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我参加山后老刘户外队活动,由爬山老田大哥带队,在香山轻轨车总站前集合,绕「香山革命纪念馆」而行,这里原来是香山公交车总站,向南而行,来到北正黄旗村。</h1> <h1>路过佟麟阁将军墓,抗日战争胜利后,北平市政府各界将寄厝北新桥柏林寺内的佟麟阁将军遗体移至八宝山忠烈祠,在1946年7月28日,葬于北正黄旗村香山脚下。</h1><h1>需要用身份证登记入内,除将军墓外还有佟麟阁将军事迹纪念馆。</h1><h3></h3> <h1>走进北正黄旗的街巷中,这是清朝的西山锐健营所在地,类似于今天的北京卫戍区直属部队,只听命于皇帝。</h1><h1>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历史气息,两侧的房屋依旧青砖灰瓦,随处可见直径达1米左右的古槐,路边高台阶上的大宅门里封闭着250多年的历史往事,脚下残缺的石板古道,似乎在告诉人们什么是岁月的沧桑。</h1> <h1>来到香山健锐营八旗高等小学旧址,位于海淀区香山北正黄旗36号。居正黄旗八旗印房(为新校址)对面,最早是一所为香山健锐营子弟教授满语及骑射等技艺的官学,建于清乾隆年间。香山八旗高等小学坐西朝东,依山而建,占地约12.7亩,有房九十九间,分为三进院落。</h1><h3></h3><h1>清末宣统年间,左、右两翼的学房合并为八旗高等小学堂,民国初期又改称「西郊公立第三高等小学校」,即现在的香山小学。</h1><h3></h3> <h1>小学对面有一座缺胳膊少腿的少先队员塑像,2014年路过时就是这样残破。</h1> <h1>正黄旗八旗印房背面墙壁改为小学校的文化宣传墙。</h1> <h1>顺着村路一直走到头,前面有一个铁门,半开半掩,右侧就是香山南麓的狼涧沟,这条小路人迹罕至,十分安静,清澈的山泉在沟口处汇成深潭。</h1><h3></h3><h1>我们走南侧小路上山,不远就是环山防火通道,下侧是部队大院,有一次好奇,问居住这里的学生,原来是炮兵部队。</h1> <h1>沿着山坡向西,发现「西山森林公园」的界碑,然后拐弯又来到公路,有一个铁栅栏门,这里是三岔路,向西就是北法海寺,正在施工,无法入内;向北就是金山陵园,可以绕道去北法海寺,我建议不去陵园方向;向东改从古道去北法海寺。</h1> <h1>路过古井,许多人在这里打水,从外观看,水质不错。</h1> <h1>我们来到通往北法海寺的石台阶处,翻越栏杆而入,所谓「北法海寺」是与石景山法海寺南北对应起的俗名,正确名称为「万安山法海寺」、又称「凤凰山法海寺」。相传为曹雪芹出家之地,寺内有多处石刻古迹,具有丰富的红学文化研究价值。</h1><h3></h3><h1>又相传为「山中第一大寺」宏教寺的旧址,元中书省言:「给养军民,必藉地利,世祖建大宣文宏教寺,寺赐永业」。清.朱彝尊《西山宏教寺题壁》云:「都城西山宏教寺(明)正德间中贵晏忠所造。清顺治十七年间重修,改为法海、法华寺二寺」。康熙年间又葺修,雍正年间修缮翻新,乾隆年间再次扩建并在殿堂悬以额联。</h1><h3></h3> <h1>走石板路向西,大约几百米就来到北法海寺山门前的石桥,前面一道铁门锁着,里面空荡无人。</h1><h1>远看一条很长的甬道通往山门,内侧左右为钟鼓楼,迎面为天王殿,后面为大雄宝殿,之后为伽蓝殿和藏书阁。</h1><h1>背后为万安山,左右为香山和翠微山,环抱其中,风水极佳也。</h1> <h1>相传此地是宏教寺旧址,建于明正德年间,清顺治十七年重修后改名为法海寺。</h1><h3></h3><h1>我无法入内参观,查阅资料得知,以前甬道右侧是「御赐法海禅寺碑记」,左侧为顺治皇帝题写的「敬佛」碑,还有散落在甬道两侧的残败石狮。</h1><h3></h3> <h1>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曾经考察过此寺,当时山门上有一塔,十分独特,林徽因在《平郊建筑杂录》中写到:「因为这寺门的形式是与寻常的极不相同;有圆拱门洞的城楼模样,上边却顶着一座喇嘛式的塔,一个缩小的北海白塔。