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丝学堂]21:汉字的特色和造字之法

罗新

<h3><i><font color="#167efb">北大84级微信群的周末讲座,已经到了21期。这一期由物理系的马明芳,给大家分享汉字的魅力。</font></i></h3><h3><i><font color="#167efb"><br></font></i></h3><h3><i><font color="#167efb"><b>马明芳</b>,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获硕士学位。师从张闻玉先生,精研古代天文历法及传统小学(文字声韵训诂)。现任中国文化书院古琴研究会副会长。</font></i></h3><h3><br></h3> <h3 align="center"><b>汉字特色造字之法&nbsp;</b><br></h3><div><b></b></div><h3> </h3><h3 align="center">马明芳</h3><h3><br></h3><h3>各位同学好!感谢群主罗新同学给我这个难得的分享机会。 </h3><div><br></div><h3><b><font color="#333333">背景:</font> </b></h3><div><b><br></b></div><h3>汉字对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从小陪伴我们。汉字有多少个?</h3><h3>&nbsp;</h3><h3>汉代《说文解字》9353 字;《广韵》(宋修)26000 余字;《康熙字典》47000 余字;《中华字海》收字八万多。汉字经历由少渐多的发展过程。 </h3><div><br></div><h3>自古有仓颉造字说,最早的汉字只有几百个(五百初文)。如果回到汉字本 源,找到汉字的本意,来研习汉字之学,必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h3><div><br></div><h3>《说文》讲“六书”,汉字六种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 与假借。独体为文,合体为字。象形(如日月马牛羊)、指事(上下一二三)基 本是独体的文,合数不过五百。会意字(人言为信,止戈为武),只有一千三百左右。转注、假借是早期的造字法,总量只有数十个(在学术界尚有争议)。最 能产的造字法“形声”,形符加声符(如江河湖海),占了现在汉字的 90%以上。 按照“六书”的线索来研习汉字,需要专门记忆分析者不过二千余字,驾驭数万汉字,这就是“以简驭繁”之法。 </h3><div><br></div><h3>这一系统方法不是今人的创造。清代汉学家们如江永、戴震、段玉裁等人, 将《说文解字》的研究推向一个高峰。章太炎先生从小受教于外祖父和父亲,家 学深厚,十岁时对《说文解字》相当熟悉,后问学于俞樾(曲园),终成一代国 学大师。清末民初,章太炎先生将传统小学(文字、声韵、训诂)从经学中独立 出来。章(太炎)黄(季刚)学派,是继承清代前贤对汉语言文字系统研究的集 大成者。传统小学的学问经章、黄及弟子们在各地讲授,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 学术界的主流。可惜这一学术尚未普及到普通教育中。后来,西学大潮涌入到各 个研究领域,按照西方分科逐步细化的思想来研究汉语成为主流。解放后,大中 小学的教育都基于这种思想。形成了我们今天的语文教育模式。</h3><h3>&nbsp;</h3><h3>“夫所谓学者,有系统条理,而可以因简驭繁之法也。明其理而得其法,虽 字不能遍识,义不能遍晓,亦得谓之学。不得其理与法,虽字书罗胸,亦不得名 学。”(黄侃《文字学笔记》) </h3><div><br></div><h3><b><font color="#333333">今天主要讲三个问题:</font></b></h3> <h3><b><font color="#167efb">一、 汉字的特性: </font></b></h3><div><font color="#167efb"><font color="#333333"></font><b></b><font color="#167efb"></font><br></font></div><h3>汉字有她的内在规律。找到这种规律,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可以帮助了 解我们自己的思维模式。 </h3><div><br></div><h3><b><font color="#b06fbb">汉字的特性一:系统性、逻辑性;</font></b></h3><h3>&nbsp;</h3><h3> 日本汉学家石井勋说:“没有哪一种文字像汉字那样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 </h3><h3>(《语文教学通讯》1995 年 4 期 63 页)。 </h3><div><br></div><h3>《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编写的,中国古代第一部字典。也是学习汉字最重 要的一部工具书。《说文解字》共 9353 字,540 部首。</h3><div><br></div><h3> 举例 1: </h3><h3>《说文解字》卷六 “木”部首,共 421 字。 </h3><h3> 木,象形字。1 字 </h3><h3><br></h3><h3>由“木”产生的“加体象形字”:果(木实也)、朵(树木垂朵朵也)等 4字(另两字今已罕用,电脑中未能显示); </h3><h3><br></h3><h3>特指“木”的某一部分(指事字):本(木下)、末(木上)、朱(赤心木);3 字; </h3><h3><br></h3><h3>用太阳与树木的关系会意字:杲(gao4 日在木上,明也)、杳(yao3 日在木下,冥也)、東(日在木中,太阳升起的方向。另设为部首);2 字 </h3><h3><br></h3><h3>其他会意字:某(酸果也。从木从甘)、枚(榦也,可为杖。从木,从攴)、栞(刊)、枓(zhu4 勺也。从木、从斗)、杓(biao1 枓柄也。从木、从勺)、臬(射准的也。从木,从自)6 字。 </h3><h3><br></h3><h3>其余 410 字均可归为形声字。这些形声字大体有三类:</h3><h3>&nbsp;</h3><h3> 与木有关的各种树、果实(形符“木”+声符*,):橘橙柚樝棃梬桂棠杜......</h3><div><br></div><h3> 用树木为原料:柱楹杠栅棺椁......</h3><div><br></div><h3>树木某些性质、特征:栠(木弱貌)枖(木少盛貌)朵(树木垂朵朵)枉(衺曲貌)柔(木曲直)枯(槁也); </h3><div><br></div><h3>这样从“木”出发,我们可以认识 400 多字,同时我们能够了解汉代的植物学。 </h3><div><br></div><h3>当然我们可以将“水” “金”“火”等 540 部首都这样分析一遍。我们可以从“水”部 468 字了解汉代的水文状况。</h3><h3>&nbsp;</h3><h3>实际上,每个部首含有的字数是不同的,差异很大。 </h3><div><br></div><h3>含 100 字以上的部首有 25 个,计有 5000 余字,占了《说文》字数的大半,如:金木水火土人女手目口肉马鸟虫竹辶邑(右阝)等; </h3><div><br></div><h3>只含有 10 个字以下的部首多达 399 个; </h3><div><br></div><h3><b><font color="#333333">熟悉《说文》部首,就能理解古人是如何对事物进行分类的,而这种分类思 想通过汉字影响到我们今天的意识。 </font></b></h3><div><b></b><font color="#333333"></font><br></div><h3><b><font color="#333333">《说文》部首分类法,也成为可研究的一个问题。 </font></b></h3><div><b></b><font color="#b06fbb"></font><font color="#333333"></font><br></div><h3>举例 2:《说文解字》卷十“火”部 </h3><div><br></div><h3>火,象形字。 </h3><h3>火的状态:烈(火猛也。从火,列声)烝(火气上行也。从火,丞声)颎(jiong3火光也。从火,顷声)㷳(火色也。从火,雁声)爚(yue4 火飞也。从火,龠声);</h3> <h3>火的用法:熹(炙也。从火,喜声)煎(熬也。从火,前声)炮(毛炙肉也。从 火,包声) </h3><div><br></div><h3>用火的各种行事:(火龜)(灼龟不兆也。从火,从龜)煉(铄冶金也。从火,柬 声)焚(即燓。烧田也。从火,从棥,棥亦声); </h3><div><br></div><h3>火的产物、效果、感觉等:煙(火气也。从火,垔声)炳(明也。从火,丙声) </h3><div><br></div><h3>煒(盛赤也。从火,韋声)光(明也。从火在人上)熱(温也。从火,埶声)焅(旱气也。从火,告声)黑(火所熏之色也。从炎上出囱)。 </h3><div><br></div><h3>火与热、明、干、黑等等系联在一起,构成了中国古代的“类”概念,《说文》中体现在三个连续的火、炎、黑部首下。 </h3><div><br></div><h3><b> 互联网上可以方便地查找到各类字典,古籍内容。这时,只要有个清晰的条理,就可以很好利用这些电子工具了。