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9年武汉市江夏区初中语文中心组骨干教师研修班系列报道一</h3><h3><br></h3><h3> </h3> <h3> 怀着欣喜和期待的心情,江夏区初中语文中心组领导和骨干教师一行52人东北而行,跨越水远山长,来到文华荟萃的十朝都会南京,参加为期八天的专业研修。</h3> <h3> 室外阳光灿烂,室内开班仪式热烈而紧凑。在武汉华大教师教育发展研究院黄维老师的主持下,江夏区继续教育中心副主任李世辉做了管理的明确要求,对大家提出殷切希望和暖心叮嘱,朱忠文代表全体学员表态,道出大家珍惜缘份,完成任务,坚守学习纪律的决心 。区继教中心主任熊本钱最后发言,强调好的学习润物无声,希望大家做一个有情怀的人。由班主任陈立老师带领我们整个团队,利用此次学习推动江夏教育教学的发展。</h3> <h3> 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员祁海燕老师的讲座《研究视角下的语文教学》在温文尔雅、轻声细语、娓娓道来中诠释了什么叫诗和远方。她从语文教学研究的重要性切入,讲述了语文教学怎么研究,研究什么,怎么做实证研究和课题研究几个问题</h3> <h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祁老师告诉我们,想要教好语文就必需做好研究。首先需要研究教育教学的环境,校本资源可为教学所用,教师对校本资源的价值观可以推动学校的转变。其次,我们要研究课程,在教学中开展迷你课程,利用15-20分钟的碎片时间,灵活开展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再次,我们要研究教学,立足学科教学,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教师做实证研究需要证明课题的价值、能力、条件,研究过程需要证据、量化、科学。做课题研究要确立课题名称的要素:研究中心突出,有鲜明的价值取向,表述准确,有创新性。</h3> <h3> 祁老师的课堂上时有师生互动,气氛和谐,节奏舒缓,有如一首诗歌,给人美的享受。祁老师的讲解细致全面,具有可操作性,有如这冬日暖阳,投射进大家心里,照亮了未来的方向。我们要走出只教教材的局宥,深入研究学情,立足学科发展,培养自己的见解,开展教学研究,使自己的教学实践上升到到理论的高度,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使自己做到形胜、气胜、格胜。</h3> <h3> 午休过后,大家愉快地做起了肩颈操。放松肩颈,放松心情是为了更好地投入下午的学习交流。黄维小班主任的安排贴心暖人。</h3> <h3> 阅读的三重境界就是参禅的三种境界一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黄洁老师由此导课引入曹茂昌专家(南京市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江苏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的讲座一一深度阅读:探究语言的隐形密码。</h3> <h3> 从索绪尔的语言和言语理论到美国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语言的表层结构转换为深层结构),曹老师诠释了深度阅读即探究语言的隐形密码的内涵。从福克纳《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瑟伯《花园里的独角兽》到《红楼梦》中宝玉的梦境、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中的“那人”以及孔子想见卫灵公夫人南子的心理分析和深层解读,曹老师深入浅出、精彩纷呈地揭晓深度阅读的途径。最后曹老师对初中课本中《孙权劝学》、《桃花源记》、《记承天寺夜游》三篇课文进行了多元深度解读,强化了学员们对隐形密码的认知。</h3><h3> 学习中,师生广泛而充分的交流让学员们感受到智慧的泉水在心间汩汩流淌,享受到了深层阅读带来的精神愉悦。</h3> <h3> 揭晓深度阅读的隐形密码,受益匪浅!!!</h3> <h3> 曹教授睿智风趣,学贯中西,理论的高度与深度、论证的广度与细致缜密、讲解的深入浅出,让全体学员受益良多,深感折服和敬意。讲座结束,郑启萍老师以打油诗进行结课——欲穷千里目,需上京鼓楼。京鼓楼,曹教授,指津摆渡话阅读……</h3> <h3> 跋涉水远山长,只为春诵夏弦。让我们在教育教学的路上求真求实,不断自我成长,播洒一路馨香。 让我们胸藏文墨怀若谷,学以致用育英才!</h3><h3> </h3><h3> </h3><h3> </h3><h3><br></h3> <h3>附一组成员名单</h3><h3> 组长:黄 洁(二中)</h3><h3> 组员:郑启萍(二中)</h3><h3> 吴孝敏(二中)</h3><h3> 刘 蓉(二中)</h3><h3> 杨后威(乌龙泉中学) </h3><h3> 李吉桥(乌龙泉中学)</h3><h3> 张小燕(土地堂中学)</h3><h3> 程 芳(郑店中学)</h3><h3> 周月星(郑店中学)</h3><h3><br></h3><h3> 2019.12.7</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