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Les

<h3><br></h3><h3><br></h3><h3>作者:李尔山</h3> <h3><br></h3><h3>一<b>段与正文有关无关的导语</b></h3><h3><br></h3><h3>我们这一代人,怎么也忘不掉那些流火的岁月。涌动的激情裹挟着荒诞和离奇在中國的大地上行走。我们幼稚,我们贫穷,但我们从来不乏骨气、豪迈和想象。我们常以天之矫子自命。</h3><h3><br></h3><h3>1976年一群叱咤风云的世纪老人轰然倒下,一个古老的诗国殒落了诗的巨星。我从贫穷的反思出发,在富裕的路上滑行。但唤不来的书卷气,让我们感到了自己的浮躁、浅薄和粗俗。我们茫然地回顾历史,同样茫然地面对未来。毛泽东说:"略输文采","稍逊风骚",说中了他的后人。</h3><h3><br></h3><h3>温家宝,一个在汶川抗震救灾中风尘扑扑,被老百姓称为"平民总理"的老人,在今年"两会"的例行记者会上,他用屈原《离骚》的诗句表达自己的赤子情怀,用《全唐文》中刘禹锡之语,回应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攻讦,用北宋王安石《登飞来峰》的名句,阐发中美关系。用《左傳》的警言,托情台湾的手足同胞。这是那天京城大雪后一股醒面的春风,在让嚣于尘上的英文念得国人头疼的当今,这或是一种迟来的自信。</h3><h3><br></h3><h3>温总理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名叫黄公望的元代画家和他的《富春山居图》的故事。曲折的历史,瑰丽的传奇,把一幅画撕成两片,一半在大陆一半在台湾。东方文化中"剑合丰城,珠还合浦"的美好愿景,考验着两岸中国人的智慧和能力。最终起作用的是血脉和文脉。总理说:"画都如此,人何以堪?"</h3><h3><br></h3><h3>这才像中国总理讲得话!我欣慰地感叹:自五四运动,中国大大小小搞了无数次文化革命,今天才真正懂得了文化的重要,才真正看重了自已的文化。文化是民族之魂,国家之根!这也是迟来的自信。于是,我不长不短有用无用地写下这个导语。</h3><h3><br></h3><h3> 李尔山2011年春</h3> <h3><br></h3><h1><b>八旬落笔的华诞</b></h1><h3><br></h3><h3> </h3><h3>美丽的富春江是一首诗:"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我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思元书》)"。诗中走来一道一僧。道是大痴道人,僧是无用禅师。这有点像《红楼梦》,梦是一块玉,这儿是一幅画。</h3><h3><br></h3><h3>这位大痴道人,78年前(1269)呱呱落地时,名叫陆坚,10岁时从江苏常熟来给虞山90岁的黄家老翁做养子。黄家人喜出望外,齐呼:"黄公望子久矣!"于是,陆坚改姓黄,名公望,字子久。</h3><h3><br></h3><h3>黄家郎长大了,南宋亡国了。成吉思汗子孙们的大元朝,"南人皆下等",加上90年的元朝前36年废科举,在江浙书香中熏出来的黄公望走投无路,"终日只在荒山乱石丛木深筱中坐,意态忽忽(《六砚斋笔记》)",或"每月夜,携瓶酒,坐湖桥,独饮清吟(《虞山画志》)"。苦闷的他,最后加入了丘处机的全真教。他50岁时开始学画,师法赵孟頫。70岁时一变其法,自成一家。是为元代文人山水画的代表人物,与王蒙、倪瓒、吴镇并称"元四家"。</h3><h3><br></h3> <h3><font color="#ff8a00">元黄公望画像</font></h3> <h3><br></h3><h3>此时(1347),当他与无用禅师踏足富春时,不禁逸兴思发。他走过严子陵钓鱼台,感慨万端。终生不仕的严子陵,无疑是他的一个精神象征。"无用"请"大痴"用心去写富春山水,于是中国南派文人山水写心之作的第一笔便从这里开始。起初,他只在闲暇时,因兴所至,纵情于笔。