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五色土-刘慎

<h3>自元谋人出现始,经一百多万年,进入文明时期。历夏商周三代,至秦汉为第一兴盛期。</h3><h3>后又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长期割据纷争,于隋唐进入中国古代的辉煌时代。</h3> <h3>中国的史前时期开始于300万年前,结束于四千多年前。</h3><h3>距今约300万年前至1万年前,原始的人类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这一时期被称为旧石器时代。到1万年前,人类开始使用磨制石器,历史进入新石器时代。这一时期一直持续到约4000年前。</h3><h3>原始的社会形态,则由原始群个过度到血缘家族,最后进入氏族社会。氏族社会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h3><h3>父系氏族公社末期,私有制产生,部落联盟内部逐渐形成对立的两个阶级,最终导致了城邦国家的建立。史前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所占时间最长、发展速度最慢的时期。但是,中华民族的一切文明都是从这一时期孕育、发展而来。</h3> <h3>旧石器时代的中国</h3><h3>距今300万年~距今1万年,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h3><h3>天津首次发掘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朝阳洞</h3> <h3>旧石器时代早期</h3><h3>贾湖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前期重要遗址,C14、释光测年结果显示其距今约9000―7500年[1],位于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西南1.5公里的贾湖村,始发现于20世纪60年代初</h3> <h3>东谷坨文化</h3><h3>东谷坨遗址是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一个遗址。位于河北省阳原县东谷沱村许家坡。约为距今100万年。</h3> <h3>匼河文化</h3><h3>匼河文化分布于山西省芮城县匼河村一带,是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1957年发现,匼河文化以大石片制作的砍斫器、石球和三棱大尖状器为特色。</h3> <h3>元谋人,1965年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发现,是我国最早的人类,距今约170万年。</h3><h3>在这里发现了两颗男性青年的侧门齿化石。</h3> <h3>蓝田人,1963年在陕西蓝田县发现。距今约65万~100万年,除蓝田人骨骼化石外,还发现了200余件石器,一些动物化石。</h3><h3>发现了蓝田人用火的痕迹。</h3> <h3>北京人,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距今约70~20万年,他们通常数十人结成团体,依靠简陋的工具和武器与大自然及猛兽搏斗,靠猎取野生动物和采集植物果实及根茎为生。</h3> <h3>火的使用</h3><h3>火的发现和使用是人类历史上一项划时代的变革。人类最初使用的是自然火,人工取火发明以后,促进了人类体质和社会的发展,最终将人与动物分开。</h3> <h3>旧石器时代中期</h3><h3>距今约十至二三万年</h3><h3>丁村文化</h3><h3>1953年发现于山西襄汾丁村,丁村石器以石片石器为主,石核石器数量较少,其数量略少于总量的1/3。大部分石片均有使用痕迹,很少进行第二步加工,多以碰砧法制成。</h3> <h3>旧石器时代晚期</h3><h3>距今约二三万年</h3><h3>山顶洞人,属晚期智人。与人类化石一起,出土了石器、骨角器和穿孔饰物,并发现了中国迄今所知最早的埋葬。在遗址里还发现鲩鱼、鲤科的大胸椎和尾椎化石,说明山顶洞人已能捕捞水生动物,把生产活动范围扩大至水域,这标志著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界的能力的提高。<br></h3> <h3>西侯度文化</h3><h3>发现于山西芮城西侯度村高出黄河河面约170米的阶地上。1961~1962年发掘。出土剑齿象、纳玛象、野牛、三趾马、三门马、巨河狸等早更新世灭绝动物化石。研究者推测,该文化距今已有180万年。西侯度遗址为中国境内最古老的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是目前中国最早的人类用火证据。</h3> <h3>萨拉乌苏遗址</h3><h3>萨拉乌苏文化遗址,在鄂尔多斯草原南端,在河的两岸长满了摇曳多姿的红柳,所以人们也称这条河为“红柳河”。就是在这条河流一带,曾经是古老而灿烂的鄂尔多斯文明的发祥地。“河套人”就在这里生活着。距今7万年到10万年左右。</h3> <h3>峙峪文化</h3><h3>1963年发现于山西省朔县城西北峙峪村附近。该文化以细小石制品为主要特征。</h3> <h3>小南海遗址</h3><h3>小南海遗址,位于安阳市西南25公里的北楼顶山之腰,洹河大峡谷内。出土有石器7078件,多种动物化石及用火灰烬。</h3> <h3>新石器时代</h3><h3>距今1万年到5000-2000年前,指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h3> <h3>农业与畜牧业的发展</h3> <h3>手工业的进步</h3> <h3>新石器时代早期<br></h3><h3>裴李岗文化</h3> <h3>舞阳甲骨</h3> <h3>磁山文化</h3><h3>磁山文化遗址,位于河北省南部武安市磁山村东约1公里处的南洺河北岸台地上,是中国最初发现的一种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约10300年历史。</h3><h3>主要发现有房基、粮窖400多个,出土各种文物、遗物5000余件,有石器、陶器、骨器和粟的碳化物、野生动物及家禽骨骼标本等。