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七巧板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发明,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智力玩具,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到了明代基本定型。清代陆以湉《冷庐杂识》卷一中写道:“近又有七巧图,其式五,其数七,其变化之式多至千余。体物肖形,随手变幻,盖游戏之具,足以排闷破寂,故世俗皆喜为之。”顾名思义,七巧板是由七块板组成的,而这七块板可拼成许多图形(1600种以上)。<br></h3> <h3> 为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也为了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得到锻炼,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琼山第五小学二年级举行了“智力七巧板”拼图比赛。<br></h3><h3> 本次七巧板比赛分为两个部分:</h3><h3> (一)初赛 </h3><h3> 以班级为单位,评出班级前5名选手,代表本班参加年级比赛。</h3><h3> (二)决赛 </h3><h3> 以年级为单位,选手们通过各自选题展开角逐,评出一、二、三等奖。</h3> <h3> 教导处发布“智力七巧板”比赛活动方案。</h3> <h3> 2019年12月4日下午,七巧板初赛正式拉开帷幕,初赛地点在二年级各个班级的教室。看,小选手们已经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他们已经准备好了。</h3> <h3> 看看这些小创作家们多么认真!</h3> <h3> 小选手们迅速地拼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图案。</h3> <h3> 小选手们开动脑筋,不停摆弄着手中的七巧板。</h3> <h3> 2019年12月6日,激动人心的七巧板决赛终于到来。决赛的现场——书法教室已经布置完毕,就等着已经顺利通过初赛,成功晋级决赛的小选手们入场了。</h3> <h3> 林方成主任和张琳琅老师解读比赛方案,并强调比赛的各项要求和注意事项。</h3> <h3> 吴瑞颜教导也抽空前来观看小选手们的精彩表现。</h3> <h3> 看似简单的七块形状各异的几何图形,在选手们手中拼出了千变万化的图案。</h3> <h3> 整个赛场精彩纷呈,孩子们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一个个精巧的构思,一份份新颖的创意,有的拼成一只可爱的小鱼,有的拼成一条远航的帆船,有的拼成一棵参天大树,有的拼出了自己美丽的家,有的拼出了“龟兔赛跑”、“守株待兔”、“乌鸦喝水”的故事……</h3><h3><br></h3> <h3> 2019年12月10日下午,所有评选老师齐聚书法教室,公平,公正,并且认真地进行作品评选。</h3><h3> </h3> <h3> 最后,评选老师们认真地评选出了获奖作品:一等奖12名,二等奖30名,三等奖58名。</h3> <h3> 智力七巧板是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发展空间思维的一种优秀科普活动。本次的活动将数学学科的学习与游戏相结合,旨在培养孩子玩中学习、乐中取胜的心胸和心态,促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团结协作,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收获数学知识,为培养孩子们灵活多变的数学思维奠基。</h3><h3><br></h3> <h3>图片:张琳琅</h3><h3>文字:梁影</h3><h3>审核:吴瑞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