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1><font color="#ed2308"><b>关于领取《新中国.新潍坊》、《老照片》、《三个模式》、《城市建筑》四个摄影展,领取证书 的 通知</b></font></h1><h3> <font color="#ed2308">《新中国.新潍坊》、《老照片》、《三个模式》、《城市与建筑》四个活动的摄影作品,已在第二十七届国展期间展出。现证书已制作完毕,请获奖、入展作者于12月20日前,携带本人身份证,到潍坊市摄影家协会办公室领取证书。协会办公地址:奎文区、东风东街7994号、老年大学办公楼410室(东风东街与文化路交叉口东南角)。请在前往领取前,先与协会工作人员联系。联系人:杨学平 13031668043 13361575632 </font></h3><h3><font color="#ed2308">潍坊市摄影家协会 2019.12.10</font><br></h3> 老照片:<br><br>《团体操表演》 郭子宣<br>《1983年春天孩子们在东风桥以北的白浪河滩上放风筝》 唐恕<br>《同学合影在潍坊市工农路邮电大楼》 1978年 王继友<br>《白浪河之冬》 1988年 王晓光<br>《因地制宜锻炼身体》 1952 周展<br>《1989年昌潍运动会》郭子宣<br>《学习雷锋好榜样》1963年 周展<br>《姐姐的红领巾》1980年 周展<br>《1951年10月迎接志愿军归国代表团》 郭子宣<br>《文工团文艺排练》1960年代 郭子宣<br>《演出绣金匾》1970年代 周展<br>《1977年6月27日潍坊市吕剧团在潍坊人民剧院演出“金沙江畔 ”》 栾信海<br>《九曲巷.》1990年 杜崇林<br>《70年代高密文化馆举办剪纸艺术培训班范作信传授剪纸艺术》 王建国<br>《中标之后》 王平<br>《白浪河边》1979年 栾信海<br>《买卖兴隆》1985年 周展<br>《白浪河》1980年代 杜崇林<br>《横渡水库》1967年 周展<br>《职工摔跤比赛》1963年 郭子宣<br>《荡秋千》1960年 周展<br>《儿童节》1976年 栾信海<br>《儿童节》1976年 栾信海<br>《1956年昌潍运动会》 郭子宣<br>《1953年4 月昌潍地区第一届体育运动会》 郭子宣<br>《改革开放后的农村学生休闲生活》1980年 周展<br>《乡村小学》1980年代 周展<br>《1996年12月16日寿光市后头镇北洋头村侯春普、郑芳东新婚之日他们花800元钱买了多功能双卡音响当时在农村是比较高档的》 刘忠<br>《庆祝申奥成功》2001年 周展<br>《1991年儿童节合影》 王继友<br>《电影院广场》2001年 周展<br>《改革开放初的婚礼》 周展<br>《过年包饺子》1980年代 周展<br>《女民兵》1970年代 周展<br>《学生军训》1970年代 周展<br>《三代民兵》1970年代 周展<br>《东风桥下放风筝》1982年 栾信海<br>《临朐山村小学》1992年 王晓光<br>《在地头切地瓜干》1980年代 周展<br>《人逢喜事》1959年 周展<br>《1991年冬寿光市台头镇北孙村老人们聚在一起织网子》 刘忠<br>《好苗子》1980年 周展<br>《1970年10月昌邑县北孟发公社曹戈庄大队社员切晒地瓜干40年前我的家乡地瓜当家人均三亩地全部栽种地瓜口粮饲料和经济收入全靠每年十月家家户户都在地里切晒地瓜干田野里一片雪白》 郝文强<br>《农闲》1980年代 周展<br>《好日子才开头》1980年代 周展<br>《喝饮料的老农》1980年代 周展<br>《婆媳》1980年代 周展<br>《过年》1980年代 周展<br>《出口创汇的钩花》1980年代 周展<br>《福娃》1980年代 周展<br>《干涸》1970年代 周展<br>《十月山会的早餐》1980年代 