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岭北村—耍故事

張權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h3>耍故事</h3><h3>耍故事是一种流传于山西省的传统舞蹈。极具特色的浑源当地秧歌儿。是梁山众英雄夜打大名府的一段传奇故事再现,据说是依据宋元话本中的说故事演化而来的,与《水浒传》中的人物性格、着装有一定的差异。耍故事每队18个人由时迁、武松、吴用、孙二娘、扈三娘等梁山好汉组成。村里人管这些人叫“风公”、“花子”、“马子”等。耍故事增添节日气氛,也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追求。</h3></h1> <h3>简介</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为一种传统民俗文化,演员扮成江湖艺人、小贩、市民等形象,男性表演者以踢、击、翻、跳的武技吸引观众,女性表演者脚步如行云流水,手上可细腻到引线穿针。丑角则滑稽风趣,是队伍中的一个亮点,一般是两到三支队伍对耍,有的人对打,有的人散打,有的人相互逗笑,场面看似有点乱,实则变化有形。</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当年浑源耍故事以孟家窑、黄沙口及神溪最为出名,且各有特色,孟家窑的耍故事长于硬功夫表演,而黄沙口耍故事则通过变换队形可摆出“天下太平”的字样,而神溪的耍故事则与孟家窑故事同属一脉,老一辈人的耍故事还有演唱的,唱的是当地民歌,只是近几年只“耍”不唱了,随着时光变换,其他两支耍故事队伍衰落了,而惟有神溪的耍故事还在一年一年地上演着。</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浑源人都记得耍故事最出名的艺人叫王有才,是浑源县孟家窑人,从小在五台山当和尚练了一身上好的武功,能飞檐走壁,并能在一块砖上连翻三个跟头脚不着地,还俗后在村中成立了耍故事班,他主演时迁,他的门徒散布于各大戏班中,浑源有一谚语叫“孟家窑的故事,各耍各的”,意即每位演员都有一身功夫,各有各的拿手绝活,男子身轻好似云中燕,女子美貌赛神仙,且舞且打,一身硬功夫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老人于1930年过世。</h1> <h3>耍故事据说起源于元代,清道光年间十分兴盛,耍故事队伍每年除迎喜神外,还要给当地商铺、村中长者去拜年,还有迎神赛会,求神灵保佑、免灾除难的意思,其演出中带着祈愿村民日月新盛,光景美好之意,耍故事是一代又一代乡民的精神图腾。</h3><h3>红红火火的浑源耍故事已由原来许多杂耍班子缩减成了部分村寨的专利了,耍故事以一种大众的街头文艺活动变成了少数人的本事。原来一到正月,全村出十来个耍故事队伍不成问题,因为村上上自80岁老人,下至10岁孩童都会舞一把,但是现今随着人们价值取向的改变,这一红火营生参与者一日比一日少了,因为这是一种毫时费力而又不挣钱的红火营生,闹红火纯属于个人的爱好。近几年来随着外出用工者的日渐增多,那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过年回家时把最流行的东西带回来,根本无心这一原生态的大众娱乐。</h3><h3>县里文化馆的老师为耍故事的角色造型进行规范,要求演员在表演时不仅有动作而且要有神态,有面部表情,不能成为一种走过场的活动,风公的表演者要潇洒大度,大脚婆孙二娘要泼辣、精明,耍棒子的要憨厚活泼,络毛要滑稽风趣,卖药先生要老谋深算。在1999年北岳恒山文化旅游节开幕式的演出中,神溪表演队伍备受游客的关注。</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当有着很深历史渊源的浑源地方戏弦子腔由于缺乏传承者已成了绝响。身怀绝技的艺人没有了,他身上的文化符号也就消失了,代表着那一脉的艺术筋脉也就断了,浑源人意识到了这一点,县政府曾出资15万抢救保护耍故事。</h1> <h3>现状</h3><h3>耍故事是一种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传统民间艺术,取之于古老的历史故事,凝聚着一代又一代耍故事人的希望,原来这种红火曾普及到村村落落,而现今能出“故事”的村庄已是凤毛麟角了,耍孩儿与罗罗腔进入了国家文化部公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这一消息也传到了浑源人的耳中,他们想知道像他们这种与耍孩儿、罗罗腔曾同时兴盛的传统舞蹈艺术,是否能进入国家保护范畴。</h3><h3>国家对一些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的艺术和艺人实施了保护措施,给予艺人一定的生活补助,而像耍故事这样散落于民间的艺术遗珠,对其抢救和保护无疑是微弱的。上世纪90年代初,浑源县文化馆馆长徐文枝曾收集整理了一些当年知名老艺人的资料、图片,但是记者按照她提供的联系方式试图与这些老艺人联系时,获知那些身怀绝技表演了一辈子的艺人,不少早已寂寞辞世。</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