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1967年12月15日,今生今世都不会忘记的日子。它把北京和小昌汉连在了一起。这是历史的安排,偶然之必然,必然之偶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对世事还懵懵懂懂、涉世不深的22名北京中学生,52年前,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凭着一腔热血,勇敢地做出了自己的人生选择,到农村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我,就在这支队伍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或者说,那是特殊时代赋予我们的一种理想和献身精神;或者说,那是在毁灭教育、藐视文化大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之注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内蒙古日报头版头条《首都第四批革命小将来我区当农民》,正是对我们这批的报道,日期肯定是1967.12.17。在时光的长河里,那万丈豪情的文字如今读起来,隐隐的有一丝伤痛上了心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北京–乌拉特前旗,乌拉特前旗–北京,这条全长1500多里的铁路线,就是我们往返于两个故乡的必由之路。那蜿蜒起伏的乌拉山脉在车窗外移动,岩石裸露,植被稀疏,却巍峨,质朴,大气,风采依旧。</b></p> <p class="ql-block"><b> 寒冬料峭,冰封雪飘。在零下三十多度的寒天里,小昌汉村两里地之外的小路旁,老乡们踩着厚厚的积雪,在迎候着从北京来的娃,一张张敦厚的笑脸,一句句大后套的方言,把北京娃们迎进了一排新盖的知青土坯房。</b></p> <p class="ql-block"><b> 知青进村的第一顿饭,是热乎乎的油烙饼,油滋滋的炖羊肉粉条子,老乡给我们做的。土炕烧得暖暖的,铺着新炕席,我们把铺盖卷一放,这就是我们的家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青春华年,逝水如歌。半个世纪的长河,蓦然回首,那是怎样的青春啊?古稀之年,我们在回味着,感受着——年轻时手捧着的那一朵朵生命的浪花,胸膛里跳动的那一颗颗鲜活的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那年的冬天,下了一场百年未遇的大雪,厚厚的冰雪覆盖着苍茫大地。农民都围在火炉旁悠然冬闲。我们天天央求杨队长干农活。他只好把春天才开始剥麻的活儿提前交给我们干。</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每天,我们从库房大院里搬着一捆捆的麻杆,挤进昭孔、守仁、琨林的宿舍。屋外寒风凛冽,屋内剥麻火热,弥漫飞扬的灰尘,飞上了全身,钻进了鼻孔、喉咙,我们毫不在意,豪气冲天哪。憧憬,理想,压倒了一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三十年罕见的大雪,逼人的寒气没能阻挡住我们的劳动热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剥完麻,在我们的一再请求下,杨队长分派村民带着我们去长胜公社买箩坨,来去步行40里路。老乡帮我们砍修了22根担杖,配上22副箩坨,我们开始了第一次往田地里送粪的劳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村里的年轻人也赶过来跟我们一块干,他们手把手地教我们怎么抡镐刨粪,怎么握锹铲粪,怎么挺身担粪。我们瞅着小伙儿们砸烂了冻得硬梆梆的粪土,真羡慕他们有一双结实的大手,还有那浑身勇猛的气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我们把粪土一担一担地挑到地里,几天下来,隔着厚厚棉衣的肩膀火辣辣的疼,双手磨起了一个个血泡,雪片钻进了塑料底棉鞋,棉鞋被雪水浸透了,冻成了冰坨。回到宿舍脱下棉鞋,摆放在火炉旁烘烤,第二天穿上湿棉鞋,就又下地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我们当中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累,靠着22人集体形成的坚强力量,我们硬挺过来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白天,我们和老乡一起下地,夜晚我们分成若干小组,和老乡一起煤油灯下学习“老三篇”,清脆的北京话在烟雾腾腾中洋洋盈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村西有一块义务劳动的青年田,一到黄昏,我们和村里的年轻人不顾白天劳作的乏累,又去那里干活,凑个红火图个乐,年轻人到了哪里,哪里就一片欢声笑语。</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收了工,吃了晚饭,村子中央的那个篮球场,肯定能看到我们和村里青年活跃弹跳的身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老乡教会了我们干农活儿,我们跟着他们出外工,挖排干,担大渠,打草,送粪,担土,平地,种地,锄地,薅地,浇灌农田,收割小麦,拉麦个子,扬场,赶牛车,脱坯……样样庄稼活儿我们都不惜力地、用心地学,慢慢地,也学会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城市学生,不会担水,不会烧火,不会和面,不会做饭。