周展<br>《丰收》1970年代 周展<br>《口粮》1970年代 周展<br>《已经消失的行业——磨剪子炝菜刀》1980年代 周展<br>《奶奶和纺线车》1995年 郝敬友<br>《做煎饼》1980年 周展<br>《青岛知青到诸城插队》1960年代 周展<br>《1953年4月昌潍地区第一届体育运动会》 郭子宣<br>《1958年高密王吴水库开工建设期间高密茂腔剧团演员焦桂英到现场演出》 王建国<br>《1953年春节游行》 郭子宣<br>《麦收》1970年代 周展<br>《野餐》1980年代 周展<br>《开心》1980年代 周展<br>《民生街白浪河桥1983年11月在防空演习后人们在过桥》 栾信海<br>《1958年10月人民公社》 张景国<br>《1955年国庆节游行》 郭子宣<br>《1980年代潍坊街头》 邱勇钢<br>《二十里堡烤烟厂大门》1960年 郭子宣<br>《广文中学》1950年代 郭子宣<br>《1995年潍坊国家高新区市级机关办公楼及人民广场奠基》 唐国志<br>《老潍坊汽车站》 栾信海<br>《1995年潍坊国家高新区北海路大转盘以东》 唐国志<br>《1994年俯瞰潍坊》 唐国志<br>《东风桥通车》1973年 郭子宣<br>《东风桥》1983年 杨伟林<br>《潍坊一中》1961年 郭子宣<br>《1990年代初爱国路胜利路口马车店》 谭恩宽<br>《俱乐部卫星塔》1959年 郭子宣<br>《乐道院钟楼》1959年 郭子宣<br>《白浪河畔沙滩大集》1989年 杨伟林<br>《打水过道》1980年代 姜光辉<br>《解放初期的潍坊火车站》 呈祥<br>《解放初期的潍坊火车站》 杨伟林<br>《潍坊影院》1980年代 郭子宣<br>《洋灰桥》1960年 郭子宣<br>《解放初期火车站》 杨伟林<br>《1992年潍坊国家高新区东方路以北》 唐国志<br>《白浪河改造》2007年 杨伟林<br>《潍柴旧加工厂》1970年代 郭子宣<br>《白浪河水库大坝溢洪闸》1961年 郭子宣<br>《昌潍医专(今潍坊医学院)》1961年 郭子宣<br>《潍坊影院》1980年代 郭子宣<br>《2003年12月16日胶新铁路开通》 郝敬友<br>《1975年春天高密人民大街十字路口赶大集》 王建国<br>《东风桥(现亚星桥)》1979年 冯建国<br>《潍坊市职工业余大学》1985年 刘中兴<br>《杀鸡车间忙出口》1973年 郭子宣<br>《青年女工》1960年代 周展<br>《益都铁厂高炉出铁》1977年 栾信海<br>《第四钢铁厂》1950年代 郭子宣<br>《汽运公司一队出车》1960年代 郭子宣<br>《潍坊拖拉机厂》1970年代 郭子宣<br>《潍坊市新华五金厂》1950年代 郭子宣<br>《潍坊市新华五金厂机器操作》1950年代 郭子宣<br>《生建钢铁厂》1960年 郭子宣<br>《第一钢铁厂》1960年 郭子宣<br>《潍坊动力机厂铸工车间》1975年 郭子宣<br>《1976年7月1日潍坊钢厂线材车间投产大会》 栾信海<br>《潍坊拖拉机厂生产的东风牌拖拉机出厂》1975年 栾信海<br>《自来水厂建设》1960年 郭子宣<br>《染织厂》1975年 郭子宣<br>《潍坊市新华五金厂妇女号包纱机》1958年 郭子宣<br>《特殊模特》1980年 王平<br>《景芝白乾包装线》1990年代 景芝酒厂提供<br>《异型瓶彩色礼品盒景阳春》1980年代 景芝酒厂提供<br>《景芝酒厂生产一区大门》1980年代 景芝酒厂提供<br>《年产千吨酿造机械化生产车间》1975年代 景芝酒厂提供<br>《酿造车间》1980年代 景芝酒厂提供<br>《九龙河河滩牲口市》1980年 周展<br>《山地》1980年代 周展<br>《老蔑匠编苇篱》1980年代 周展<br>《植树造林》1960年代 郭子宣<br>《改革开放后家有余粮有电视》1980年代 周展<br>《拥抱金秋》1980年代 