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r></h1> <h1><b>相信五十岁以上的中国人,对电影《流浪者之歌》一定记忆深刻,那时候的年轻人没有不会唱“拉兹之歌”的,尽管只是一句“阿吧拉古”,认识印度就是从那部电影开始……</b></h1> <h1><br></h1><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初冬的北京寒意阵阵,一行好友带着对印度强烈的好奇,登上了南飞的航班。</b></p> <h1><br></h1> <h1><b>北京三个半小时飞香港,再转机飞行七个小时到达印度首都新德里,已是当地时间晚上九点半,填写入境卡,办理出境手续、提取行李,然后在接机处找到当地导游,带领我们坐上大巴,并且按照礼节为每个客人戴上鲜花编织的花环,直奔酒店。</b></h1> <h1><b>要想精力充沛的度过十多天的旅行,就必须有一个好的睡眠,所以酒店的选择很重要,在印度的第一个夜晚我们入住了一家五星级酒店。</b></h1> <h1><b>第二天的行程是个重头戏,那就是参观被称为世界第七奇迹的泰姬陵,这座宫殿位于两百多公里外的另一个城市亚格拉。</b></h1><h1><b> 早餐后,一行人兴致勃勃正式开始了印度之旅。</b></h1> <h1><b>二百多公里对于我们来说并不算远,可是别忘了这里是印度,没有高铁没有动车,所谓高速公路也只限速八十公里/小时,我们的大巴颠簸在乡村,穿行在城镇,经历着尘土飞扬和人群的熙来攘往。</b></h1><h1><b> 二百多公里的路程走了五个多小时。</b></h1> <h1><b>其实我更喜欢这样坐在大巴车上的旅行,一路看尽风景,尽管不那么舒适,尽管不那么美,尽管有些脏有些乱,可是世界不就是由各种现象组成的吗?</b></h1><h1><b> 我们需要看到真实。</b></h1> <h1><b>印度的天空总是灰蒙蒙雾茫茫,幸好满大街都是色彩鲜艳的纱丽,为这个暗淡的世界增添了靓丽气息。</b></h1> <h1><b>到了泰姬陵一进门,一片绿油油的草坪,一排红砖房,并没有看到图片上清真寺的模样,直到跨过这个门楼。</b></h1> <h1><b>见到这座被称为世界第七奇迹的建筑的瞬间,其实,我并没有被惊艳到,也许是图片太美,也许是故事太棒,也许是期望太高,总之她不是我心目中想象的高大上。</b></h1> <h1><b>三百多年前的印度莫卧儿帝国,皇帝沙贾汗为了纪念死去的也是最钟爱的第二任妻子,斥巨资耗时二十多年建造了这样一座全部由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清真寺,如果从爱情的角度说,这是一个悲伤的丈夫对妻子的怀念和热爱,可是却又是一个皇帝利用权力,倾举国之力满足私欲,据说因为耗资巨大而从此国力渐衰……</b></h1> <h1><b>当然毫无疑问,泰姬陵是给人类的一份厚礼,精美的雕刻,巧妙的镶嵌,辉煌的气派,无不彰显着其独特的魅力。</b></h1> <h1><b>但是,为什么现实中的泰姬陵,在我的眼中并不高大华丽,是因为图片太美,还是因为穿梭过紫禁城便有了唯我独尊的自大?</b></h1> <h1><b>回到酒店开始了充满咖喱味的印度晚餐,对于热爱美食的我来说,走了十几个国家,除了不吃虫子,还没有令我失望的食物,当然印度也不例外,奇奇怪怪的东西我仍然吃的香甜可口,看到小伙伴们有的带榨菜,有的带咸菜,就着当地的饭菜勉强下咽,我不禁自得。</b></h1><h1><b> 印度是一个宗教大国,83%的人口信仰印度教,而印度教绝不食牛肉和猪肉,且大部分人食素,食肉者只吃鸡肉羊肉和鱼,而羊肉在印度较贵,所以餐厅里只有鸡肉和鱼。</b></h1><h3><b> </b><b style="font-size: 20px;">吃,是旅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对于当地的食物难以下咽,那么不得不说旅行已经大打折扣。