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955年8月,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尉军衔。肖远柱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会同县武装部正排职管理员。</p><p><br></p><p><br></p><p><br></p><p><br></p><p><br></p> <h3>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参加工作的、健在的老战士,颁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h3><h3> 肖远柱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纪念章</h3> <p class="ql-block">2021年在北京</p> <h3>坚定信念 涵养品格</h3><h3>——九旬离休军人肖远柱的家风故事</h3><h3>今日郴州 2019-12-05 23:56:26</h3> <h3>是什么,让一位离休干部情牵梦绕一张党报数十年?12月4日,郴州日报记者带着94岁老人肖远柱的订报发票,来到他的家,与他进行了深入交流。</h3><h3>一进门,一幅《中国梦》主题的挂历映入眼帘。客厅沙发旁的一个小桌上,放着一叠报纸。老人的儿子肖文武说:“我爸视力还行,现在仍每天坚持读党报、看新闻。”</h3><h3>由于肖远柱年事已高,听力严重退化,我们和他交流需要借助纸和笔。在简单的文字交流和肖文武的补充中,老人的人生轨迹逐渐清晰起来</h3> <h3>郴州日报记者与肖远柱深入交流 全媒体记者 田雪剑 摄<br></h3> <p>肖老是常德澧县人,1949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47军,曾参加过湘鄂西战役、湘西剿匪战等,后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会同县人民武装部当管理员,少尉军衔。转业后到地方工作,做过郴州专区工业局总务、《郴州群众报》印刷厂出纳等工作。而《郴州群众报》,正是《郴州日报》的前身。</p><p>肖老有三个儿子,大儿子肖文成是北京凯斯克家具销售公司副总经理;二儿子肖文斌曾是空军装备研究院航空装备研究所十三室副主任,现已退休,是一名军旅画家;小儿子肖文武在郴州做金融投资。</p><p>刻意尘封功绩,街坊邻居大多不知道肖远柱是一名离休军人。虽然年逾九旬,但他思维清晰,平时爱看报纸,关心国家大事,常常为国家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欢欣鼓舞。他订了很多报纸,《人民日报》是每天必须看的,看的内容都会做标记,《湖南日报》《参考消息报》也是肖老必读的报纸。</p><p>肖老每天都坚持读书看报 全媒体记者 田雪剑 摄</p><p>“每天都会看上好几个小时。”肖文武说,父亲一直就有看书、看报的习惯,自从1987年,父亲离休后,他看书、看报的时间更多了。他是1989年《郴州日报》复刊的第一批“铁粉”,至今订阅《郴州日报》已30年,为此,社区邮递员还特意在家门口安装了信箱,为的就是方便父亲取阅报纸。</p><p>肖文斌也有读党报的习惯。他说,父亲性格内向,通过读报可以跟父亲找到共同语言,从而有更多相处、交流的机会。</p><p>在客厅的墙上,贴着一张肖老入伍时的军装照,这是他初心开始的时刻。数十年来,他始终坚定信念,不忘初心,红色文化深入骨髓。年过九旬,肖远柱平日不大出门,但每年他都会选一个红色文化基地去走一走,看一看。近几年,他先后去过西安、延安、遵义、湘西等地。</p><p>2017年6月,听闻47军200余名后代要去湘西剿匪旧址参观,肖远柱坚持要参加。“当天,回忆起剿匪战争及为此付出生命的战友们,父亲泪流满面。”陪同前往的肖文斌向我们描述当时的场景说。“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革,无论怎么变,红心向党的本色永远不会变。”肖远柱眼神坚定地说,“新生活来之不易,我们都要好好珍惜。要听党的话,不忘本,不浪费,心怀感恩。”他身上的红色基因,父传子、子传孙,潜移默化形成一股红色家风代代相传。</p><p>“他是一个老革命,对党的深厚感情、雷厉风行的作风和艰苦朴素的精神都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大儿子肖文成说。受肖远柱影响最深的,是同样有部队经历的肖文斌。初一那年,肖文斌从同学那借来一本《湘西剿匪记》,父亲头一次主动跟他讲述战斗场景,“说到激动之处,他眼睛里闪着光。”</p><p>肖远柱的言行,无形中给肖文斌心里种下了一颗“英雄梦想”的种子。那时候,肖文斌最喜欢偷拿父亲藏在箱子里的军装穿,肩章、宽大的牛皮腰带、军用文件包、水壶等物件一一挂在自己的身上……他那不合身的怪相总是能引得家人哈哈大笑。“我却以此为荣,也萌生了长大做军人的想法。”</p><p>“要弄清楚谁给你的权、你为谁服务!”长大后,肖文斌真的成了一名军官,每次回家,父亲都会拉着他,去湘南起义纪念馆缅怀革命先辈,重温光辉历史。</p><p>在肖远柱写的回忆录里,“工作负责、多做好事、不占便宜、心安理得”四个小节,字字铿锵、句句深情。“这本书,父亲的一生,就是我们的家风家教,没有朗朗上口的家规家训,但它经过时代淬炼,值得我们世代传承。”肖文斌深有感触地说。