王平<br>《农活儿》1996年 郝敬友<br>《麦收》1960年代 周展<br>《昔日佃户今日主人》1976年 周展<br>《大集上来了马戏团》1980年代 周展<br>《高崖水库筑坝》1960年代 肖光德<br>《潍坊农校学生课间劳动》1960年 郭子宣<br>《切地瓜》1986年 郝敬友<br>《1970年10月昌邑县北孟发公社曹戈庄大队社员切晒地瓜干40年前我的家乡地瓜当家人均三亩地全部栽种地瓜口粮饲料和经济收入全靠每年十月家家户户都在地里切晒地瓜干田野里一片雪白》 郝文强<br>《整地改土消沟填堐》1973年 郭子宣<br>《推土压坝工地》1961年 肖光德<br>《1959年高崖水库工地》 肖光德<br>《修建三里庄水库引洪渠》1980年代 周展<br>《1981年3月北孟公社高家庄子大队社员打棉花丰产沟》 郝文强<br>《百万斤公粮》1958年 周展<br>《1956年春节游行》 郭子宣<br>《文化下乡》1980年代 周展<br>《学样板戏》1974年 郭子宣<br>《马耳山下打麦场》1997年 郝敬友<br>《麦收》1980年代 周展<br>《耕》1970年代 郝敬友<br>《1962年高崖水库拖拉机压坝》 肖光德<br>《麦收》1985年 周展<br>《1978年6月昌邑县北孟公社开挖鱼池河异常艰苦由于没有机械全靠肩扛人抬男女老少齐上阵的人海战术》 郝文强<br>《农田改造大会战》1957年 周展<br>《1954年修建烟潍公路》 冯建国<br>《茂子庄大队》1975年 郭子宣<br>《新华书店》作者不详<br><br><br>城市与建设:<br><br>《口袋公园》 常军<br>《双子星塔》 周浩<br>《口袋公园》 常军<br>《城市彩虹》 张兆谦<br>《口袋公园》 常军<br>《新村游园鸟瞰》 李炳泉<br>《口袋公园》 杨卫国<br>《公路局球场》 常军<br>《口袋公园》 常军<br>《口袋公园》 常军<br>《十笏园美景》 稽春梅<br>《口袋公园》 杨卫国<br>《口袋公园》 杨卫国<br>《潍坊之夜》 李振龙<br>,《口袋公园》 杨卫国<br>《文化广场》 李发宁<br>《汶河之畔》 孙宝平<br>《口袋公园》 常军<br>《鸟瞰亚星桥》 马金芳<br>《青云大桥》 王平<br>《静静的河畔》 张景国<br>《潍河国家水利风景区》 段夕杰<br>《潍坊北站》 杨卫国<br>《杨家埠在扩建》 潍坊摄影家协会提供<br>《潍坊滨海之魅》 常玉<br>《下午的风筝广场》 郭增科<br>《美丽的鸢都我的家》 张景国<br>《泰华城》 马金芳<br>《古韵》 潍坊摄影家协会提供<br>《古韵》 潍坊摄影家协会提供<br>《坊茨小镇》 杨卫国<br>《青州古城》 潍坊摄影家协会提供<br>《超然台》 潍坊摄影家协会提供<br>《王高塔》 李星良<br>《从清晨到傍晚》 李星良<br>《午后十笏园》 潍坊摄影家协会提供<br>《古韵》 潍坊摄影家协会提供<br>《霞映鸢都》 韩承晋<br>《交通枢纽》 郭增科<br>《白浪河畔商业区》 杨钦<br>《口袋公园》 常军<br>《真教寺》 常城<br>《口袋公园》 杨卫国<br>《雪后十笏园》 宋炳霞<br>《北海路交通枢纽》 韩旭日<br>《泰华商圈》 王爱民<br>《人民广场全景》 韩旭日<br>《潍坊总部基地》 杨卫国<br>《霓虹之城》 张国强<br>《崛起》 牟丽萍<br>《白浪河两岸风光》 韩旭日<br>《艺术中心鸟瞰》 杨伟林<br>《西湖全景》 彭先良<br>《诸城常山文化博物园》 陈卫中<br>《宋城的春天》 彭先良<br>《怀古》 李星良<br>《秀美安丘》 马连凯<br>《万达广场》 张兆谦<br>《北海路夜景》 范莉萍<br>《泰华冬夜》 常城<br>《城市的心》 周军<br>《富华水上皇宫路口转盘》 张兆谦<br>《潍坊北站》 杨卫国<br>《换个角度看双塔》 宋爱华<br>《汶水夜色》 