这奇特的形式,不是中国建筑里所常见」,可惜,毁于一场大风雨。</h1><h3></h3> <h1>北法海寺南侧就是西山森林公园的观景台,居高临下看日出最佳,西面有三岔路,向北就是金山陵园和北法海寺,向西就是类似日本鸟居一样的建筑,沿着石阶通往鬼笑石和快活林,向南通往狮子窝和茶棚。</h1> <h1>沿着公路向南,西侧有花阳松,何谓花阳?不知其意。</h1> <h1>我按照老田大哥告诉的方向,来到松树后面还有一个断崖,上面写着「花阳岩」。</h1><h3></h3> <h1>路遇「缘」字,被涂抹了,莫非FLG在上面又涂鸦了?</h1> <h1>从右侧小路上山,开始一段路有雪,不得不小心地走。</h1> <h1>行走在密林中,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四周寂静无声,两侧松树密不透风,晚秋的红叶飘落山坡,路弯弯曲曲,每拐过一个弯,前方总有让人惊奇的地方,这只有户外人才能感觉到。</h1> <h1>来到海淀与石景山交界处,此山叫青龙山,峭壁为黄褐色,整体朝东,背靠狮子窝,眺望远方,山下风光尽收眼底。</h1><h3></h3> <h1>这就是狮子窝摩崖石刻,最上面为「狮子窝」三个大字,中间为巨大的「佛」字,下面乃是乾隆时期题款。</h1> <h1>正中「佛」字石刻两米见方,旁署「嘉庆八年二月庆魁重修」。</h1><h3></h3><h1>其正下方为乾隆三十三年石刻:「狮子窝太平院穆克登额修此香道,住持源方镌记」。</h1><h3></h3> <h1>北侧题款为「乾隆十六年僧源方住狮子窝,虽有庙基,并无房舍。自本年同穆克登额开山修道,建立庙宇」。左上方有两行小字:「万人舍万人行结万人善缘,十方来十方去成十方功德」。<br>翻译如下:乾隆十六年(1751)的记载,寺庙有地基,但无房屋,源方的僧人来院任住持,与穆克登额一起开山修路建立庙宇,施主有门头村和香山健锐营的赵开泰、李德禄、赵德华等人。</h1><h3></h3> <h1>而乾隆三十年那块崖壁,字迹清晰但书法拙劣,刻「石匠胆从亮、胆从新拙手」。</h1><h3></h3> <h1>从狮子窝石刻出来,西侧山沟里有所谓狮子窝塔院,也是福惠寺,可惜在军队院内,无法入内,只能外面观望部队营房。</h1><h3></h3><h1>此处为明代太平院,寺名福惠寺。据《日下旧闻考》载:此寺殿壁曾绘有五百尊罗汉「穿崖渡海,神通游戏」,是明宣宗时吴伟手笔。殿内悬挂清雍正御书「卧松云」匾额。明.何景明《夜归昌化寺》诗云:「日落归山刹,松风处处声」,描绘此处,可惜如今只剩下部分建筑。</h1><h1>福惠寺始建年代不详,据《重修青龙山福惠寺碑记》记载:明嘉靖年间,太监魏双庆、五福喜曾捐巨款,使废刹福惠寺焕然一新。清康熙年间,曾重修福惠寺,易名「太平院」。乾隆年间,再次重修,同治年间,太监刘多升等三人,重修太平院,恢复福惠寺寺名。</h1> <h1>从北面山路盘旋而上,时明时暗,时阳时阴,阳光斜晒在山坡之上,染满金黄色,十分娇艳。</h1> <h1>从山沟里行走,右侧有一石壁,凿一佛龛,两侧字迹被油漆涂抹。</h1> <h1>继续沿着山路向西,拐弯向南,我们的目标是法海寺。</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右侧有瞭望台</h1> <h1>继续沿着山路向南,在一断崖处,居高临下,俯视脚下的南马场水库,像一块碧玉镶嵌在荒野之中。</h1> <h1>下山,来到防火道,这里是陈家沟村,这里有十字路口,向北通往香山或鬼笑石,向南通往模式口或八大处,向东通往狮子窝或茶棚,向西则通往黑石头村或双泉寺或满井茶棚。</h1> <h1>路遇一家民居,将其中一间房屋改为佛堂,外面挂许多梵旗,门前立一石碑,写道:「菩萨顶」。</h1> <h1>从外观看不像原物,应当是利用旧碑重新刻字的。