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曾记得,高二语文课本中有一篇课文叫做《郑伯克段于鄢》,文中,我们见证了一场由母亲偏心引发的惨剧。姜氏,一个把偏心演绎到极致的母亲,厌恶哥哥,宠爱弟弟,造成了两个儿子的性格缺陷,本该作为兄弟关系的粘合剂的妈妈,反而帮助弟弟谋反,使兄弟两人分道扬镳,越走越远。</h3> <h3> 现代作家郑渊洁说过:“孩子的成长,成也母亲,败也母亲。”可见,母亲的素养,是孩子成长过程的重要航标,直接会影响孩子眼前的健康成长和未来的发展。母亲的爱,决定孩子一生的幸福;母亲的教育,决定孩子一生的成就。作为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母亲的三观是子女三观的来源。</h3> <h3> 作为当代教师的我们,我们也也扮演着诸多孩子的母亲,应该秉持一种有教无类的精神,不偏袒任何一个孩子,让他们学会谦让的美德,让他们拥有竞争的实力,让他们懂得公平的必要。</h3> <h3> 学习美德,涵养德行,这样的孩子更无私,更博爱,也更快乐;也更能与人和谐相处。</h3><h3> 培养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奋斗,明白付出才有收获的铁铮铮的道理。</h3><h3> 培养他们的平等意识,让他们感受到作为老师的我们这份均等的爱,这样的话,他们的人格更健全。</h3><h3> </h3> <h3> 综上所述三种观点,我认为,如果孩子有过强的好胜心,弱肉强食,这样会影响孩子之间感情;如果孩子之间过分谦让的话,这样则会养成孩子不劳而获的习惯,就会抹杀他们的进取之心,平均主义,不利于竞争力的培养;又如果孩子之间不公平,可能非自愿的话,就会导致心理偏狭。孩子之间表面的公平,实际能力弱的就会必然吃亏。</h3> <h3> 因此,我想, 如若今天的我们能把这三种观点恰当的处理并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以及工作中的话,待来年,我们的世界将会只剩下春暖花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