马连凯<br>《动起来》 周军<br>《滨海游乐场》 孙环高<br><br><br> 三个模式:<br><br>《姜农乐了》 常玉<br>《收获的快乐》 李炳泉<br>《寿光市化龙镇盛产胡萝卜被誉为中国胡萝卜第一镇胡萝卜加工流水线》 贾冠礼<br>《柿乡》 鞠传江<br>《机播胡萝卜》 张文南<br>《丰收时节》 刘波<br>《丰收》 王祥军<br>,《在希望的田野上》 刘媛<br>《下棋》 作者不详<br>《吃火烧》作者不详<br>《光影茶园》 潍坊摄影家协会提供<br>《粉刷美化大棚》 姜光辉<br>《化龙镇城南农场间苗、除草的菜农们》 张文南<br>《赵卫华修建大棚》 张文南<br>《房西村赵维勇搬着草帘子与妻子及村民抢修大棚》 张文南<br>《建大棚》 王卫忠<br>《一家建棚左邻右舍齐心合力来帮忙》 李元坤<br>《致富之路》 刘波<br>《农业科技大棚种植、三模覆盖无土栽培新品种试验等世界先进的种植技术在寿光、昌乐被推广利用》 葛本文(相同文字内容不同照片6张)<br>《科技农业产品》 田三海<br>《随着互联网发展淘宝店在农村兴起村民赵桂芹开起时尚淘宝店》 贾冠礼<br>《寿光市稻田镇东庞村民陈振友投200万建7个大棚利用智能化管理有网络的地方就能用手机操作》 贾冠礼<br>《2016年稻田镇崔岭村成为智慧大棚试点单位之一》 张文南<br>《西红柿采摘机器人在菜博会十号展厅采摘西红柿》 潍坊日报提供<br>《华山榛子园》 刘磊<br>《精心呵护》 李星良<br>《蔬菜立柱栽培》 赵广伟<br>《空中育苗》 孙永杰<br>《寿光孙集街道一育苗厂内两位女工正在给蔬菜嫁接》 赵广伟<br>《寿光市农产品物流园蔬菜检测中心》 王之阁<br>《潍坊科技学院蔬菜品种培育中心的研究人员》 王之阁<br>《乡村振兴“诸城模式”国家级农林科技孵化器》 段夕杰<br>《科学把关》 甄士光<br>《大丰收》 李德荣<br>《新农村里转型忙》 郭秀伟<br>《科技农业》 潍坊日报提供<br>《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实验中心》 李炳泉<br>《蔬菜产业》 李炳泉<br>《变废为宝》 王之阁<br>《外贸企业肉鸡宰杀流水线》 潍坊摄影家协会提供<br>《育苗》 邱渭泽<br>《西瓜树》 潍坊日报提供<br>《食品生产线》 潍坊摄影家协会提供<br>《养殖加工一体化》 潍坊摄影家协会提供<br>《佳士博自动化生产线》 刘磊<br>《农林孵化器》 刘磊(两幅)<br>《寿光番茄小镇的菜农》 王之阁<br>《科学养殖》 甄士光<br>《严把质量关》 甄士光<br>《人造光源无土栽培的绿色蔬菜》 李元坤<br>《新昌肉鸡》 甄士光<br>《侯镇东地沟村图书阅览室》 贾冠礼<br>《菜博会上菜农求知若渴关注新品种新技术》 张文南<br>《从2005年起寿光市三元朱村菜农王同洲在新疆英吉沙帮助当地发展大棚一帮就是10多年》 张文南<br>《菜博会上看农机》 王之阁<br>《菜博会推动国际农业交流》 甄士光<br>《在希望田野上》 王兆军<br>《丰收的喜悦》 王建国<br>《山药是菜乡西部的重要种植品种》 张文南<br>《重达200公斤的巨人南瓜》 孙志茂<br>《采茶》 刘志宏<br>《潍河打鱼人》 郭秀伟<br>《建大棚》 王卫忠<br>《永远忙碌的寿光蔬菜批发市场》 李元坤<br>《丰收的喜悦》 常城<br>《北柴村胡萝卜到了成熟季节》 张文南<br>《三元朱村王乐义是寿光冬暖式蔬菜大棚创始人时刻保持着创新、探索意识在向全国推广大棚技术》 王宁<br>《姜市的早晨》 谭乃千<br>《东陈村张传珍与陈尧村刘坤兰收工前在地头跳舞》 张文南<br>《郭家村菜农在加固大棚》 张文南<br>《2014年12月26日菜乡突然遇上历史记载最冷天气摄氏零下20度》 张文南<br>《寿光蔬菜交易市场》 张文南<br>《丰收的喜悦》 张兆谦<br>《醉美乡秋》 