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2019.12.7岁月静好现世安稳</h3><h3>原创文字:岁月静好现世安稳</h3><h3>摄影作品:无欲</h3><h3>时间:2019.12.7</h3><h3>地点:北京密云司马台长城</h3><h3>团队:京津冀乐行俱乐部13名队友</h3><h3>领队:骄阳 舞动的龙</h3><h3>收队:津津乐道</h3><h3>路线:聚仙楼~望京楼~天桥(单边墙,又名墙子岭)~仙女楼~天梯~猫眼楼处下撤</h3><h3><br></h3><h3> 强度比较大的是爬山到长城聚仙楼;难度最大最险处的是连接望京楼到仙女楼的单边墙,仙女楼到猫眼楼的天梯。</h3><h3><br></h3> <h3>题记:每一次眺望都是心怀梦想;每一回攀登都是破茧成蝶。</h3> <h3><br></h3><h3> 司马台单边墙,一个挑战前让我向往已久却敬畏胆怯退缩的地方;一个挑战中让我惊艳初见其美,感受其单薄而沉重的魅力的地方;一个挑战后让我不曾遗憾的爱过来过,最后只能虔敬地说拜谒归来的地方。</h3> <h3>挑战前——<br></h3><h3> 司马台长城单边墙是驴友们众所周知的经典线路,报名挑战确是慕名而往。尽管听说过很多关于它的历险故事,丝毫不觉然。本来是11月30日的出行,因为下雪没能去成。记得,那天凌晨三点多我在睡梦中猛然惊醒“该出发了,可不要晚了!”一阵慌乱的准备、整装待发,突然接到俱乐部信息“因为下雪,司马台单边墙活动取消”。哦?……下雪了?我光着脚跑到窗前,一看,外面的地上、树上、房顶车顶一片白色,不禁感叹“梦里不闻花飞至,惊起梅妆画琼枝”。继续睡觉吧,心想“司马台单边墙,不知何时与你相见了。”</h3><h3> 与司马台的相见并不遥远,上周三看帖子,12月7日继续这个行程。眼看又快到周六了,周四晚上我上网看攻略,看博客,浏览游记,其中一篇配图是心惊胆战跪着爬的图片……怎么越看越害怕呢?在单边墙我晕高怎么办?到那儿我腿软不敢爬又怎么办?一夜没有睡好。周五早晨,我给惠姐和田园发信息,说,“我害怕了,这次人很少,我有伴儿就去,没伴儿就不去了,你们退出吗?如果退出一定要告诉我一声。”</h3><h3> 听说三年前豆爷和007去过,我专门请教了他们。007鼓励我胆大心细,专注脚下,别往两边看。豆爷说值得去挑战,只要天气好,没有风,多注意点,一点问题也没有!哇!有了他们的加油,心里状态有所好转。可毕竟毛主席说过“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陆游也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h3><h3> 挑战前,没有身临其境的担心一直纠缠着我。</h3> <h3> 挑战中——<br></h3><h3> 天气晴朗,风和日丽。天公作美,真是一个好天气。枯黄的草丛中和阴面的山坡山坳里,上周的残雪装点着冬日的枯燥的色彩,淡雾青岚中的绵绵远山和炊烟袅袅的小村庄隐隐约约在水墨画里一般的美,伙伴们有说有笑,心情放松了许多。天时、地利、人和,助力和预示成功挑战的结果。</h3><h3> 强度比较大的要数爬山到长城聚仙楼,我一路气喘吁吁,盘旋着登顶陡峭的山峰。我们站在了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教授赞誉为“中国长城之最”的司马台长城上了。</h3><h3> 聚仙楼到望京楼还是比较平坦,与其他长城并无二异。登上望京楼(海拔最高的一个敌楼,据说可以看到百公里之外的北京城)向仙女楼方向放眼望去,这段保有明长城原貌的古长城,在此呈现的是另一种独特风格——窄窄薄薄的像是一条曲线,随着刀锋般的山脊奔驰,时宽时窄,时起时落跌宕起伏,雉堞阶梯状参差错落有致,蜿蜒的单线条长城的“婀娜妩媚、柔中带刚之美”尽收眼底,它在寒冷冬日里冷峻而漠然的挺立在那里;它历经四百多年的沧桑依然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坚守。