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土文化点滴

qiaohu

<h3>恩施是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以土家人居多。来到恩施旅游,当然要感受一下这里的风土人情,了解一下他们的生活习俗。</h3> <h3>很早就知道土家族的摔碗酒和极富特色的土家菜,很早就想亲眼目睹喝摔碗酒的场面,很早就想尝尝地地道道的土家菜,这次恩施之游,终于如愿以偿了。</h3> <h3>到恩施的第一天晚上,我们去了民俗街,看到土家族的歌舞表演。这里有接待游客的饭店,也有招待客人的摔碗酒。</h3> <h3>这是关于摔碗酒来历的介绍。看过之后,我对土家儿女肃然起敬!这是一个英雄的民族,是一个爱国的民族,是一个豪迈的民族!摔碗酒的出现,体现了土家男儿的英雄本色。立志抗倭保家的热血男儿,摔碎了酒碗,摔出了壮怀激烈,摔出了英勇无畏,摔出了赤胆忠心!</h3> <h3>土家风,摔碗酒。如今的摔碗酒,虽然已非昔日之慷慨,但仍然能唤起人们对这一习俗的敬仰。酒旗飘飘,在招揽顾客。旗下是一堆摔碎的酒碗。</h3> <h3>土家儿女,能歌善舞。民俗街每天晚上都有歌舞表演。</h3> <h3>恩施大戏台上灯火辉煌。</h3> <h3>戏台的右前方高高地吊起一口大锅,它在告诉我们,土家人和吊锅的缘分由来已久,吊锅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炊具。</h3> <h3>土家风情吊锅宴每天都在这里上演。舞台对面的餐厅,天天接待许多来自祖国各地的游客,吊锅宴具有一定的魅力,吸引着像我这样对它陌生又对它充满期望的人。</h3> <h3>演出在继续。小孩子们在舞台前跑来跑去。</h3> <h3>这三个小伙子歌声洪亮,音调高亢,赢得阵阵掌声!</h3> <h3>小家伙儿们笨手笨脚地跟着跳舞,看上去特别好玩儿。</h3> <h3>在这种环境下,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一定会给这些孩子以良好的影响。</h3> <h3>这个小孩子好像只有两岁的样子,做起动作来可笑又可爱。</h3> <h3>这里是龙船调的故乡,他们表演的歌舞曲调欢快活泼,对唱饶有趣味,再加上舞蹈动作,很受观众喜爱。</h3> <h3>工作人员在往柴火堆上浇燃油,一会儿篝火就要点起来了。</h3> <h3>熊熊烈火燃烧起来了,大大的吊锅,你被烧热了吗?</h3> <h3>人们兴奋起来,性格开朗活泼的游客,纷纷加入了舞蹈的队伍。更多的人是看,是笑,是拍照。跟着土家族的小美女,我也跳起了摆手舞。</h3> <h3>我特意到百度搜了一下,看来,摆手舞真是历史悠久。作为内容这么丰富的舞蹈,它和土家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这些游客跟着土家小美女,随着音乐,手舞足蹈,虽然只是几个简单的播种动作,却跳得千奇百怪。不过,大家高兴又尽兴,场上一片欢笑声。</h3><h3>出去旅游,我特别喜欢参与这样的活动,甚至可以说是迷恋。想起在贵州千户苗寨,在云南丽江古城,在广西桂林的桃花源,在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在甘南扎尕那的高山草坡,无论是上千人共舞的壮观场面,还是十几个人的牵手而舞,我都会不假思索地马上融入到他们的队伍里!我觉得,这是旅游的快乐所在,是难得的感受少数民族文化的极好机会,所以,绝不能错过!</h3> <h3>在恩施大舞台斜对面的“幺妹土家菜”馆,我们点了吊锅清江鱼。主料当然是鲜活的清江鱼。辅料:黑黑的木耳,指甲般大小;白白的豆腐,滑爽至极;红红的尖椒,新鲜提味;此外,还有大块的西红柿,寸段长的蒜苗,长长的香菜,好多的麻椒,炒熟的大蒜。酒精块将火锅烧开,炖煮片刻,即可食用。夹一块鱼,小心翼翼地入口,细细品味,哇!好鲜美!