这些文物证明,早在7300多年前,先民们已经居于半地穴式的房子之中,过着以原始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h3><h3>磁山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有三项“世界之最”:</h3><h3>一是粟的发现,证明我国黄河流域是世界上由人工培植粟类最早的地方;</h3><h3>二是家鸡骨的发现,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鸡的国家;</h3><h3>三是出土的炭化核桃,纠正了核桃是汉代张骞通西域时传入中国的说法,将中国产核桃的记载上推了5000多年;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核桃的国家。</h3> <h3>河姆渡文化</h3><h3>河姆渡遗址(Hemudu Site )是中国晚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宁波余姚市河姆渡镇,面积约4万平方米,1973年开始发掘,是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h3><h3>是中国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实例。</h3> <h3>良褚文化</h3><h3>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距今5200—4200年,因最早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出土的大量玉器纹饰精细,技艺高超,手工业、农业的分化已十分明显。</h3><h3>分布的中心地区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而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则在钱塘江流域的东北部、东部。该文化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h3> <h3>龙山文化</h3><h3>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属铜石并用时代文化。</h3><h3>因首次发现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今属济南市章丘区)而得名。经放射性碳素断代并校正,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距今4000年前)。</h3><h3>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h3><h3>以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h3> <h3>马家浜文化</h3><h3>马家浜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为浙江省嘉兴市南湖乡天带桥村马家浜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南达浙江的钱塘江北岸,西北到江苏常州一带。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始于公元前5000年,距今7000余年的历史,到前4000年左右发展为崧泽文化。</h3><h3>目录</h3><h3>声明:词条人人可编辑,创建、修改和认证均免费</h3><h3>详情</h3><h3>马家浜文化</h3><h3>5.1万 41"</h3><h3><br></h3><h3>马家浜文化</h3><h3>马家浜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为浙江省嘉兴市南湖乡天带桥村马家浜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南达浙江的钱塘江北岸,西北到江苏常州一带。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始于公元前5000年,距今7000余年的历史,到前4000年左右发展为崧泽文化。</h3><h3><br></h3><h3>中文名</h3><h3>马家浜文化</h3><h3>外文名</h3><h3>majiabangcluture</h3><h3>位置</h3><h3>浙江省嘉兴市南湖乡天带桥村</h3><h3>文物</h3><h3>陶、鼎、罐</h3><h3>简介</h3><h3>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浙江省嘉兴市马家浜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南达浙江的钱塘江北岸,西北到江苏常州一带。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始于公元前5000年,到前4000年左右发展为崧泽文化。马家浜文化及其后续的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的发现与确立,表明太湖地区的新石器文化源远流长、自成系统,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h3><h3>马家浜文化,居民主要从事稻作农业,多处遗址中出土了稻谷、米粒和稻草实物,经鉴定,已普遍种植籼、粳两种稻。农用工具有穿孔斧、骨耜、木铲、陶杵等。还饲养狗、猪、水牛等家畜。渔猎经济也占重要地位,常发现骨镞、石镞、骨鱼镖、陶网坠等渔猎工具,以及陆生、水生动物的遗骸。在吴县草鞋山出土了葛麻纤维织造的纬线起花罗纹编织物,远比普通平纹麻布进步。发现多处房屋残迹。当时已有榫卯结构的木柱,在木柱间编扎芦苇后涂泥为墙;用芦苇、竹席和草束铺盖屋顶;居住面经过夯实,内拌有砂石和螺壳;有的房屋室外还挖有排水沟。多红色陶器,腰檐陶釜和长方形横条陶烧火架 (或称 炉箅)是该文化独特的炊具。死者埋入公共墓地,各墓随葬品不甚丰富也不很悬殊。在常州圩墩和吴县草鞋山发现用陶器覆盖人头骨或把人头骨置于陶器中的特殊葬俗 ;还发现几座死者年龄相近的同性合葬墓,属母系氏族社会的葬俗。</h3> <h3>青铜器</h3><h3>二里头文化</h3><h3>南省洛阳偃师二里头命名。约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七世纪。