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人生路上的前行,很多时候,那盏灯火尤为重要。 </h3><h3> ——题记</h3><h3><br></h3><h3> 走出家门,寒气逼人,不由打了一个寒噤,裹紧大衣,朝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奔去。今天是个好日子,“相聚星期三”读书沙龙12岁生日,我要去赴一场颇为期待的盛会,见识一群爱读书的人。</h3> <h3> 01
远远的,就看见沙龙所在的咖啡厅灯火通明。推门进去,过道尽头的一个门口处,几个书友正忙着负责签到领书。旁边椅子上,坐着王肖杰老师,他今天格外精神,眉宇间散发着一份喜悦。打个招呼,就在旁边选起书来。</h3><h3><br></h3><h3> 12周年的庆典活动,报名的书友每人一份伴手礼,其中包括王肖杰老师签名的一本用以传读漂流的自选图书。扫视一眼,看见余秋雨的《千年一叹》,嗯,就它了。登好记后走进去。今天的咖啡厅装扮一新,中国红的签名绸布、彩色的气球、温馨的花束以及大屏幕上12周年特别活动的海报都渲染出一份喜庆气氛。找了座位坐下,打开书,看见了王老师的签字,有评价,有签名,让人感到一份用心。</h3><h3>
正是入场时间,这当儿,打开书,静静享受庆典前这段属于自己的时光。</h3> <h3> 02</h3><h3> 7点08,主持人糖糖老师甜美活泼的声音拉开了庆典活动的序幕。12周年庆典活动的背后,离不开许多人的默默奉献。从辛勤付出的小编的大数据到书12的设计构思,从王肖杰老师的“我是草根,在坐的都是沃土”的谦逊到书友深情款款的《三行情书》,一句句话语,一张张笑脸,悄然拨响心中那根柔软的弦。12年,从最初的四处“打游击”到有固定场所,再到环境优雅;12年,从海岬社区到新浪博客再到微信订阅号;12年,近1500位主讲(主持)人 和万余名书友, 500期读书沙龙活动……这是一份怎样的坚持,这是一条何其漫长的路。12年的光阴,沙龙已长成一个翩翩少年,“白衣胜雪,青丝如墨”,这是多少人的期盼,更是多少人的憧憬。</h3> <h3> 温馨的开场之后,今天沙龙的主角王肖杰老师隆重登场,开始了他精心准备的《人类基本原理》的主题分享。</h3><h3><br></h3><h3> 手持话筒温文尔雅的王老师讲台上一站,尽展学者风范。他从“人生偶然”、“人是生物”、“人有思维”三个方面娓娓道来,一个抽象深奥的命题,王老师深入浅出,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坐在台下的我有一种感觉:他向我们传达的观点,每一个应该都是一本书的浓缩啊。那么多或深奥或枯燥的书,很多都未曾涉猎,他就这样带着浅浅的笑意,侃侃而谈。他善于联系生活实际,而列举完生活中的小例子后总会不失时机又自然而然地引到读书上,不愧是省级阅读推广人,让更多的人爱上读书已成为习惯。书友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领略着他的博学、才思与智慧,也体味着那意蕴深广的“人生偶然,别太坚持;人是生物,别太自我;人有思维,别太当真”的基本原理。台下不时掌声阵阵,这掌声里,有收获、有敬佩、有感动……</h3> <h3> 精彩的讲座让人收获之余也带给人许多思考。我想到了陪伴沙龙一路走来的那些书友,这些年来,他们拥有了一笔怎样的财富;我想到了和沙龙一起长大的那些书豆,大的现在已经走入大学校门,12年,他们汲取生命中最丰富的营养成长,这是怎样的一种美丽;我想到了身边的许多人,如果,这些年也能走进沙龙,到今天会成长为一个怎样的自己啊……人生,很多时候需要反思与沉淀,为了更好地前行。</h3> <h3> 当大家还沉浸在王老师的分享中,《同一首歌》那经典而熟悉的旋律响起,全场齐唱“沙龙庆生版”的《同一首歌》。“月光曾告诉我你怎样走过,大地见证了阅读的每一个角落。成长的梦啊谁都不愿错过,所以迎来今天这欢聚时刻…… ”或许,领唱的不很专业,可那是发自内心的告白;或许,合唱的不很齐整嘹亮,但那是激情的抒写。我想,那深情的旋律里,很多相聚星期三的老人,眼前会浮现一幅幅画面,一个个场景,沙龙宝宝由当初的蹒跚学步,一路风雨一路歌走到今天,是多么令人感慨感动啊,这一刻,就让歌声诉说每个人心中的情愫……</h3><h3><br></h3><h3> 写有“12周年庆典”字样的定制蛋糕缓缓出场,将庆典活动推向高潮。欢乐与激动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书友们拥上前来,找好位置,围着蛋糕,几十张欢乐的笑脸定格在一种叫做生日庆典的时光里。</h3><h3><br></h3><h3> 12是一个颇有内涵的数字,对相聚星期三读书沙龙而言,是轮回,也是回归。