待鱼吃得差不多了,加入当地的小白菜,那白菜看起来并不水灵漂亮,可吃起来却甜甜嫩嫩的,让人难以忘怀。吊锅清江鱼不用蘸料,像荔波的豆花烤鱼,所有的味都炖进了鱼里。</h3> <h3>一碟萝卜泡菜,酸酸甜甜,爽口开胃;一碟盐酥油豆,脆脆香香,回味无穷。米饭随便吃,这些都是免费赠送。呷了一口当地的散白酒,味道不如东北小烧浓烈。</h3> <h3>第二天,我们自己去了恩施城里的风雨桥。在桥上看到了挑担子卖菜的人。他们的菜都是自家所种,纯绿色产品。想到恩施的人能天天吃到这种物美价廉的健康蔬菜,真是幸福。好羡慕啊!</h3> <h3>蔬菜都特别新鲜。</h3> <h3>中午,在湖北民族大学附近的街上,品尝了豆皮儿。最初不知道何谓“豆皮儿”,吃了才晓得其实就是以大米或玉米为主要原料,加了一点儿豆类做成的米线。豆皮儿滑软,但不软烂,很适合我们的胃口。豆皮儿的汤,品类较多,顾客可依据自己的口味做出选择。</h3> <h3>听说“合渣”是这里的特色小吃,所以,必须尝尝。土家人喜欢火锅,合渣也是架在酒精炉上的,吃的是它那个热热乎乎的劲儿。待菜上了桌,入了口,我才明白,这就是我们东北老家稀释了的“小豆腐”。不过,菜里可以加肉酱等调味品,味道也蛮不错。毕竟,这里的“小豆腐”是富硒的。</h3> <h3>11月16日晚,我们从土司王宫回来,去吃土家特色蒸笼宴。饭店门口,没有土家人,而是一群苗族姑娘唱起了拦门酒歌,我们端着粗磁碗,将米酒一饮而尽,然后,用力摔在地上。虽然有些不伦不类,虽然走的是形式,但大家也都很投入地爽了一把。</h3> <h3>准备喝酒了,抢拍一张!</h3> <h3>喝了摔碗酒,要啥啥都有!这是我编的,我们要全家人的健康、平安、快乐和幸福!</h3> <h3>再看看摔碎的碗。“喝了摔碗酒,家里啥都有。”这是所有人的愿望。为了迎合游客的口味,摔碗酒的内涵在不断丰富。下面的字倒是还保留着摔碗酒原有的内涵:一碗酒摔出一种豪迈 ,摔出一地激情。</h3> <h3>我们的餐桌上已摆满了!重头戏当然是那个大蒸笼,里面是地道的土家蒸菜。</h3> <h3>打开盖子,腾腾的热气弥漫开来,大家兴奋地拿起手机拍照。</h3> <h3>来张全的。</h3> <h3>蒸笼里的七个菜。报一下菜名,省略了“蒸”字:腊肠、鸭胸、年糕、糯米肉丸、鸡肉、红薯、南瓜。那白色的一片片的年糕第一次吃,咸香鲜美,听导游说,那是用鱼肉、猪肉和糯米制作的。</h3> <h3>每顿菜都少不了火锅。西红柿、鸡蛋和豆腐,也要炖得热热闹闹的。</h3> <h3>腊肉蒸饭,很香!</h3> <h3>豌豆和土豆混合在一起做成的菜,头一次吃。卖相不太好,但味道还不错。</h3> <h3>油煎恩施小土豆,极受欢迎。上桌片刻,就见盘底了。</h3> <h3>这是在利川吃的花杂面。没听过,没见过,更没吃过,冒蒙来一碗。别说,还真好吃!它好像武汉干热面,又像吃过的炸酱面。面从锅里捞出,热乎乎的,然后浇上用几种蔬菜炒好的面头,再依据自己口味拌入作料。我感觉,它比我在宜昌吃的干热面好吃多了,最深的印象就是:香!</h3> <h3>这是小饭馆现做的汤圆,芝麻红糖馅儿和肉加蔬菜馅儿两种。老头儿喜欢汤圆,于是多买了几个。没想到汤圆儿的个头儿大得惊人!本来就是想尝尝,结果却吃到撑肚。不过,说句真心话,这汤圆的味道和口感,比起江南一带的差多了。</h3> <h3>下面是在各处看到的与土家人生活相关的一些内容。</h3> <h3>在购物中心看到的土家人生活用具。</h3> <h3>用过的量具。</h3> <h3>石雕:玄武。</h3> <h3>朱雀。</h3> <h3>龟背蛇身的玄武石刻,和朱雀一样,立于酒店两边。</h3> <h3>硒矿石。</h3> <h3>山里人采的拐枣。很甜,有点儿柿子的味道。</h3> <h3>野生猕猴桃,特别小。</h3> <h3>野生树葡萄。</h3> <h3>深山里的人家。茶园就在屋前房后。</h3> <h3>红薯堆放在只有棚没有门的仓房地上。</h3> <h3>晾晒的薯干儿。</h3> <h3>到恩施的第二天,我们去了清江风情园。这是园前广场的石刻。文章词句情感奔放,华彩四溢。