一群二十岁上下的孩子,在一口大锅里吃饭,又特能吃特能喝,谁给做饭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轮班吧。轮到谁,谁就得五明头起来,或做糜子饭,或做面条,饼不会烙,馒头不会蒸,就只能这两样。糜子饭好做,在大锅里放糜子米和水,煮呗,炒上土豆丝或切上几盘蔓菁酸菜,比较而言算是简单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做面条可就太难了,这揉面一团一团又一团,需要真功夫,春小麦磨出的面不劲道、不禁煮,和的面还得特别硬。然后擀面,擀了一片一片又一片,马不停蹄不带喘气的,等到大家都收工回来了,伙夫还在忙乱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最后的结果,谁也不愿意留在伙房做饭,宁愿在火辣辣的日头底下干农活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大田劳累了一天,我们早已饥肠辘辘、前胸贴着后背了。一收工,马上放下工具,径直冲进伙房,端起饭碗狼吞虎咽,那真是饥不择食,不论味口,吃饱就成,吃嘛嘛香,特好伺候。即便如此,除了我们中的唯一——能干的李秀英,才敢承担给大家做饭这活儿,但干久了,也苦不堪言,这帮人也太能吃了,你再做得多,也都能吃光,经常吃着吃着“砸了锅”,再补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有一次,队里给各家各户分牛肉,知青组也分到了手。怎么吃啊?不知谁说的,炸牛肉丸子!好👌🏻想起来都香😛咔嚓咔嚓,牛肉就被剁成了馅,做成了一个个肉丸。灶火烧起来,待油锅冒开了烟,牛肉丸子一个个丢进了沸腾的滚油里,两个女知青,一个烧火,一个炸。突然,一股红火从灶口窜了出来,冒出浓烟,火星飞溅,将油引燃,油锅里的火苗“腾”地直窜屋顶,眼看一场大火蔓延。烧火人惊叫着跑出去,喊来了老乡,老乡们正在伙房后面的不远处翻粪,只见他们端着铁锹跑过来,向锅里铲了几锹土,方化险为夷。一顿令人谗言欲滴的牛肉丸子“鸡飞蛋打”,锅里的油土被老乡撮走,倒进了他家的自留地,做了肥料😂</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伙房的炕上,还铺着几卷铺盖,从那儿散出了一股烧焦味,不好! 翻开铺盖,原来这土炕有了裂纹,火苗沿着盘炕从缝隙里冒出了头,烤焦了炕席,还有紧挨着的褥子。前几日,几个女知青贪图伙房的暖和,从冰冷的宿舍搬出来睡进了伙房。这回可好,赶紧再搬回宿舍去吧。</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一次险情,让老乡对知青娃们不放心了。终于,杨队长先后委派两拨村里的做饭巧手,侍候这帮吃货了😇😇</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每个人都清楚,到农田里干活儿就是我们的正经职业。铁锹、锄把、镰刀、薅锄、担杖、箩坨,一揽子的劳动工具就是我们终日相随的伙伴。</b></p><p class="ql-block"><b> 村里的挖渠、修渠的苦重活,我们一干就是一春季,知青几乎把村里大渠、中渠、小渠的洗渠活儿全包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炎炎烈日的夏季,我们和老乡都淹没在麦浪滚滚的田间,弯腰挥镰收割小麦。腰——酸极了,不敢直一直;背——痛极了,不敢松一松;手指头被镰刀割伤了,血滴答地流着,揪上一根苦菜,捋下叶子,裹在手指上,忍痛继续,生怕落下了,真较劲啊 ! 饥渴难耐的、超负荷的大田劳作,一干就是40天。终于,我们从不会割麦、到能紧追在老乡的屁股后面、到不能被轻易甩掉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小昌汉老乡们对北京娃的一举一动看在了眼里。他们议论,北京知青真真的能吃苦,可不是孬种🤗。那些别村的包头知青们,只割一行麦子,还坐在地头哭嘞😥他们三天两头往包头家里跑,娇贵嘞🥺北京娃割麦子跟咱们一个样,揽住三行往前冲,他们一两年才回家一次,骨头真硬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杨队长专门派了乔五马大叔做知青劳动的工头,每天我们跟着他,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一般是不歇工的。我们也从不操心工分的事,到了年底,嘿,知青大户还分到钱了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我们从不吝惜自己的体力,挥汗如雨是劳动的常态。磨出了手茧,练出了宽肩厚臂,可以肯定地说,我们确实历练出了够一辈子受用的坚韧、克己、毅力和耐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那西丈渠,紧邻村西,南北通灌,又长又深又宽的渠沟里,流淌着浑浊的黄河水。一到春天冰土解化,杨队长就给知青派固定的活儿——去西丈渠,挖渠,洗渠。我们就压根没琢磨过,怎么队长总把这苦重的活儿派给我们知青呢?不用说,我们年轻嘛! 年轻,有的是资本!</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的男知青多次跟村里的壮男劳力一起奔赴几十里外的大排干,一些女生也主动向杨队长请缨,争取到了极富挑战性的卖苦力的战场。