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文化名城游轮游-法国巴黎,无奈的蒙娜丽莎。

czyang

<h3><b>这次行程的最后一站安排在巴黎作一日游。当天是周日,市府规定上午10时到傍晚这段时间大巴不得在市区内行驶,所以我们一早坐上大巴,赶在规定时间前用了一个半小时车游了巴黎。</b></h3> <h3><b>以下的这些照片都是在行驶的车中所拍。</b></h3> <h3><b>典型的巴黎建筑,据知建筑的外观不能随意变动。</b></h3> <h3><b>国产小米手机的营业部。</b></h3> <h3><b>始建于1670年的荣军院,1861年拿破仑陵墓迁葬在内。</b></h3> <h3><b>塞纳河两岸的风光。</b></h3> <h3><b>塞纳河穿过巴黎市中心,巴黎就是在塞纳河两岸逐步发展起来,有30多座桥梁横跨河上连结两岸。</b></h3> <h3><b>约建于1163-1250年间的巴黎圣母院是巴黎最有代表性的历史古迹,圣母院广场上的“原点”是法国丈量全国各地里程的起测点,具有属于法国文化中心点的象征意义。2019年4月15日圣母院发生重大火灾,幸亏正面双塔,整体建筑结构得以留存,大部分文物被救出,目前正在修复中。</b></h3> <h3><b>巴士底广场是法国大革命的重要纪念地。</b></h3> <h3><b>建于1764-1790年的先贤祠安放着伏尔泰,卢棱,居里夫人等伟人的灵柩。</b></h3> <h3><b>巴黎市政厅。</b></h3> <h3><b>地处市中心的巴黎歌剧院于1875年建成,是拿破仑三世时代最典型的建筑。扁圆形的屋顶鎏金镶边,两侧都有展翅飞翔的小金人,整幢建筑装饰豪华精致。</b></h3> <h3><b>巴黎人在室外享受咖啡时,全都喜欢面向马路,因此座位的排列都背对店面。</b></h3> <h3><b>巴黎的橱窗。</b></h3> <h3><b>巴黎街上的汽车🚗。</b></h3> <h3><b>车游结束,我们去卢浮宫博物馆参观。</b></h3> <h3><b>卢浮宫广场。</b></h3> <h3><b>卢浮宫始建于1204年,当时只是皇宫的城堡。后经历朝皇帝扩建,直到拿破仑三世,前后将近600年,整个宏伟建筑群才告以完成。</b></h3> <h3><b>广场上的卡鲁索凯旋门。</b></h3> <h3><b>由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于1989年建成的卢浮宫金字塔。</b></h3> <h3><b>金字塔位于卢浮宫的主庭院拿破仑庭院。</b></h3> <h3><b>整个建筑由金属和玻璃组成。</b></h3> <h3><b>金字塔下的拿破仑中庭。</b></h3> <h3><b>建于19世纪的皮热中庭陈列17-19世纪的露天雕像。</b></h3> <h3><b>卢浮宫内各色华丽的天花板。</b></h3> <h3><b>大画廊。</b></h3> <h3><b>坐着休息的博物馆管理员。</b></h3> <h3><b>巨幅“拿破仑一世与约瑟芬皇后加冕典礼”油画。</b></h3> <h3><b>这个称为“奥地利的安娜小盒子”高约20厘米,由金制的叶与花飾覆盖在蓝缎和木质框架上,产生独特的刺绣效果,在17世纪备受崇尚。</b></h3> <h3><b>达芬奇所画的“蒙娜丽莎”被誉为卢浮宫博物馆的三个镇馆之宝之一。有人戏称镇馆三宝就是三个残疾人:没脑袋的胜利女神,没胳膊的维纳斯,没牙齿的蒙娜丽莎。</b></h3> <h3><b>胜利女神雕像在1863年发现于爱琴海的岛上,雕像的创作年代多数意见认为是公元前200年左右。雕像的衣裙充满了动感,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力。</b></h3> <h3><b>大理石维纳斯雕像高204厘米,相传雕刻于公元前150-50年间。“断臂维纳斯”在1820年发现于爱琴海的希腊米洛斯岛的一座古墓遗址旁边,从此就著称于世,成为爱与美的象征。</b></h3> <h3><b>20年前我们在卢浮宫内观赏蒙娜丽莎画像时,画像与其他作品同时在墙上平排陈列,虽然观赏人数也稍多,但完全没有拥挤感,能安安静静地具有足够的时间欣赏。这次要和这幅名画见面,从底楼踏上自动楼梯排长队逐级而上花费不短的时间,一进陈列厅内竟然只见蒙娜丽莎画像孤零零的被独自“禁闭”在一个白色的透明框里,而参观者排着长队等候进入围绳内观赏。</b></h3> <h3><b>等到允许进入围绳内时,世界各国的游客蜂拥而入,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和蒙娜丽莎合照留念,平均在画像前停留的时间为一至二分钟。</b></h3> <h3><b>可怜的蒙娜丽莎,可怜的游客,无语。</b></h3> <h3><b>中午我们就餐餐厅前的小广场,广场于1911年开放,雕像为国王爱德华七世,餐厅对面为爱德华七世剧场。</b></h3> <h3><b>中午就餐的法国风味餐厅,遗憾的是六只焗蜗牛中有两只用小叉挑了好久也没有找到壳中的肉。</b></h3> <h3><b>午餐后开始下雨,因此我们就决定回所住酒店稍作休息。</b></h3> <h3><b>我们所住酒店为巴黎凯旋门收藏家酒店。</b></h3> <h3><b>下午雨停,所住酒店离凯旋门仅十余分钟的步行路程,因此虽然我们很感疲惫,还是不想为近在咫尺的凯旋门留下遗憾。途中经过的拿破仑酒店,酒店前悬挂着五星红旗。</b></h3> <h3><b>途中经过法国著名19世纪作家巴尔扎克的雕像。他一生共创作了91部小说,写了2400多个人物,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被誉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b></h3> <h3><b>巴黎凯旋门又称雄狮凯旋门,位于戴高乐广场中央。是拿破仑为纪念1805年打败俄奥联军于1806年下令修建而成,直到1836年才全部竣工。</b></h3> <h3><b>晚上去到埃菲尔铁塔观赏夜景。</b></h3> <h3><b>铁塔前的“和平之墙”。</b></h3> <h3><b>由着名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埃菲尔设计的埃菲尔铁塔建成于1889年,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当年这座为了世博会而建的钢铁建筑物被认为是一个丑陋的柱子,掩盖了巴黎圣母院,荣军院,凯旋门等著名的法式建筑物的光芒,广受诟病。但想不到现在已经是巴黎的地标和符号,成了法国的文化象征,也是世界上最多人付费参观的名胜古迹。1991年埃菲尔铁塔和巴黎塞纳河沿岸整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b></h3> <h3><b>匆匆游览了巴黎一整天,至此整个14天欧洲文化名城游轮游全程结束。游程中先后游览了捷克,卢森堡大公国和法国的各自首都布拉格,卢森堡市和巴黎,也游览了德国南部的城镇,明显感觉到每个国家的建筑风格不同,也感受到各个国家民风的不一,通过观赏和导游的讲解对这几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得益匪浅。</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