然而云游是耽,四年未果。后来,则渐画渐迷,遂将画卷放之随身皮囊,随行随画,直至85岁临终乃成。这就是中国文人山水的开山巨笔,八旬老人十年功夫的《富春山居图》。</h3><h3><br></h3><h3>长卷为六接纸本水墨,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峰峦叠翠,松石挺秀,云山烟树,沙汀村舍,布局疏密有致,变幻无穷,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h3><h3><br></h3> <h3><font color="#ff8a00">《富春山居图. 无用师卷》(台湾故宫博物院藏)</font></h3> <h3><br></h3><h1><b>沈周背临的传奇</b></h1><h3><br></h3><h3> </h3><h3>《富春山居图》画好了,交到了无用师手上。无用师是黄公望担心此图后世被人巧取豪夺而专门题署的第一位收藏者。从此这幅画开始了它在人世间600年的非凡经历。</h3><h3><br></h3><h3>100多年后的一天,画卷到了一个人手上,他是明代画家沈周。</h3><h3><br></h3><h3>名家与名画相遇的那一刹那,雷电骤然,措手不及。沈周仿佛灵魂出窍。八旬的黄子久临终走进了山水的生命之中,而此时62岁的沈周也被他生生拉入山水的生命之中。他确信:也许人世间再也不会有这样的画卷了。</h3><h3><br></h3> <h3><font color="#ff8a00">明沈周画像</font></h3> <h3><br></h3><h3>沈周把《富春山居图》挂在墙上,一山一石,一草一木,一沟一壑地观看,他在思考一个问题:大痴道人对着富春的真山真水,写生不下百千万次,可他为什么能把山水画得如此与众不同?他就这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看下去,想下去。有一天,他终于想明白了:与其说这图是富春的真山真水,倒不如说这图是背负着亡国灭种之痛的南國知识分子心中的祖國江山。这是屈子的《离骚》,右军的《兰亭》。他从带湿披麻皴中看到了黄公望的老泪纵横,他从近树远山的横点里看到了黄子久的斑斑心血。他终于懂得了,元代画家为什么会从赵孟頫起,举着复古主义的旗帜,不去画真山真水,而要挚着地表现他们心中的山水,原来这是在科举被废之后,去国离家的知识分子在寻找他们心中的家国。这是一份多么贵重的赤子之情呵?</h3><h3><br></h3><h3>沈周决定把他的心得,写成《富春山居图》的题跋。当他找朋友帮忙时,变故发生了。朋友的儿子"黑"了他的画,朋友只好用"失盗"来搪塞他。这是青天霹雳,善良的沈周变得失魂落魄。他终日走街串市,希望能夠找回他的"宝贝"。奇迹终于出现了!一天,他在画肆看到了正在出售的《富春山居图》,然而价格太昂贵了。万般无奈而又囊中羞涩的他,只好回家变卖田产去凑这笔冤枉钱。可更不幸的是,这钱凑齐之日,恰是画已出手之時。沈周如丧考妣,免冠脱跣,痛哭流涕,几近疯颠。</h3><h3><br></h3><h3>清醒后的沈周,开始一寸一寸回忆大痴道人的笔墨,他感到《富春山居图》居然历历在目。于是他决定把它背临下来,痛苦的沈周、疯狂的沈周,从此废寝忘食,日以继夜,数月不辍。他终于把它给临出来了,又一幅《富春山居图》诞生了。由于是背临,当然是千秋之后各有日月。董其昌称"其肖似若过半"。沈周,明代成化年间的书画兼鉴赏大家,因一幅背临之作,奠定了他在后世的不朽之名。(此画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h3><h3><br></h3> <h3><font color="#ff8a00">沈周背临《富春山居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font></h3> <h3><br></h3><h3>大约又过去100年,那幅从沈周手脱失的《富春山居图》,不知经过多少人的揣摸、藏匿和买卖,又转到了一位大家的手中。他是明末画家董其昌。