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br></b></h3><h1><b>撰写挽联寄托对叔父的哀思</b></h1><h3><b><br></b></h3><h3> 2019年12月6日,是令我们全家无比悲痛的日子,这天傍晚,我非常敬重的叔父胡世英大人与世长辞,享年九十岁。<br></h3><h3> 此时此刻,我很想借助文字来表达我的所思所感,寄托哀思。然而,此时方知,我的语言表达能力竟是如此的不济!
</h3><h3> 叔父生在旧社会。在那兵荒马乱、饥寒交迫的年代,又赶上我爷爷因病英年早逝,当时年仅9岁的叔父和比叔父大3岁的我父亲,与32岁就守了寡的奶奶母子仨相依为命几十年,一路走来,着实不易。
</h3><h3> 由于家境原因,叔父几乎没有上过学,但三里五乡的大人们却很少有人不知道他是个文化人的。叔叔写的一手钢笔字、毛笔字,那叫漂亮。如今过年,大都是买现成的或受赠的版制对联而不再自己写了,往年每逢春节,大半个村子的人都是找我叔叔给写对联。谁家娶媳妇需要写帖子、挂门联,也都是请我叔叔去帮忙。我叔叔是个热心肠,总是逢请必到、欣然而至。近几年老乡们知道我叔父岁数大了,不忍心再劳驾他了,但叔父有时候竟“自告奋勇”去帮忙。2017年腊月,比叔父还大一岁、我叫婶子的亲戚去世后,从叔父写的几副挽联看,风骨犹存,遒劲依然,很难相信这是年近九十的老人所书。
</h3><h3> 虽然叔父几乎没有上过学,谈不上有什么学历,但没有人不佩服叔父却有一定学识。几年前,县委党史办的同志为给抗日战争期间牺牲在我村的几位朝鲜义勇军烈士立碑,韩国来人的时候,还特意邀请我叔父参与了接待和座谈。当年我父亲因病不幸去世后,叔父曾以《亡兄叹诗》追悼:“己未时年运不通,惊魂动魄度春冬。维房雨暴集遭失,仰面朝天呼苍穹。九枝奇树两风折,正门伏楮枯如冬。丟财损物难数计,隆冬十一丧胞兄。”读罢此诗,除了能读出思恋之情、悲哀之痛,谁还敢相信这竟是没上过几天学的“文盲”所写!更令我折服的是,我胡氏家族近宗的族谱,就是我叔父用七言韵文写就的,不少老幼爱好者纷至求仿。
</h3><h3> 叔父不仅字写得好,而且由于他爱看书,看书多,从小就给我们讲历朝历代的故事。叔父脑子里装的历史知识,就连我这好歹也从事过多年文字工作的人也自叹不如、甚感愧羞。叔父生前,尽管年事已高,但仍手不释卷,离世前二十天还在看书。每当我们叔侄相聚,给我们讲起书中的故事来,还是那样完整、流畅,有些话能听得出就是书里的原话,记忆力相当好。并且,叔父在看书的时候,还不放过任何一个生字。凡是从字典里不容易查到的字,他都要写在一张纸上,等着我们回去拿出来“请教”。我们也不认识啊!都是些生僻字。叔父这种探究未知、精进严谨的治学态度,对我们晚辈们产生了很大影响。当我得知叔父所认识的每一个字、所学到的那么多知识,竟是从小在不具备上学条件的情况下,靠查字典一个字一个字地学来的时候,我就感叹,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有什么困难不能学有所成呢?从那时起,我就发誓要继承和发扬叔父这种百折不挠、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不断丰富和完善自我。
</h3><h3> 叔父不仅精于治学,而且严于治教。我记得我小时候,由于从未见过爷爷,父亲又因供职在外而很少回家,我们晚辈们常能听到的是奶奶和叔父的教诲。每年大年三十晚上,我家都会尊奉传统习惯,备几个菜,筛两壶酒,一大家子老小积聚在辈分最高的我奶奶居住的那个屋“坐年暇”。每逢此时,叔父就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给我们“上课”,传规立矩。比如说,正厅堂桌旁边的两把椅子,哪边为尊位,应该请客人坐;哪边为下座,由主人陪侍。无论吃饭还是喝酒,盘碟坛碗应放在桌芯,筷子不能超出桌檐,等等。我知道,叔父给我们讲这些,并不是单纯让我们懂得他所讲到的这些细节,更是引导我们增强重礼仪的意识,养成讲规矩的习惯。这方面,叔父对我们的影响也不小。