</h1> <h1>陈家沟村口是户外爱好者聚集地,所以村民出售水和食品。</h1> <h1>从东南侧小路开始上山,这里通往翠微山最高点。</h1> <h1>沿坎坷山径而上,渐至翠微山之巅,虽值冬日,阳光明媚,周身暖洋洋,伫立峰巅,俯视山下,广禧寺浮现於前,双泉古刹遥遥在望,满井茶棚红墙辉映,莫英墓若隐若现,遥望逶迤群山,层峦叠嶂,远际群山如黛,连绵起伏,好一派江山如画图。</h1><h3></h3> <h1>来到翠微山顶,原名平坡山,《宛署杂记》记载明成化十五年(1479)御制大圆通寺碑碑文:「曩洪熙改元之初,皇曾祖仁宗昭皇帝以西山平坡大觉寺创始唐代,迄于金元,屡废屡兴,仍复圮毁,乃涣发宸断,命工鼎新重建,赐额曰大圆通,更其山名翠微」。</h1><h3></h3><h1>京西八大处最高峰有「翠微绝顶」石刻,其上款为:「明洪熙元年(1425)皇帝下令把此平坡山改名翠微山」,下款为:「海拔XX4米 乙酉冬月」。</h1><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明洪熙元年字样</h1> <h1>继续向南,午日阳光特别温暖,一路风光各异,凉风袭来,让我从迷茫中清醒。</h1> <h1>因居八大处最高点,有许多粗大的古树,上面缠绕许多梵旗,在微风中哗啦啦作响。</h1> <h1>东侧山石缝隙中有许多水晶一样的石头,我看见一个小孩砸下一块。</h1> <h1>从防火道一侧的小路进入密林,弯弯曲曲,不一会来到法海寺东南方,这里有整个模式口历史文化保护区图。</h1> <h1>在模式口东侧有古道,通往永济寺,这里建筑新修的,以前入内,没有古物。</h1> <h1>永济寺也叫涌泉寺,建于明弘治年间,因此地有泉水喷涌,故弘治帝赐名涌泉寺。</h1><h3></h3><h1>寺庙共三进院落,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和藏经楼。近年复建完工,不对外开放。</h1><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山门</h1> <h1>从永济寺前面小路向西,这是一个雾霭薄云的冬日午后,顺着小路蜿蜒寻去,前面视野豁然开朗,古柏参天,金色与红色染满冬日,前方就是法海寺 ( Dharma-samudra Vihāra),始建于明朝正统四年1439(1440年),历时近5年,至正统八年才建成。<br>在法海寺山门外,翘首望见山门上悬挂的匾额「法海禅寺」,为赵朴初手笔。<br>查阅资料得知,法海寺还有座远山门,位于模式口大街路北,其对联书写:<br>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br>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br>横批:不二法门。</h1><h3></h3><h3></h3><h3></h3><h3></h3><h3></h3> <h1>寺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建筑布局十分规整,中轴线上原依次建有护法金刚殿、四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藏经楼,两翼对称建有钟鼓楼和伽蓝、祖师二堂、方丈一所、选佛之场,以及云堂、厨库、寮房等,距离寺1公里左右还建有远门,现仅存山门、大雄宝殿等建筑。</h1> <h1>在法海寺的山门前,高耸着四棵参天古柏,好像是四大天王守护着寺院,故称「四大天王柏」。</h1> <h1>然后就是山门殿,仍保留着明代建筑风格,四壁立障曰板,拱形券门,斜格木棂窗,前後挑檐雄伟宏大,歇山顶覆以黄琉璃瓦。山门殿後是一东西横向长方形院落。</h1><h3></h3><h1>正中设数十级台阶,通向天王殿和大雄宝殿。台阶两侧有明正统八年(1443年)礼部尚书胡滢所撰「敕赐法海寺碑记」和吏部尚书王直所撰「法海寺记」。