</b></p><p class="ql-block"><b> 我们担着堆满黄土的箩坨,咬紧牙,摇晃着,全身卯足了劲,两腿迈上了倾斜的高坡,双手抓住箩坨,快速把土倒掉,然后转身跑下坡,把箩坨放在铲土人跟前,等着一锹一锹的湿湿的胶泥土又上满了,一蹲身一狠劲,担起了沉甸甸的箩坨,又晃晃着去爬坡了。一天干下来,精疲力竭,骨头架子都散了,倒下就睡,次日清晨一激灵,又来了精气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乌梁素海,内蒙古著名的风景之地。我们与它相见,还是去那里加修防洪堤坝的时候。海子要年年防洪,年年必须加坝,各个村庄派出了壮男劳力,战斗在热火朝天的工地上。整个堤坝上,只有我和王丽娅两个女知青。</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小伙儿们挖出一锹一锹的河泥,装进箩坨,担起箩坨,走一段泥潭路,顺着陡直的堤坝爬上去,把湿泥倒在坝顶,再下坡,再担起一担湿泥,再爬坡,倒泥,把坝逐渐加高。</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我干着干着,步子就慢了下来,脸涨得通红,汗珠子冒了出来,出气也不匀了,鞋子陷在泥潭里,每走一步都需要费力地往外拔,裤腿糊上了泥巴,泥汤溅满了一身。于是,索性把鞋子也脱了,双脚浸在冰凉的泥水里,裤脚挽得高高的,嘿,赤脚上阵好痛快!</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再一看,整个工地上,男人们都光脚赤背,穿着短裤衩,脑门冒着热气儿,一路连跑带颠的。我俩一看这阵式,羞的不敢抬头,低头担泥,默默不语。忽听见哪个村子的小子冲我们喊着什么,周围的男人们嘎嘎嘎的一阵坏笑。哼!肯定不是什么好话。我们村里人说:“别理他”,他们对我俩很照顾,我俩就是俺村的姑娘他们的姐妹嘛,他们都不跟我俩开玩笑,只要我们的箩坨摆在挖泥人面前,装的湿泥很少,生怕压得我们受不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加坝五六天,终于完成了公社给我们生产队的摊派任务,打道回府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这是我俩一个劲央求杨队长的自找罪受😛还想做男中豪杰呢🥵冒傻气,只因为那时太年轻 !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到了深秋,地里的主要农活忙完了,队里要给牲口储备过冬的草料。杨队长把出外工打草的活儿,派给了一群半大小子。又是我们女知青,央求杨队长也要去打草。杨队长早就习惯了这群女知青的老毛病,不管哪里有苦活累活,也不管这个活儿只能男人干、女的干不成,他一次次的都拗不过这帮知青女娃的死磨硬泡,他发现了,若不答应横竖是不成的。于是“好好好,去吧,去吧。”我们一阵欢呼跳跃,紧跟着十五、六岁的半大小子们,赶上装着铺盖、粮油的牛车,出发了,一走出去就是40里地,来到了一个叫马巴子的村子,一干就半个月。</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我们白天挥镰打草、晒草、捆草。夜晚跑到村边的空旷地,坐在地上伸直腿,开心地唱歌。一弯朗月,繁星当空,歌声在深秋的小村子飘荡,我们忘情地唱啊唱啊……很晚了,一路往回走一路还唱着,忽然看见前面立着许多黑影,啊 ! 好多老乡正凝神地听我们唱歌呢,他们连连说:“真好听!真好听!再唱了哇。”我们则惊喜万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冬季的黑夜一降临,我们和村里的年轻人就齐刷刷地集结在了村中央的那个俱乐部。四面漏风的村俱乐部,没有火炉,墙上挂着一盏随风摇曳的煤油马灯。</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我们在这里朗诵,唱歌,跳舞,排练样板戏《红灯记》,二人台的唱腔,普通话的道白,别说这不伦不类,还吸引了许多老的少的,他们喜滋滋地一直看到人走戏散。昏暗的俱乐部,屋外寒风狂卷呼号着,屋里兴奋和快乐升腾着,歌声笑语冲向了夜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城市的文化和文明的种子,在塞外小村悄然发着芽、开着花。</b></p> <p class="ql-block"><b> 知青们白天照样下地干活儿,夜晚不误领着村里年轻人排戏,精气神可大了。那个时候,我们给这个寂静的偏僻小村带来了多少兴奋和欢乐啊! 没有戏服,乡亲们一家家捐出了一尺一寸的布票,我们去供销社扯上布,裁剪缝制出了“鸠山鬼子”的日本和服大袍,老宏头的老婆脱下她的一身补丁衣裤,穿在了“李奶奶”的身上。我们在村里、去村外为老乡演出。</b></p><p class="ql-block"><b> 在四桂村演出的那一场 ,俱乐部里的一块块土坯上,坐满了身裹羊皮袄的乡邻们,他们看着看着,被剧情感动,抹着眼泪,响起了一阵阵的掌声。谢了幕,姑娘小伙儿跑到后台,好奇地找着“铁梅”、“李玉和”、“李奶奶”,嘴里一个劲地说:“咋演得这么好啊!就好像真的一样。”我们从十几里远的四桂村走回村,已经是后半夜了。第二天,我们又精神抖擞地扛着锹下地了。</b></p><p class="ql-block"><b> 和村里年轻人排的二人台腔调的样板戏《红灯记》——</b></p><p class="ql-block"><b>李铁梅——红征(知青)</b></p><p class="ql-block"><b>李玉和——刘白(村民)</b></p><p class="ql-block"><b>李奶奶——黎烈容(我)</b></p><p class="ql-block"><b>鸠山——赵守仁(知青)</b></p><p class="ql-block"><b> 青春岁月啊,你的足迹,你的歌声,在时光的河里,在飘逝的风里。