常城<br>《菜农种菜根据劳作轻重程度男女分工卖菜时夫妻双双是菜乡一道亮丽风景》 张文南<br>《收获季节》 刘波<br>《麦收》 王祥军<br>《报喜》 王建军<br>《幸福暖阳》 邱渭泽<br>《胶河发展区“金蛋”富了一方人》 王建国<br>《收获时节》 李延明<br>《大葱收获》 潍坊摄影家协会提供<br>《收获时节》 胡景元<br>《四代一起逛菜博》 王之阁<br>《丰收路上》 常城<br>《丰收乐章》 孙保平<br>《袁隆平海水稻》 杨卫国<br>《咱们村的年青人》 冯建国<br>《寿光新华书店里读书的母女》 张乐伦<br>《洋气的零售商店》 刘磊<br>《商品丰富的超市》 甄士光<br>《寿光市稻田镇安埠村村民刘家彤开办了自己的网店在网上销售蔬菜》 贾冠礼<br>《情不自禁》 刘媛<br>《快乐童年》 刘磊<br>《新农村新生活》 邱渭泽<br>《近几年种菜浮起来的菜农们都纷纷进城选房买房过上了比城里人更潇洒的生活》 张乐伦<br>《种菜靠信息》 胡晋卿<br>《育苗基地》 潍坊日报提供<br>《昌乐蔬菜种植基地》 刘舒<br>《标准化、机械化种植大葱》 李汝亮<br>《带头人》 郝振艳<br>《指导》 潍坊摄影家协会提供<br>《满满的幸福》 刘媛<br>《土墙》 刘磊<br>《大源社区》 刘磊<br>《昌城聚合区》 段夕杰<br>《农家院里的芭蕾》 张景国<br>《开心的菜农们》 常城<br>《粮满囤书声扬》 张景国<br>《昌城聚合区》 段夕杰(上下有一张无信息牌已发微信)<br>《全国百余名画家聚集在寿光市田柳镇东头村为打造美丽乡村做贡献》 刘忠(上下有一张无信息牌已发微信)<br>《依托梨花经济逐渐富裕起来的昌邑市山阳村千年梨园梨花盛开》 周军<br>《寿光市菜博会展厅》 王之阁<br>《一年一度的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游览》 刘忠<br>《寿光湿地公园巨定湖》 张乐伦<br>《花园式小区》 王桂兰<br>《昌城聚合区》 段夕杰(上下有一张无信息牌已发微信)<br>《土墙》 刘磊<br>《寿光市侯镇西岔河村秋收后的丰收景象》 贾冠礼<br>《红彤彤的日子》 常城<br>《学生参观恐龙园》 刘磊<br>《农村的孩子上学用上校车——古城野虎村》 贾冠礼<br>《剪窗花》 孙永杰<br>《点彩泥老虎》 孙永杰<br>《好日子》 刘波<br>《过年前赶印春联》 孙永杰<br>《照片内容桃花树下聚餐》 无信息牌已发微信<br>《重阳节留影》 刘媛<br>《寿光市圣城街道每年各村为老人们举办饺子宴》 贾冠礼<br>《寿光三元朱村的老人们正在打门球》 潍坊摄影家协会提供<br>《李家尧水前村的老菜农们玩游戏》 张文南<br>《社区医院保障老人健康》 刘磊<br>《蓝天下》 刘忠<br>《前阙庄村幼儿园》 栾晶<br>《乡村旅游热》 宋贺斌<br>《大源社区》 刘磊<br>《寿光市孙家集街道周家庄村樱桃采摘园》 王文阁<br>《生态旅游竹山采摘节》 陈卫中<br>《寿光市台头镇三座楼村农村结婚喜宴》 刘忠<br>《瞧这一家子》 孙志茂<br>《政府送俺好音响》 刘媛<br>《年集归来》 刘媛<br>《新农村新生活》 邱渭泽<br>《1995年昌乐农家婚礼新娘的嫁妆是一台崭新的拖拉机》 刘中兴<br>《张家河头村放露天电影》 张文南<br>《山村乐事》 石磊<br>《送戏下乡》 潍坊摄影家协会提供<br>《寿光市稻田镇长南陈村的传统舞龙舞狮队远近闻名》 贾冠礼<br>《寿光市羊口镇村过年的人们》 刘媛<br>《土墙》 刘磊<br>《高密地方戏茂腔》 孙永杰<br>《民间表演队》 刘波<br>《画乡农家》 张景国<br>《干的好奖的多》 甄士光<br>《喜迎新娘》 王建军<br>《乡村婚礼》 甄士光<br>《梯田》 王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