</h3><h3> 我与叔父的感情之深,可以说超出了一般的叔侄关系。我的青年时期也是在磨难中度过的。俗话说“成家立业”,在我既未成家、又未立业的时候,我父母就双双离我而去。叔父在我的婚姻问题上可以说操碎了心。我每次回家,叔父都要问我有人给介绍对象没有。在焦急的苦苦等盼中,当得知我终于找到了终身伴侣后,叔父如释重负,格外高兴,撺掇我及早完婚。为给没爹没娘的侄子我举行一个隆重、祥和、喜庆、圆满的婚礼,他思左想右,跑前跑后,忙里忙外。婚礼过后,我对家人、特别是叔父为我劳神费心刻骨铭心。从此之后,我几十载如一年,即使当年工作再忙,至少是临近中秋、春节这两个传统节日,我是必去拜望叔父婶子的。为此,我还写下了四句诗来表白我的心迹:“终身大事叔操办,父母灵魂慰告安。人非冷血无情物,没敬叔婶不过年。”
</h3><h3> 在庆贺叔父八十三岁寿辰的时候,我曾呈给叔父一份特殊的礼物。刚学写诗的我为叔父作了一首诗,并专门请人书写装裱成横幅,表达了我对叔父既往所为之赞赏和期盼他健康长寿的心愿:“八旬不输幼,文具摆案头。心在纸上飞,意在墨中游。挥毫壮筋骨,费脑甩痴愁。盼叔茶年到,仍与话春秋。”我是多么盼望叔父真的能活到108岁(茶年)啊!如今,这已成为永远都实现不了的奢望……
</h3><h3> 通过追思叔父的一生,进一步加深了我的一点感悟。这就是:自结善缘,苍天有眼;力求无诟,上苍保佑。</h3><h3> 不是吗?有几人能像我叔父那样,最后时刻是在睡梦中度过的!</h3><h3> 我既为我叔父的离别难禁悲哀,又为我叔父的善终感到自豪!</h3><h3> 叔叔,安息吧!一路走好!</h3><h3><br></h3> <h3></h3><h1><b><br></b></h1><h1><b>自撰叔父葬礼挽联</b><br></h1><h1><b style="font-size: 17px;"><br></b></h1><h1><b style="font-size: 17px;">大门口:</b><br></h1><h3> 良操美德传乡里千秋永驻
</h3><h3> 亮节高风昭后人万古长存
</h3><h3> 横批:家族典范</h3><h3><br></h3><h3><b>西上房(灵堂):</b></h3><h3> 道行高深几乎没受罪没累人平稳睡去终结九十岁
</h3><h3> 生活俭朴从来不讲吃不言穿淡然营生齐赞富贵人
</h3><h3> 横批:含笑九泉</h3><h3><br></h3><h3><b>南屋东:</b></h3><h3> 逢节事替书联几家未经老手过
</h3><h3> 看阴阳帮择日何人不是轻心归
</h3><h3> 横批:有求必应</h3><h3><br></h3><h3><b>南屋西:</b></h3><h3> 唱丝弦扮主角名扬太行山脉
</h3><h3> 挥健笔侃诗文誉满乡众心间
</h3><h3> 横批:追求卓越</h3><h3><br></h3><h3><b>北屋:</b></h3><h3> 一生秉持公道言行不二扬正气
</h3><h3> 终世遵奉儒学传教合一承佳风
</h3><h3> 横批:循行大道</h3><h3><br></h3> <h3><br></h3><h3> 叔父去世后,众多亲朋好友和社会各界人士,通过不同方式表达了对逝者的追念和哀悼,特借机跪拜致谢!<br></h3><h3><br></h3> <h3><br></h3><h3>题图插图:来自朋友圈微信,谨向原创和发布者致谢!</h3><h3><br></h3> <h3><b><br></b></h3><h3><b>袁公致读者</b></h3><h3> 您的关注,是我出征的战鼓;</h3><h3> 您的点赞,是我渴望的美餐;</h3><h3> 您的评论,是我前进的指针;</h3><h3> 您的分享,是我挺胸的脊梁!</h3><h3><font color="#ff8a00">若有兴趣,可加我微信h18931141490</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