人生总有一段你想永远留住的时光,那是一支青春之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小村的大库房,是村里最高的建筑。每天清晨,正是家家户户做早饭的时候,炊烟徐徐升起,库房屋顶上,我正拿着那支铁皮喇叭筒,大声地广播着一条条的最高指示,清脆的声音划破了小村的寂静,随风飘到了老乡们的耳边。小林存姑娘笑着对我说:“烈容,你的声音可好听了,我在家里听得真真的。”我的心里好甜呐。这句话,我记住了一辈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村里的土坯墙需要刷上一条条那个时代特征的标语。</b><b>杨队长委派我来做。</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我往一口废旧的大铁锅里倒上白石灰,从井台担来两桶水,跟白石灰搅拌成浆状,拿秓芨扎成的刷子,沾上白浆,一笔一笔地在坑疤不平的土墙上写呀涂呀,写完第一遍,白灰涂抹的字就干了,再来第二遍,涂抹二遍的字就变得炫白了,我一个人一干就是两三天。《我们是劳动人民的小学生》这条标语,尤其醒目,太阳一晒,土墙衬托的白色字迹,愈加端庄。那可是我们小昌汉特有的一道村景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我们从北京带来的药箱,里面装满了常见病的好药,那是为我们生了病应急准备的。后来,不断地有老乡跟我们求药,于是,药箱变成了给老乡治病的宝囊。我们似乎从没想过自己得了病咋办?乐天派的知青,有的就是单纯极了的好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村北那家五保户男人刚刚死了,我们就跑去帮着料理丧事。看到这个家徒四壁的家,大家纷纷脱下棉衣、抱着棉被,为孤老雪中送炭。年轻的心,是滚烫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孤寡老村妇杨迎凤得了重病住进了前旗医院抢救。我们闻讯,二话不说,一个个骑着自行车,飞奔80多里地赶赴医院,争相伸出了一只只胳膊,抢着要为她献血。医生被震撼了,望着一张张稚嫩的脸庞,问:“你们是她的亲人吗?”回答:“我们是村里的知青。”医生冷静地说:“先让她的亲属输血吧。”最后,我们沮丧地又骑了80里地,返回。</b></p> <p class="ql-block"><b> 1969年夏,我15岁的小弟来小昌汉看望我,知青刘绪绍给我们拍了两张珍贵的照片。这是村西路旁我俩的合影,那年我22岁了。弟弟每天和我们一起下地干农活,锄草,平整土地。</b></p> <p class="ql-block"><b> 小弟站在知青宿舍旁,傻呵呵的,真是少年不知愁啊。</b></p><p class="ql-block"><b> 这些早已被半个世纪的历史淹没,却留给我对青春岁月无尽的追忆。</b></p> <p class="ql-block"><b> 知青的宿舍一排六间,在村南偏西,它是小村庄黑夜里的一盏明灯,它是有着无形吸力的一块磁石,召唤着村里的年轻人前往。每当夜幕降临,村里的男女老少就会在这里不期而至。顿时,笑声、喧嚣声、笛声、歌声不绝于耳,浓浓地笼罩在知青小屋内,久久地回荡,回荡。</b></p><p class="ql-block"><b> 老乡们靠着墙根,蹲在地下,盘坐在土炕上,抽着羊棒烟锅子旱烟,听我们讲故事,说评书,神聊神侃。知青的一番谈天说地,一通海阔天空,如同打开了小村的天窗,呈现给乡亲们一个令人神往的外面的世界。</b></p> <p class="ql-block"><b> 这是村里的一片荒滩,叫收秋疙巴,在村的最西最南角,离村里有五六里远呢。那里荒草成片,牛粪遍地,秓笈丛生。草,打了喂羊;牛粪,拾了烧火;秓笈,割了,紥扫帚、编门帘、当柴烧。</b></p><p class="ql-block"><b> 已经结婚的我沦为家庭主妇,经常去收秋疙巴,担上两箩坨半干的牛粪,一路呼哧呼哧的,把牛粪整整齐齐地码放在柴火圐圙里;背着一捆捆的秓笈,腰弯得很低,一步一步地挪回家。</b></p><p class="ql-block"><b> 2012年我回小昌汉了,我寻找到了这片圪巴,亲近又陌生。</b></p> <b>我们当年挥汗如雨一锹一锹挖掘的河渠——西丈渠,仍然流淌着浑浊的黄河水,如今不再靠人工洗渠了,用挖土机修渠,大大解放了劳动力。2012年回村,我寻找到了这道大渠,当年挖渠的情景历历在目——<br><br> 队长给我们每人丈量出了一段段渠道,我在认领的一段渠坑里,一锹一锹地把挖出的泥土推送到渠的顶坡上,挖呀挖呀,不停歇地挖,汗水从额头顺着脸庞、顺着脖子流,汗水把衣服都浸湿了,贴住了前胸后背。当天没挖完,第二天早早地就扛起铁锹跳到渠坑里接着挖,手掌一碰锹把,钻心的疼,一看,手掌心红了,打起了两个血泡。我强忍着疼,紧紧地握住锹把,咬紧了牙,一声不吭,硬着头皮挖!挖!挖!再以后,手掌结上了茧子,竟然不疼了。老乡摊出他们的手,我看到了那双结实有力的手上结了一层硬硬的死肉。我羡慕,盼着自己什么时候也能磨炼出这样的一双手。</b> <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当年知青滴落在西丈渠的汗水,已经化为一缕白烟升华到了太空,而我与它相别也有45个年头了,拍个照留个念想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收秋圪巴,北圪台,南圪巴,西圪巴,这些小昌汉村的地名儿我怎么能忘了呢?