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留守儿童的家

闲庭漫步

<h3>  今天,2019年12月7日,我应沾化心理健康协会吕明梅会长的邀请参加了下洼镇留守儿童入户调查活动,从早上7:00出发回到家已是晚上6点多了,疲惫的一天,充实的一天,也是感慨颇多的一天!</h3><h3> 村里的留守儿童有点可怜!</h3><h3> 村里的爷爷奶奶们太辛苦了!</h3><h3> 村里的爸爸妈妈们离婚率太高了!</h3><h3> 村里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问题!</h3><h3> </h3><h3><br></h3> <h3>首先,村里的留守儿童有点可怜。本来以为随着城镇一体化的发展,现在的农村条件虽然比不了城镇,但也越来越富裕了,没想到走进留守儿童的家却不是这样的。尤其是爷爷奶奶年龄偏大的孩子,他们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条件都不好,没有什么玩伴,没有零食,缺少关爱,特别是跟随父亲的单亲家庭儿童。因为生计,父亲外出打工,很长时间不回家,不经常跟孩子联系,爷爷奶奶忙于家务,也不会和孩子交流,以至于这些儿童的世界很闭塞,不能参加任何有意义的活动,更没有好的课外书籍。</h3> <h3>然后是爷爷奶奶们太辛苦了。他们年轻一点的五十几岁,年龄大的有七十多岁。孩子们不在家,他们既要干农活做家务,又得来回接送孙子或孙女,很是疲惫。印象挺深刻的是下洼镇韩家村樊国帅,父母离异,爸爸外出打工,妈妈情况不祥,70来岁的奶奶自己一个人扶养孙子,碰到下雨天或来不及接送就只有麻烦好心的邻居帮忙,说起来老人家一脸无奈!</h3> <h3>更让我难受的是北陈家村张朝阳,父母都在江苏打工,还有一个刚刚出生的弟弟,爷爷瘫痪在床10年,里里外外只靠奶奶一个人,奶奶顾不上他以至于他很迷恋手机游戏,劝说也没用,奶奶说经常被孩子气哭,希望有人能够帮到她!</h3> <h3>另外,农村的年轻父母们离婚率太高了。我们小组一共走访了31个家庭,其中韩家村韩霄羽爷爷拒绝入户,杨李村李鑫孟小朋友家里没人,剩余的29个家庭有9对年轻父母离异,并且都是把孩子留给父亲扶养,父亲外出打工,理所当然就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真是无语!现在的年轻人怎么了?结婚前那么相爱,山盟海誓,相约不离不弃,但婚后又那么自我,不懂得相互包容,相互忍让,只考虑自己的感受,不顾及离异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明明是缺乏责任心!所以强烈呼吁政府关注即将走上婚姻殿堂的年轻人,应当提前给他们做婚前教育~</h3><h3><br></h3> <h3>韩家村的李浩宇小朋友,从小被妈妈丢下,不知道妈妈叫啥,长得什么模样。我们到他家时,他还没有起床,被奶奶从被窝里叫起来跟我合了影。</h3> <h3>樊国帅小朋友父母也离异,跟随年迈的奶奶生活</h3> <h3>刘欣瑞小朋友,父母离异,爸爸在外打工,母亲从来不跟她联系,跟随奶奶</h3> <h3>毛博文,八年级学生,父母离异,父亲外出打工,也挣不了多少钱,不知道母亲叫什么,在哪里,爷爷最近又突发疾病去世,跟随年迈的奶奶生活,没有社会支持~</h3> <h3>最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太难了。包括两方面,一是文化教育,还有一方面是心理健康教育。</h3><h3>因为爷爷奶奶的年龄偏大,基本上都没有什么文化,还有很大一部分直接不识字,而现在的学校教育信息量大,知识涉及到方方面面,所以他们根本辅导不了孩子,低年级孩子还好,靠邻居高年级孩子或在家的叔叔伯伯帮忙,可高年级孩子就不好办了,依靠城市里无处不在的网络帮忙对他们而言可能是梦想。所以这些孩子大部分的文化成绩都是中游偏下,无法想象他们能不能读完初中,甚至高中。</h3> <h3>阎家庙村的刘星辰小朋友父母离异,因为奶奶不能帮他辅导作业,我们到他家时刚好有邻居家的伯伯在帮他</h3> <h3>这些孩子的心理教育更是令人担忧。他们从小就生活在爷爷奶奶的抱怨中,尤其是离异家庭,由于爷爷奶奶的积怨太深,他们丝毫不避讳妈妈对孩子的抛弃,什么跟别人跑了呀,从不联系呀,不知道在哪里呀,听着这些诋毁妈妈的话,孩子们心里会是什么感觉呢?他们心中还有爱吗?他们会不会在同学朋友面前自卑呢?那一张张无助躲闪的眼神真令人心疼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