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情

亚子

<h3>  2019年11月30日,周六,我邀约了几个同学一同去看望高二班主任朱石强老师。今年的冬天是个暖冬。当日,阳光明媚,气候宜人,感觉还在深秋。我从长沙驾车前往,一路顺利,几乎和长沙同学同时到达相约地点。然后一同前往朱老师家中。</h3><h3> 老师今年满八十岁了,住在长沙河西涉外经济学院的宿舍区—望兴家园里。老师亲自出来迎接我们一行六人。从麻田中学毕业后,一直未曾见过老师。最近见面的一次是在今年国庆10月3日同学聚会时才见到的。也是因为有了圣峰聚会,才和老师多了联系与交流。</h3><h3> 国庆同学聚会,因是有近140人的大型师生聚会,加上我们这些组委会的成员都有任务在身,忙碌得没有闲暇时间和老师多交流,甚至也没有和老师单独合影,觉得有些遗憾。所以这次见面,依然特别亲切和激动。一阵寒暄之后,就是争着和老师合影留念,说起曾经读书时的一些情景,更是喜笑颜开,面积不大的客厅,一直被温暖和喜悦包围着。</h3><h3><br></h3> <h3>  老师家中的电视背景墙,制作成了一面照片墙,很有韵味。老师说这是他儿子做的,看得出蛮用心的。老照片很有年代感,生活就是由岁月沉淀而成;新照片都是后起之秀,家庭子嗣的绵延,呈现一派祥和与幸福。</h3><h3> 四十年前,老师是文科班的班主任,教我们语文。当时老师很年轻很帅气,对我们要求也很严格。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同学经常被点名背诵课文。记得有一天早晨,老师匆匆走进教室,又开始点名了!我已记不起那天点了几个同学的名,要求背诵前一天学的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古诗的前半部分。恰巧那天早读我读了这首诗,否则那天我也背诵不出来。前面的几个同学都没能背诵出来,老师的表情越来越严肃了,当点到我时,我总算背了出来,也算是给前面的同学解了围,或许也缓解了一下老师的情绪。可能也是因为自己比较喜欢语文,比较喜欢古诗词,成绩也还不错,所以倍受老师的关注,印象比较深刻。</h3><h3> 多年不曾联系的学生去看望老师,老师和师母激动不已。前一天就和我说,坚持要在家里吃饭,并且风趣地说:我还是老师,学生听从安排。虽然我们深知两位老人在家招待我们会很辛苦,但我们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h3> <h3>  餐桌上,老师拿出陈年老酒招待学生,自己也饶有兴致地喝了一小杯。师母更是辛苦,做了满满一大桌共16道菜肴款待我们,令我们感动不已。肯定提前一天就在为此忙碌着,并且坚持一人下厨,硬是不要我们帮忙,还乐此不疲。趁着酒兴,师生们你一言我一语,话匣子全打开了。树强同学(现在也是一名中学老师,曾经还和老师做过三年同事)周六因要补课,到得晚些,自动罚酒,并且当我说起当时背诵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这个小故事时,饶有兴致地背诵了起来。其实这首诗我至今也记不全,但最喜欢的两句“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已经刻骨铭心了。项爵同学( 也是一名中学老师)因要开车不喝酒,但背诵王勃的《滕王阁序》,流畅得令人佩服不已,而我记得自己临习这篇古诗的时候,因太长了,一个晚上也没有写完,唯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句常常会即景吟诵。老师讲自己的工作经历和人生感悟,风趣幽默;学生说读书时的嬉笑打闹和寒窗苦读,自在轻松。时隔四十年,师生共同回忆麻田中学的点点滴滴,都不曾难忘;往事历历,仿佛就在昨天。