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清远古陶窑厂纪实

醉翁亭视野

<h3>清远龙塘鲤鱼头窑厂有座远近闻名的龙窑,这座古窖长达50多米,形状十分象条长龙。200多年来,在凌家一代又一代传承下,经历了风风雨雨,这窑厂窑火不断,工艺不衰,到如今已是第9代传人。他们继承祖传的古工艺,靠着匠人脚踏实地,沉稳细致的精神,在这里烧制传统的大酒缸、大食缸以及各式各样的中小陶器和陶瓷工艺品。出产的陶瓷品,如同两百多年前的样品,质量有十分好的口碑。日前,我们有幸亲临龙窑现场,目睹了装窑的情景。只见工人们光着膀子,抬着二三百斤的大缸,一步一步地迈进,脚步相当稳健,全身汗流如注,然后又小心翼翼放下,再将一个个大缸,一层层叠加上去,整个装窑有序进行,场面十分感人。从工人们身上我们又一次看到劳动人民吃苦耐劳的品德,深深为有这些人,古代工艺能传承下去而感到欣慰。<br></h3><h3><br></h3><h3>据载:做好的陶,必须经过烧制才能成为陶器。起初,先人们烧制陶器也是取用直接烧制法:将做好的陶器堆放在架子上,然后在下面点火烧制。这种方法很简单,也方便,但缺点也是显然易见的,一是每次烧制的数量不能太多,二是温度不高,烧制的质量没保障,三是极费柴火。在制陶业开始的初期,因为制陶的数量有限,问题还是不太大,随着扩大生产,这种直接烧制就不再适合,于是慢慢开始使用窑。窑是一个封闭的空间,既易于安放陶,也利于保温。窑的出现,标致着制陶业的进入了一个新的台阶。起初的窑有横穴式和坚穴式,都是升焰式,上面是陶屋,下面是火炉。这种窑的缺点是不能太大,否则,就没法保证温度,直到商代末期,在我国的江南地带,首先出现初期的龙窑。龙窑的特点,是设的火眼,起初的龙窑只有十多米长,经过不断的改良,长达百米,可以大量烧制,促进了生产发展。在古代,龙窑是主要的窑。清远龙塘鲤鱼头窑厂现存的龙窑,正是千年龙窖的延续和见证,是这里的宝贵非物质文化遗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