主要分布在河南中、西部的洛阳附近和伊、洛、颍、汝诸水流域以及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一带。</h3> <h3>原始社会</h3><h3>原始社会亦称“原始公社”“原始共产主义社会”。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形态。人类产生的过程也就是原始社会形成的过程。它存在了二三百万年,是截至目前人类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生产力极其低下是原始社会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是使用石器工具。劳动的结合方式主要是简单协作,人们之间的分工主要是按性别、年龄实行的自然分工。人们单身无力同自然界进行斗争,为谋取生活资源必须共同劳动,从而决定了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同时,人们在劳动中只能是平等的互助合作关系,产品归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占有,实行平均分配。</h3><h3>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经历了原始群和氏族公社两个发展阶段。氏族是原始社会的人们以血缘关系联结起来为特征的共同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经济单位。氏族又经历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阶段。前者表现为,妇女是氏族的主体,氏族成员的世系按母系计算,财产由母系血缘亲属继承; 后者表现为,世系按父系计算,财产按父系继承,氏族领导权落在男子手中。</h3><h3>原始社会没有剥削,没有阶级,因而也就没有国家,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全体成员参加的氏族会议作出决定。</h3> <h3>三黄</h3><h3>传说中,黄帝是大约4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原始部落的部落联盟首领。他提倡种植五谷,驯养牲畜,促使这个部落联盟逐步强大。他曾率领部落打败黄河上游的炎帝部落和南方的蚩尤部落。后来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在黄河流域长期生活、繁衍,构成了以后华夏族的主干成分。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现 在把中华民族称为炎黄子孙,就是这么来的。</h3><h3>黄帝以后,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杰出首领,先后有尧、舜、禹。那时候,部落联盟首领由推选产生。尧年老了,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大家推举有才德的舜为继承人。尧死后,舜继承了尧的位置,舜年老了,也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h3> <h3>神农氏</h3><h3>声明:词条人人可编辑,创建、修改和认证均免费</h3><h3>详情</h3><h3>一分钟了解炎帝</h3><h3>45.8万 1'17"</h3><h3>炎帝和黄帝:传说中的华夏人文初祖</h3><h3>26.9万 1'24"</h3><h3>炎帝 [yán dì]</h3><h3>中国上古部落首领</h3><h3>本词条是多义词,共7个义项</h3><h3>展开</h3><h3>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别号朱襄[1](尚有争议,也有说朱襄氏部落曾有三代首领尊号炎帝[2])。</h3><h3>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传位五百三十年。[3]</h3><h3>炎帝所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炎帝故里目前有六地之争,分别是:陕西宝鸡、湖南会同县连山、湖南株洲炎陵县、湖北的随州、山西高平、河南柘城[4]。炎帝部落的活动范围在黄河中下游,在姜水(一说是今宝鸡市渭滨区的清姜河,一说是今宝鸡市岐山县的岐水。)一带时部落开始兴盛,最初定都在陈地,后来又将都城迁移到曲阜。</h3><h3>相传炎帝牛首人身,他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h3><h3>传说炎帝部落后来和黄帝部落结盟,共同击败了蚩尤。</h3><h3>华人(不仅汉族)自称炎黄子孙,将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h3> <h3>仓颉</h3><h3>仓颉,原姓侯冈,名颉,俗称仓颉先师 ,又史皇氏,又曰苍王、仓圣。[1]《说文解字》、《世本》、《淮南子》皆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左史官[2],见鸟兽的足迹受启发,分类别异,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为“造字圣人”</h3> <h3>贾湖骨笛</h3><h3>本词条是多义词,共2个义项</h3><h3>展开</h3><h3>贾湖骨笛出土于距今7800年~9000年的同时期最为丰富的史前聚落遗址河南贾湖遗址,1986年至1987年,这里先后出土了40多支骨笛。笛孔有5、6、7、8之别,大多数骨笛仍为7孔。贾湖骨笛是我国目前出土的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h3><h3><br></h3><h3>贾湖骨笛不只是中国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更被专家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它的出土,改写了先秦音乐史乃至整部中国音乐史,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和价值。</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