培训,就觉得能有机会出来偷个闲,还能开开眼界就相当不错了,不指望听几节大师的课就成大师,听几次专家的讲座就可以作报告的,我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 </font></h5> <h3><font color="#167efb">  听着讲座,我却想起了自己小时候读书的事。那时候我们所有孩子似乎都不喜欢语文数学的,最想上的是体育,可惜老师几星期都不上一回。除了期盼体育课,还有一门稀有的课程,是孩子们翘首以盼的。因为如同体育课一样,能让我们有名正言顺的撒欢的机会。偶尔的“劳动课”,具有典型的农村特色。乡野生长的孩子,并不缺少田间劳作的机会。但是,这种轰轰烈烈的集体劳动,给我们幼稚而富有表现欲的童心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它比在父母的指使下干自家的农活,更让人体力充沛,兴奋异常。“劳动课”大多数都被安排在秋收季节。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全校的学生,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如一群黑压压的麻雀,扑向秋收后的田间。午收后的田野,变得空旷而开阔。初夏的热浪,在大片裸露着金黄色稻穗的田野里欢快地跳动。我们并不惧怕热浪的炙烤,每一个伙伴都弯腰低首,踟蹰在稻田里,专心致志地捡拾稻穗。如同《拾麦穗的女人》那幅名画里的所描绘的情景。在那个年代,私自捡拾稻穗是“资本主义”尾巴之一而受到禁止。但学校集体组织的捡拾稻穗,是被允许的。我们把捡拾的稻穗用几根稻草捆扎成束,如同一朵盛开的金菊。我们把它倒夹在左腋下,为的是避免稻穗的芒对身体和脸部的侵扰。当腋窝夹不住的时候,我们就会带着喜悦和自豪,兴冲冲地交到老师面前。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上午,一束束捆扎的稻穂就会堆起一座小丘。老师把稻穗集中在学校的土操场上,摊开了,借生产队的牛和石碾子,碾压脱粒。黄昏时分,趁着如火的晚霞,借不知从何处飘来的一丝晚风,扬弃干净,然后拉到公社的粮站卖掉,以补充教学经费的不足。那时,老师们给这样的“劳动课”起了一个很洋气的名字,叫勤工俭学。</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  打稻场上,老师们回家吃午饭或午休的时候,我们有几个同学会被安排看场。一是为了驱赶馋嘴的麻雀,二来是要防止有少数自私的村民觊觎我们的劳动成果。“劳动课”有时候也会被少数的老师用来假公济私。全班的同学,被老师带到自己家的自留地里干活。这样的老师,往往是家里的孩子未成年,缺少劳动力。在抢收抢种的季节,这样的行为,并不会招致其他老师的轻视和讥讽。无论是为学校拾稻穗,还是帮老师家干活,我们都格外地卖力,绝无偷懒的念头。</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  今年国庆期间,我几个混得很好的学生约我这当老师的在一起坐坐,酒桌上孩子们忆起当年在我们那小村校学习时的快乐,谈得最多的不是老师如何叫他们读书,如何教他们解题,让他们记忆犹新的,是跟我这班主任在学校小操场踢足球踢漏教室屋顶、踢碎办公室窗玻璃被校长训斥,拆下教室门打乒乓球的琐事。我在想,时间滤去了很多,为什么被我们珍藏在记忆中的是这些最不起眼,被我们教育者认为最不该、最不屑的事呢?而我们最在乎的学业,我们的苦口婆心,孩子们却都忘了,是我们的错,还是教育的错?我们的记忆是有选择的,只有那些最触动我们的直指心灵的东西才会在我们经历的那么多中被留存。</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  上个学期,上海闵行区一个教育团队到我校开展了一次有关“生命教育”的活动,顾名思义,是有关生命的教育。它是以人的生命为主线的,主要是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人的生命,培养学生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使学生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长。团队老师一至五年级都各上了一节课,在课堂上,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参加活动,哭着,笑着,袒露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很多老师课下都在说,那些平时的熊孩子怎么跟他们配合得这么好,这么听话,那么积极地参加活动呢?我想说,我们关注过我们的孩子吗?我们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业,是孩子试卷上的分数,没有真正关注过这个生命个体。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能感动一个生命,我们的教育还有意义吗?20世纪以来,在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极大提高的同时,人们对待生命的漠视态度,生命价值的失落和生命意义的迷茫现象越来越严重。社会发展进步的终极目的无外乎使人活得更有意义,生活更加美好。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渴望尊重,渴望关爱,只有浸润爱的教育,才能照亮孩子的人生。我似乎有些明白为什么我只记得我读书时脑子里只有体育课劳动课,我的学生为什么只记得踢破窗玻璃了。能被我们记忆留存的,都是经过时间过滤后沉淀下来的,那才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根。</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  很多人喜欢把专家的教诲说成是播下种子,可我知道,我们心里都已有一粒种子,在我们当初选择这个职业时就已播下,我们需要的是一缕阳光,一丝雨露,来激活来唤醒它。参加培训,我们要学的不仅是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让我们都能重拾我们该拥有的教育情怀。</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