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老黔桂线共命运的都匀铁路中学

段志华

<h3><br></h3><h3>前些年还存在的黔南实验中学,前身是都匀铁路职工子弟中学,它的历史可追溯到1958年。前期属于柳州铁路局柳州铁路分局管辖,1967年柳州铁路局都匀铁路分局成立后由其直接管辖;1978年划归成都铁路局贵阳铁路分局管辖。2007年移交给黔南州政府管理,曾为黔南实验中学,后又改为黔南幼儿师专的分校区。</h3><h3><br></h3><h3>1959年黔桂线全线建成后,由于铁路只通到贵阳,基本上算是一条“断头路”,车次也很少,那时铁路工作人员也就不多。而随着1965年川黔线和1966年贵昆线的建成,四川云南两个方向的车次都涌向黔桂线,黔桂线配套的铁路保障单位和员工明显不足。</h3><h3><br></h3><h3>为了应对当时的运输形势和“三线”建设需要,铁道部于1967年1月批准成立都匀铁路分局,鉴于本地没有业务熟练的铁路员工,铁道部只好从全国各地调入大量人员到黔桂线,有的站段甚至是整批调入,如麻尾机务段就有大量的“大车”师傅是从北方调入的;电务段不少职工则来自华东地区;车务段来自“两广”湖南的则多一些,工务段则多数来自四川和贵州本地的职工。铁路一下新增很多站段和管理单位,再加上铁路沿线也有很多单位,职工人数一下陡增,家属子女也大量随迁,这样就带来了教育和医疗问题,尤其是教育必须要有学校。</h3><h3><br></h3><h3>当时的铁路小学规模还能应付,但原来设在都匀电务段通信所斜对面乘务室(后还借用过分局大楼)的铁路中学由于场地小,只能容下3~4个班级,显然无法容纳当时日益增多的职工子女就读需要。于是,柳州铁路局就采取边建设边办学的办法,先满足初中的要求,到了高中阶段校舍不够用时,就在广西宜山全村临时建了一个“干打垒”建筑学校,都匀铁路分局管辖内的69~71届初中毕业生就到这里上高中。</h3><h3><br></h3><h3>在都匀铁中校舍基建期间,还让都匀铁小69届小学毕业的学生在家等候了一年,到70年9月才在校本部入学。都匀铁中基建持续到1972年,高中部教学楼才建好,这时才将在广西宜山全村的最后一届高中班迁回都匀,他们在校本部只读了一年就毕业了,而真正在校本部全部读完高中毕业的首届高中班是74届的同学。</h3><h3><br></h3><h3>70年代,都匀铁路中学当时在都匀地区还是蛮“牛”的学校,牛就牛在因是新建学校,柳州铁路局特别重视教育,资金投入较多,设施新(如教学楼设计采光好,阴天有7盏40W日光灯补光,黑板是磨砂玻璃,课桌板凳都是全新的,设施在都匀地区是首屈一指的),教师队伍来自全国各地名校,还有柳州铁路局驻地的一些学校调来的优秀教师,普遍素质还是比较高的。如笔者的班主任上海复旦大学毕业的陈永乐老师,在都匀铁中就是一名受到学生爱戴的老师,后来调回上海铁路中学工作,多次获得上海市劳模、优秀园丁奖荣誉。铁中的学生也是来自全国各地,都是随父母工作调动到都匀的,且多数来自铁路交通比较发达的城市。</h3><h3><br></h3><h3>在这种背景下,形成了一个奇特的校园文化现象,以“桂柳话”为主混搭带有各地方言的普通话交汇,各地文化交融,大家在一起互相尊重,团结互助,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移民群体。</h3><h3><br></h3><h3>那时,社会普遍封闭,地区和人员交流很少,而铁路系统社会交往却比较多,平时与南来北往的旅客接触交往,与远方的亲人的来往。还有那时铁路有家属探亲免票,可以回故乡和原居住地区探亲,加深了与外界的交往。在这种环境下,同学们的思想普遍较为活跃,见多识广,培养了外向的性格,当然“调皮”的学生也不少。</h3><h3><br></h3><h3>但最大的遗憾是,都匀铁中创办高峰期正值“文革”期间,与全国一样,这批同学毕业后大多数“上山下乡”,后来回城参加工作,没学到更多知识,绝大多数同学与“高考”无缘,与大学失之交臂。</h3><h3><br></h3><h3>随着经济转型,企业改革改制,很多同学下岗、待岗、内退乃至提前退休。但也有少数同学碰到一些好机遇,加上个人努力,学有成就。