</b></h3><h1><b> 如果不是因为卫生问题,我愿意尝遍所有街头小吃。</b></h1> <h1><b>了解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最好的方法就是逛集市,这不,租几辆人力车,逛街去!</b></h1> <h1><b>市场很大,拥挤不堪,耳边充斥着汽车鸣笛、三轮车喇叭、叽里哇啦的说话声,到处都是人,车夫卖力的蹬着车,时刻躲避着近在咫尺的人、迎面而来的车和不时出现的牛。</b></h1><h1><b> 商品都是些廉价的地摊货,做为游客我们只是来感受一下这样的氛围,并没有什么值得往回买的。</b></h1><h3><b> </b></h3><h3><b><br></b></h3> <h1><b>从市场出来去拜谒甘地陵,这里是焚化甘地遗体之地,这里只是一个象征性陵墓,按印度教风俗,甘地的骨灰已经分别撒入恒河和印度最南端的洋面上。</b></h1> <h1><b>这里有大片的草坪,很多游客,成群的学生,想必他们是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吧?</b></h1><h1><b> </b></h1> <h1><b>中国人熟悉的圣雄甘地,他提出著名的非暴力不合作理论,当时沉重的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为印度独立奠定了基础。</b></h1><h1><b> 他反对暴力,提倡以和平方式抵制政府、机关、抗税等等。</b></h1><h3><b> </b><b style="font-size: 20px;">这个理论,今天还有作用吗?</b></h3> <h1><b>一个有着诗意名称的古井:</b></h1><h1><b> 一千多年前,这里是一片沙漠,为了保存珍贵的雨水,印度夏特王兴建了这座阶梯井,有着蓄水、取水、纳凉的作用,据说是全印度最深的古井。</b></h1> <h1><b>放眼望去,数不清的石头台阶向地下延伸,仿佛一个没有尽头的迷宫,这很像是一座地下宫殿,如果不说,怎么也想不到这是水井,不枉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这是古代印度文明的标志性建筑。</b></h1><h1><b> 这就是月亮水井。</b></h1><h3><b><br></b></h3> <h1><b>莲花庙,德里的又一标志性建筑,外形酷似一朵盛开的莲花,它既不同于印度教的寺庙,也不同于伊斯兰的清真寺,它是巴哈伊教的教庙。</b></h1><h1><b> </b></h1> <h1><b>巴哈伊教也称大同教,崇尚人类同源,世界同一,因此,一朵朵莲花瓣象征着不同宗教的相互包容与共存,相扶相依才能绽放光彩。</b></h1><h1><b> 走近莲花庙已是黄昏,即将隐去的落日将世界渲染成一片金黄,看上去无论是人脸、天空、建筑、植物都成了一样的颜色,这是不是暂时的大同?</b></h1> <h1><b>德里的一天很快结束,晚上我们要去当地人家做客并且吃晚餐。</b></h1> <h1><b>因为是定制团,可以提出自己的要求,所以早在计划行程的时候我们就要求去当地人家参观,地接社的老板很爽快地答应去他家,并且招待晚餐。</b></h1><h1><b> 当然他在印度属于富裕家庭,并不能代表普通大众。</b></h1> <h1><b>到他家时天色渐晚,并没有看清周围环境,只是感觉似乎进了富人区,安静干净,没了嘈杂纷乱和尘土飞扬。</b></h1><h1><b> 他的家应该是座二层别墅,一家四口住在一起,夫人是画家,儿子是钢琴家,(忘了女儿是干什么的了),墙上摆放着夫人的作品。</b></h1><h1><b> 一个很有些艺术氛围的家庭。</b></h1> <h1><b>老板是锡克族,在印度一百多个民族中锡克族只占百分之二,男子的着装特点是头上包裹着厚厚的围巾,终身不剃发不刮胡子。