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赵树理故里

尉迟恭

<h3>尉迟村2000年在全县率先跨入小康村行列,2003年被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h3><h3>2016年12月,尉迟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9年1月,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h3> <h3>尉迟村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东南部,北依嘉峰、东沿沁河,南屏阳城县治的望川村,西接梁圪坨及牛岭,当为沁水之南大门。</h3> <h3>约在1300多年前,唐将尉迟恭为助秦王李世民建业,躲避李元吉等的迫害,隐居于吕窑村避难。其间教授村民柳编技艺,后为纪念他将村名改为尉迟村。</h3> <h3>赵树理(1906年—1970年),原名赵树礼,山西沁水县尉迟村人,现代小说家、人民艺术家,山药蛋派创始人。曾任《曲艺》《人民文学》编委、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届代表。</h3> <p>上党梆子把《赵树理》这个人民作家搬上了屏幕。他的作品塑造农村各式人物的形象,开创的文学“山药蛋派”,成为新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文学流派之一。</p> <h3>赵树理在这个院子里出生,并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光。西屋是赵树理的出生地及住所,他的两次婚姻也是在西屋的楼上完成。楼下三间北房是院子里的上房,赵树理的父母曾经在此居住,现在放着一些赵树理生前的书籍、柳制箱、皮箱和生活用品等珍贵遗物。</h3><h3>故居中的管理人员专门制作了赵树理留言册,翻开册子,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对赵树理的留言,或赞扬,或怀念,都表达了对人民作家崇高的敬意。</h3><h3><br></h3> <h3>西山有赵树理墓冢和纪念赵树理的汉白玉碑和碑亭。铜像两侧墙体上镶嵌着赵树理的成名作《小二黑结婚》连环画石刻。绿化有林木葱郁、果树满山及赵树理带领人民修建的西沟水库。如今陵园果区,苍松翠柏,树密林茂,庄严肃穆,环境幽雅,以崭新的面貌和更深的文化底蕴,迎接海内外来客前来瞻仰、悼念文学大师赵树理。</h3> <h3>与赵树理故居相隔50米左右,就是村中人为纪念尉迟恭而修建的社庙—尉迟大庙。据考证,社庙在雍正七年曾进行过重修,历经270多年后,朽木残壁,已破败不堪。村中人为了发扬庙宇文化、尊重宗教信仰、保护古迹文物、发展旅游经济,在2002年,投入260万元进行重修,经4年修成现在的规模。从外面看起来,尉迟大庙庄严威武。在一片绿树掩映中显示出无限威严。红色的砖墙,青色的顶瓦,再配以金色的琉璃瓦,房檐上雕刻的各种神兽,成为现代化村落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br></h3> <h3>向东,经过一段小路,就可看到一座十几米高的阁楼,名为来翠阁。来翠阁高十几米,分上下五层。台座中有三个拱形门洞,朝三面开门,可使村人交通往来。台座上建有重檐歇山式阁楼,四角飞檐,气势恢弘。站在阁楼上,可将整个尉迟村的全貌尽收眼底。</h3> <p>近年来,尉迟村两委班子齐心协力,围绕赵树理品牌大力发展旅游,赵树理故居静谧安详,娓娓向来人诉说着文学巨匠的有趣故事;墓地青山环绕,充满灵气;名人题词碑庄严肃穆,让人敬仰;展厅规划合理,内容丰富;南大街景观长廊风景秀丽,让人留恋忘返;生态、观光、休闲功能集一身,在这里更完美的把文化旅游和人文景观结合在了一起。让来到这里的游客都能深深的感受到赵树理故乡人的热情,感受到赵树理故乡的魅力。</p> <p>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尉迟村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载体,总体规划,科学发展,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进一步修缮了赵树理故居,建成了占地50亩的树理陵园,赵树理文化旅游村的总体构架已初步形成。村民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p> <h3>这片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土地,孕育了我们的人民作家,对他的写作产生极大的影响,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佳作。</h3> <p>赵树理的小说以大众化、通俗化为标识的,用农民听得懂的语言写农民感兴趣的故事,讲农民关心的社会问题,他的小说艺术是用朴实的语言在写乡村的故事。</p> <h3>著名文学家赵树理的故乡——尉迟村,它以其传奇的历史和赵树理笔下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和动人心弦的故事,为沁河文化增添了丰富的内涵和浓郁的人文气息。</h3><h3>欢迎光临旅游!</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