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是山—再上齐云山

蘅芜君

<h3>  我是一个俗气置顶的人,食人间烟火,谋柴米油盐,闲暇时,喜以白莲的姿态,看一路风景。</h3><h3> 齐云山是道教名山,因最高峰廊崖"一石插天,与云并齐"而得名,素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誉,乾隆帝称之为"天下无双胜景,江南第一名山"。齐云山距离歙县不远,以珊珊小姐很慢的车速,到山脚下也才用了一个小时多一点。🤭🤭</h3><h3> 第一次到齐云山,是20年前带学生春游。今天第二次来拜谒已是20年后了。虽是冬日,但山上游客也不少,有外地的,也有象我们这样的当地人,可见齐云山的诱惑力了。</h3><h3> 20年前,山是这座山, 我们看山是山。20年后,世本是世,人本是人,山也仍是这座山,不喧不闹,眼见成意,看山还是山。</h3> <h3> 缆车上俯瞰,山脚下的横江和登封桥清晰可见。</h3><h3> 江水流淌到屯溪老街西侧与率水汇合后,成为新安江的起点,经千岛湖,一直流向杭州湾,横江是新安江源头的主要支流之一。 </h3><h3> 横江之上的 登封桥,原为登齐云山的必经之地,桥亦因此成为吉祥之地,有俗谚为证:“登封桥上望一眼,高瞻远瞩福不浅;登封桥上走一走,延年益寿九十九。”<br></h3> <h3>  望仙楼上鸟瞰。若是油菜花香和葵花向阳的季节,下面的八卦田煞是漂亮有味。</h3> <h3>  梦真桥上走一走,祝愿所有梦想都成真。🤭🤭🤭</h3> <h3>  栖真岩,唐乾元年间道士龚栖霞修行之处,他是出现在齐云山最早的道士。</h3> <h3>  相传寿字岩的寿字是朱熹第二次回徽州探亲时留下的墨宝(也有说是慈禧所写)。这个巨大的“寿”字,直径达到230厘米。俗语有“寿字岩下走一走,活到九十九,寿字岩上摸一摸,活到一百多”的说法。我们自然也是要沾沾这福气的。🤗🤗🤗</h3> <h3>  “崖下窟窿”一天门。一天门内,石碑林立,穿过门洞,崖壁峭立,石刻众多,犹以"天开神秀"四个大字最为醒目。下方众多洞穴中供着各路神仙,相传崖顶有水珠飘飘洒洒晴雨不断,明代徐霞客游于此地,盛赞为“珠帘飞洒,奇为第一”。崖下有碧莲池承接甘露。我们未见珠帘奇观,碧莲池水倒是清澈,不知是否是仙人抛洒的甘露了。🤭🤭🤭<br></h3> <h3>  象鼻山门。站在碧莲池边回望,山门己幻化为大象,据说是神仙为了道士上山方便,用力一脚踹出来的,那块石头就是黄山的飞来石。<br></h3> <h3>  玄天太素宫,是明嘉靖帝敕建,文革时被毁,94年重建。太素宫风水绝佳,左青龙,右白虎,后倚岩壁,道观就坐落在自然形成的山坳里,就像坐在天然的太师椅上,前方空旷无限,视野开阔,正前方有擎天一柱的山峰,是天然的香炉。据载嘉靖曾在此许愿求子,他求得四子,龙颜大悦,不仅赐了四方鼎,而且准许使用红墙青瓦,皇家东宫的建筑形式。</h3> <h3>  太素宫前著名的香炉峰,山峰独立挺拔,形似香炉。传说顶上的铁亭和香炉当初是朱元璋所赐,(1958年大炼钢铁时被毁,现在的铁亭系1983年重建。)今天阳光充足,未能见到雨后初晴,云雾飘渺之时,“山作香炉云作烟,嵯峨玉观隐千年”的妙境。</h3> <h3> 二天门、三天门相距不远,进三天门就是月华街。月华街是道士与山上居民杂居之所,也是山上的街市,又是香客、游人住宿之地。我们在月华街公众服务区小憩了片刻。</h3> <h3> 小壶天取义教壶小乾坤大。历史上这里是齐云山道教主持闭关和接待贵宾的场所。由于葫芦顶部的结构类似一顶峨冠,人在壶中就有了加官进爵的美好寓意。公元1618年正月28日,因大雪徐霞客没法继续下面的行程,而接受了当时的主持汪伯化的邀请,在此饮酒谈玄。</h3><h3> </h3> <h3>  过风虎关到玉虚宫(老殿)。玉虚宫位建于明朝正德年间,气势雄伟,建筑精致,与天然山岩(紫霄岩)浑然一体。由“太乙真庆宫”、“五虚阙”、“治世仁威宫”三个石坊组成,石坊上有神鸟异兽图案的浮雕,宫内便是石洞。洞内供奉的每尊神像都有道教有关神仙的传说。</h3> <h3> 玉虚宫左边现存明画家唐寅撰书《紫霄宫玄帝碑铭》碑一通。距离太远碑上文字无法辨认。</h3> <h3>一线天</h3> <h3>五老峰,紫云关</h3> <h3>悬空栈道</h3> <h3>方腊洞、方腊寨</h3> <h3> 晃晃悠悠,已是下午4点,因要赶下山缆车,最高峰和神秘长廊的美景这次是无法享用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