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的厦门之行

秋水曼钰

<h3>2019.11.30.我们早上从濮阳出发去厦门参加演出,这次我们的节目是舞蹈《我和我的祖国》。这是12.1.晚上去厦门演出的地点。</h3> <h3>我们的编导张秀英姐姐,她的舞姿和她本人一样优美。那么多人学跳舞,可以说大部分是为了玩来的,水平参差不齐,性格脾气各异。她都能用温和的语气指导大家,她自己家里有事不能去演出,但她尽职尽责的教大家,给大家编排还亲自领着跳,年纪比我们都大却甘愿为大家服务。我们大家都喜欢她尊敬她。</h3> <h3>舞蹈虽然编的很好,可是我们演出时没有跳好,这里还有几个不是我们原班的人,动作不熟再加之心里紧张,看出有点不整齐。</h3> <h3>演出结束后大家都怀着感恩的心,准备回去后请我们的秀英姐吃饭,感谢她为我们编舞,教导我们每一个动作。</h3> <h3>演出比较成功!结束后开心的留影。</h3> <h3>当时没有公布名次和奖项,也没有人过多担心这个事,好像评几等奖无所谓了。</h3> <h3>我们演出完了大家都快乐起来。</h3> <h3>和模特队员合影留念。</h3> <h3>12月2号我们开始游玩,第一天去看华安土楼。这土楼是蒋家盖了30年才建造好的,到现在已经297年的历史。在蒋家饭店吃午餐。</h3> <h3>  华安土楼是闽南土楼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68幢,华安土楼有二宜楼、南阳楼、东阳楼、和齐云楼等土楼。其中,以二宜楼为代表的华安大地土楼群于2008年7月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h3><h3>福建土楼粗略统计总共有三千多幢,华安县的土楼数量虽然不多,但是华安土楼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与特殊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与科学价值,在福建土楼中占据特殊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h3><h3> 我们主要看的是二宜楼。<br></h3> <h3>  宜山宜水 宜居宜人</h3><h3>华安仙都乡镇大地村的“二宜楼”,是华安土楼的典型代表,是福建土楼的杰作,是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h3> <h3>  环境最宜居</h3><h3>“二宜楼”背依蜈蚣山。山体逶迤成峦、树木葱茏。楼前曲水回环、视野开阔,近有龟山作案,远有九峰作屏。左边狮子山劲拔前伸;右边虎行山低矮退缩,故添建玄天阁以补风水,使左右均衡。这里秀山环抱,丰水汇集,山明水秀,藏风聚气。背山能挡寒潮,面水迎接凉风,植被可保水土。土楼与环境有机融合,构成理想的生态格局。既独具优美景观,又方便生产生活,确是宜山宜水宜居宜人。</h3><h3><br></h3> <h3>  布局最独特</h3><h3>福建圆楼的平面布局有内通廊式与单元式之分。单元式土楼集中在漳州市所属的平和、诏安、云霄、漳浦、华安等县。绝大部分单元式土楼,是单个开间为一个独立单元。而华安大地村的“二宜楼”、“南阳楼”则以多开间作为单元。“二宜楼”环周有十个是四开间的单元,一个五开间、一个三开间的单元。每个单元各自有单独的出入口、小天井和独用的楼梯,构成户内私密性的空间。环楼围合出中心内院,作为楼内多户合用的公共空间。按现代的观念分析,毫无疑问,它具有最好的空间私密性层次,适宜居住。</h3> <h3>  防卫最周密</h3><h3>“二宜楼”除了一般土楼的防卫措施外,第四层外围“隐通廊”的设置,在福建圆楼中也属罕见。迄今所知,除“南阳楼”外,仅平和县霞寨的圆楼“联芳楼”和永定县古竹乡的方楼“五实楼”有类似的外围通廊。“隐通廊”不仅使各个独立单元联通,而且便于防卫时的枪击救援,无疑是最理想的防卫设计。此外利用下水道作为备用的逃生通道在福建土楼中也是少有。</h3> <h3>  外墙最厚实</h3><h3>福建土楼封闭的外围土墙,墙脚用河卵石或条石砌筑,一般底层墙厚1.1—1.5米。