我们有理由相信,下一个12年的500期,将不是梦。“一起读书,共同成长”,读书人永远在路上。</h3><h3><br></h3><h3> 歌声在飘荡,蛋糕甜在心上,笑意洋溢在书友们脸上……就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沙龙。未来的日子,一路同行。</h3> <h3> 03</h3><h3> 和王肖杰老师“相识”于多年前。那时,他创办的“相聚星期三”读书沙龙在威海已颇有名气,有一次他受邀到我们学校做专题的读书讲座,至今记得他讲的游戏读书法,彼时给没有时间读书的我们很多启示,从此,很多人记住了他的名字。</h3><h3><br></h3><h3> 弹指一挥间,沙龙走过了12年的发展历程。12年,读书沙龙从威海走向全国,许许多多的爱书人在沙龙成长,也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读书沙龙,已然成为书香威海的一张亮丽名片。</h3><h3><br></h3><h3> 我便想,支撑王老师走下去的精神力量是什么呢?用他的话说,办了一期,大伙说,还不错,再来一次,再来一次,不知不觉做了这么多期。这其中有坚持,有情怀,而最重要的便是让曾经的“文化沙漠”变成绿洲的一份责任,这是对读书最高层次的喜欢,是对一个城市最深沉的热爱。</h3><h3><br></h3><h3> </h3> <h3> 一个城市的读书氛围,反映着这个城市的文化热度,在“相聚星期三”读书沙龙的引领下,今天的威海,近50家读书沙龙相继分布于城市的不同地方,不仅如此,大大小小的城市书房、实体书店,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走出家门,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品位,释放着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作为助推全民阅读的地标人物,王肖杰老师当之无愧。</h3> <h3> 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读书也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但必须承认,我读的书还是文学方面的偏多。当今天的我深知一个写作者要写出有深度有温度有情怀的文字,还需广泛涉猎,哲学、历史、心理及传统文化等领域的书都要走进去。阅读并分享,让思想碰撞,沙龙是一个好的载体。</h3><h3><br></h3><h3> 第498期活动时,我走进了读书沙龙,和王肖杰老师面对面而坐。除头发有些许白,他还是那样儒雅,最感染人的是,他的面容平和安宁,目光清澈温情,这是岁月对一个饱读诗书人的厚爱。</h3><h3><br></h3><h3> 邹积越老师的“康德与王阳明”,结合中外两个大家的思想,将深奥的哲学思考结合生活实际,深入浅出地呈现出来。王青妍老师的“心灵的防御”,用专业的理论和鲜活的案例告诉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世界都需要被保护,每一个生命都需要被尊重。今天的读书沙龙,已经不是最初的每人一本书围桌而坐的分享交流,而是把舞台让给更多书友,在分享中提高,在学习中成长,这是沙龙发展的必然。</h3><h3><br></h3><h3> 从王老师口中得知,《论语》《大学》《中庸》《史记》等等一系列国学课程已经讲完并在喜马拉雅电台共享。抽空上去,“儒家时代的文化价值”、“知性之美”、“史记项羽本纪”都颇受益……蓦然感觉,眼前打开了一扇窗,窗外有迷人的风景,云淡风轻。</h3><h3><br></h3><h3> 12周年庆典是我第四次走进读书沙龙。作为一个新人,我感受着书友对读书沙龙的那份深情,也再一次感受着读书对生命成长的重要,正如王肖杰老师说的那样:“应该和吃饭、呼吸一样自然。”</h3><h3> </h3> <h3> 今天的我们,已经进入一个自媒体时代,阅读与写作都被称为极其私人化的行为,私人化行为的阅读与写作,如果没有人引领,我们会走多远?有一句话说的好:想走的快就一个人走,想走得远就结伴而行。无论是沙龙的创办人王肖杰老师,还是我所在的《胶东散文年选》作者群,抑或是我所在的户外团队,引领、扶持、鼓励我们前行的人,无疑是一盏明灯,向每一个明灯样的人物致敬。</h3> <h3> 走出沙龙,寒风扑面而来,我心里却充满温暖与感动。一个城市需要这样一个地方,点亮一盏明亮的灯火,照耀读书人温暖前行,谱写生命的成长之歌,描画夜学威海的迷人风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