纤陌纵横的黄土地,一片片的荒摊,一块块的盐碱,一墩墩的秓芨,一簇簇的芦苇,一丛丛的荒草,一坨坨的牛粪,一间间的土坯矮房,一缕缕的炊烟,还有鸡鸣、狗吠、猪嗷、羊咩、牛哞,驴叫、马嘶,那小乡村的交响乐啊,那淳朴自然的村景啊,映入脑海,难以磨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还记得糜子米饭的香味吗?还记得酸稀粥吗?老乡的热灶台上墩着一个陶瓷罐,里面是浆酸了的糜子米,熬成酸粥,吸溜溜地喝着,从大瓮里捞出几个酸蔓菁,切成细丝就着吃,那叫一个爽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2012年我和老魏回到前旗,刘白的妻子板胜子浆了糜子米,做的酸稀粥,真香啊!好友薛四林和刘白陪着我们喝酸粥,就着酸咸菜,爽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还记得猪肉烩酸菜吗?还有羊杂碎汤,猪排酸菜焖面,还有黄米面的素糕、油炸糕,金黄的炸糕一出油锅,满屋飘的都是胡麻油的香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走在既熟悉又陌生的村路上,有些恍恍惚惚。我记起了我们当年的不堪。应该承认,我们这些20岁左右的毛头小伙儿和傻丫头们,对文革的极左思潮缺乏深刻的反思,思想认知的偏差、为人处世的偏激、年轻学生的冲动和莽撞,并没有因接近了劳苦大众而得到摒弃,我们的无知造成了对一些村民的伤害。时隔多年想起来,羞愧难当,懊悔无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村民焦大存,一个喜欢跟知青滔滔不绝的笑眯眯的老汉,一个经常招呼知青娃去他家蹭吃蹭喝的和善老人,只因他给国民党军队喂过马,被整得长吁短叹、郁郁寡欢,最终一病不起,离开人世。</b></p> <p class="ql-block"><b> 王志国,一个从包头被贬到小昌汉的文化人,一个有见地有思考的农村另类,对知青一见如故,敞开心扉、口无遮拦地跟知青交流。后来,他的一些独特见解被整理成反革命言论,知青展开了对他的批斗,戴高帽挂牌子游村。一个愣头青村民抡起皮带抽打他。后来国家给他平了反,发给他微薄的工资。他离开小昌汉去了临河,孤苦伶仃,流落街头,沦为乞丐,再后来,悄无声息地走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住在村北的崔四,疑似旧社会有一支手枪,进而推断跟黑社会有染,他的弟弟丁三老门儿,似乎历史上有些问题。知青一直视他家为“坏人”,对他的子女隔膜,疏离,不信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村里的地富分子,被训话、被管制、被专政,知青对他们虽不曾有过火行为,但他们的子女对知青避而远之退避三舍。在村里他们谨小慎微,寡言少语,低人一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村民翟锁当生产队长的能力低下,还有些自私。我们知青逐户调查了解到大家对他的不满,就自作主张召开了村民大会,会上历数着他的不作为,要罢他的官。没想到大会上只听到我们的慷慨陈词,老乡们都默不作声。最后,翟锁勉强维持了一年就下台了。</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知青对村里在文革中业已形成的南北两派,明显一边倒,亲南疏北,无形中加剧了村民之间的分岐与不和。</b></p> <p class="ql-block"><b> 在小昌汉,有知青参与并推波助澜的“爱憎分明”的极左大小事件,可数的也就这几件,并不太出格,没有造成对村民更多更大的伤害,在当时那个疯狂的年代,还算是比较网开一面手下留情的。这是因为:</b></p><p class="ql-block"><b> 一,文革极左思潮对青年学生的毒害之火,似乎遇到了小昌汉村民筑起的一面墙,这是一面人性之墙,善良之墙,重情义之墙,毒火难以蔓延,并渐渐熄灭;</b></p><p class="ql-block"><b> 二,中国的社会底层,用接地气的现实与真实,教育着我们这群年轻学生摒弃幼稚、冲动、盲目和偏激,促使着我们的日渐顿悟、觉醒和成熟,推动着我们的成长。</b></p><p class="ql-block"><b> 正在人生观奠定的关键时期,我们有幸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成为见证中华民族善良淳朴传统的一代青年,这是知青接受的第一次真正的人生洗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土屋,土墙,土炕,土路,毕竟不是久住之地。因为我们还那么年轻,因为北京知青还有自己的远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当北京出台了知青返城的政策以后,小昌汉知青纷纷从分散在乡村、乌梁素海、前旗、临河、包头、呼市的各个地方,拖儿带女回北京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告别了,镌刻在心田的第二故乡!告别了,可亲可敬的父老乡亲!告别了,一段知青的青春史。