</b></h1><h1><b> 他给我们演示怎样包头,这才知道原来头上的围巾长达十多米,需要夫人帮忙,他开玩笑说,我可不敢离婚,要不然没人帮助包头巾。</b></h1> <h1><b>哈哈,到底是中国人,包上头巾后滑稽可笑,怎么也没有人家的感觉!</b></h1> <h1><b>这几位,你们是来搞笑的吗?怎么看怎么像云南傣族大叔,哪里有锡克人的影子?</b></h1> <h1><b>女士就不一样了,穿上纱丽是不是很美?</b></h1> <h1><b>为了助兴,老板夫妇带头跳起了舞,于是大家加入进来,随着音乐各自发挥。</b></h1><h1><b> 都说印度人能歌善舞, 但是显然,老板的舞姿实在不敢恭维,不过听说锡克族比较刻板,能这样在外国人面前跳起来已经很不错了!</b></h1> <h1><b>女主人精心准备着晚餐。</b></h1> <h1><b>叫不上名字,但是真的很好吃,尤其是饭后甜点,浓浓的奶香味我太喜欢了。</b></h1> <h1><b>饭菜上桌,有各种蔬菜,鸡肉、羊肉,还有印度人的主食,一种烙饼,我们一行十几个人各取所需的开始了晚餐。</b></h1> <h1><b>饭后老板的公子锦上添花弹一首钢琴曲,为今晚的聚餐画上圆满的句号。</b></h1> <h1><b>结束了德里的行程,第二天飞往印度东部,那是教徒心中的圣城瓦拉纳西。</b></h1> <h1><b>不知为什么,有时我会对一些文字、一些地名产生莫名的好感,这些汉字写在纸上是美丽的,读出声音是悦耳的,比如清迈、北海道、耶路撒冷,以及我并没有去过的北平、维也纳、撒哈拉,仅仅听上去就已经充满诗意。</b></h1><h1><b> 瓦拉纳西,又是一个听一次就再也忘不了的地名。</b></h1> <h1><b>说起恒河,恐怕没有人不知道,但是全长两千多公里的河水,只有流经在瓦拉纳西的才是圣河,印度教徒认为恒河是女神的化身,圣洁无比,河水能洗去疾病,带走烦恼,所以他们会在河里沐浴、焚尸、撒入骨灰,甚至饮用。</b></h1> <h1><b> 他们认为人生最圆满的事情,就是死后能够在河边火化,然后将骨灰撒入恒河,所以很多教徒预感到不久人世后,会从各地来到瓦拉纳西居住等死。</b></h1><h1><b><font face="-webkit-standard"><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岸边</span></font><span style="font-family: PingFangSC-light; white-space: pre-wrap; font-size: 20px;">到处可见的苦行僧,让人敬佩敬畏,今生的苦修是为来世的美好吧?</span></b></h1> <h1><b>有人说,到了印度一定要去恒河,到了恒河一定要去看夜祭。</b></h1> <h1><b><span style="font-size: 17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恒河夜祭是印度教徒为了感谢湿婆神和恒河给与的恩惠,而举办的一场仪式,如今已持续了几千年,通过婆罗门的祭司向神沟通的仪式。</span></b></h1> <h1><b>一年365天,无论你何时来都可以看到这个活动,因为这不是表演,这是延续了千年的盛大祭祀!</b></h1><h1><b> 目测现场有成千上万人,除了游客,大多是当地虔诚的信徒,他们认为致敬湿婆神是人生重大的任务。</b></h1><h1><b> 在梵乐飘飘中人们随着音乐唱念、拍手,我相信他们一定是心中得到极大的满足,这是和神的连通!</b></h1> <h1><b>印度教徒一生中最重要的四件事:敬湿婆神、恒河洗礼、结交圣人、住在瓦拉纳西。</b></h1><h1><b> </b></h1> <h1><b>看过了恒河夜祭,更要看看恒河日出,因为信徒的沐浴、洗礼,焚尸等重大活动都是在清晨进行。