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源探访记(12) 美哉,龙羊峡

塬上

<h3>黄河源探访记(12)<br>美哉,龙羊峡<br><br> 这次出门,见闻颇多,看到的听到的,山与河,干流与支流,建筑与传说,体会收获不少,外面的世界真精彩! 尤其感受最深的是,“客观”存在几千年了,却连个名字都不知道。<br> 今天,2019年10月11日,是探访黄河源的最后一天,明天就要西宁飞济南了。8时从兴海县城新世纪大厦出发,去黄河谷地,去唐乃亥,看龙羊峡。<br> “兴海”是“振兴青海”的缩写,黄河流经95公里,沿途玛尔档峡至班多峡,水深流急,两岸险要,这里得处处小心,当“悬崖勒马”。唐乃亥峡谷,黄河左岸弧形峰峰相连,右岸石壁直立,从没见过的植物,红的黄的浅灰的,长满山坡。张师傅、程学军悬崖摆pose,吓得我们不敢拍。<br> ”唐乃亥”藏语意思是“黑滩”,今日这里已是赤橙蓝绿交织的多彩河滩。“唐乃亥”这个名词,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就知道,因为黄河有个水文站而记住。这个站,是黄河上第一个洪水编号站,也是国家重要水文站,建站已经65年了,一代一代水文人,长年坚守在这个艰苦偏僻的地方,承担着流量、水位、含沙量、冰情、水温、气温、降水等观测任务。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唐乃亥站的水位、流量变化,一直是国家防总密切关注的防汛与抗旱指标。<br> 10时19分,我们到达唐乃亥水文站大院,水利部颁发的藏汉两文站牌,钉在水文站大门右侧门柱上。测站离水文站不远,在黄河悬崖下边。白墙红房子,房子下面是测船,缆索横跨黄河,吊厢高挂空中。穿着桔红色救生衣的水文职工在悬崖边忙碌。<br> 这里也是典型的峡谷黄河,岸边石壁陡立,直上直下。靠河的房屋空壳告诉我们,居民刚刚搬迁不久。附近一座黄河大桥,车水马龙。并列一座吊桥,无车无人,单薄的桥身晃动在河上。站长马玉东听说我们专拍黄河,朴实又热情地配合我们拍摄水文站职工工作的镜头。<br> 停留拍摄,时间短暂,因为赶路,没时间采访。下午2点20分, 我们赶到共和县城,在“老妈家庭厨房”饭店午餐。3点20分,出发去龙羊峡。<br> 龙羊峡是我们探访黄河源的最后一站,在共和县龙羊峡镇,峡长40公里,河谷宽9公里,黄河在峡谷经过,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水库。1976年,国家在这里修建了龙羊峡水电站,拦河大坝高178米,湖库面积380平方公里,总库容240亿立方米,是国内最大的人工水库。早就听说龙羊峡的壮观与气势,见过的人都说,看了龙羊峡,黄河上的其它峡谷,都是小巫见大巫了。<br> 我们沿着湖边公路,穿越龙羊峡“土林(雅丹地貌)”,过龙羊新村,乘船抵近水电站大坝,抵近环湖的群山,走栈道看到了大坝以下的险深峡谷,果不其然,黄河上的峡谷,龙羊峡第一,不论是高,大,险,美,特,真是首屈一指。什么是高峡出平湖,什么是一碧万顷,什么是鬼斧神工,什么是人类的胆识,龙羊峡的清沏与水声,龙羊峡的厚重及险度,龙羊峡的一座座高压电塔,把一个个抽像的概念与思维,多姿多彩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具像得淋漓尽致,过目难忘。<br> 站在高处,眺望那片蓝,恍惚我在贵德想过的问题有了答案。为什么天下黄河贵德清,这一定是龙羊峡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上游来的大量泥沙,助力贵德黄河变清的吧。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贵德有一套生态修复系统。2775公顷湿地,382公顷黄河夹滩,1093公顷水域, 以及“三河(河东、河阴、河西)”河谷盆地。<br> 本来就不早,没多功夫,天就晚了。越是最美的地方,时间过得越是最快(主观感觉)。不知不觉,天黑下来。夜幕无情地遮住了我们好奇的眼睛,龙羊峡的美丽披上了黑色的天罩,只见头上的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br> 再见了,龙羊峡,我想再来!(完)<br><br>附:《探访黄河源小结》<br> 1,2019年10月2日至12日,我们探访黄河源10天时间,从济南飞兰州,然后从兰州出发,一路沿黄河峡谷往上走,八盘峡一盐锅峡一刘家峡一李家峡一积石峡一狐跳峡一循化一贵德一共和一兴海一玛多一鄂陵湖一扎陵湖一格萨尔王登基台一麻多乡一星宿海一约古宗列渠一黄河源头一麻多乡一秋智一曲麻莱一通天河一治多一玉树一玛多一达日一甘徳一兴海一玛沁一共和一龙羊峡;西宁飞济南。沿黄河往上时,走了一个U形弯;从玛多往下时,沿巴颜喀拉山脉,走了大半个倒“几”字,行程3700公里。<br> 2,黄河源七人探访团中,小的55岁,大的71岁,其中女同志2人,在海拔4000米以上高原活动7天,没有一人“掉链子”。人均拍摄“三江源”照片7000多幅,多的12000多幅,为今天的“三江源”留下了大量的图片资料。<br> 3,摄影人自费探访黄河源。一路上,飞机,租车,食宿,景点,采访用品,全是自费,人均费用8000元,其中,还有家庭经济拮据户。<br> 4,志愿宣传黄河。大家在微信、公众号、交流群发照片发文章不说,有的正在自费筹划黄河源画册,还专门召开了由社会公众参加的观片会,人人宣传黄河,宣传黄河文化,讲述黄河故事。<br>  5,一路上,我们看到,黄河岸边,黄河支流,垃圾多见。当务之急,应先清垃圾,清洁黄河。还要大力倡导“无痕旅游”,保护河流与水源。<br>  6,一路上,我们看到,黄河源(三江源),生态极其脆弱,不容乐观。一旦破坏,不可逆转。还要加大三江源保护力度,不但减少人类活动,还要跟上宣传,修订法规,强化执行,上一些防护及修复工程。<br>  7,一路上,我们感到,黄河文化氛围不浓。一方面要守护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另一方面还要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古为今用。<br>  8,一路上,我们感到,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一定要根绝形式主义!挂个牌子,无可厚非,但不要河、湖长责任制牌子下面,杂草丛生,垃圾遍地!<br> (图文:张春利)<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