“二宜楼”的外围土墙,底层为花岗岩块石砌筑。墙厚达2.5米,是福建土楼墙厚之最。</h3> <h3>  设计最科学</h3><h3>“二宜楼”不仅整体布局独具特色,其设计之科学也是其他土楼中少见的。环周十二个单元的户门,在大门外又加木栅“半门”,既可防护又利通风,而且每个门罩上均有各异的木雕花饰。</h3><h3>外墙中曲折的“传声洞”设置,便于呼唤又利于防卫,这在福建土楼中是独一无二。</h3><h3>在每个单元的二三层均设挑廊,这是衣物晾晒、惬意休闲的理想场所。</h3><h3>在四楼隐通廊的墙角上多处设置横木作为固定的爬梯,在瓦顶维修时,便于登攀。</h3><h3>此外,在单元内廊楼面的木地板上开洞,洞口打开时几个楼层之间形成通透的竖井。维修施工使用的长木料可以通过洞口,轻而易举地送上四层和屋面。这些人性化细致而周到的设计,叫人叹为观止。</h3> <h3>  壁画最丰富</h3><h3>“二宜楼”保存了600平方米的晚清至民国时期的壁画,在我国民居中绝无仅有!不仅面积大、数量多,而且品种丰富,共有壁画226幅,彩绘228幅。其画面充满了山情野趣和生活气息,散发着浓郁的泥土芬芳,是土楼生活的真实写照,反映土楼人的向往与追求。尤其是在如此偏远的山区,居然发现绘有洋人、洋文、洋钟的装饰壁画。这明显的异域色彩叫人称奇,它成为福建民居海洋文化特色的有力见证。</h3> <h3>保存最完整</h3><h3>在福建著名的土楼中,永定县的“振成楼”,其“八卦”式外环楼,有一卦曾经被烧毁。“承启楼”内环也严重损坏,近年才得以修复。南靖县的“顺裕楼”外环楼四层的隔间、腰檐尚未完成,内环也只建了一半。</h3><h3>福建全省直径70米以上的大型圆土楼中,“二宜楼”是保存最完好的一座。从土木结构构件到装饰壁画,都未曾更换,可谓原汁原味保存了原始的状态,确实难得。</h3> <h3>“二宜楼”1988年第一次在《建筑学报》第九期发表后,就引起学界的注意。1992年“二宜楼”在福建土楼中率先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h3> <h3>  以“二宜楼”为代表的华安土楼,最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自然观,是探索以人为本的宜居环境最有价值的范例。</h3> <h3>12.月3号,我们参观陈嘉庚所建的学校。称为风景最美的校园。</h3> <h3>陈嘉庚(1874年10月21日-1961年8月12日),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集美社(今厦门市集美区)人,著名爱国华侨领袖、社会活动家,被毛主席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早期身处南洋时心系祖国,后回家乡集美先后创办了集美学校、厦门大学。他与东南亚的华侨为国民党抗清革命、北伐、抗日提供了大多数资金,组织了“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h3> <h3>陈嘉庚虽身处南洋,但一直心系中国,积极支持中国国内的革命活动。他结识了孙中山,在1910年加入同盟会并积极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辛亥革命后,陈嘉庚担任福建“保安会”会长,筹款支援福建,稳定了当地局势。</h3> <h3>陈嘉庚对于文化事业,也是积极支持。他支援了范长江、夏衍等人主办的“国际新闻社”和《华商报》等,还汇款支持邹韬奋复办《大众生活》周刊。</h3><h3>1928年中国济南惨案发生后,南洋华侨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声援运动,陈嘉庚担任“山东惨祸筹赈会”主席,积极筹款救济难民,还发起抵制日货运动。</h3> <h3>陈嘉庚坚决抗日</h3><h3>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在新加坡成立,陈嘉庚被推选为主席。他自己带头捐款,还组织各类活动。仅1939年一年,南洋华侨就向祖国汇款3.6亿多元,从卢沟桥事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的4年半期间,共计捐款约15亿元,极大地支援了中国国内的抗日力量。