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播种日,不负好时光——昌邑市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观摩研讨会纪实

昌邑市第一实验小学

<h3>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是一种心灵上的旅行,是在和最崇高的人对话!阅读能够开启孩子的智慧,拓宽孩子视野,升华孩子的思维,点燃孩子的崇高理想和人生信念!昌邑市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观摩研讨会在第一实验小学隆重举行。 <br></h3> <h3>  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薛炳群科长亲临研讨会观摩指导,教研室王丽杰老师、第一实验小学梁新光校长、王洪芳校长、刘涛校长、尹丽娥校长全程参与本次研讨会,和全市语文老师共同研讨学习整本书阅读教学,推进语文教学的专攻发展。<br></h3> <h3>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目标指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増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近年来,统编教材也更加提倡“大阅读”“全阅读”:即通过大内容、大环境、大的阅读群体,鼓励海量阅读,提倡自主阅读。由此可见,推行整本书阅读势在必行,要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核心素养。<br></h3> <h3>  昌邑市第一实验小学多年前就开始了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研究,所以整本书阅读并不是一个新话题,领着孩子读书,是我们一直在坚持做的事。从经典诵读到整本书阅读,我们逐渐形成富有特色的系列阅读;从单一评价到多元评价,日趋完善的评价机制让孩子们读书更有劲儿了;从单一的课型到各美其美的多样化课型……经过不断地探索与研究,我们将整本书阅读教分为三个阶段:读前、读中和读后,与此相对应的是三大类课型:导读课、赏读课、议读课。而在此次活动中三位老师呈现的恰恰是三类课型中的一种。<br></h3> <h3>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精神的命脉,昌邑市第一实验小学一直致力于学生经典文化基本功培养,让学生在读经典、唱经典、演经典、用经典的过程中感受中华五千年深厚文化的力量。<br></h3> <h3>  活动在孩子们朗朗的诵读声中拉开帷幕。</h3><h3> <br></h3> <h3>  孩子们精湛的表演和独特的演绎方式,博得大家的阵阵掌声!<br></h3> 孩子们自发改编的课本剧《晏子使楚》。<br><h3><br></h3> <h3>  由朱晓琳老师和一年级的孩子们带来的古诗诵读指导展示课《美,从古诗中来》。从描写四季的古诗中寻找美,感悟美。老师带孩子们赏读了古诗《梅花》,孩子们在老师创设的意境中仿佛身临其境,读出了梅花的芬芳,读出了梅花的美,也读出了古诗的韵味。<br></h3> <h3>  在一年级孩子们的经典朗诵展示环节中,四位小主持带着大家展开了不同形式的朗诵。孩子们抑扬顿挫、乐在其中,古诗的节奏美、韵律美充分展现,孩子们对古诗的那一份最纯真的热爱也表现的淋漓尽致。<br></h3> <h3>  兴趣是孩子天生的老师,怎样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呢?孙鑫老师执教的导读课《天蓝色的彼岸》,首先巧妙地利用了封面、目录和书评,通过一次次猜想,一次次交流,在半遮半掩中很好地激发了孩子读这本书的兴趣!让孩子由一开始的好奇到想读再到非常想读,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读书方法的指导。<br></h3> <h3>  阅读稍厚一点的书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一种挑战,解决读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读书兴趣是关键。<br></h3> <h3>  韩珊老师执教的赏读课《夏洛的网》,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韩老师通过让孩子们分享前段时间的读书成果,带着孩子赏析精彩片段,梳理读书内容等方式,进行内容和方法的推进,激发学生更有兴趣地读下去,并且在互相分享的过程中,还激发了学生新的思考! </h3> <h3>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马,能像一页跳跃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21世纪,阅读力就是我们的超能力。懂得阅读且乐于阅读的人,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才会拥有自学力与思考力。<br></h3> <h3>  王锴欣老师执教的议读课《爱的教育》。整堂课孩子们以自己喜欢的形式汇报自己阅读的收获,形式丰富,学生都动起来了!他们自己主持,积极地参与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成长,真正做到了读进去和读出来!<br></h3> <h3>  阅读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方式,教师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习得语言文字,发展阅读思维呢?柳国伟、鞠莉、滕娜三位老师分别针对学段特点和第一实验小学整本书阅读的开展情况做了报告总结。<br></h3> <h3>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阅读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的阅读将对培养学生终身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柳国伟老师围绕“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要以大量的语文阅读作基础,整本书的阅读是对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有力补充”这个中心,结合自己多年以来的教学实践,向老师们介绍了我们低年级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指导。<br></h3> <h3>  课外阅读使中年级的语文课变得丰盈,学习语文“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学习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如何让中年级的孩子通过课外阅读获得积累,提高能力,感受阅读给成长带来的快乐呢?鞠莉老师结合课标和实践,和老师们分享答案。</h3> <h3>  人一生的语言积累在十二岁就已经完成了,而这恰恰就是孩子们的小学时光,读书是一件美妙的事,如何在这美好的童年时光里,为他们播下美妙的种子,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事。滕娜老师在剖析整本书阅读现状的基础上,为老师们介绍了整本书阅读的三大类课型,并就每类课型的目标、操作形式以及遇到的难题和解决的方法和老师们分享,期待和老师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br></h3> <h3>  王丽杰老师从阅读目标定位清晰、阅读课教学常态化、教师素养的提高等三方面为老师们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了方法。<br></h3> <h3>  会议结束之际,薛炳群老师不仅为教师应该如何利用整本书阅读这个平台,训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在每次的阅读中有所提高为我们指点迷津、指明方向,同时还倡导老师们研读教材,善用教材,创用教材,让孩子们参与到教学中,做学习的主人,让孩子们习好字,读好书,做好人!<br></h3> <h3>  梁校长对今天的活动中老师和孩子们的表现予以肯定和表扬,老师们敢说话、会说话,孩子们都动起来了。他还指出,读书是时代形式的必然,我们要坚持带着孩子诵读古诗,读整本书,让孩子们读书快,思维快,写得快!最后,他希望老师们能将教材记在心里,用好教材,教好学生!<br></h3> <h3>  整本书阅读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他们在阅读中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把读书当成了一种习惯,孩子们越来越会思考,越来越会表达了,他们的整本书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得到整体提升。所以我们要在童年这个这个美好的读书时刻,给孩子美好的童年播撒下奇妙的种子,让我们静待孩子们汲取阅读的养分,长成参天大树!</h3> <h3>  我们期待并且相信,昌邑小语同行能在“整本书阅读”领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探索出更有效的经验,创造出更丰硕的成果!整本书阅读,我们在思考,我们在尝试,我们一直在路上……<br></h3>

阅读

整本书

孩子

老师

读书

学生

语文

古诗

课型

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