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紫金县城富士康希望小学于十四周举行了语文科“一课多教”教学大赛。此次活动参加教师人数多、规模大,19节“初赛课例,6节决赛课,不同学段有不同的课型要求,其中一年级是识字写字教学,二年级是看图写话教学,三至六年级是古诗文教学。授课老师们准备充分,妙语连珠,亲和力强,给了大家视觉上,听觉上的享受。总的来说就是“删繁就简千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br><br> 我校钟灵副校长亲自上阵,上了一节让老师们印象深刻的古诗文示范课《伯牙鼓琴》。示范课的流程是:一、揭题引课,二、深情吟诵识知音,三、高山流水遇知音,四、破琴绝弦祭知音,五、深情厚谊悟知音,整节课书声琅琅,学生真正做到了熟读成诵,通过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升华,读中训练语言表达等,很好的落实了古诗文教学的目标,收到了非常好的示范效果。 <h3><font color="#010101"> 一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杨紫燕老师遵循多认少写的原则,注重引导学生多种方式朗读生字,注重指导学生的书写,包括笔顺,占格,给生字组词等,小孩子天真活泼的回答,引来了观赛者的阵阵笑声。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二年级的看图写话教学,曾宇芬老师紧紧围绕看图,说话,写话,这样的环节展开教学活动,指导看图时要求看全,看细,看深,执教者手舞足蹈,极具亲和力,学生学习积极性高, 指导写话方式多样,有填空式写话,由范文出示,有提示式写话,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话能力。</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杜团英老师执教的课例《司马光》突出了“趣”,学生积极性高,参与面广。</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夏日绝句》中张晓玲老师亲自示范的吟唱,令听课者有穿越回宋朝的感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彭晓琴老师执教的《古人谈读书》讲解“细”,课堂“实”。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收获了宝贵的学习方法。</font></h3> <h3> 李信华老师执教《伯牙鼓琴》中的诵读要求从音准句顺到把握节奏再到声断气连,学生熟读成诵,真正做到读中悟情。 </h3><h3> 三至六年级的古诗文教学重诵读,老师们进行了层层指导,学生们的诵读声越来越诗味浓郁,越来越古韵盎然。这样的古诗教学入情入心,古风古韵。 重背景,四位老师的古诗文教学都注重了知人论世,古诗文已经不是孤零零的空中楼阁,因为有了与诗人,与文章中人物的联结,诗词也好,文言文也好,都成了有灵魂,有思想的存在。《伯牙绝弦》对伯牙和子期动人故事的讲述,令人荡气回肠。教学《夏日绝句》时对李清照生平的介绍,感受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重理解,老师们能精准的抓住关键词或句引导学生理解。并授之以渔,教方法,如:看注释,看插图,联系上下文,查资料等。</h3><h3> <br></h3> <h3><font color="#010101"> 许秋珍主任课后与各年级语文老师参加了评课活动,科长们和评委们做了详细、精彩的点评,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有建设性的建议。</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张天禄副校长评价我们老师敢教、会教。基本把握住了学生能独立学会的引导学生自己学会;独立学会有困难的启发学生合作学会;对较深难的知识老师教会。指出学生的识字方式要多样一点;指导学生看图写话时,时间放多一点,指导古诗文教学时,拓展方面能再丰富一点;教师的语言再简洁,准确一点。</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钟灵副校长评价上课教师不唯书、无定法、有创新。同一节课内容,没有一个照书顺水推舟教的,而都是经过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细心加工、巧妙设计,创新出求新求异的教学案。虽是同一课内容,老师们的教法,学生的学法不一样,但是取得课堂的最佳效果是相同的。他们敢于挑战常规课堂,敢于标新立异、创设富有活力的学堂,让自己的教学风格得以彰显。提倡教师要人人有风格,但不求同一种风格。为此对我们教师提出以下要求:(一)多学习。多向名师学习,让名师的经验发扬光大。(二)多琢磨。现在有个新提法“要上好课必须要先磨课”。磨课的过程就是对教材内容,教与学的方法进行细加工的过程。(三)深研究。研究教师该如何教、学生该如何学。这是新课改研究的核心问题。(四)重实效。重实效就是追求教与学的最佳效果。教师课堂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font></h3> <h3> 经过激烈的角逐,此次“一课多教”活动评比出一等奖:曾宇芬,张晓玲,李信华。二等奖:杨紫燕,杜团英,彭晓琴。 </h3><h3> “师指一条路,烛照万里程”,此次教学活动体现了同级组老师们之间的团结合作,是集体备课的结晶,以学促教,以教促研,优势互补,共同提高。</h3><h3><br></h3> <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