39岁的董其昌,像孩子一般惊呼:"吾师乎,吾师乎,一丘五岳,都具是矣。" 面对《富春山居图》空旷浩渺的神韵,董其昌得出一个有关画家寿命的结论:画者一味追求刻画细谨,就是被造物主所奴役,是折寿的,命必不能久。而当画者随着宇宙的运动规律而动,满眼所见皆为生机,画画就成了一种乐趣,寿命焉能不长?而寄乐于画,就是从黄公望开始的。黄公望高寿童颜,都是画中充满生机所致。</h3><h3><br></h3> <h3><font color="#ff8a00">明董其昌画像</font></h3> <h3><br></h3><h1><b>身首异处的劫难</b></h1><h3><br></h3><h3> </h3><h3>清朝初年,江南小城宜兴收藏名家吴洪裕病入膏盲,生命垂危了。弥留之际,他死盯着枕边的画匣,家人都明白,老爷临死前还念念不忘那幅心爱的山水画。这幅画就是《富春山居图》。</h3><h3><br></h3><h3>事情的原委是,董其昌晚年时,把《富春山居图》卖给了吴洪裕的爷爷吴正志,吴洪裕继承了这份珍贵的遗产。吴洪裕从小酷爱收藏,爱到弃官不做的地步。他自从得到《富春山居图》,便一直处于如痴如醉的状态之中,图被盛以宝匣,日携夜搂,须臾不离目下。吴洪裕还花巨资临水(防火)为《富春山居图》造了一座楼,唤作"云起楼",楼中藏图的屋子称"富春轩"。家中所藏名书名画名玉,一应来拱富春图。"富春轩",就是吴洪裕的天堂。明亡清兴,战事席卷而来,吴洪裕在逃离他的"天堂"那一刻,不闻不问家中其他珍宝,唯独舍不下《富春山居图》和《智永法师千字文真迹》两样宝,他携着它们仓皇出逃,比带着两个未成年的儿子还操心。</h3><h3><br></h3><h3>三寸气在千般好,一旦无常万事休。此时此刻,这位临死不肯暝目的老人究竟想要干什么?想到先一日他以下令烧掉了《智永法师千字文真迹》,家人都知道,这是《富春山居图》的不祥之兆。</h3><h3><br></h3> <h3><font color="#ff8a00">吴洪裕平生酷爱智永千字文和黄子久的画</font></h3> <h3><br></h3><h3>当儿子取出画,展开在吴洪裕的面前时,他的眼角滚落两粒浑浊的泪珠,干瘪的嘴中吃力地吐出一个字:烧!说完,慢慢闭上了眼睛。</h3><h3><br></h3><h3>这幅在吴家传承了三代的《富春山居图》,在一片张惶、惊愕、无奈的眼神中被丢入火中,火苗一串一串,画被点燃了。就在危急时刻,有一人"疾趋焚所",抓住火中的画,"起红炉而出之"......画被救出来了,这个甘冒不孝之名的救画者是吴洪裕的侄子吴静庵(字子文)。</h3><h3><br></h3><h3>《富春山居图》虽然幸免一劫,但在中间烧出了一串连珠洞,断为大、小两段。画起首的一段已烧损,1652年,吳家子弟吴寄谷得到后,将损卷烧焦的部分细心揭下,重新拼接后,居然正好有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之景,几乎看不出有裁剪拼接之痕,仿佛有神工相助佑,于是就把这部分称为《剩山图》(纵31.8厘米,横51.4厘米)。而保留了原画主体内容的另一段,在装裱时,为了掩盖火烧的痕迹,特意将原本位于画尾的董其昌跋切割下来,放在了画首。这部分后世称为《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纵33厘米,横636.9厘米)。从此,这幅在人间历险300年的《富春山居图》变成长短两部,身、首分离了。</h3><h3><br></h3> <h3><font color="#ff8a00">浴火后的富春山居图身首异处</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剩山图卷》把原画尾的董其昌跋切割下来,放在了画首</font></h3> <h1><b><br></b><b>乾隆错判的遭遇</b></h1><h3><br></h3><h3> </h3><h3>话说时间到了乾隆一朝。</h3><h3><br></h3><h3>经历了这样奇奇怪怪地折腾,《富春山居图》的名气变得更大了。自然而然成了雅好书画的乾隆皇帝的梦寐以求之物。