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失守后,我国对外交通濒于瘫痪。新修建的滇缅公路成为最主要的军运大动脉。不但需要大批军运汽车,而且急需大批熟练的司机和汽车修理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西南进出口物资运输总经理处商请陈嘉庚先生在南洋代招募司机和修理工。陈嘉庚领导的南侨总会遂于1939年2月迅速发出《征募汽车修机、驶机人员回国服务》的第六号通告。陈嘉庚一方面号召华侨捐款捐物,购买大量汽车和军需物品,另一方面还亲自到南洋各埠演说动员,广大华侨青年热烈响应、纷纷报名参加。白清泉等在新加坡首先报名,当即批准30名;廖国雄、赖玉光等在巴株、巴峇带头报名,当即批准50名。同年2月18日,首批南侨机工回国服务团成员80名在新加坡集中出发,南侨总会举行盛大欢送会。陈嘉庚勉励大家:“你们是代表千万华侨回国服务的,一定要坚持到底”。新加坡报纸出版欢送专刊,把首批回国机工赞颂为“八十先锋队”。</h3><h3>用导游的话说:不但捐钱还要捐命。</h3> <h3>后人不会忘记老一辈为国的付出。我们在这样美丽的校园里游玩,真的感谢陈嘉庚老先生!</h3> <h3>一车30人都在这里。</h3> <h3>厦门大学</h3> <h3>12月5号导游终于带我们去鼓浪屿了,那里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玩的地方,就转过来转过去的看一些当年的建筑,都成了保护对象,不能重新翻盖,如果翻盖也一定要是当年的那样。</h3> <h3>这是导游带我们去的购物店,门前的监测视频里面的一个画面。</h3> <h3>我们去的购物店有:</h3><h3>乳胶制品;厨具用具;床上用品;珠宝玉石;免税店;茶庄茶楼;土特产等。导游就是导购,直到你把腰包掏干净。</h3> <h3>我们的向导,让我们称他安安或者是阿安。很会说话,看美女时态度很好。</h3> <h3>不买东西的人导游不喜欢,就是长的多漂亮也不会令他的目光多停留一刻。</h3> <h3>如果有人说买又不买了,他就有点急眼了,说的话就不太好听了。</h3> <h3>这是去鼓浪屿的船上。</h3> <h3>到了鼓浪屿后看见的第一个这么大的‘’鱿鱼‘’。</h3> <h3>郑成功雕像坐落在这里,表示一定要收复台湾。</h3> <h3>和郑成功雕像相对的建筑是厦门的主要标记。</h3> <h3>林巧稚雕像</h3><h3>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医学家。她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h3><h3>她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及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虽然一生没有结婚,却亲自接生了5万多婴儿,被尊称为“万婴之母”、“生命天使”、“中国医学圣母”,[1]又与梁毅文被合称为“南梁北林”。[2]</h3><h3>2019年9月25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h3> <h3>万婴之母接生大约五万婴儿。</h3> <h3>外国人在鼓浪屿盖的第一座基督教堂。这是大门两边的上帝给人定的十条诫命和爱的箴言。</h3> <h3>夜游船上我们在外面拍照,看夜景录像,听到有人说‘’开演了,看演出去!‘’我们对演出这个词很敏感,马上去船舱里看看。原来是为了卖字画。《马到成功》我还真是喜欢他的字。</h3> <h3>  快乐的厦门美途结束了,我们满载而归,收获了自信,收获了知识,收获了信任,收获了友谊,更有丰富的物资收获。</h3><h3> 出去了,开心了,钱花了,见识了,看见了,记住了,离开了,忘记了,上当了,决心了,不买了,又买了,后悔了,教训了,兜空了,回家了。呵呵呵😜</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