</b></h1><h1><b> 一行人租了条木船,怀着好奇甚至有些忐忑的心情游弋在瓦拉纳西的恒河上。</b></h1> <h1><b>回望岸边,看上去漫不经心的人们,实则是在庄重的履行一个人生仪式,这对于无神论的我来说,理解并且敬重。</b></h1> <h1><b>点亮一盏河灯,放入水中,带着我的美好愿望融进这流淌了千年的圣河!</b></h1><h1><b> 在这个宗教氛围浓厚的环境里,心,变得虔诚。</b></h1> <h1><b>记得多年前看过毕淑敏详细描绘的恒河焚尸,她甚至闻到了青烟飘来的味道,而此刻,那样的场景真实的呈现在了眼前,和我想象的一样。我甚至为此特意准备了口罩,好在,也许是离得远,也许是风向不对,总之没有异味飘来。</b></h1><h1><b> 一堆堆木柴,一把把炭火,一缕缕青烟,一个印度教徒就这样圆满结束了人间的生活,去了他们向往的天国。</b></h1> <h1><b>腾空而起的飞鸟,是来送行吗?</b></h1> <h1><b> 岸边相隔不远的地方,这边在焚烧尸体,抛撒骨灰,那边沐浴,甚至取来饮用,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简直无法想象。</b></h1><h1><b> 无论信仰什么,人</b><b>死了,都是一样的,活着却是各有各的活法,所以要活的跟别人不一样。</b></h1><h1><b> </b></h1> <h1><b>结束了不到两天的圣城之旅,飞往西部去看看凡间的生活。</b></h1><h1><b> 西部的孟买,印度最大最繁华的经济中心,先进与落后、富裕与贫穷、繁忙与悠闲,东西方文化都在这里相融相随的存在着。</b></h1><h1><b> 还有很多从未了解的奇观。</b></h1> <h1><b>第一个奇观:千人洗衣场。</b></h1><h1><b> 当我们站在一座旱桥上望下去的时候,不得不说这宏大的场面还真是震撼,一个水池挨着一个水池,有人搓洗、有人摔打、有人晾晒,全部是手洗,据说每天有数千名的洗衣工在劳作,因为印度的劳动力非常廉价,所以整个孟买的酒店、医院等单位都将脏衣物送到这里清洗,当然还包括很多上班族,没时间自己洗衣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洗衣机在印度并没有普及到每家每户。</b></h1><h1><b> </b></h1> <h1><b>千人洗衣场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手工洗衣场,它的存在解决了不少贫民的就业问题,但是卫生状况堪忧,污水也不知排到哪里去,但是不得不承认它已经生命力顽强地存在一百五十多年了!</b></h1> <h1><b>第二个奇观,同时也是世界罕见的奇迹:达巴瓦拉,</b><b>翻译过来就是,午餐快递员。</b></h1><h1><b> 快递行业,如今在中国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但是它的鼻祖应该是印度。</b></h1><h1><b> 在印度给上班族送午餐,其实是一种很古老的职业,起源于一百多年前的英国殖民时期,和我们最大的不同在于,我们是在各个餐馆下单,点自己需要的食物,而他们的午餐全部来自家里的妈妈或者妻子的劳作。</b></h1><h1><b> 所以达巴瓦拉是去顾客家里取货。</b></h1> <h1><b>为什么说这是世界奇迹,听我慢慢道来,首先孟买的公司、单位没有食堂,而如果每天在餐馆用餐则成本太高,自己带饭在印度的高温天气里,无法保证不变质,所以达巴瓦拉应运而生。</b></h1><h1><b> 孟买有二十万上班族需要用餐,每天上午十点大约有五千名送餐员准时出现在顾客家里取餐,他们白衣白帽统一着装,每人负责三十份左右的午餐。</b></h1> <h1><b>上班族分布在孟买的大街小巷,拿到午餐的快递员无法一个人完成三十多份的送餐工作,他们有一整套堪称完美的程序,一份午餐从家里送到办公室需要经过五个人转手。