</b> </h3><div><br></div><h3><b><font color="#b06fbb">汉字的特性二:汉字是表意兼表音的。 </font></b></h3><div><b><font color="#b06fbb"></font><br></b></div><h3>许多汉语专业的人都不假思索地说:汉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中国古文字 学通论》《文字学概要》),这是直接借用了西学的方法得出的结论。 </h3><div><br></div><h3>在西周的周公时代,就存在雅言(官话,现在叫普通话)。春秋战国,尽管 文字分化,用字混乱,当时虽然方国之言迥异,但雅言一直作为通用语。《论语·述而》(7·18)中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孔子与乡邻日常讲鲁国方言,但讲解经书,执行礼仪,一定是用雅言。战国时,虽王室衰微,各国之间仍以雅言为通用,士大夫在正式场合说话用雅言,著书立说当然也用雅言。诸子百家虽来自不同的国家,但口中所言,笔下所写,虽间或有方言词语混入,但大体说的都是当时的普通话。诸子之间是不需要翻译的。 </h3><div><br></div><h3><b>自古读书人讲一套与汉字相对应的普通话,这是汉语独有的现象。</b></h3><h3>&nbsp;</h3><h3>举例:合上,河上,和尚;斩首、斩手;无限,无线; </h3><div><br></div><h3>中华汉字就其终极本质而言并非记录语言的符号而是中华汉字使语言成为 了确切的言语!(《汉字起源新探》顺真) </h3><div><br></div><h3>初文的象形、指事字,会意字,是表意文字。而大量形声字有形符、声符。 既能表音,又能表意。 </h3><div><br></div><h3>有一部分声符明显带有表意的作用。形符通常在左边,声符在右边,这个学 说“右文说”。(《梦溪笔谈》记,宋王圣美创) </h3><div><br></div><h3>举例: </h3><div><br></div><h3>如:戔,有小义。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歹而小者曰残,贝之小者曰贱,竹薄者曰笺(表识书也。从竹,戋声。)。</h3><h3>&nbsp;</h3><h3>举例:凡叚(xia2)声多有红义。霞(赤云气也),蝦(蝦蟆也),赮(赤色也),騢(马赤白杂毛),瑕(玉小赤也);</h3> <h3>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八十多处用到此法。</h3><h3>&nbsp;</h3><h3><b><font color="#b06fbb">汉字特性三:汉字是视觉符号。 </font></b></h3><div><b><font color="#b06fbb"></font><br></b></div><h3>日本汉学家石井勋说:“汉字是一种只要用眼睛看就能思考,即是语言不 同也能理解其意思的唯一的一种文字。”(《语文教学通讯》1995 年 4 期 63 页)。 </h3><div><br></div><h3>汉字可以脱离语言而存在,超越语言而相通。汉字广泛存在于日语、韩语、前越 南语,这个特点是很重要的。 </h3><div><br></div><h3><b><font color="#b06fbb">汉字特性四:汉字稳定性强,流传久远。</font></b> </h3><div><br></div><h3>《诗经》时的字我们可以认出 70%;《唐诗》《宋词》不需要过多解释,直接读就可以大体会意。 </h3><div><br></div><h3> </h3><h3><b><font color="#b06fbb">汉字特性五:她是有神韵的。</font></b></h3><h3>&nbsp;</h3><h3>汉字举例:信(人言为信)、武(止戈为武)、古(故也。从十、口,识前言者也。臣铉等曰:十口所传,是前言也)器(皿也。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 </h3><div><br></div><h3>汉字组合成词汇,尤其古汉语。一字一音,一字一词。极为精炼。 </h3><div><br></div><h3>所以才能产生特殊的文体、书体。(对联) </h3><div><br></div><h3>汉字构成的成语(画蛇添足、坐井观天),流传千年,不需解释,有极强的画 面感。 </h3><div><br></div><div><br></div><h3> </h3><h3><b><font color="#167efb">二、研习汉字的重要性: </font></b></h3><div><b></b><font color="#167efb"></font><br></div><h3>文以载道,中国文化是依赖汉字传承的。 </h3><div><br></div><h3>南怀瑾先生曾讲到这样一件事: </h3><div><br></div><h3>当年一个哈佛大学教授问我:“我问你一个问题,历史上一个国家民族亡掉, 是不是永远不会翻身?”我说:“不错,你们西方历史是这样。”“那对不起,我请问你们中国,几次亡国,这个国家永远存在,理由是什么?”我说:“那你西 方人不懂,统一!”他说:“什么叫统一啊?”我说:“文化的统一,文字的统一。” 他听了愣了:“嗯,有道理。” 《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下) </h3><div><br></div><h3>无论“中学”还是“西学”,皆为人类文化之一部分。那什么又是文化呢? </h3><div><br></div><h3>南怀瑾先生认为:“文化是空洞的名称,下不了定义的哦!譬如我们常常提中国 文化,请问中国文化是什么?有人说中国文化是儒家、道家等等,我说你们都讲 错了,文化是总体的,政治、经济、教育、社会、文学、艺术、军事,没有哪一 样不包含在内,总体有个空洞的名称叫做文化。”而“文化的基础是什么呢?我的定义是:<b>言语,文字,思想(思维方式),生活习俗</b>,这四个要素的构成就是文化。至于政治,教育,军事,艺术,文学等等,那是后面的事。” </h3><div><br></div><h3>南怀瑾先生认为:“中国文化的根本中心是什么?只有一个字,‘道’,不是 道家的道,这个道是中国原始的,五千年以前就有了。代表什么?宗教、哲学、科学,一切文化、艺术、政治、经济都包括在内,给它一个总体名称叫道。”《廿 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下) </h3> <h3><b>中国文化即是道的文化。</b></h3><h3>&nbsp;</h3><h3> 上世纪三十年代,“汉字拼音化”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全盘西化”已不可 逆转。 </h3><div><br></div><h3>章太炎先生坚持“国学讲习”,直到去世前一天。 </h3><div><br></div><h3>他说:“夫国於天地,必有兴立,所不与他国同者,历史也,语言文字也。</h3><h3>&nbsp;</h3><h3>二者国之特性,不可失坠者也。昔余讲学,未斤斤于此;今则外患孔亟,非专力 於此不可。余意凡史皆春秋,凡许书所载及后世新添之字足表语言者皆小学。尊 信国史,保全中国语言文字,此余之志也。” </h3><div><br></div><h3>“平生学术,始则转俗成真,终乃回真向俗。”(章太炎) </h3><div><br></div><h3><b>我们研习汉字最直接的好处是: </b></h3><div><b></b><br></div><h3>可以增加阅读古书的能力,了解我们自己的历史。&nbsp;</h3><div><br></div><h3>可以增加我们的审美能力,对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有更高层次的理解。</h3><div><br></div><h3>语言文字之学,为各种学问之预备,舍此则一无可通。(黄侃) </h3><div><br></div><h3> </h3><h3><b><br></b></h3><h3><b><font color="#167efb">三、如何分别“六书”? </font></b></h3><h3><b><br></b></h3><div><b><font color="#167efb"></font></b></div><h3><b><font color="#333333">汉字演变简史</font><font color="#167efb"> </font></b></h3><div><b></b><font color="#167efb"></font><br></div><h3>汉字字形的演变分为两个时期:古文字、今文字。</h3><h3></h3><h3><br></h3><h3>古文字:甲骨文、金文、大篆(六国文字)、小篆;</h3><h3><br></h3><h3>今文字:隶、楷、行、草;</h3> <h3>   </h3><h3><font color="#b06fbb">1、甲骨文 </font></h3><h3>甲骨文至今共发掘 15 万片;卜辞所用字四千六百余字(一说 4300 字);学者识别的有 2000 字;得到大家公认的不足千三百(1300 字)。(2019 年 10 月至 2020年 2 月,天津市博物馆有纪念甲骨文 120 周年展览,120 件甲骨) </h3><h3><br></h3><h3><font color="#b06fbb">2、金文 </font></h3><h3>宋代即有“金石学”。 </h3><h3>出土的西周青铜器的铭文资料,内容超过《尚书》,是可靠的史料。 </h3><h3>西周青铜器有数万件,所用汉字八千左右。(《古文字谱系疏证》载 8875 字) </h3><h3>(某些字尚有争议。) </h3><h3><br></h3><h3><font color="#b06fbb">3、大篆:籀文、石鼓文、诅楚文 </font></h3><h3><br></h3><h3>籀文:周宣王太史籀作大篆。 </h3><h3>籀文保留在《说文解字》中二百余个;与小篆相同的字,没有单独标注。 </h3><h3>秦初有《史籀篇》,已经散佚了。青铜器上的大篆,也可以称为金文。 </h3><h3><br></h3><h3>石鼓文(凤翔石鼓是唐代初年在陕西天兴县(凤翔)南二十里许发现的,当时称为“猎碣”,因石形似鼓,韦应物、韩愈作《石鼓歌》,于是又称为“石鼓文”。) </h3><h3>(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P11)</h3> <h3><font color="#010101">诅楚文(北宋元丰年间,出土三块。) </font></h3> <h3>战国文字中的秦系文字:周平王东迁之后,将西周故地封给秦国,所以秦文字完整地继承了西周文字。加之秦国在文化上低于东方六国,文字的发展少有发挥,也完整地保留了西周文字的体系。所以学界往往周秦并举,秦系文字有时也称作周秦文字。这一体系随始皇帝“书同文”而传至今,所以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秦系文字。 </h3><h3><br></h3><h3><b>六国文字</b>:是指春秋末年至秦统一以前这段历史时期内,齐、燕、韩、赵、魏、楚等国曾使用过的一种古文字。各国文字虽有差异,但并没有到无法辨识的程度,毕竟都是从西周文字同源发展而来。近年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竹简、青铜器等资料丰富。《古文字谱系疏证》8875 条目。 </h3><h3><br></h3><h3><font color="#b06fbb">4、小篆</font>:秦李斯制;峄山碑刻;(宋代徐铉开始摹写《峄山石刻》 </h3><h3>秦篆规范化:确定各种偏旁的形体;固定偏旁在字体中的位置;选定偏旁的种类和性质;规定每字的书写笔数; </h3><h3>秦统一中国后,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是中国文化得以统一发展的极重要阶段。 </h3><h3><b>《说文》中含有大篆、古文,通《说文》,则可以通古文字。</b> </h3><h3><font color="#b06fbb"></font><br></h3><h3><font color="#b06fbb">5、今文字阶段:</font> </h3><h3>隶书的创立:《说文解字叙》“是时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吏卒兴戍役,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 </h3><h3>古隶,半篆半隶;秦统一中国前。 </h3><h3>隶变举例:(这是一种必然。利:书写迅速,害:损失了造字信息) </h3><h3>隶变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分化,一个形体演变为几个形体,如水、手、心、火是“一形多化”。 </h3><h3>水,江,河,激,消,波,減;澩,砅;泰,淼,漀,漿;益; </h3><h3>心,慰,愚,忽;怜,悯,慷,慨; </h3><h3>手,掌,拳,揱(shuo4),摯;拱,拇,指,推,拉; </h3><h3>火,燒,爆,炮,煙,灰,炭,炅,光,尞,炎;然,烈,煎,熬,烝,黑; </h3><h3>廾,竦手也。从左,从又。异,弄,戒,弈;兵,具;奉,奂;丞; </h3><h3>屮,艸木初生也,象丨出形,有枝茎也。每;毒;熏; </h3><h3>网,四。罩,罪,</h3> <h3>二是同化,几个不同的形体变为同一形体。“多形化一形”,奉、春、泰、奏、秦、舂就是同化的结果会在一起了。 </h3><div>奉,本是从収(gong4)从手,丰声; </div><h3>泰,本是从水从収(gong4),大(tai4)声; </h3><h3>舂,从臼从午(杵)从収,是两手用杵舂碓(臼); </h3><h3>秦,从禾,舂省;伯益之后所封国。一曰,秦,禾名。 </h3><h3>春,从艸,从日,艸春时生也。屯声。 </h3><div><br></div><h3>丘,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从北,从一。