新时代正在为中断学业、遗失文化的知青,打开了一扇窗户,远方有另一个世界在召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我们小昌汉知青组,有几大特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一,绝大多数是高中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二,与农民结婚的最早,最多,有九对;与农民结婚的九对当中,离婚了两对,离婚率较低,七对都把配偶带回了北京,给了儿女们一个完整的家,这与所受的儒家文化影响有很大关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三,在特殊年月知农结合的家庭,最底层的、最贫穷的农民成了自己的终身伴侣,不以贫穷和富贵、平民和作官、有无文化为择偶标准,又傻又纯,全国少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四,不管由于什么复杂因素而选择了农民为夫(为妻)的知青,对自己的选择一直有担当。在屈辱的命运中,苦苦挣扎,不畏艰难,不甘沉沦,勤俭持家,安贫尽孝,接纳包容,牺牲自我,百经磨练,忍辱负重,乐观豁达,人性人道,这些也成为了影响她们儿女成长的一笔精神财富。这在大中国,凤毛麟角。</b></p> <p class="ql-block"><b> 五,从事教师职业的最多且教龄较长,九人,绝大多数是中学教师,语文老师,还有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教师,凭借的功底当然来自文革前的教育。</b></p><p class="ql-block"><b> 六,教师职业生涯中,做一名乡村教师,给父老乡亲留下了值得称颂的纪念 : 敬业,爱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正直,善良,有学识有水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我和杨海红在树林子中学教书,她教数学,我教化学,在那里我们一起跟乡村师生度过了四年快乐难忘的时光。</b></p><p class="ql-block"><b> 海红的小儿子威威(后排右一),我的小女儿小燕(在威威前面),跟着两个乡村教师妈妈在树林子中学度过了他们快乐的童年。</b></p> <p class="ql-block"><b> 知青与乡村教师的角色融为一体的我们,留在心底的是永不褪色的温馨回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inherit;"> 我站在时光的边缘,等着回忆一点点明亮起来,此时,我居然能够将自己经受的苦难徐徐地注水稀释,慢慢地将它变成一杯甘甜的清泉,独饮,品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inherit;"> 风可以吹走一张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这是生命的力量。</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inherit;"> 2018年春,我站在40多年前执教的树林子中学大门前,痴痴地想,如果再年轻10岁,我就住在学校,在这儿再过一把教书瘾😂😂😂</b></p> <p class="ql-block"><b> 2012年,2018年,我回到树林子,回到前旗,一个个去看望乡村教师朋友们,相拥相见,甚欢。</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inherit;"> 当年我们正值中年,风华正茂。我惊讶地发现,那些旧日的同事和朋友,无论今天在社会地位上的坐标上显示出是怎样的人,其在心灵和人格方面的基本倾向,几乎一如当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inherit;"> 这些正派、诚实的伙伴们,度过了实实在在的平凡人生,即便老了,也活得踏实,快乐,因为他们问心无愧,他们已化蛹为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2018年,我从澳大利亚回国,又一次回到了小昌汉。小昌汉的后代,我当年的学生,从临河市、前旗镇、村里聚拢过来,跟我相聚,那股亲热劲儿是我所教的北京学生身上没有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他们一个个都说起了儿时记忆中听村里老人们念叨的北京知青。他们都是50开外的人了,都已小有成就了,甚至他们的儿女都已经成才了。他们说,小昌汉的北京知青就是他们念书时的榜样,他们在年幼时就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一定要好好读书,让生命之花像北京知青那样绽放!</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当年的学生都为人父母了,但存留在他们儿时的记忆还那么真切!有一次,小昌汉村北的碾麦场着火了,我跟老乡们一起跑到场面去救火。我的学生模仿着当年我端着脸盆泼水的动作,太神似了 ! 我惊讶 ! 我万万没想到,当年不经意间的一举一动,对他们有那么大的感染力,能记住几十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我的学生张守清和王子荣(小昌汉村民张公庆儿子和王黑眼儿子)都50多岁了,得知我们回前旗了,专程从临河驱车赶过来,带我们去伊盟七星湖游玩。</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分享我的学生人生奋斗成功的故事,更加怀念他们从穷乡僻壤的小乡村学校扬帆起航的昨天。</b></p> <b>2007年10月2日,赴前旗六个自然村插队的北京知青在北京召开40周年纪念大会。小昌汉知青的农民夫婿还有受邀参加大会的村民代表,与知青们合影留念。