</b></h1><h1><b> A取</b><b>到餐盒后要快速赶到最近的火车站,交给在那里等候的B,在火车停靠的两分钟时间里B则按照前往站点迅速将餐盒分拣、归类,然后交给C带上火车,到达每个目的地后,由D来取走再次按区域分拣,最后E将餐盒头顶手提,要么步行要么骑车送到顾客手中。</b></h1><h1><b> 这并没有完,饭后他们还要将空饭盒回收,再送回到每个客人家里。</b></h1><h1><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 英国统治时期留下了四通八达的铁路网络,快捷、方便,并且印度火车票及其低廉,没有堵车之虞,从而成为送餐首选。</b></span></h1> <h1><b>早期的达巴瓦拉多是文盲,那时也没有智能手机,要将各家的午餐准确无误取来再送出,真不是一件易事,因此他们发明了一套高效严谨的编码机制。</b></h1><h1><b> 每个餐盒上都有不同的符号和颜色,表明来自哪里和到哪里去,对于我们来说这天书一样的东西他们却是一目了然,根据符号迅速分拣并且找到自己顾客的位置。</b></h1><h1><b> 奇迹在于,每天有五千多人在限定的时间里去各家将二十万份午餐取来,再通过多人和各种交通方式送出,一百多年的岁月中准确率达到难以置信的99.999%,成为世界经济学和管理学范围的经典成功案例!</b></h1><h1><b> 他们创造出来的天书般的符号,让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变得简单明了,易于操作,并且不需要任何纸张和单据。</b></h1><h1><b> 突然就明白了为什么印度的IT业全球领先,也许上天造人的时候,偏爱的将编程的能力植入了印度人的基因?</b></h1> <h1><b>孟买的地标建筑维多利亚火车站,一百多岁的年纪,如今仍然是全印度最繁忙的火车站,周围宏伟华丽的哥特式建筑群,非常协调地将维多利亚风格和传统印度风格兼具统一,实用性和观赏性俱佳。</b></h1><h1><b> 看过一些欠发达国家的地标性建筑,精美、实用、牢固、科学,且充满异国情调,而这些建筑几乎都是殖民统治时期所谓的侵略者留下来的,这是西方文明。</b></h1> <h1><b>每天都有大量游客前来参观,站在祖先留下的遗迹前,这些西方游客他们是自豪还是自责?</b></h1><h1><b> 难以揣测。</b></h1> <h1><b>又是一个值得期待的行程,参观印度最大、世界第二大的造梦工厂宝莱坞。</b></h1><h1><b> 酒店行车半个小时,当导游说到了的时候,一行人懵懵懂懂走下来,眼前简直就是一个废弃的工厂,厂区面积目光所及,两层的旧楼挂满空调,楼里就是拍摄内景的地点,破烂陈旧的道具,昏暗的房间,怎么也无法想象这里是拍出世界级电影的宝莱坞!</b></h1> <h1><b>站在模拟的法庭上,过一把打官司的瘾。</b></h1> <h1><b>赶上了正在拍摄电影,这可不能错过,赶紧去探个班,虽然不知道探的是谁。</b></h1><h3><b><br></b></h3> <h1><b>还为我们安排了一场电影片段和精彩的歌舞表演。</b></h1> <h1><b>对于印度电影我真是不了解,所以明星墙于我而言只是一些帅哥美女。</b></h1> <h1><b>当然,《流浪者之歌》早已刻在记忆深处。</b></h1><h1><b> 来到录音棚,工作人员看到中国人来了,放上了“拉兹之歌”的伴奏带,那还等什么?在宝莱坞体验一把歌星的感觉,估计一生只这一次,虽然只会阿巴拉古,但并不妨碍我哇啦哇啦的激情澎湃!</b></h1><h1><b> 哈哈,见笑见笑!</b></h1> <h1><b>近年来去过一些国家和地区,积攒了点滴旅游的经验和体会,那就是不跟团、尽量去小众的地方,所以旅行社为我们安排了印度南部这个非常值得前往的城市科钦。