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不知不觉,十二月已悄悄来临。当秋色褪去,万物萧瑟之时,我们的学校却因第四届德智课堂大赛的精彩一片艳丽,风景正好!</h3><h3> 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我校未来发展奠基蓄势,学校于2019年12月10日启动了第四届德智课堂大赛暨抽验课活动。首先进行的是数学专场。</h3> <h3> 深受大家尊敬的曹校长、张校长、刘校长都在百忙之中来到会场,认真聆听着一节节精彩纷呈的课堂……</h3> 美丽主持人 <h3> 我校教研室优雅端庄、极具知性美的李喜梅主任主持了本次活动。李主任热情地介绍了本次活动开展的意义及活动流程。</h3> <h3> 此次活动,还有我们的兄弟学校单位的同仁们前来参观、学习与交流。</h3> 严谨评委组 <h3> 评委老师们认真聆听每位授课教师的教学思路,详细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时而赞赏地点头微笑,时而与其余评委悄悄探讨、商榷着……</h3> 精彩小课堂 <h3> 首先,耿俊玲老师为我们带来六年级上册《扇形统计图》一课。耿老师以条形统计图和百分数等知识为依托,通过创设情境、自主选图、激烈争辩,最后联系生活,来认识新的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激烈争辩,充分展示,极大地展现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课的魅力!</h3> 第二节课由赵玉俊老师和三年级八班学生们带来三年级第八单元的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课堂上,赵老师注重以直观演示的形式,让学生经历从平均分的结果能用整数表示向不能用整数表示过渡,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带领学生充分利用手中的学具,自主探究几分之一,在几何直观中感知、认识分数。整堂课上,赵老师追求自主互助、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更为可贵的是,赵老师还在课堂的最后将分数的产生历史呈现给大家,引领学生领略数学文化的魅力,充分展现数学的价值,力求构建数学文化课堂。<br> <h3><font color="#010101"> 第三节课执教的是李超老师,他为我们带来的是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解决问题例5》,遵循“情境导入——新知探索——实践应用”的设计原则:课始创设“本年级的啦啦队为学校的创客节加油助威”的真实情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紧接着,李老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交流,尝试提出问题,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整堂课,李老师尊重学生自身的认知特点,利用多媒体手段,使知识由浅入深,从易到难,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font></h3> <h3> 鲁英萍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的内容。本节课的主线为:解决问题,感知规律→检验规律,建立模型→运用模型,加深理解→总结回顾,课外延伸。鲁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尝试写相似的式子,学生在自主写算式的过程中,已经能够从乘法的意义的角度,深入乘法分配率的本质,体验自主建构数学模型……课堂的最后充分发挥了学科育人的功能。</h3> <h3> 葛琳老师执教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br> 葛老师注重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通过播放小视频让学生对“绿色环保”有积极认识,并由此引入课题:植树问题;紧接着,出示志愿者们积极计划在长1645米的路边植树,使学生想到从较小数据入手,更突出学习“化繁为简”的必要性;再接着,以20米路栽树为例,进行探讨,小组合作,找出至少3种方法,并以“两端都栽”为基准,借助线段图等手段让学生发现规律,抽取出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br></h3> <h3><font color="#010101"> 李冬梅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解决问题:原来有多少》,李老师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将例题拍成了小视频展示给学生,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里面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并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当学生列出7+5=12(个)后,李老师反复让学生说说7、5、12分别表示什么?这样就为学习本课重点打下良好基础。在巩固练习环节,李老师还设计了分层作业,力求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张本欢老师为我们带来二年级的《平均分》,由“分”字导入,引发学生思考;紧接着,抛出问题询问学生:小猴子摘了6个桃,可以怎么分?通过学生回答的三种分法,找出异同点后引出平均分的概念。然后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从而明确平均分的含义,进而在小组合作、交流中,更深刻地了解平均分的过程,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合作交流的能力。最后通过平均分实物——棒棒糖,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分实物的乐趣,在快乐中进一步的巩固了平均分的概念。整堂课,张老师的语言幽默,充分尊重学生,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着课堂的每个环节中。</font></h3> 张艳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的内容 。课堂一开始,张老师就向我们呈现了数和形是客观事物不可分离的两个数学表象, 两者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它们的对立统一主要表现在数与形的互相转化和互相结合上。围绕数与形的互相转化与结合,张老师将整节课设计成三个环节:以形助数、以数解形、数形结合;学生在动手摆的过程中经历了 将数转化为形的过程,体验了数与形的联系,探索发现了简便算法,感受到了成功的乐趣。<br> <h3><font color="#010101"> 最后,程相源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数学广角——简单的排列》。内容对于二年的孩子来说比较新颖,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程老师完全放手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动手摆一摆,在小组讨论后得到正确的答案。整堂课上,程老师负责点拨,帮助学生在自己记录的方法里发现更深层次的规律,尝试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font></h3> 说课十分钟 <h3> 每节课后,执教老师们围绕自己的授课思路进行说课;每个年级组派代表就本组执教老师的磨课历程汇报给在场的所有人。</h3> <h3> 在准备阶段,各年级组数学老师们全员参与,积极准备,就执教老师确定的展示课内容,积极进行讨论,由执教老师写出初稿并进行试教,其余老师听课后各抒己见,献计献策,执教老师反复修改后再授课。教研组长亲自把关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甚至板书与教态也力求达到理想要求。</h3> <h3> 一份付出,一份收获,在学校领导的参与和指导下,经过执教老师的精心准备和全校各教研组老师的共同努力,本次数学组德智课堂大赛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执教教师在教学展示活动中得到了锻炼与成长,不仅提高了教研组的教学教研能力,也大大提高了我校数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h3> <h3> 活动虽然结束了,但课堂教学没有停止,我们的交流研讨没有停止。我们必将以此为契机和动力,把课堂教学工作再向前推进一步,为学校的明天绽放新的光彩贡献自己的力量!<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