乾隆把它视为国宝,以皇帝之威仪向天下征召此画。</h3><h3><br></h3> <h3><font color="#ff8a00">清乾隆皇帝画像</font></h3> <h3><br></h3><h3>乾隆10年(1745),一幅《富春山居图》被征入宫。乾隆皇帝见到后,龙颜大悦,他似乎感到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已经找到了。乾隆与一帮学问大臣们反复鉴赏琢磨后,一致认为:此画笔墨苍古,溪壑天成,确系黄公望真迹。他长叹一口气,运足心力在画上题写了"神品"两个大字。喜不自胜的乾隆帝对这幅画自然珍爱有加,宫中观览之余,还携之巡游,有咏则题。从1745年至1794年50年间,他在此画上题跋多达54次,所用印鉴更是朱痕累累。空隙之处,无不充塞。被后人叽为"毁容"。</h3><h3><br></h3> <h3><font color="#ff8a00">《富春山居图. 子明卷》(台湾故宫博物院藏)</font></h3> <h3><br></h3><h3>然而,乾隆11年,又一幅《富春山居图》被送进禁闼。天津富商安歧家道中落,将其珍藏的《富春山居图》,卖给了清宗室傅恒。</h3><h3><br></h3><h3>那夜无眠,喜书爱画的乾隆皇帝深更秉烛。他感到,这一幅《富春山居图》的笔意清远,疎淡润发,题跋秀劲,实在不凡。又拿出去年那幅反复比较,最后不知是真未看出门道,还是刻意给自已的"走眼"留面子,他把"真迹"的板拍给了前者。为了记载这次鉴定,他命大臣梁诗正写了一段他自己的"御识",录于后者之上,以证其"伪"。并付2000两白银,收入大内。这一贬一收,成了看不懂的帝王心术。</h3><h3><br></h3> <h3><br></h3><h3><font color="#ff8a00">《无用师卷》上乾隆帝命大臣梁诗正写书的他自己的"御识"</font></h3> <h3><br></h3><h3>其实,乾隆11年这一幅,才是火焚后的真正的《富春山居图》之身。</h3><h3><br></h3><h3>原来,重新装裱后的无用师卷,1652年由吴洪裕后人转出,历经丹阳张范我、泰兴季国是、以及高士奇、王鸿绪、安岐等人之手,辗转入宫,被判为赝品(倒是因祸得福,画上除了那段证"伪"的"御识",没有再留下其他"御笔",躲过了"毁容"之劫)。而此前乾隆得到的那一幅恰恰是假的《富春山居图》。是明末文人所临,后人为了牟利,将原作者题款去掉,伪造了黄公望题款,以及邹之麟等人的题跋,先骗了皇帝的眼睛,后假皇帝之心欺骗了世人。</h3><h3><br></h3><h3>这幅著名的假"无用师卷",因题款为:"子明隐君将归钱唐,需画山居景图此赠别。大痴道人公望至元戊寅秋。"故被后人称为《富春山居图》子明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h3><h3><br></h3><h3>真迹《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直到1816年编纂《石渠宝笈》时,才被洗去尘冤,始得正名。</h3><h3><br></h3><h3><br></h3> <h3><font color="#ff8a00">1816年编纂《石渠宝笈》(新印)</font></h3> <h3><br></h3><h1><b>隔海相望的情思</b></h1><h3><br></h3><h3> </h3><h3>《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在清宫中静静躺了187年,这期间没有人去打挠它。</h3><h3><br></h3><h3>而吴家后人重新装裱后的《剩山图》,1669年曾被清初大收藏家王廷宾购得。此后便长期湮没无闻。国不宁,家不宁,人不宁,"剩山"全无踪影。</h3><h3><br></h3><h3>1933年,日寇攻占了山海关,古都北平危如累卵。为避免国宝遭遇不测,故宫博物院决定将馆藏精品向南方转移,《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子明卷,就在这一批转移的精品之中。