</b></h1><h1><b> 从孟买两个小时飞到科钦,出了机场坐上大巴立刻眼前一亮,果然一路风景与北方大不同,多了很多西方建筑,树影婆娑,蓝天白云,没有了北部的贫穷脏乱,没有贫民窟,没有乞讨者,也没有满街的牛、狗,猴,简直以为到了另一个国家,后来了解到印度南部和北部毫无疑问同属一个国家,却不同文字不同语言,彼此听不懂对方的印度语,交流只能用英语,真是好奇怪。</b></h1> <h1><b>如果你问我怎么说明这里小众?两个事实告诉你:1,有着四年工作经历的印度导游从没有到过科钦。2,开了十年大巴车的司机竟没有载过中国人。</b></h1><h1><b> 就在写游记的此时,为了找一些资料,上马蜂窝、携程、大众点评网搜索,竟无果……</b></h1><h3><b><br></b></h3><h3><b><br></b></h3><h3><b><br></b></h3> <h1><b>海滨城市科钦,面对阿拉伯海,中世纪的海上贸易要地,是印度最大的香料、珠宝、咖喱、胡椒交易市场,数百年前西方人和阿拉伯人的到来让这里成为多个国家的殖民地,也因此留下很多异国遗迹。</b></h1><h1><b> 城里参观浏览,看到很多西方教堂,荷兰、葡萄牙、比利时、英国、法国甚至还有犹太人教堂,所以当地人的宗教信仰大多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而印度教反而成为少数。</b></h1> <h1><b>最令我意想不到的是这里竟有中国元素,并且成为一个景点,那就是有着五百年历史的中国渔网。</b></h1><h1><b> 这是利用杠杆原理制成的捕鱼工具,据说是郑和下西洋带来了渔网,大大提高了捕鱼的效率,因此成为当地人世世代代的谋生工具。</b></h1> <h1><b>科钦的美丽就在于城市和自然的有机结合,华盖如伞的大树随处可见,高大的身躯似乎望不到顶,粗壮的树干不知多少人才能合抱过来,让我叹为观止!</b></h1> <h1><b>重磅福利来了,此次旅游最激动人心最令人期待的内容就是:回水游。</b></h1><h1><b> 海滨城市科钦有一片海水河水交集的水域,称为回水区。十几条河流从上游蜿蜒曲折缓缓流向大海,大多时候风平浪静,这时候的河水是淡水,而季风到来,海水倒灌,这时候的河水就变成咸咸的海水了!</b></h1> <h1><b>租一条椰壳船,游弋、夜宿在这个奇妙的地方,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和英国BBC评为一生中必须要做的事情。</b></h1><h1><b> 古老工艺打造的椰壳船,全部材料来自椰子树,且不用钉子,而是采用类似榫卯结构的方法制作而成。</b></h1> <h1><b>每条船上有三间客房,每个房间都有独立卫生间,有四五个船员为我们服务。</b></h1><h1><b> 悠悠闲闲躺在床上,敞开窗户,温润海风轻拂,目光所及便是一幅活动的画卷……</b></h1> <h1><b>这是船上的公共区域,我们在这里看景、用餐、钓鱼、发呆、喝咖啡、侃大山。</b></h1> <h1><b>椰林、棕榈、香蕉树,教堂、村民、洗衣妇,椰壳船游荡在童话般的世界里,文字已经无法形容两岸美景,就这样行舟南印度,宛如画中游……</b></h1> <h1><b> 当几位钓友摆开架势的时候,船员们好奇的围拢观看,他们大概还没遇到过在船上钓鱼的客人,欧美人大多是聊天晒太阳,看来还是中国人会玩。</b></h1><h1><b> 河里的小鱼真不少,钓上来和厨师商量可否为我们做熟?他们爽快地答应了,晚餐多了一道鲜美的香煎小河鱼。</b></h1><h1><br></h1> <h1><b>孩子们上下学要乘船。</b></h1> <h1><b>我们出行需要公交车,他们出行需要公交船。</b></h1> <h1><b>近距离感受着当地人的日常生活,洗衣洗澡劳作……</b></h1><h1><b> 鲜艳的纱丽晾晒在椰林绿草间,本身就是一道独特风景。