</p><p>(作者:雷明辉 陈卫 编辑:谢莉娜 )</p> <h3>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4野战军13兵团第47军(军长曹里怀,政委李人林)140师(师长刘子云、政委陈发宏)418团(团长黎原,政委杨敏,副团长王琳瑛)1营(营长姓冯殿元、山东人,政治教导员姓丁员功)3连2排7班(班长白玉祥),当时是7月底8月1日为参军日</h3> <p><br></p><p><br></p><p>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尉。</p> <h3>肖老每天都坚持读书看报 全媒体记者 田雪剑 摄<br></h3> <h3>中国人民解放军会同县公安中队干部合影,肖远柱时任司务长(副排职)</h3> <h3>解放军追击部队沿着公路快速追击逃敌</h3> <h3>李美娥, 1934年1月8日(农历)出生在湖南省会同县坪村乡麻塘村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1米60的个子,在南方农村算是中等的身材,清秀的脸庞,垂下两条大辩子,在四乡八邻是个俊俏灵秀的女子。乐天派,样样能干,有什么难事在她眼里都不算难。</h3><h3>肖文斌记忆妈妈。母亲14岁加入共青团组织,参加妇救会,后来就当上村里的妇联主任,母亲积极参加土改斗争,我感觉有点象电影《南征北战》里的“妇救会长”。我国著名军事家粟裕大将的家,是当时在我妈妈家一带的大地主,他弟弟是土匪,我母亲曾经到粟裕家分田地、分东西,分到了一条板橙,其实我的三姨夫粟高三还是粟裕家的宗族兄弟,会同县的人都以粟裕大将军为荣。在我母亲的家族众多子女中,也就是我做到了军队的团职领导干部,我母亲老年后经常以我为荣,津津乐道。</h3> <h3>1955年6月,父母结婚照</h3> <h3>1950年12月,肖远柱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湘西剿匪胜利纪念章。</h3> <h3>1954年,肖远柱荣获全国人民代表团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念章,</h3> <h3>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团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念册</h3> <h3>解放军对国民党的残余部队实施了大规模的追击作战</h3> <h3>1957年1月,姑姑来郴州看望父母,肖文成半岁。</h3> <p>1980年,肖文成从新疆部队回家探亲</p> <h3>1981年肖文成从新疆部队回郴州探亲合影,肖文斌在徐州当兵。</h3> <h3>1983年,郴州,全家合影。</h3> <p>父親在1955年全军首次授军衔时,着55式军衔服照的像佩带了两枚獎章,一枚是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颁赠了纪念章,一枚是湘西剿匪胜利紀念章。六十年過去了,我才了解清楚,小時家里用的杯子,也是全國人民慰問解放军的紀念品。纪念章外形为由两个五角星重叠而成的英雄花,中心的圆心內,有冲锋枪、橄榄枝、放着光辉的天安门、红色的五角星,象征着人民解放军用手中的武器,肩负着保卫伟大的祖国,保卫和平的神圣使命。这是全国解放以后,人民解放军全建制颁发的第一枚纪念章,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第一枚纪念章。</p> <h3>肖远柱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纪念章</h3> <h3>纪念章使用铜胎镀金材质,通径为50毫米,主要元素为五星、“70”飘带、团锦结、如意祥云和光芒,主色调为红色和金色。核心部分为五星,代表国家荣誉。“70”飘带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奋斗历程。团锦结环绕在五星和“70”飘带周围,寓意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章体外环以如意祥云、光芒构成,象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表达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日,礼赞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辉煌成就,以及在70年辉煌奋斗成就的基础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坚定决心。</h3> <p>2020年春节,94岁,在郴州全家合影。</p> <p>2020年春节,94岁,在郴州全家合影。</p> <p>2020年春节,94岁,在郴州全家合影。</p> <p>2020年,94岁,在郴州钓鱼。</p> <p>2020年,94岁,在郴州钓鱼。</p> <p>2020年,94周岁生日,在郴州</p><p><br></p><p>谨怀着崇敬的心情和诚挚的感情,恭祝肖老前辈生日快乐!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敬祝高堂二老梓萱并茂,福寿双全!祝福府上长幼平安健康!幸福吉祥!龙凤齐鸣,兰桂腾芳!恭奉小诗,谨表敬心!</p><p>肖承湘脉浩然风,</p><p>远怀文韬武略雄。</p><p>柱撑坚韧革命志,</p><p>仁智福寿德荣功!</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