<br><br>对我们一起相处的过去,全是满满的回忆。</b> <p class="ql-block"><b> 1969年,在前旗,小昌汉哥们送别李秀英(知青)、刘四起夫妻回河北白洋淀老家。那时好年轻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半个世纪过去了,2005年、2012年和2018年我和老魏三次重返了小昌汉。老乡们握着我的手,端详着我们已然苍老的面容,念叨着我们小组知青的名字和外号 : 小豆,拐弯儿,狗毛,鸡脖子,海红子,沙老太太,糖包,咋喇子,一个个的脱口而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已经72岁的王铁蛋(2012年),眯缝着一双老眼,跟我说:“你们知青走了以后,咱们村可梢了(冷清)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老乡们说,北京知青在村里的那些年,是小昌汉村最红火的时候,是最有生气的时候。自从知青走了以后,村里冷清多了,多少年过去了,再没有那个时候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老人们念叨着陈年旧事,牵出了一串串知青的趣闻轶事,至今还让大家忍俊不禁,在他们的津津乐道中,一个个少不更事的学生娃那么鲜活,栩栩如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村里当年的猴娃娃,正是幼年、少年阶段,如今都是中壮年人了。他们竟记得这些知青,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知青一直是激励他们的榜样。</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他们说方圆几个村,就咱村闯世界、走出去的最多,考上中专的、大学的,在城里安家立业的,有了一番成就的,他们把自己命运的改变跟北京知青联系在了一起。我有些不解,知青有这么大的作用吗?因为当初的我们,有多么的少不更事啊。可他们坚持说,是你们的那种精神,给我们的印象太深了,影响太大了!</b></p> <p class="ql-block"><b> 2012年,我们与老乡在村边合影。当我一个一个辨认着他们,叫着他们的名字时,他们开心地笑了。</b></p><p class="ql-block"><b> 当年我们以为的“坏人”子女,跟我煞是亲热,还拉着我去她们家里吃羊肉馅水饺。话匣子打开了,心里早就没了芥蒂。我说那会儿我们挺不懂事的。她竟不以为然地说 : “你们那会儿还是娃呢。”啊,父老乡亲们哪,在你们眼里,把我们当作娃,一切就都可以原谅了! 我知道,娃,就是自己家的人。</b></p> <p class="ql-block"><b> 李小虎,知青的好朋友。当年,他腾出自己的婚房让我们几个女知青住了一年。他告诉我们他要结婚了,我们才搬了出来。小虎又花钱重新刷白新家、盘炕、用油漆画大炕的围墙。对我们一句责怪怨言都没有。</b></p><p class="ql-block"><b> 他和本村小林存的结合,堪称郎才女貌,双方家境都比他的那仨哥们(四林、大罗、刘白)强多了,是村里最美满的一对。夫妻勤劳能干,养育了二儿二女。但命运真的很捉弄人,由于不断地给二儿看病,帮大儿种地还债,小虎开荒扩地共承包了50多亩农田终日劳作,即使过着那么揪心无奈挣扎的生活,却仍然活得不屈不挠,好一条硬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村民刘老虎和田矮小。农耕生活于他们而言太不易了!几十年不见,苍老疲惫的面容让我不敢辨认,但我还是一眼能认出来。</b></p> <p class="ql-block"><b> 2012年,我们探望了段杰和崔桂莲夫妇。</b><b style="color:inherit;">段杰,村里的赤脚医生,他懂中医,把脉,针灸,开中草药方,很多都是自己在实践中自学的。</b></p><p class="ql-block"><b> 崔老师是村里的民办教师,库房院里有一间简陋不堪的土坯房,那就是孩子们的教室。崔老师开设着一、二年级的复试班。小昌汉村的许多孩子都是在这位老师的启蒙教育下,开始了学习的人生,然后走出了小村,走向了远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inherit;"> 我的大女儿和二女儿都是崔老师一二年级的学生。小昌汉,让我们有缘与这对优秀的夫妇成为好朋友;小昌汉的父老乡亲不会忘记他们。</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老魏和好友扬继小,李满贵的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一些村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他们随子女住在了前旗,农忙时再返村种地;不少村民生活仍然很艰辛,盖个砖房,从动工到竣工甚至要用几年。</b></p><p class="ql-block"><b> 2012年秋,村民陈建军由于家境困难,请我帮他给前旗民政局写一份申请,希望政府拨给他一笔建房款,盖他一直没盖起来的正北房。</b></p><p class="ql-block"><b> 国家每年都下拨农村危房改造专项补贴款。建军将拿着我帮他写的这份申请书,去走关系,向上逐层请求盖章,以期得到批复。他说,能批1万就行。后来,我得知,只批给他3000元。</b></p> <p class="ql-block"><b> 刘白的孙女在前旗一中读高二,高考压力很大,我给她辅导化学,她说听得很明白。