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寮竹关,又名毛竹关,在武夷山市区北45公里,坑口村北10多公里处,出关7公里为江西省上饶县榆溪。该关四周高山重叠,峰峦起伏,境内仅有条小道,是近代农民举义旗常聚之处。1949年5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从上饶铁山乡经寮竹关进入福建境内。5月9日,崇安县(今武夷山市)县城获和平解放。</h3> <h3>坑口电站风光</h3> <h3>不忘革命的初心和使命。</h3> <h3>坑口革命历史陈列馆。</h3> <h3> 我们将从红军入闽第一村,骑行穿越寮竹关。</h3> <h3>红色印记。</h3> <h3> 坑口村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影响巨大的红色根据地。1930年,毛泽东同志《如梦令·元旦》所写:“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即是当年对开辟闽北武夷山区根据地发出的号召。闽北红军在赣东北红军配合下,抢关夺隘,顺利占领闽北武夷山主脉制高点,打通了北联赣东北苏区,南接闽西老区的武夷山脉带状根据地,并将“闽赣省苏维埃首府”和“中共福建省委机关”先后安置在邻近武夷山古关隘的坑口。</h3> <h3> 竹坪斜井,我们将从右边机耕路进入关隘古道。</h3> <h3> 古道水毁严重,寮竹关上最不缺的就是毛竹,就地取材几根毛竹一搭便是通行的小桥。</h3> <h3> 古道上横垣的毛竹,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这样在拖运毛竹下山时,能最大限度节省体力。</h3> <h3>悠悠古道总观情。</h3> <h3> 古道石阶陡峭,正常行走尚且困难,推着自行车的艰难可想而知。</h3> <h3> 好在古道石阶路段不长,从机耕路的一处小溪左拐进入后,一公里左右便到关顶,行程约一小时。</h3> <h3>武夷山关内风景依就。</h3> <h3> 江西人民却已经把幸福路修到了寮竹关顶,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关。</h3> <h3>眺望关内外,景色尽相同。</h3> <h3> 沿着公路下行百米,右手边处便是当年寮竹关的关卡所在地。这座当年雄峙西北的雄关,如今已是草木丛生,关口石门已部分坍塌,一派凄凉的景象,很难想象这就是当年官员商贾、鸿儒学子往来通关,有重兵驻防的著名关隘。</h3> <h3> 经过半天的骑行总算是出关了,喜悦之情无以言表。</h3> <h3>岭上秀美风光</h3> <h3>寮竹关古道上的石亭。</h3> <h3>途径畬乡。</h3> <h3>船坑畬寨民族一家亲广场。</h3> <h3>中华蜜蜂谷景区。</h3> <h3> 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五府山镇,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就有人定居耕作,人文历史源远流长。月明风清之夜,登临最高峰五府岗(海拔1891.6米)临岗远眺,古时福建“建宁府”“延平府”,江西“广信府”“饶州府”,浙江“衢州府”等五府万家灯火尽收眼底,五府山因此得名。</h3> <h3> 土地革命时期,这里成了革命根据地,方志敏率领的红军部队,踏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革命的火种,燃遍了五府山。解放后,人民披荆斩棘,动手开发山区,一九五七年冬,这里办起了国营五府山垦殖场,很快,贫穷落后的五府山,变成了农、林、牧、副、工五业全面发展,欣欣向荣的新山区。</h3> <h3> 这是从五府山镇到英将乡的岭上风光。</h3> <h3> 遥望远处山峦叠翠路弯弯,心里没底也敢翻。</h3> <h3>终于骑上来了,有汗水也有喜悦。</h3> <h3>千年古镇,石塘我来了!</h3> <h3> 祝氏在石塘是大姓,少年朱熹因师从刘屏山在石塘后山隆教书院读书。因祝氏祖上在建阳为官,与五夫刘屏山祖上是世交,而古代出入中原最便捷的路是寮竹关古道,石塘作为古道上的商旅重镇,刘屏山外出游学进出武夷山都在石塘祝家驻留,成就了朱熹与石塘的一段求学佳话。</h3> <h3> 曾经的清朝咸丰年间创办的手工造纸总厂——王家号,现在是石塘老年活动中心。</h3> <h3>古巷深深,往事悠长。</h3> <h3>曾经的鼎盛,使石塘遗存有许多商号。</h3> <h3>古镇内的人间烟火。</h3> <h3>古街面上的历史遗迹。</h3> <h3> 石塘古镇弄堂多达五十几个,弄弄相通,构成了古镇整个交通布局。</h3> <h3> 石塘是“上饶集中营”的重要组成部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被俘的新四军将士被囚禁在这里,并设立了“上饶集中营士兵大队”。</h3> <h3> 曾经的士兵大队有了花草点缀,不再那么阴森恐怖。</h3> <h3> 著名的天和号,总资产近百万银元,是当时石塘九大纸业之一。</h3> <h3> 石塘饭店,作为当时最好的食府,曾经商贾云集,高朋满坐。</h3> <h3> 武夷山镇很有情调的庆丰山庄。</h3> <h3> 分水关上的茶马古道。分水关作为武夷山九座关隘中地位最高的关,文化厚重,风光雄奇,秀色葱荛,一年四季云雾缭绕,涧水交响,历代名人,咏唱不绝,宋乾道三年,朱熹从湖南岳麓书院讲学归来,取道分水关时,欣冬吟道“行尽三湘万叠山,家山一犹在有无间。数朝渐喜登关岭,涧水分流响佩环”。</h3> <h3>古道上的望夫石。</h3> <h3>分水关上闽赣界碑。</h3> <h3>终于回到武夷山。</h3> <h3>行程三百里,出关又入关。不语前朝事,和谐又安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