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为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更新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各级骨干教师在教学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搭建教师交流平台,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地理教研组的骨干教师积极响应学校“骨干教师展示课”活动,先后有刘秀梅、马利军、何志飞、王耐勤四位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h3> 刘秀梅《大气环流》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此次公开课,主要听课成员是高二(8)的部分家长,对于一节比较难的内容,评价的标准是“让没有地理基础的家长听懂”。由于本节课是一节高二的复习课,所以知识框架极具“理性”,结构完整清晰,内容详尽具体,图示与文字相得益彰,重点和难点一目了然,良好的理论架构使得整堂课,老师讲解行云流水,学生听课心领神会,家长听课获益匪浅。另一方面,在对知识框架进行内容填充的过程中,老师以“练”代“讲”,发挥同学主体作用,巧妙运用课堂练习,引导学生在回顾学科内容的同时,检验自己的考点掌握情况,一举两得,课堂教学尽显“灵性”。最让家长感受至深的是此次公开课“个性”的教学氛围,班上同学在与老师之前长期的学习交流中,渐渐形成了“开放、包容、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疑就讲有问就说,疑难问题共同解决,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同学学得“快乐”,老师教得“舒心”。</span><br></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在随后与家长的交流中,刘老师对本人的备课、上课等情况进行了介绍,总结了自身的优点与问题,交流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并请家长提出了宝贵意见。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就一节“好课”的标准达成了共识:首先是“有知识”,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怎样把握好这个度,取决于你对规律的把握和对学生的了解,知道学生的困惑所在。其次是“有方法”,要让学生自己悟出方法,方法是解决具体问题的保证。让学生自己悟出方法这与教师的学养、教师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广度和高度有关。第三是“有生活”。学习地理是为了使生活更加美好和有意义,而不是仅仅为了考试和个人发展。引导学生关注知识在生活中的用途,了解知识在改变人类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运用知识来创造和改变世界的欲望和冲动,这种价值引导的教学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胜过空洞的说教。第四是“有境界”。一节好课展现的不仅是教师的口才和处理教材的技巧,还有教师的思想、情感、精神追求和人格魅力。</h3> 马利军《气候类型》判读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是教学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现阶段的教学要求,本节课主要针对考试中常见的三种考查方法进行教学。本节课总体感觉:目标明确,过程清晰,设计合理,效果良好,是一节比较成功的示范课。</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本节课的亮点是:1.教学设计合理。教学过程合理,方法科学实用,教学内容问题化,问题活动化,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了学生思考,讲练结合,及时反馈。2.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图表的能力。图表资料是地理试题最常见的考试载体及形式。本节课主要设计三种试题类型:一是利用气候分布规律来考查的;二是运用气候资料(各月气温、降水)来考查的;三是常见的各类气候变式图(最常见的5种)的判读,是本节教学的重点。3.方法指导到位。既教知识又教方法,及时归纳总结,总结出“以温定球”——“以温定带”——“以水定型”的三步法,让学生掌握了从个别到一般的学习方法。4.能力培养到位。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主线,运用图表资料注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分析信息能力、综合判读能力。5.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到位。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率教高,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感受到了知识获得的过程。</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今后应注意的问题:</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1.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规律总结,给予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略有不足。</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2.学生活动略有不足,“齐唱的多,独唱的少”,个别学生掌握的不好。</h3> 何志飞《地球圈层结构》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本节教材内容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的第一单元第四节,被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运动之后,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学习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奠定基础。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要求使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激发学生地理探索的兴趣,学会以地理视角看世界。内容除了地震波等涉及物理知识稍有难度外,其余知识较为直观简单,因此我打算以多个设问的形式穿插,以活跃课堂、重点分析疑难点,在这些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有限知识探索无限的未知世界。</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课后反思:</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1.关于教学环节。我一贯重视课前预习环节,强调学生养成自主预习的学习习惯,这是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第一步也是相当重要的一步,较好的预习不但能缓解教师的教学压力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2.关于教学内容。新课标要求本节内容一堂课上完,虽然知识容量并不小,但是我还我可以挖掘得更深,供有兴趣的学生思考,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出创新型人才。3.关于教学细节处理。“在地震发生时,人是先上下晃动,后左右晃动?”这一部分知识,学生在我的引导下一下子就知道了是“先上下晃动,后左右晃动”。但这是不严谨的,应该更明确地告诉学生,这种情况是针对处于震中的人们,处在其他地方的人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关于“地球的内核为什么不是气态?”这一问题要更适当地引导,以确保每堂课的知识的精准性。4.关于教学艺术。上课语速可以稍慢,尤其是重难点的地方,可以适当地提高音量,或稍作停顿,引起学生的注意。另外,要学会全方面调动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积极鼓励学生互动探究。我想,新课程强调的全体参与,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并不是形式上的“动”,更应是思维上的参与。今后在这方面还应多研究,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5.关于教学理念。作为一名教师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实践中的各种问题,通过积极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真正成为教学的实践者和研究者。</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总之,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运用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才能适应当今教育的要求。</h3> 王耐勤《南亚》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本节课以去南亚旅游为线索,配以丰富形象的课件,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想要游览南亚,就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从而整体的了解南亚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分析分区地里的方法,培养学生总结问题的能力。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看地图、分析地图,锻炼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教学亮点:1.教学设计新颖。教师教学中,运用丰富详实的材料,切入教学要点,结合相关图像、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切实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了新课改教学中所要求的过程与方法的使用和引导,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2.教学过程合理。重点突出,难点克服的较好。如在讲南亚的气候时,因为内容比较抽象,我结合多媒体课件投影南亚等温线和降水变化图、南亚季风成因和变化图,同时播放地形雨形成的过程演示图,引导学生理解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和特征。3.教学方法独特。以设置合理有趣的问题贯穿整节课,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如去南亚旅游,准备行李时最关注的是南亚的哪些地理要素?从而引出地形、气候等要素。4.课堂氛围活跃。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本节课以旅游为主线,学生参与率教高,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感受到了知识获得过程中的乐趣。</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今后应注意的问题:</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1. 以后教学中安排的教学内容要适中,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在以往的教学中安排的内容过多,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理解、练习来实现知识的内化,没有真正的掌握课本内容。2. 课堂练习要和教学内容相联系,在以往的教学中,练习题设置过多,学生做完后教师没有时间讲解,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在以后的教学中,课堂练习要少而精并有针对性,学生做完后,一定要详细讲解,从而真正发挥课堂知识联系的作用。3. 学生的掌握欠佳,绝大多数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对知识的掌握较好,个别学生掌握的不好。</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此次“骨干教师的示范课”的顺利开展为我校教师搭建了一个实践教学理念、锻炼自己、展示才华、交流学习的平台。各位骨干老师在课堂中充分运用学案、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将新课程理念渗透在教学环节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对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充分调动了青年教师的教学热情,让教师在教学中成长,使教者有所得,听者有所悟,学者有所学,以此达到最终目的——提高教师队伍教学专业能力,从而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h3> <h3>美篇制作:刘秀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