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 图文皆原创</h3><h3> 文中有些资料来自网络</h3><h3><br></h3><h3> 从南京坐动车到湖州,再坐三轮车到古镇大概坐了两个多小时。南浔,属浙江省湖州,地处太湖南岸,与苏南吴江紧邻,南浔自古就是“江浙雄镇”,南宋时已“耕商之富,甲于浙右”。明清时更是趋于兴盛,近代以来成为中国重要的蚕丝产销地。对江南乃至全国社会经济产生巨大影响。<br></h3><h3> 在网上订了南浔云水谣客栈,是百间屋里的一户人家改成的旅店。</h3> <h3> 临水而居,有一个临河水阁,在这里看,小船悠悠的划过,享受清风拂面带来的舒适。别有一番情趣。</h3><h3> 仿佛自己也是江南女子,融入这里的情调。</h3> <h3> 两层小楼我们住在二楼</h3> <h3> 感谢和我同行有着如小镇一般古典美的女伴,让我了却对小镇的这份情怀。</h3><h3> 放下行李一走出客栈,小镇给我带来的那份寂静和安然是最好的安放。</h3><h3> </h3> <h3> 古镇就是适合静静呆着的地方 ,和当地的居民一起吃,一起住,去感受他们的生活气息 。坐在当街吃着当地小吃,听他们用方言诉说小镇的故事。关注哪些生命中最本真的东西。</h3><h3> 对小镇的情节 由来已久,对那种常年生活在,以船为交通工具,以桥为路,开门见水,穿桥走巷。月挂柳梢头,雨打芭蕉叶的生活情趣 羡慕之至。</h3><h3> </h3> <p> 我们是从小镇的东头的廊桥开始游览 ,这座廊桥由几个弯曲的弯道组成,这也是它特别之处。远处看,在绿树的掩映下 ,烟雾弥漫倒映在水中的曲折的幻影美轮美奂,坐在这里可以看见来往的扁舟带着游人穿行在绿水荡漾的溪水中,廊桥的古意和清风更加凸显。</p> <h3> 最东边的张静江的故居尊德堂,共三进五间,高耸的封火墙,造型独特的韵味。厅房高大,装饰雍雅华丽,砖雕门楼精美。</h3><h3> 大厅匾额“尊德堂”三字出自通州张謇之手,两侧对联是孙文题写“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抱柱联为清同治,光绪的老师翁同稣所提“世上五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厅里藏有很多珍贵的稀品,无不令观者感到意外与兴趣盎然。</h3><h3> </h3> <h3>尊德堂后院</h3> <h3><br></h3><h3> 百间楼河东起东吊桥,北至栅桩桥。百间楼沿河蜿蜒而建,长约400米,为明代万历中(1573-1620)礼部尚书,南浔人董份所建。</h3><h3> 嘉庆年间张镇曾有赞美百间楼的诗句(张镇《浔溪渔唱》):“百间楼上倚婵娟,百间楼下水清涟;每到斜阳村色晚,板桥东泊卖花船。”描绘出一幅形象生动如诗如画的秀丽景色和水乡风光。</h3><h3> </h3> <h3> 南浔古镇保存最完整的古宅是张石铭的宏屋巨宅“懿德堂”前门临南西街和南市河,坐西朝东,占地5135平方米。有五落五进,现存各式楼房二百四十一间。</h3><h3> </h3> <h3> 前三进是传统的古建筑,该宅的挂落,檐口,梁枋等都装饰精巧的木雕,石雕,砖雕,反映了宅主的富有和文化素质。</h3><h3> </h3> <h3> 拍的照片只是只鳞片爪,整个宅子,到处都是:用书画,故事为题材雕刻的门窗,梁,家具,数不胜数。</h3><h3> 真是“雕梁玉砌今犹在,只是朱颜改”</h3><h3> 应该说这个宅子里面的一砖一瓦都是主人精心设计的产物,而一横一画的精雕玉琢又凝聚了多少劳动人民的智慧。</h3> <h3> 后两进建成西洋样式大厅装修铺地材料均从法国购置。地上镶嵌的彩色瓷画瓷板,有大壁炉,墙面屋顶均作洋式红砖瓦砌筑,反映主人追求时髦的情趣。