在自此之后的15年中,这两幅画与近百万件故宫文物一起,历尽艰辛坎坷,行程数万公里,由北京经南京辗转运抵四川、贵州,至抗战结束后,陆续运回南京。又于1948年底,被运至台湾,进入台北故宫博物院。</h3><h3><br></h3><h3>有意思的是,消失了250年的《剩山图》,在1938年也突然露面了。认出它的是上海收藏名家吴湖帆。</h3> <h3><font color="#ff8a00">吴湖帆先生画像</font></h3> <h3><br></h3><h3>1938年的秋天,吴湖帆先生卧病于上海家中。一天,汲古阁老板曹友卿前来看望他,随身带了刚购买到的一张破旧的山水画请他鉴赏。吴湖帆惊呆了。他看到画面雄放秀逸,山峦苍茫,神韵非凡,这可是世间绝无仅有之神笔呵!画上无款,仅书"山居图卷"四字。吴湖帆捧着画沉吟良久,从画风、笔意、火烧痕迹等,他断定这就是黄公望的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的前一部分。吴湖帆心中这样想,不由脱口道:"乱世奇迹,真没想到三百年后又能见到大痴道人的火中之宝。"曹友卿一听此言,知是至宝,便不肯转手了。最后是吴湖帆割爱,将家中珍藏的商周古铜器让出,才把这个残卷换下来。大痴道人笔意送爽,吴湖帆近一个月的大病,霍然痊愈了。</h3><h3><br></h3><h3>残卷没有题跋,但吴湖帆确信其中必有不识之误,他顺藤摸瓜,苦苦追索,终于从曹友卿原卖主家废纸篓中获得,使《剩山图》原貌得以恢复。从此,吴湖帆的"梅景书屋"自称为"大痴富春山图一角人家"。</h3><h3><br></h3> <h3>吴湖帆的"梅景书屋"藏《剩山图卷》</h3> <h3><br></h3><h3>人难为三日之虑。让吴湖帆没有想到的是,在解放以后,他遇上了一个醉心于《富春山居图》,比自己当年的难缠,更为难缠的人。此人是著名书家沙孟海(当然沙孟海的难缠与吴氏不同)。此时的沙孟海,正在浙江博物馆供职。当他得知吴湖帆藏有《剩山图》时,先是震惊,后是不安。这个战乱中走来的文化人,熟知此图的来历。他觉得,这样的国宝藏在个人手中,对人对画都非善择。为此,他代表浙博,上门求画。然而,以当代沈周自命的吴湖帆岂能割爱。沙孟海的难缠劲上来了,他频繁往来于沪杭之间,又请出钱镜塘、谢稚柳等名家从中周旋。最后的结局是, 1956年,《剩山图》成了浙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h3><h3><br></h3><h3>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600年,定格到今天:身首异处,隔海相望。</h3><h3><br></h3> <h3><font color="#ff8a00">海峡两岸联袂展出《富春山居图》</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无用师卷》和《剩山图卷》切口相接示意</font></h3> <h3><br></h3><h3><b>一段因导语而生发的至关要紧的结語</b></h3><h3><br></h3><h3> </h3><h3>什么是历史?从语言文字学的角度讲,历史就是人的活动的记录。这个记录一旦形成,便构成一个语境,反过来要影响甚至控制人新的行为,又创造一段新的历史。</h3><h3><br></h3><h3>不是吗?共和国走向全面复兴时的总理向中外记者讲到了《富春山居图》,黄公望之名,一夜之间传遍了全世界,这张画又要开始一段更为新奇,更有特色,更加辉煌的历史。如果说,这幅画是600年前,黄公望以一颗孤寂心在守候他的家国,那么,今天两图渴望身首重聚,难道不是海峡两岸的十几亿中国人在守候自己心中的家国吗?!</h3><h3><br></h3><h3>温总理说得好,画都如此,人何以堪!</h3> <h3><font color="#ff8a00">温家宝总理观赏新绘《富春山居图》</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