</h1><h3></h3> <h1>由英宗皇帝钦赐寺额的「法海禅寺」,正统八年(1443年),吏部尚书王直所撰「法海寺记」。</h1><h1>两年后,英宗皇帝又颁赐法海寺「大藏经」一部,并恭刻「圣旨碑」立于藏经楼前。碑文记载,「皇明敕谕」,「兹以一藏安置法海禅寺,永充供养」。</h1><h3></h3> <h1>碑文云:「御用监太监李公童,自以遭遇盛时,致身荣显,朝夕在侍,近被宠光,圣德之隆,譬诸天地,思崇建精蓝归诚诸佛,以图报万一,而未得奇胜,心切念之」。</h1><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拓片</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外墙壁古松</h1> <h1>明正统八年(1443年)礼部尚书胡滢所撰「敕赐法海寺碑记」</h1><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回望山门</h1> <h1>从天王殿而出,眼前景色让我大吃一惊,白皮松在黄瓦红墙映衬下特别耀眼,白干绿冠与大雄宝殿相映相辉,美哉。</h1><h1>大雄宝殿面阔五间,黄琉璃瓦庑殿顶,殿中明代壁画更是北京地区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壁画,在中国现存壁画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h1> <h1>民国时期赫达莫里逊拍摄法海寺大雄宝殿外景。</h1> <h1>大雄宝殿前,巍然屹立着两棵巨大的白皮松,它们郁郁葱葱的绿冠高达30多米,白干鳞片斑驳,西边的一棵干周长达5.5米,比北海团城上著名的金代白皮松「白袍将军」还粗壮。</h1><h1>乃明代建寺时所植,像两条银龙守护着大殿,故称「白龙松」。</h1> <h1>东边的一棵干周长5米,白皮松自古就被中国人民视为「白龙」或「神龙」,多植在宫殿、园林、陵寝、寺庙中。</h1><h3></h3> <h1>据资料介绍:法海寺的壁画素以明代院体画的典范作品而著称于世,大雄宝殿内的六面墙上,至今完整保留有10幅完整的明代壁画,分布在大雄宝殿北门西侧、殿中佛龛背后和殿中十八罗汉身后的墙上。<br>佛龛背后中绘观音,右绘文殊、左绘普贤二菩萨,周围绘有善财童子、韦陀、供养佛、马川狮、驯象人及鹦鹉鸟、清泉、绿竹和牡丹等。其中以水月观音画得最为传神,给人以清新明静之感。<br>法海寺壁画在用色上采用传统的天然矿物颜料和天然植物颜料。矿物颜料主要以朱砂、石青、石绿为主。白色用蛤蜊粉。在用金方法上主要又两大部分,一是「沥粉堆金」,二是勾金。「叠晕烘染」,就是层层叠染或晕染,或依次而淡,或依次而浓,壁画中有些部位叠晕烘染达七层之多。如此考究的用料,在我国历代壁画中,可谓绝无仅有。<br>摘自——浙江艺术网.法海寺壁画:媲美敦煌的国宝就在帝都西郊酣睡,2015-12-16</h1><h3></h3> <h1>1937年的时候,有一位英国女记者安吉拉莱姆瑟意外的发现了法海寺,她给法海寺拍摄了一系列照片。并写一篇发现法海寺过程的文章,发表在「伦敦新闻」。</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雄宝殿石台阶雕塑</h1> <h1>大殿前左方一碑,已只字不存,可能是后来重修的碑记。</h1> <h1>经幢,明正统六年,柱体有三宝施食文和六字真言,三宝乃郑和也。</h1> <h1>药师殿,毁于清代,重修于2001年,里面有复原的壁画,非常值得一看。</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雄宝殿的黄瓦</h1> <h1>这里壁画的珂罗版印刷复制品,完全与真迹一样。由于空气、灰尘的日久侵蚀,真正壁画出现了剥落、颜色褪色等情况,市文物局决定对壁画进行复制,而原壁画将被封存。