一,地也。 </h3><h3>兵,械也。从廾持斤,并力之貌。斤,斫木斧也。</h3><h3>&nbsp;</h3><h3>肉,极个别字保留“肉”,绝大多数变为“月肉”旁。胖,肩,膀; </h3><h3>月,朔,朏,霸,朗,期,朦胧; </h3><div><br></div><h3>王:皇,闰。 </h3><h3>玉:玩,玲,珑。 </h3><div><br></div><h3>隶变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古文字还有形可象,今文字就是符号了。 </h3><div><br></div><h3>还有一些字,隶变前后差异很大,没有规律。 </h3><h3>通过抄写《说文解字》当可以一一辨别。 </h3><h3><br></h3><h3><b>分别六书之法 </b></h3><div><b></b><br></div><h3><b>小学入门之法:以分别六书为急(黄侃语)</b></h3><h3><b>&nbsp;</b></h3><h3><b>一本《说文解字》,一本《张闻玉文集·小学卷》即可开启文字之旅。 </b></h3><div><b></b><br></div><h3>《汉书·艺文志》“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h3><div><br></div><h3>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屈,日月是也。(《说文》)<br></h3> 象形字。形、音、义统一。 <br>《说文》中约有 270 字 <br><br>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说文》) <br>形象一物,事晐众物。上下所晐者多,而日月则仅表一物。(章太炎) <div class="cps-upload-file param-img"><div class="cps-img-container media-container editor-img-container" contenteditable="false" data-v-24994c6c=""><img class="img ls-is-cached lazyloaded" style="height: 68.55px;" alt="" src="https://static2.ivwen.com/users/6575083/36385f9781f52a098a708d21a9846435.jpg?imageView2/2/w/750/h/1400/q/80" data-v-24994c6c="" data-src="https://static2.ivwen.com/users/6575083/36385f9781f52a098a708d21a9846435.jpg?imageView2/2/w/750/h/1400/q/80"></div><div class="edit-container media-inner-editor bottom"><p>指事尚有状词、动词之别,象形多为名词。约有 130 字。&nbsp;<br></p></div></div> <p>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㧑,武信是也。约有 1300 字。 <br>两意相合,方得谓之会意。(太炎)会意之会,乃会合之会,非领会之会。&nbsp;<br></p> <h3><font color="#010101">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font></h3> <h3>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说文》)&nbsp;<br></h3> <div class="cps-upload-file"><div class="edit-container media-inner-editor bottom">转注在学术界一直有争议,分为形转派、互训派、声义派。是个老大难问题。 <br></div></div> 本讲依照张汝舟先生所讲,将《说文》中不能归入其他类别的字,进行统计分析,分为重文成体、变体成字两类,很好地解释了“转注”。 <br><br>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说文》) <br>假借,强调原字的本义与借用义毫无关系。 <br> <h3>《说文》所谓假借,是造字之假借,不是用字之假借。 </h3><div><br></div><h3>造字之假借乃引申之意,非别字之谓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命令、县令二义;长,长短、长幼、官长三义。