</h3> <h3>石刻体现了土家族的文化生活习俗。这个应该和龙船调有关。</h3> <h3>这一幅,我猜是跳摆手舞和演傩戏。</h3> <h3>风雨桥桥头,颇为壮观。</h3> <h3>桥身很长,建筑在清江之上。</h3> <h3>再看看这一侧。</h3> <h3>从桥上走过,看到两边各有两排整整齐齐的圆柱,上面的木牌上镌刻着不同字体的诗句,它们的内容或表现恩施的风情,或赞美清江,或歌颂风雨桥,或展现恩施悠久的历史文化。</h3> <h3>看看桥上的结构。</h3> <h3>这是桥头的一幅对联。这是上联:跨水倚重楼太白不来谁问月。</h3> <h3>这是下联:临江憑曲槛涪翁已逝我题诗。</h3><h3>看这对联,气魄够大!</h3><h3>据资料介绍,李白在公元757年曾被流放夜郎,前往途中,经过恩施,在一个月夜登上了恩施老城北门外的碧波峰,诗人见景生情,写下了《把酒问月》,留下了著名的诗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且不说诗人当时的悲凉心境,单说人们对他的敬仰。后人不仅为李白建了问月亭,而且,至今还对他念念不忘!</h3><h3>无独有偶,苏东坡的好友黄庭坚,晚号涪翁,被贬谪后,居住恩施朝阳观附近,曾与其弟共游这里的石通洞,见洞中有数股清流,清璧鉴人,且洞内东南和西北有两个出口,阳光充足,空气流通。于是,他有感而发,欣然命笔,在洞壁上题下诗句:“古木潇潇洞口风琴,昔人曾此出樊笼。崖前况有涓涓水,好涤尘襟去效翁。”后人从此称这里泉水为涪翁泉。</h3><h3>唐宋的两位诗人看来都与恩施结下了不解之缘,难怪在风雨桥的正面桥头上,写下这么大气的对联!长江流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湖北亦然,恩施亦然!</h3> <h3>风雨桥是人们健身休闲娱乐的地方,人们在这里唱歌跳舞,打牌下棋。他们对这些楹联诗句,没有丝毫兴趣,只是悠闲自在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h3> <h3>风雨桥上,带着背包水杯来打牌的老人。</h3> <h3>两个老人在下棋。</h3> <h3>自家产的蔬菜,也可以到这里出售。</h3> <h3>远望风雨桥的另一面。</h3> <h3>走过风雨桥,我们来到森林公园。在城市里,能建一个森林公园,恩施之所以能成为一座森林城市,主要是因为其处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具有丰富的资源,看来,恩施人真有福气。</h3> <h3>山上树木葱茏,一棵棵竭尽全力地伸向天空,去享受太阳的光辉。树多,树密,树自然就高就细就直。这里的树就是这样。</h3> <h3>山上人不多,幽静得很,只听见鸟鸣的声音。空气异常的清新,深深吸上几口,好舒爽!</h3> <h3>出乎意料地遇到了“马帮”。这里居然还在沿用古老的运输方式。</h3> <h3>好一个吃苦耐劳而又乐观开朗的女主人,和她聊了几句,她开心,我也开心。</h3> <h3>非常听话的马,和主人一样,吃苦耐劳。</h3> <h3>静静的等待。</h3> <h3>路边小店铺的门前,也能看到这样的巨石。</h3> <h3>我还注意到恩施的公交站,也有点儿特色。</h3> <h3>能想象到这是公交站吗?</h3> <h3>绝大多数的公交站是这个样子的。</h3> <h3>有的还特别简陋,不问路人,就是站在公交站附近,你也看不见它。</h3> <h3>这是恩施市内的一所大学,有80多年的历史了。</h3> <h3>在恩施的几天里,感受到了这里独特的风土人情,领略到了这里独有的历史文化,享用到了这里独到的风味美食,虽然有些劳累,但收获满满。</h3><h3>恩施之游,不虚此行!</h3><h3><br></h3><h3>2019年12月10日</h3><h3>于青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