</b></h1> <h1><b>遇到了就友好的挥手打招呼。</b></h1> <h1><b>因为盛产椰子树,当地人吃饭用椰子叶当餐具,直接用手抓来吃,倒是真环保,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手抓饭还是难以接受,所以叶子上的饭菜让导游解决,我们还是用盘子用碗用刀叉吧!</b></h1><h1><b> 因为有了自己钓的鱼,晚餐吃的开心。</b></h1> <h1><b>就在这诗情画意中太阳渐渐西沉,金色余晖洒向水面,世界变得朦胧。</b></h1> <h1><br></h1> <h1><b>天完全黑了下来,我们的船停泊在一处安静的港湾,晚餐后一行人聊天、饮酒、打扑克。</b></h1><h1><b> 夜已深,世界静静地没有任何声音,水面也静静地没有任何起伏,一时恍惚起来,脚下真的是一条大河吗?</b></h1><h1><b> 今晚将在南印度的回水区,享受一个摇篮般的注定难忘的睡眠。</b></h1> <h1><br></h1> <h1><b>一夜好睡,清晨自然醒来,房间有了些许的光亮,远处村庄传来穆斯林的晨祷声,近处是船员忙碌的脚步声,一时还不想起来,躺在床上用心慢慢体会这奇妙的感觉。</b></h1><h1><b> 今夕何夕……</b></h1> <h1><b>终于懒够了,爬起来洗漱完毕来到船头,哇塞,早餐已经摆上桌面,面包、鸡蛋、沙拉、水果、咖啡、橙汁,晨风中朝霞里美美的享受。</b></h1> <h1><b>早餐后,趁着阳光还不太热情,坐在船头继续赏景。</b></h1><h1><b> 这是一条长约六百公里的河流,我们从昨天上船到此时此刻,不知行走了多少水路,二十四小时的游程经历了日出日落、白天夜晚,当午躲太阳,黑夜数星星,南印度的回水游圆满落幕。</b></h1> <h1><b>十多天的旅行,不得不承认印度是个独特且充满魅力的国家,不亲自体会,很难想象。</b></h1><h1><b> 如果说人口众多,毫无疑问中国当属世界第一,可是初来乍到,都不禁为这随处可见的人山人海感到惊讶,在我们黄金周的景点里才会出现的拥挤,在孟买、德里、瓦拉纳西每天上演着。</b></h1><h1><b> 在人多的街上行走,可以说是惊心动魄、提心吊胆,一切都在无序中进行着,我们每个人彼此紧紧拉着手,生怕一不小心就被挤丢,还要随时躲避身边呼啸而过的突突车、突然伸到眼前的乞讨的手、地上一滩滩的牛粪狗屎和人尿,更要注意别被坐在地上的残疾人、闭目养神的流浪狗绊倒!</b></h1><h1><b> 惊险刺激,实在是太好玩了!</b></h1> <h1><b>街上大摇大摆的猴子、悠闲自在的狗狗、目空一切的老牛,会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出现在眼前,俗话说“好狗不挡道”,可是这印度的狗狗总是安然睡在人行道上,全然不怕被身边熙熙攘攘的人群踩到,而据我观察,当地人早已习惯了和它们友好相处,无论这些动物如何碍事,人们总是绕开不去打扰,久而久之,动物与人和谐生活在同一个世界。</b></h1> <h1><b>常常在道路边、台阶上、树荫旁、墙根下,看到</b><b>席地而坐甚至席地而卧的人们,有些人看上去穿着体面,却毫无顾忌坐在地上。</b></h1> <h1><b>乞讨者随时都会出现在身边,一次逛市场,买完水果一转身,一群孩子早已将我前后左右团团围住,个个伸出黑黑的小手,简直寸步难行,环顾四周发现不远处同行的老哥,赶紧呼唤救兵,这位老哥冲将过来一把拉起我就往外走,一边呵斥着这群小孩,这才冲出重围!</b></h1><h1><b> 有人说给他们一些钱不是就走了吗?哪有这么简单,一旦掏出钱来马上会有更多的孩子围拢过来!</b></h1><h1><b> 问导游印度教育免费,为什么这些孩子不去上学,回答说印度女孩大多十几岁就出嫁,陪嫁是一大笔不菲的资金,穷人家认为与其浪费十几年的时间去上学,不如早点出去要钱,所以乞讨者多是女孩。