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图:石小丽 李风娇 李文玲</h3><h3>文:袁卉芳</h3><h3>审稿:徐云霞</h3><h3>单位: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h3> <h3> 第十届名师优课——张齐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研训坊“第三期”“核心学习力”主题研训活动在江城武汉如约而至。“数学王子”张齐华老师,他的座右铭是“永远不重复别人,更不重复自己”。“王子”携着永不言败的闯劲和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走出了一条不断超越、不断创新的教学之路。正如主持人方杨老师所说:鹦鹉洲旁的邂逅,如冬日暖阳下的一抹芬芳,我愿与崔灏共赏黄鹤楼之景,我愿与齐华共研学习力之核心,满怀期待的我,将跟随张齐华向学习深处漫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会看得更远、更高、更广;沿着大师的脚步,你会走得更稳、更快、更远。</h3> 点燃篇 <h3> 张老师分享了“七大学习力”,何为七大学习力?七大学习力指表达力、倾听力、提问力、对话力、合作力、批判力、反思力,主要分享了“合作力”。“合作力”不等于合作,他的主题是儿童或学生,内涵是:情境实践,综合素质,水平度量,表现和发展。为何要倡导“七大学习力”?他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必由之路。</h3> <h3> 接着张老师分享“七大学习力”中的“表达力”,他从三个方面出发分享。第一为什么要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提供了四个关键词:清晰、条理、逻辑、简洁。第二我们需要学生怎样的表达力?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我们老师必须要有具体、生动、直观的例子,让学生有备而来。第三如何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张老师教我们用“策略”和“工具”去撬动学生的表达,给出表达的框架——我们老师要求用怎样的方法来表达。方法1:用第一……第二……第三……方法2:用先……然后……最后……等等框架来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数学王子”张老师带领我们学会如何表达,并在表达力的策略和路径给予我们明确的方向。</h3> <h3> 最后张老师分享了“七大学习力”中的核心板块如何提升学生的倾听力?倾听是什么?为什么要倾听?孩子会倾听吗?听什么?怎么听?张老师他给我们思想理论的引领,也给我们具体工具策略的指导,不仅要直接用,还要坚持用,用心用,延续的创新用。</h3> 振奋篇 <h3> 确实是“看得见”的研修 “带得走能力。早上的课点燃了我们,下午的课振奋了我们,真是一堂关于“合作力”的精彩示范片。张齐华老师的课三大特点,第一个是根据张老师在课前是“有约在先”。在这里我编了一首儿歌:三个脑瓜凑一块,研究内容放中央,全组成员拿着笔,中心发言指着说。第二个是他给孩子们有“友情提醒”。等三个是合作指导,特别关注学生的合作。从孩子们的汇报当中,感受到了孩子们从优秀到卓越的升华。“王子”的课是在悄悄中酝酿思路,在细微中发现美好,在等待中发现丰富,在合作中暂放精彩。“王子”的课目标多元,意境深远,结构精巧,场景丰富,还有诸多学习力的渗透,特别是“王子”特意在身后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变化,这是“王子”独特的名片。在观摩当中,老师剥去学习的外衣,揭秘学习的内衣,可以说是一眨眼,一懵圈,一举手,一投足都是乐在我们的心里。一追问,一尴尬,一句句,一刀刀戳在我们心里,真是值得我们去深思。<br></h3> 温暖篇 <h3> 合作让我们拥有温暖的心,温暖与“齐华团队”的师徒同上一节课,温暖与课和课堂师生、生生互动。特别是张老师在课堂上抱着学生的那一刻,我觉得张老师优秀到卓越的升华,让我们台下听课老师心中怦然心动,我觉得他的学生好幸福。温暖还与张学杰老师的那种跟他笔记本一样厚实而又大气的气度和求真务实,张学杰老师跟我们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最温暖于美丽智慧的刘莉老师,她的解读和研讨是和“数学王子”张齐华老师心有灵犀,不谋而合,这份温暖都让我们感动。用一句话总结:岁月静好,温暖同行。<br></h3> <h3> 上完研训之后,最感动的是管尤跃老师,他在张老师的学习力培养之后,跟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指导力的专业报道。他带领的教研团队是三年磨一课,让我们非常感动。他能及时捕捉张齐华老师每一个精彩的片段,这是他在精神上引领和专业上引领我们向名师奋进。让我想起一句诗: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