如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沈明启教授;北京市科委的正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马晓梅;都匀市林业局的正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谢维斌;曾经先任柳州铁路局副局长后任成都铁路局副局长的陈凌。</h3><h3><br></h3><h3>尽管那时所处的特殊时代背景,但仍然是都匀铁中发展史上的巅峰期,这个巅峰期主要是指当时学校人气很旺,在都匀地区小有名气。当然,恢复高考制度后,也有一大批都匀铁中学子考上了大学,为人生之路、创业之路铺垫了一个好的基础,这也应是都匀铁中发展的黄金期。</h3><h3><br></h3><h3>“文革”时期,由于取消高考制度,教学质量彼此差不多,学校之间看不出有什么差距。都匀一、二中按道理都是比较好的学校,但由于受到“文革”冲击,教学质量也下滑,加上地方经济落后,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十分落后,校舍破旧不堪,两所学校都没有什么生气。加上<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由于当时信息封闭,地方中学与外界交往少,学生多数是本地的,生活圈子较小,没有铁路中学这种条件,对比之下,造就了都匀铁中发展的鼎盛时期。</span></h3><h3><br></h3><h3>相反,由于都匀铁中是在都匀铁路分局成立后扩大的,师资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知名大学的年轻教师。因为是刚组建的铁路分局,从全国各地调来很多职工,随父母到都匀铁中读书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加上全新的教学设施。整个学校显得十分有生气,教师年轻、学生来自各地见多识广,带来了思想活跃、在学习上比学赶帮超的局面。因为属于柳州铁路局管辖,教材是广西的,柳州局抓教育在当时全国是小有名气的,如从柳州铁路司机学校调到都匀铁中的冯老师后来曾参与全国中学教材编写工作。</h3><h3><br></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到了改革开放时期,过去“企业办社会”的路越走越窄,“条块管理”体制的弊端逐渐彰显,企业根本没有那么多精力来承担社会事务。尤其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后,企业抓主业都遇到很多困难,没有更多精力放在“副业”上,在师资配备和资金投入方面都显不足,企业中学高考升学率低也就是自然的,企业办教育的路也越走越窄。凡此种种企业子弟学校的命运基本上都是一样。都匀铁中也不例外的逐渐走下坡路了,巅峰期那些光环随着时代变迁而黯然失色了。</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多年前国家从战略层面考虑,为企业减负,将铁路系统所属的教育卫生机构全部移交给地方,把企业从“办社会”困局中解脱出来。这样,全路从民国时期的扶轮学校到新中国时期的铁路职工子弟学校,从此就画上句号了。</span><br></h3><h3><br></h3><h3>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都匀铁中随着改制更名,一步一步的消失了,这个时段,又恰遇老黔桂线的废弃和改造。一个因老黔桂线而诞生,又随老黔桂线废弃而消失的都匀铁中再也听不到了。她曾经的辉煌也如老黔桂线一样,被车迷们誉为“中国最美铁路线”,改线后的那些旖旎风光从此消失了,曾经的铁路中学母校也风光不再。</h3><h3><br></h3><h3>个人认为,铁路职工子弟学校的管理模式可以改,但名称其实可以保留以延续历史。外地很多铁路中学仍保留铁路中学的名称,有的学校还恢复民国时期的扶轮学校名称,黔桂线于1944年修建到都匀,也创办了贵州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扶轮学校。另外,随着都匀市城市化的加快,从教育资源的布局上,都匀铁中仍然可保留初中年级教学体制,以适应不断增多的教育需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