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豫西抗日根据地纪念馆是河南省唯一的全面反映豫西抗日战争历史的专题纪念馆,是河南省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h3><h3> 豫西抗日根据地纪念馆设在巩义市新中镇的柏茂庄园内,紧邻310国道,距郑州45公里、巩义20公里。纪念馆以巩义三大庄园之一的柏茂庄园1、2号院为馆舍,有展室50余间,其中窑洞20余孔,楼房20余间,展览面约2000多平方米。抗日战争时期,柏茂庄园曾是豫西八路军一支队司令部和豫西行政专员公署所在地。</h3><h3> 馆内共布展历史照片近500张,文物200多件,原景再现展室2个。纪念馆通过大量的照片、文物、绘画和文字,揭露了侵华日军轰炸、焚烧、抢掠、屠杀、残害妇孺、制造细菌战毒气战等滔天罪行,再现了豫西抗日根据地军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的恢弘历史画卷。</h3><h3> 河南(豫西)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沦陷区建立的十九块较大抗日根据地之一,为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h3><h3><br></h3> <h3>第一部分</h3><h3> 国恨 山河破碎</h3> <h3> 1937年7月7日 ,日本帝国主义点燃了全面侵华的战火。日军在占领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广州、武汉等城市后,又将铁蹄踏向我国更广阔的锦绣山河,数以万计的中华儿女成为亡国之奴。日军入侵中国后狂轰滥炸、杀人放火、奸淫掠夺,无恶不作,整个沦陷区田园寥落,十室九空,尸横遍野,民不聊生。其累累罪行,罄竹难书。</h3> <h3>驻守河北宛平县的中国军队出城抗击日军</h3> <h3>日军轰炸后的重庆长江岸边惨状</h3> <h3>日军侵占长城</h3> <h3>日军占领岳阳</h3> <h3>日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大楼</h3> <h3>日军疯狂轰炸上海市区</h3> <h3>日军攻占南昌</h3> <h3>第二部分</h3><h3> 国魂 砥柱中流</h3> <h3> 在大敌当前、民族危机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力促国民党接受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主张,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1944年上半年,抗日战场出现重大转机,太行、太岳军区根据中共中央的要求,抽取精干部队,挺进豫西,开辟根据地。到日本投降时,豫西抗日根据地已发展到26个县、300万人口,彻底粉碎了日军挽回败局的企图。</h3> <h3>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部分团以上干部合影。后二排左起:张介民、王子波、雄心乐、徐子荣、周道;前排中间坐着右为方升普、左为钟发生;方升普上方为王城汉。</h3> <h3>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整装待发</h3> <h3>八路军在豫西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h3> <h3>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准备向黄河南岸进发</h3> <h3>第三部分</h3><h3> 国歌 血洒豫西</h3> <h3> 在豫西抗日根据地的开辟中,各支队把军事斗争作为重要手段,主力军、地方军和民兵相结合,先后进行大小战斗数百次,陷日寇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迎来了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八路军撤离豫西后,国民党对根据地进行疯狂反扑、血腥清洗,到处是白色恐怖。</h3> <h3>部队进入袭击登封日军飞机场的攻击位置</h3> <h3>配合八路军参加佛光峪战斗的民兵</h3> <h3>八路军战士居高临下向日伪军攻击</h3> <h3>琉璃庙沟战斗缴获的战利品</h3> <h3>第四部分</h3><h3> 国祭 名垂青史</h3> <h3> 豫西军民的抗日斗争,为全国人民波澜壮阔抗日斗争的历史画卷绘上了浓重的一笔。面对来势汹汹的侵略者,许多豫西优秀儿女共赴国难,驰骋疆场,以感人肺腑的壮举给世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八路军的精英、豫西人民的救星。他们浴血奋战的伟大精神光辉千秋。他们的英名永远铭记在豫西人民心中。</h3> <h3> 一支队(一分队)司令员 </h3><h3> 皮定均(1914—1976)安徽省金寨县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4年7月任八路军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司令员,率部赴豫西开辟抗日根据地,后任兰州军区和福州部队司令员等职。他是中共第九、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央军委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奖军衔。1976年7月7日因飞机失事,不幸以身殉职。</h3> <h3> 一支队(一分区)政委</h3><h3>徐子荣(1907—1969),河南省确山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7月任八路军豫西抗日独立支队政委、中原军区一纵队一旅政委、公安部常委副部长、国务院内务办公室副主任等职。他是中共八届中委候补委员、全国政协三界常委、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委员。