</h3><h3> 餐桌上老师说起了圣峰的师生相聚,说起了他和我用诗词与书法的微信交流:国庆聚会之后的几日,老师参加重阳节退休老师活动,感慨良多。前几日师生聚会的盛况犹在。老师是个很有情怀的人,于是赋诗词各一首,我用书法作品的形式呈现出来。老师很是高兴,还在自己的退休老师群里晒了一晒。</h3><h3> 诗一首重阳节登圣峰山:重九登山步步高,圣峰无处不香飘。低头看尽花果树,放眼心宽百病消。</h3> <h3>赋词一首浪淘沙:相聚在圣峰,秋意正浓,天南海北诉衷情。四十年来苦与乐,尽在杯中。场面暖融融,歌舞升平,横生妙趣金话筒。按下快门摄笑脸,留住青春。</h3> <h3>  在与老师的微信交流中,老师喜欢用诗来夸奖我的书法作品:凤舞龙飞起风云,字字珠玑笔下生。布阵派兵三尺案,我行我素任西东。(或:珠玑笔下生,铁画银钩情。凤舞龙飞处,全然赤子心。)并且非常谦虚,要我修改他的诗词。我也斗胆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议,和老师共同切磋。因为诗词的力量,因为书法的魅力,拉近了我和老师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谊。我也在和老师的交流中感悟到一些人生的道理,不断受教,受益匪浅。老师微信夸我:年虽半百,青丝依旧,遥望楚天,壮心不已。还鼓励我退休后争取办个书法展。这是老师的厚望,可我压力好大哟!</h3> <h3>  这次拜望老师,将这幅刘禹锡的《秋词》书法小品送给老师。一是因为我喜欢这首诗,老师也曾微信和我分享这首诗的草书作品;二来老师再次上圣峰山时,有感而发也作诗一首,表达秋天的心境。</h3> <h3>  约好抽时间去看望老师,因我要担任杨林中学(我的高三)高28班师生缘聚四十载联谊会的主持,中间忙着做组织工作和串写台词,所以一直等到11月16日杨林中学同学金峙山庄聚会结束后,才和老师约定时间。老师也很关注我们的小聚会,因为我的语文老师张振益老师和其他一些老师也都认识。当我把杨林中学聚会的一些照片发给老师时,想不到老师又诗兴大发,赋词一首:时间逆转四十年,在杨林,亦麻田,面壁攻书,梦想揣心间。纵使前路千般苦,晨起舞,夜难眠。而今金峙圣峰连,诉衷肠,笑开颜,话匣全开,一片艳阳天。最爱舞台红装处,情切切,意绵绵。我再次用书法作品的形式呈现老师的诗词,和老师一起分享诗词与书法碰撞的喜悦。</h3> <h3> 这次聚会时,我跟老师说:老师看起来好年轻。老师说昨天嘉宾满座,但最能表达师生情谊的就是这张照片了,也许将成为永恒的记忆。</h3><h3> 那天的相聚短暂,但欢声笑语时常还在耳边萦绕。感谢老师和师母的盛情款待,感恩老师曾经的谆谆教诲。。。 第二天整理照片和视频,发给老师。12月2号,老师看了视屏有感而发,又赋一首七律师生乐:初冬寒舍喜迎宾,尽是当年追梦人。句句良言发肺腑,杯杯美酒叙真情。欢声阵阵吟阁序,笑语连连赞圣峰。畅饮开怀人半醉,明朝豪唱大江东。12月7日老师又作诗叹人生二首,其(一)一鹤排云上,江河日夜流。年年祈福寿,岁岁盼薪酬。淡看荣辱去,闲谈恶善忧愁。手持方匾额,百感动心扉。其(二)一鹤排云上,心潮逐浪高。人生如幻影,来去任逍遥。诗作说明:亚坤赠送方匾,并亲手书写刘禹锡秋词,我放在客厅显眼位置,时时欣赏,除书法的技巧外,亦对人生有所领悟。写诗两首,既是对亚坤赠匾之感谢,也是对秋词“排云上”的感受。</h3><h3> 看了老师近日的诗作,都是有感而发,也令我感动不已。世界上有一种最辛苦又最快乐的职业,那就是老师;人世间有一种最美好的情意,那就是师生情。我一定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书法,来铭记和延续我们师生之间的情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