敬畏、悲壮、自豪等杂糅的情绪感受油然而生。这里就是挑战前令我忐忑不安的单边墙了,它把望京楼和仙女楼连接起来。</h3><h3> 仙女楼修长瘦高孤傲冷艳,确实很似窈窕美丽的仙女,可要想接近直线距离望京楼不逾百米的“仙女”,真的要“上刀山,行利刃,舍生忘死只为拥有”。难道这是仙女下凡人间,挑选如意郎君摆下“最宽处不足五十公分,最狭窄处不足三十公分,墙体两侧悬崖高深莫测”的龙蛇之阵吗?驴友们给它命名为“天桥”恰如其分实至名归。</h3><h3> 走上天桥,庆幸的是我竟然没有晕高,没有害怕,而且我的团队的十三名队友都是比我还要“老”的“老驴”,没有一个人胆怯阻塞仅可通行一人的窄桥。大家都谨慎小心放慢脚步,专注脚下,走好每一步;前后的队友互相提醒关照;落差较大的地方队长或者前面队友的一只手一个肩膀的借力……,轻松顺利通过单边墙。</h3><h3><br></h3> <h3> 单边墙上的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是我们献给仙女的有爱而热情的邀约礼物。<br></h3><h3> </h3> <h3> 战战兢兢的在只有三十公分的段落的跪下来缓慢爬行,不是因为害怕,而是我们敬畏几百年来依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单边墙的仪式;是对中华民族的脊梁和不朽丰碑的最由衷的致敬。<br></h3> <h3> 挑战后——</h3><h3> 挑战前后鲜明的对比,从恐惧不安到坦然不惧的轻松感,让我感到无比的欣喜。自己都纳闷以前站在三四楼向下看都腿肚子转筋,胆小如鼠,晕高晕得厉害的我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不晕高了,胆子渐渐大了起来。爬过来那么多座山,游历了一个又一个的“远方”,在这个过程中,我成长了,不得不说每一次眺望都是心怀梦想;每一回攀登都是破茧成蝶。</h3><h3> 当我还沉浸在挑战后的喜悦中的时候,回望来路的艰险,此时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一种恍然如初的对司马台单边墙的敬畏再次升腾撞击着我的内心。</h3><h3> 说到司马台单边墙的险,并不夸张,也是事实。——司马台长城沿刀削斧劈似的山脊修筑,蜿蜒曲折,惊险无比,尤其是“天梯”和“天桥”两段,更是险中有险。天梯倾斜度为85度,下临悬崖,宽仅容脚,几近直立,且无扶手,长约百米,左右两侧皆是深渊,此处只能四肢爬行而过,令人胆寒!“天桥”又称“单边墙、墙子岭”。这一段长城之所以称为单边墙,是由于山脊过于狭窄,有如刀刃,长城至此只能修筑起一道单墙,因而得名单边墙。单边墙长不逾百米,平均约40厘米左右,两侧壁立千仞,不要说在墙头上走路,就是在上面站立一会儿,也会不由得心惊胆战,令人不寒而栗。到这里的人们说:"过桥难,难于上青天",经历过此地长城才能说“不到长城非好汉”。这里可说是明长城中依山设险,险上加险的最险要地段之一。因此也就有了“北京明长城三险中(箭扣、十八蹬、单边墙)第一险”的称号。</h3><h3> 我曾经心有畏惧,就像小马过河一样,“问老牛、问松鼠、问……”,而只有正确评估自己,试一试才知道行不行。我是幸运的挑战者,而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幸运的,也不是每一个人在“第一险”面前都能镇定自若的;更不是不经过预估盲目前行就能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户外带给我们精彩的世界,精彩的人生,同时也让我们懂得珍视生命。</h3><h3> 司马台单边墙,是我不曾遗憾的爱过来过,最后只能虔敬地说拜谒归来的地方。</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