</h3> <h3> 刘氏梯号是面西的中西式建筑群,俗称“红房子”,主人刘安泩,号悌青,刘镛的三子。正厅名为崇德堂,故又称刘氏悌号。</h3><h3> 从文字狱案到中西合璧,从江南园林到巴洛克风,刘氏梯号在这个变幻莫测的时代背景下,年复一年地诉说着不老的传奇。</h3><h3> </h3> <h3> 小莲庄位于南浔镇西南万古桥西,为晚清南浔俗称“四象”之首富刘镛所筑的私家花园,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占地27亩,因慕元末湖州籍大书画家赵孟頫所建莲花庄之名,故称小莲庄。</h3><h3> 小莲庄的莲花此时还未到夏季,有点遗憾没有能欣赏到“接天莲叶无穷碧”的佳境。</h3><h3> </h3> <h3> 莲花池,长廊,扇型亭子,贞节牌坊,高大的防火墙都是小莲庄的特点。</h3><h3> </h3> <h3> 小莲庄和嘉业藏书楼间隔的这条鹧鸪河却是小莲庄特别美的一个所在,从自家出来就可以泛舟河中,坐在家里就可以看见鹧鸪抓鱼。想着,当时这家的主人生活过的多么惬意。</h3><h3> 那种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石桥粉墙乌瓦,小桥流水人家,如一幅画卷,展现在你面前。</h3><h3> </h3> <h3> 嘉业堂藏书楼位于南浔镇鹧鸪溪畔,东面紧邻刘家的私人园林小莲庄。嘉业堂藏书楼为中西合璧园林式布局,口字型回廊式厅堂建筑,所有木窗都镂空雕刻着篆字“嘉业堂藏书楼”字样,楼外是大片花园、池塘、假山。1949年以后,嘉业堂藏书楼已经成为浙江图书馆的一部分。</h3><h3> </h3><h3></h3> <h3>“钦若嘉业”四个字是溥仪亲书。</h3><h3> </h3> <h3>这是藏书楼边上的一个花园,很大,有曲径通幽处,书房花木深的感觉。</h3> <h3> 两天游览了这许多的景点,看的眼花缭乱,深深体会“耕桑之家,甲于浙右”“湖州一个城,不及南浔半个镇”之说。</h3><h3> 这天夜里正是老历十六,第二天就将离开南浔,我独自一人来到楼下的临水天井,圆圆的月亮照着小镇。 此时小街空荡荡的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馀钟磬音”。这时的这里象极了诗中的描述。只有远处酒吧传来的男中音,唱着:”和我在春天的街头走一走,喔喔,春花温暖了神州,陪伴在我们左右,你说你也不舍得走,我也很想将你挽留。”在这样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一个独自出来散心的女人,听着”一寸还成千万缕”缠绵悱恻的歌声。真的不想离开。</h3><h3> 喜欢江南古镇,园林是因为它们有一种年代久远沉淀下来的幽静,它静静地诉说在这里过往的人事,走在路上桥上让你感受到它不动声色的美。</h3> <h3> 柳梢头。 月如银。小桥人家入梦轻。春风冷。帘笼薄。一梦难求,万种情由。过过过。</h3><h3> 水无声。柳轻摇。留人不住空声绕。花自飘 。如穷秋。烟雨无奈,青苔石阶。留留留。</h3><h3> </h3> <h3> 雨晴风清,伫倚朱栏望远,</h3><h3> 浔水潋滟生光,廊桥阒静无声。</h3><h3> 岸边扁舟停歇,临河水阁,袅袅炊烟起。</h3><h3><br></h3><h3> 时己暮,恋恋难移步,</h3><h3> 倏忽几日,来往梦中景,兴未尽。</h3><h3> 柳桥月郎,河埠廊坊,重脊高檐,怀古意悠远。</h3><h3><br></h3><h3> </h3> <h3> 2019年4月初稿 今修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