</b></p> <p class="ql-block"><b> 2005年我们夫妇俩带着女儿和侄子回小昌汉,挨家挨户看望老乡们,用相机给他们拍了100多张照片,回京洗出来寄回村里,托老魏的外甥一一送到他们手里。所幸,患尿毒症的牛唤子临终前看到了自己在炕上跟孙子的合影。</b></p><p class="ql-block"><b> 那年临别前的清晨,老乡们来到村道旁,送我们返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2007年的10月2日,我们下乡在乌拉特前旗六个自然村的北京知青们,在首都欢聚一堂,隆重纪念下乡40周年。我们特邀了小昌汉村民的代表,我们的挚友薛四林和刘白,作为我们的座上嘉宾。</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村民刘白,在大会上做了一个发言《北京知青留给乡亲们美好的想念》,他饱含深情地表达了父老乡亲对知青的敬爱和怀念。</b></p> <p class="ql-block"><b> 小昌汉这四弟兄——薛四林,刘白,李小虎,魏大罗,比一般村民对北京知青更亲切,更友好,给予知青的帮助也更多。知青们也视他们为最好的朋友和兄长。可以这样说,他们身上体现的一些宝贵的东西——正直,真诚,善良,实在,通达,仁义,于当年这群涉世未深的北京学生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后来人生的走向,一定意义上就是知青“接受再教育”的生动注解。</b></p> <p class="ql-block"><b> 2018年春季,小昌汉村民互帮互助,在田间种葵花,知青在的时候他们有的还没出生。</b></p><p class="ql-block"><b> 小昌汉的村姑们,当年跟我们一起下地,排戏,夜晚躺在炕上听我们读《红岩》《烈火金刚》……几十年不见,都不敢相认了。</b></p> <p class="ql-block"><b> 2005年,刘白夫妇带着生病的外孙女来北京看病,知青们跑前跑后联系医院就诊,住院,我义不容辞地承担了孩子需要服用北京协和医院特效药物的取药、往前旗汇寄的任务。我在远赴澳洲之前,把这份重任交给了知青李秀英,她欣然接过了这根接力棒,取药寄药之事至今没有中断。令人欣慰的是,这个患了特殊遗传病需要终生服药的小妞,已经长大,成为一名大学生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2003年,我们小昌汉小组知青在我们的家聚会,四对知青和小昌汉村民夫婿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他们都是小昌汉村的村民,其中的五位已经跟着知青老婆一起返京并定居在北京了。</b></p> <p class="ql-block"><b> 北京知青对那段与小昌汉老乡们朝夕相处的岁月,对自己在那段经历中逐渐成长、成熟而获得了终身受用的品格,对自己曾经付出青春和汗水的那个遥远的小乡村的眷恋,通通化作了一种极特殊的乡土情结。</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inherit;"> 追寻生命的记忆,那是一壶老酒,一曲老调,一个个老故事,一段段抹也抹不掉的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inherit;"> 岁月洗尽铅华,有的地方去了又去,有的人见了还想见,只为一个字——情。即使离她万里之遥,心仍留在那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这条从小昌汉通往庞三村、乌拉特前旗的泥泞土路,这条通向远方的村南小路,曾经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走来了我们一群北京知青——</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我们度过了带给西北小村庄新奇事物与文明的青春岁月,度过了与劳动、辛酸、坎坷相伴的艰难岁月。青春的身影深深地留在了老乡的心底,一代知青的精神,对乡亲们甚至他们的后代都产生了影响。</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我们度过了被历史浪潮所扭曲的、耽误了本应该继续读书深造的蹉跎岁月;我们度过了空前绝后、无法复制、不无惆怅和遗憾的困惑岁月;我们每个知青以个体的牺牲来为毁灭文化的罪恶史买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生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我们知青,无愧于这样的评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蓝盈盈的天空,白花花的芦苇,我深深地吸吮着清新恬淡的气息,极目远望,一马平川 ! 开阔、袒露的田野无限延伸,地平线把辽阔的秋野勾勒成了一个对称的大圆,小昌汉就是恒定的圆心。</b></p><p class="ql-block"><b> 苍天赋予了黄河流域广袤的河套平原,赋予了这里自然的、质朴的、与世无争的独特之美,也留下了安贫、迂腐、狭隘,以及对命运无奈与默认的历史演变中的瑕疵,它让我们永远牵挂着这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inherit;"> 小昌汉,历史给了你这样的机遇, 把我们这一群和父老乡亲,连在了一起!</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