</b></h1><h1><b> 不由感慨, 本就是受歧视的低种姓人群,还不抓住接受教育这唯一能改变命运的机会,难怪走不出世代贫穷的怪圈。</b></h1> <h1><b>贫穷的人哪里都有,只是印度显得格外多,无论首都德里还是经济中心孟买,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并不被驱赶,也许都市里更容易生存吧?</b></h1><h1><b> 看过一些资料,了解到印度极度贫穷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住过房子,没有穿过新衣,路边搭个小窝棚就是一家人的安身立命之地。</b></h1><h1><b> 没有文化没有一技之长,出身于低种姓,这些因素肯定是贫穷的原因,但是懒也是不能忽视的问题,常常看到大白天的路边睡着身强力壮的男人,是不愿意去工作还是找不到工作?</b></h1> <h1><b>印度的多元还在于看似矛盾的现象却能够共生共存,比如富甲一方的亚洲首富、家财万贯的宝莱坞明星能和身无分文的乞丐共居一隅;七星级酒店不远处就是世界上最大的贫民窟,能想象吗,不到两平方公里的面积上居住着六十多万极贫人口,这是怎样的生存空间?</b></h1><h1><b> 富有和贫穷能够和谐共处,也许和宗教信仰有关,对于穷人来说,认命、修来世就是今生要做的吧。</b></h1> <h1><b>我们的导游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有一次聊天说到印度火车挂满人的事情,这个全世界都知道事实,结果他是一口否认,说那是巴基斯坦的事情,印度不是这样。我想也许他是护短,毕竟家丑不可外扬,可是他却特意带我们去看贫民窟,国家最不堪的短板,就这样毫无遮掩的呈现在外人面前。</b></h1><h1><b> 看不懂。</b></h1> <h1><b>尽管生活艰辛,但是印度人多是友好平和的,会车的瞬间会挥手打招呼,露出真诚的笑容。</b></h1> <h1><b>特别喜欢跟我们合影,有时身边突然出现当地人举起手机来个自拍,当然会征得我们同意。</b></h1><h1><b> 我们的领队是个年轻女孩,常常被小伙子围着求合影,一次在景区竟然陆陆续续有不少于二十个小伙子来合拍,达到目的便高兴地离去。</b></h1> <h1><b>在印度经常会有意想不到的遇见,比如已经游历了德里和瓦拉纳西的我们,心中已经刻下了这个国家脏乱差的烙印,却没想到在孟买下了飞机,一个现代、奢华、时尚、艺术的大型国际机场出现在眼前,反差巨大。</b></h1> <h1><b>每到一个国家,体验街头小吃于我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节目,其实在印度我倒是不担心食物造假,更不担心农药化肥超标,看看摊上的蔬菜个个体型瘦小的样子,就知道没有或者很少使用化肥。我担心的是卫生,印度人吃饭大多手抓,所以街头制作小吃也没有餐具,一双手收钱找钱做食物,一把佐料一把钱的忙乎着,那天我们鼓起勇气尝试了一下,看着他用手指将炸好的面团捅开,再灌进去酸的甜的辣的东西,然后交给我们,这时候就听天由命的吃进去吧!</b></h1><h1><b> 还好,啥事都没发生!</b></h1> <h1><b>见过这么大的油饼吗?这也是印度人常吃的食物,别看个头不小,其实是空心的,只有又脆又薄的一层皮,吃的时候就着像糊糊一样的小菜,味道很像我们的炸油饼,不知道叫什么,我管它叫印度油饼。</b></h1> <h1><b>吃过了小吃再来顿大餐,在印度的最后一天网上找到孟买最大的购物中心,里面的海鲜餐厅据说也是孟买最好的,龙虾、螃蟹、大虾、生蚝样样不少,新鲜美味,价格比国内便宜很多。</b></h1> <h1><b>让我们举杯,为了十几天的朝夕相处,为了美好的印度之行,更为今后的继续出行,干了这一杯!</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