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牢记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2019年12月8日下午,许昌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师德巡回宣讲报告会(东城区专场)在许都剧院多功能报告厅举行。</h3><h3> 七位师德巡回宣讲团成员为左小红、赵玉璐、孙涛、刘元、常学利、李亚楠、张晓凯,他们有河南省师德标兵、许昌市最美教师、许昌市先进个人,他们是优秀教师的代表。</h3> <h3>左小红:左老师二十多年来无私奉献,用爱和坚守打造出别样的青春年华,带领本班学生荣获河南省书香班集体。</h3> <h3>赵玉璐:十余年磨练了她的意志,艰苦的环境造就了她不屈的品质,使她很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农村青年教师,正如她说的: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走一步都算数。有付出就有收获,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h3> <h3>孙涛: 孙涛老师分享的报告是《风雨不改初心志 爱洒校园永不悔》。从一名带着孩子奔跑在操场上的体育老师到走进教室里和孩子一起翱翔在数学课堂里,孙老师在三尺讲台上默默地奉献了二十几年,舍小家为大家,无怨无悔,他的精彩报告引起了在场老师的共鸣,现场掌声不断。 在教育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他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用自己的绿叶精神托起了一批批的学生,也赢得了家长和学校的一致认可。</h3> <h3>刘元:一位十分有爱心的音乐老师,热爱事业,是河南省师德演讲比赛特岗组第一名,许昌市先进个人。她的行为生动诠释了老师对教育对学生无私的爱。</h3> <h3>常学利:报告主题是《在教育的马拉松上快乐奔跑》,出生于东北的一个农村,八口之家,父亲是优秀共产党员。常老师勤奋好学,仅仅两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在教育的马拉松上,奔跑。1989年离开东北,来到河南,进入许昌市第十九中学教学。常老师让孩子坚持写日记,从日记中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解决疑惑,快乐成长。他与学生同住学生宿舍,从衣食住行,到吃喝拉撒,常老师比女人更细致,就是孩子们最贴心的生活老师。35年,老去的是容颜,不变的是对学生的真心!</h3> <h3>李亚楠:报告主题《将爱的事业进行到底》。李老师是河南省师德演讲比赛一等奖,许昌市师德先进个人。她放弃了博物馆的安逸工作,来到了乡村任教。任教期间,想方设法帮助孩子丰富课外知识,让孩子了解更多知识,努力缩小与城市学生之间的差距。1892天的一线教学,让李老师收获了学生的爱。</h3> <h3>张晓凯:《初心不改 寻梦而行》。张老师来自毓秀路小学,是河南省教学标兵,河南省文明教师。教好每一个学生,上好每一节课,是他一生不变的追求!执教十七年来,坚持写作,发表众多文章。</h3> <h3>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不平凡;把每一项简单的事情办好就不简单。七位教师都是来自教育一线,他们结合自己平凡的教育教学实践,用亲切感人、丰富生动的简单事例从不同的侧面全面诠释了良好师德师风的深刻内涵,给我们树立了为人师表的典范,撑起了许昌教育的美好未来。</h3><h3>我有三点体会:一是崇尚的师德师风体现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做细、做实;二是教师职业的崇高体现在坚信、坚持、坚守上;三是教师的职业是阳光的、幸福的,快乐的。希望全市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做四有好教师。</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