</h1><h3></h3><h1>重建的药师殿用来保存复制的壁画,而存有明代壁画的大雄宝殿将只对文物专家开放。</h1><h3></h3> <h1>所有壁画以水月观音画得最为传神,给人以清新明静之感。</h1><h3></h3><h1>水月观音乃观世音菩萨,梵文Avalokitesvara的意译,是观世音菩萨三十三身像之一,面目端庄,大慈大悲。此处壁画中的观音曲右腿,盘左膝,右肘膝托,左掌下抵,半跏坐于礁岩之上。面如满月,超然脱俗,尤其是「漫腰束饰裙,赤了一双脚」,使人更感觉其慈悲可亲。</h1><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赤脚</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手臂</h1> <h1>善财童子,位于水月观音像左下部,当善财诞生时,有种种珍宝自然涌出,故名。</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药师殿背后古树</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藏经阁</h1> <h1>脊兽,重脊的顶端为骑凤仙人,后面依次排列鸱吻(音吃吻,龙的九子之一)、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h1> <h1>大雄宝殿东侧博物馆珍存龙纽大铜钟,高达二米左右,铸造精湛,为大明正统上年铸造。钟身上部铸有经文咒题,下部铸「波罗密多心经」、「金刚经」等。</h1><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明正统上年铸造</h1> <h1>告别法海寺,继续向南,山门前西南方的香道上,有一座小石桥。</h1><h1>小石桥是香道的三岔口,向东通往法海寺,向西则是龙泉寺。</h1><h1>就在小石桥的四角各生长着一棵古柏,古柏的根都生长在小石桥的石缝中,成为一奇观,人们称为「四柏一孔桥」。</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柏一孔桥</h1> <h1>法海寺西侧就是李童墓地,他主持修建了法海寺,如今只存墓碑和碎砖等遗址。</h1><h1>墓前有景泰四年(1453年)方首方座汉白玉石碑一座,碑高1.65米、宽0. 65米,座高0.3米、宽0.8米。</h1><h1>碑额雕刻二龙戏珠,额篆「大明」二字。首题「御用监太监朴庵李君碑」,碑文由光禄大夫少付兼太子太师礼部尚书前太子宾客兼国子祭酒胡撰。<br>据墓碑介绍:李童,字彦贞,号朴庵,祖籍江西卢陵(今江西省吉安市)。祖父李宗文,父亲李仁佑。母萧氏,恪守妇道,善良仁惠,教导诸子。永乐初,李童尚幼,举止若成年人,被选入宫。成祖见其仪度非凡,端庄祥和,于是留在身边。李童日夜小心谨慎,往来于皇宫内苑之间,从未做过错事,皇上赏赐特别丰厚。他曾跟随皇上平定北方,总是披戴盔甲,时刻不离皇帝左右。</h1><h3></h3> <h1>李童墓碑后面却是民国时期李凤山的墓葬,实属鸦占鸾巢。<br>李凤山生于1866年,卒于1926年民国十五年四月十六日,终年六十一岁。<br>李凤山的墓碑上竖刻着楷书三行:中华民国己巳年(民国十五年1926年), 墓碑后立有一界碑上刻有「江夏李青莲堂茔地」 。<br>李凤山的墓志铭早年出土,其志云:「先生姓李氏,讳学铭,字凤山,湖北江夏人。父李义,字辅廷,母容夫人,生有三子,先生其长也」。其人讳学铭,湖北江夏人,曾支持张之洞建造京汉铁路和建商场,筑河堤,开辟武昌埠,资助辛亥革命。<br>原墓碑的墓志铭由柯劭忞撰文,宝熙书丹,罗振玉篆盖,皆为当时名家。</h1><h3></h3> <h1>继续向西,拐弯向北,不远就是龙泉寺,三面环山,南面有悬崖,风水位置极佳。<br>寺的西侧有龙泉,泉水从石壁流淌而下,落入一口满井,故名之。