</h3><h3><br></h3><h3>用字之假借,就是写别字,通常所说的通假字。通假字大体有两种:同音通假,指古音相同;同声符通假,声符必同。掌握造字法,才能很好地识别通假字。 </h3><div><br></div><h3> 假借之与转注,正如算数中之正负数。有转注,文字乃多;有假借,文字乃少;(章太炎) </h3><div><br></div><h3> </h3><h3><b>结语: </b></h3><div><b><br></b></div><h3>民国初年的文人研习汉字与今日的不同起码有两点: </h3><div><br></div><h3>1、古代文人,“为人”与“治学”是一个整体,密不可分。 </h3><h3>读书人当以四海为量,以千载为心。(黄侃) </h3><div><br></div><h3>凡学问无论何种,以平易近人为常,以不可思议为变。(黄侃) </h3><div><br></div><h3>2、今天的语文教学是接受西方思想百年之后的教学。有许多新的理论产生,这已经是事实。这种情况确实造成古文字学、传统声韵学成为“绝学”。普通人难以入门。新出土的器物越来越多,甲骨、金文、六国文字都成为专门之学,古文字学离普通人也越来越远。 </h3><div><br></div><h3>集解之学行,则无真正之学(经学之道亡);科学之法行,则无自然之文。 (黄侃) </h3><div><br></div><h3>治国学当力戒二弊。一曰不讲条理。一曰忽略细微。讲条理而不讲细微,如五石之瓠。讲细微而不讲条理,如入海量沙。(黄侃)</h3><h3>&nbsp;</h3><h3>无论历史学、文字学,凡新发见之物,必可助长旧学,但未能推翻旧学。新发见之物,只可增加新材料,断不能推倒旧学说。(黄侃) </h3><div><br></div><h3>我们群里曾经讨论到汉语的问题。 </h3><div><br></div><h3>《现代汉语》课程讲汉语的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静下心来想想这三要素是拼音文字的三要素,这是照搬西方来的。</h3><h3>&nbsp;</h3><h3>汉语的表达基础是汉字,三要素皆依赖“汉字”。</h3> <h3>现代汉语有词汇五十万条,如果按照“词汇学”的方式进行下去,五十万条都要研究清楚从古到今的历史(《古代汉语》(高小方)除了这个提议外,这是一本非常好的教科书)汉语的学问真的要这样做吗? </h3><div><br></div><h3>“词汇学”还是要从“字”出发。比如“素”字,《说文》白緻繒(zeng1)也。从糸𠂹,取其澤也。𠂹(chui2),表柔然光洁;糸(mi4),表絲綢。 </h3><h3><br></h3><h3>作为词的“素”,根据本义中“素的色”,引申为泛指一切白色,再引申为白白、空;再根据素“未经染色的特质”,引申为朴素、素质、原本。 </h3><div><br></div><h3>这样了解了汉字的本义,再来理解词汇的意义,就容易了。 </h3><h3><br></h3><h3>最后以张闻玉先生撰写的一副长联结束本次分享: </h3><h3><br></h3><h3>门径各异 </h3><h3><br></h3><h3><i>有学生问某老师,近代学术史上章(太炎)黄(季刚)学派与所谓“西学东渐”后形成的赵(元任)罗(常培)一派各有什么特色特长,某老师出一长联应答。余得之,玩味再三,似非而是,似是而非。录于此,以博一粲。&nbsp;</i></h3><div><i></i><br></div><h3><font color="#b06fbb"><i>旧国学大师章太炎传演乾嘉学风 严谨朴实 熟谙经史菁华 异文异训 左右逢源 功力见诸眉批 言简意赅 点点滴滴十七八篇 多为警策妙语 出自黄先生笔下而凝千古精英 非通儒莫晓 </i></font></h3><h3><font color="#b06fbb"></font><i></i><br></h3><h3><font color="#b06fbb"><i>新洋派泰斗赵元任引进欧美方法 时髦泼辣 崇尚逻辑推理 音读音标 中外堪比 智巧取之卡片 广征博引 浩浩泱泱数百万字 尽是巨著鸿编 陈于王教授 </i></font></h3><h3><font color="#b06fbb"></font><i></i><br></h3><h3>案头乃成一代制艺 令老幼皆知 </h3><h3><br></h3><h3><b>参考书目</b>: </h3><h5>《张闻玉文集小学卷》(贵州大学出版社 2016 年 8 月)<br></h5><h5>《章太炎国学讲演录》(中华书局 2013 年 7 月)<br>《文字声韵训诂笔记》(黄侃述,黄焯记)<br>《说文解字校订本》(第二版)(凤凰出版社 2004 年 4 月)</h5><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