</h3> <h3> 一支队(一分区)副司令</h3><h3> 方升普(1915—1981)安徽省金寨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7月任八路军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副司令员,创建抗日根据地。抗战胜利后,他曾任副师长、纵队司令员、副军长等职。解放后任西康军区司令员、军长、福州军区空军和兰州军区空军副司令等职。1955年授少将军衔。</h3> <h3> 一支队(一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h3><h3> 郭林祥(1914—2010)江西永丰县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7月任八路军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解放后任成都军区政委、总后勤部政委、南京军区政委、中央军委纪委书记兼总政治部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h3> <h3>皮定均女儿皮卫华回访豫西时,与“皮旅”老兵乔清和交谈。</h3> <h3>沈甸之(原一支队三团参谋长)在回访巩县时,同官兵们讲述当年八路军打日寇的战斗情形。</h3> <h3>第五部分</h3><h3> 柏茂 历史产物</h3> <h3> 张氏家族于明朝初年从安徽凤阳“避兵乱”移民于巩县东街,嘉靖葵丑年因巩县水灾又迁户巩县东20公里的琉璃庙沟(现新中村)。清道光年间张氏家族逐渐发家,成为巩县东富户之首,有良田70余顷。一百多年里,张氏家族主要开钱庄、做生意、开煤窑、经营煤矿。“柏茂”原是钱庄字号,后来百姓俗称张氏家族为“柏茂家”,在巩、汜、荥家喻户晓。整个庄园有30余处院落,现保存比较完整的院落有13处,楼房85间,窑洞32孔,占地面积近百亩。其坐北面南的5、6、7号院建于明朝,已有450余年历史。庄园依山筑窑洞,临街建楼房,青砖包砌窑脸,上下三层,层层相连、洞洞相通 不出大门即可通到各个院子。其建筑风格中西兼具,整个庄园楼阁耸峙,挑角飞檐,窑洞重叠,曲径回廊,镌刻雕饰精美。其石柱、柱石方、石雕内容丰富,图案独特,园内52个青砖花瓶,瓶瓶不同,形态各异,为我国目前所有庄园稀珍之品。</h3> <h3> 柏茂庄园2007年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2012年被定为国家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h3><h3>注:柏茂庄园亦称“张祜庄园”、俗称“张诰庄园”</h3> <h3>屋檐曲线流畅、图案制作精美,如同盘旋在屋顶的小提琴曲,婉约优雅。</h3> <h3>庄园两侧防御炮楼遥相呼应</h3> <h3>窑洞门前的浮雕罗马柱头。</h3> <h3>庄园民国建筑部分</h3> <h3>左右对称的院落,后面是依山而建的三层窑洞式楼房</h3> <h3>庄园内多处柱石方上的历史典故石雕逼真、形象、生动,内容寓意深厚。</h3> <h3>窑洞门前52个青砖刻制的花瓶,形态各异,堪称一绝。</h3> <h3>第六部分</h3><h3> 传承 红色教育</h3> <h3> 秉承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理念,我们不断完善和提升庄园内布展,整治庄园周边环境,打造特色红色景区,2019年元月份以来共接待团队650批,接待游客18000余人,现在纪念馆已成为省内著名的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基地!</h3> <h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老区是我们党和人民军队的根,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我们是从哪里走出来的,不能忘记革命老区历史,老区和老区人民对我们党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这些贡献和牺牲将永远镌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丰碑上。 </h3><h3>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缅怀先烈,珍爱和平,让我们走进历史的时光隧道!</h3> <h3>田又生,原名康荣福,1925年生,河南巩义人,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经历战斗100多场。1950年获“人民功臣”光荣称号,1985年从河南储备物资管理局离休。</h3> <h3>94岁,他选择拄着双拐,宣讲红色故事!</h3> <h3>坚定理想信念 践行初心使命—郑州市委组织部到新中镇豫西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开展主题教育!</h3> <h3>巩义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参观红色教育基地!</h3> <h3>敬礼!宣誓!铭记历史,不忘国耻。</h3> <h3>高高举过头顶的队礼,一句句誓言,向豫西抗日根据地的英烈们,致敬!</h3> <h3> 硝烟已散,精神永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使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伟大的抗战精神,正是激励我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动力。</h3> <h3> 豫西是一片红色土地、革命圣地。老一辈革命家在豫西的革命实践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我们要在重温历史中坚定理想信念,在新时代的道路上继续践行初心使命。通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素养和履职能力,进一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创新创造的磅礴伟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