<br>据明正统八年「敕建法海寺碑记」:太监李童在梦中见到一处福地,第二天绘出梦境图形,派人到处查找,来到此,看到的地形与所绘图形相同,经询问,原来是龙泉古刹。<br>这说明龙泉寺在1443年法海寺建寺之前,坐北朝南,山门三间,门前有旗杆石座一对。正殿三间,前有月台。东西配殿各三间,南厢房三间。寺之西部为龙泉茶室。</h1><h3></h3><h3></h3><h3></h3> <h1>龙泉寺东侧有葡萄台,下有药碾一座(失踪,去年见到),龙泉寺明末清初重修,改名为碧霞元君祠,康熙年间改为圣母祠,乾隆年间又改为天仙圣母庙,葡萄台为清代石刻,寓意为多子多孙的意思。</h1><h3></h3> <h1>出龙泉寺,继续向南,过四柏一桥,来到东水西调水渠,这是50年代薛蛮子父亲薛子正主持修建的,其1925年参加革命,后赴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军事。1949年以后历任北京市市委秘书长、副市长。</h1><h3></h3><h1>模式口水电站为永定河引水工程的一部分,1955年底由于首都工業的迅速發展及人口的日益增多,工業及民用用水都迫切需要引用永定河水,因而决定于56年初全线提前开工,当年完工。</h1><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冰川博物馆</h1> <h1>沿着水渠向东,冰川博物馆旁边,没有门牌号,实际上是模式口28号院。<br>溥仪出狱后,最先安排在政协委员大院里居住,仔细观看,当年北房是不错的,他在这里完成回忆录,注意房子前就是51团团部,一为了安全,二更好监视。</h1><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51团团部</h1> <h1>在这座房子里,溥仪完成了从皇帝到公民的转变,在日落掌灯之后,他伏案落笔写下了「我的前半生」,留给后人一笔精神财富。</h1><h3></h3> <h1>溥仪的「我的前半生」有几种版本,我分别收藏。<br>1.灰皮本,此版本是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改造期间撰写的「反省笔记」,社会上广为流传的各种版本的「我的前半生」均以这个版本为基础上编辑加工而成的。<br>2.定本,社会发现最多的大众流通版。这个版本基本上是1964年的初印本,只是前面加上了溥杰写于1987年的《序》,以及凌云写的《〈我的前半生〉是怎样问世的》。<br>3.全本。文革后,群众出版社并没有废弃李文达的那部未经删削的「全本」,于2007年“全本”的《我的前半生》出版。这个本子除了恢复了因历史条件删去的内容。</h1><h3></h3><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院落后面居然有一个酒吧屋</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轨迹图,全程18公里</h1> <h1>从北法海寺到南法海寺,一路风光秀丽,有众多名胜古迹,行走在古道中,穿梭在历史的往日,耳听驼马铜铃声,遥想当年,酒幌客舍,夕阳西下,古道斜影,狗吠马嘶,一派繁忙景象,即往矣,古道依旧,荒草遮目,残碑孤坟,往事不堪回首也。</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9年12月9日</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参考文献</h3><h3>「1」布衣行者-京西秘境:“翠微山”摩崖石刻</h3><h3>「2」—浙江艺术网.法海寺壁画:媲美敦煌的国宝就在帝都西郊酣睡,2015-12-16</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