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头遗址博物馆(一)

流年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二里头考古遗址公园<div>一、宫城遗址:二里头遗址宫城位于"井"字形道路之内,是四周以夯土墙围护的王室禁地、二里头都邑的核心区域。使用时间为二里头文化晚期。宫城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偏东6度左右,方正规整,面积约10.8万平方米。宫城内已发现数十处大型宫殿建筑群夯土基址。</div><div>二里头遗址宫城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宫城遗存、后世中国古代宫城的鼻祖。</div><h3>1号宫殿基址:1号宫殿位于宫城西南部,是宫城西路建筑群的核心建筑,使用时间为二里头文化晚期,是一座建立于大型夯土台基之上的宫殿建筑。台基平面略呈正方形,东北部向内凹进一角;东西长107米,南北宽约99米,面积约10000平方米。台基夯土厚1-4米,夯筑质量极佳,用工量巨大。建筑由主体殿堂、宽阔庭院、正门门塾、四周围墙及廊庑等单元组成,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布局谨严,主次分明。据分析,1号宫殿应是统治者发布政令、进行祭祀活动的礼仪性建筑。</h3> 二、绿松石器制造作坊遗址<div>绿松石器制造作坊位于二里头围垣作坊区内,面积不小于1000平方米,使用时间属二里头文化晚期。已发掘的一处绿松石料坑出土绿松石块粒达数千枚,包括原料、毛坯、半成品、成品、破损品及废料等,相当一部分带有切割琢磨的痕迹。此外还发现有加工用的砺石。该作坊的主要产品是嵌片及管、珠之类装饰品,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绿松石器制造作坊。</div>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font></h3>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前言<br>夏,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在历史文献与考古发现的双重证据中,正在从传说时代走向历史真实,《史记.夏本纪》正在成为翔实可信的历史记载。<br>二里头遗址,自1959年以来60年的考古发掘、几代考古人的潜心探索,一个规划有序、功能悉备、宫室翼翼、百工齐聚、礼乐初成的东亚大都,揭开了尘封的记忆。<br>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作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汇多元以成一体,绥万邦而达天下,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由此奠定,华夏第一王都从这里走来……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第一部分:第一王朝<div>大禹治水,划定九州,奠定了华夏国家的雏形。九州即禹迹,禹迹即天下,天下即中国,成为华夏民族的共识。<div>长江流域的后石家河文化,淮河流域的禹会村遗址,留下来禹征三苗、禹会涂山的历史记忆。黄河流域的王城岗、瓦店、古城寨、新砦、二里头和尸乡沟等遗址,印证了禹都阳城、启享钧台、后羿代夏、少康中兴、桀居斟鄩以及成汤代夏等一系列夏代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div><h3>有夏之居、邦国林立的中原沃土,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的多重证据一次次在这里汇集。中华文明多元化在经历了漫长发展和交融后,终于在河洛之间形成了王朝国家肇始的中心。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在这里登上舞台……</h3></div> <div>第一单元:茫茫禹迹,九州攸(you-1)同<br><h3>距今4000年前,一场波及黄河流域的特大洪水,是天下苍生忧患重重。历代文献记载着大禹治水的史实,禹在长达数十年中,栉(zhi-4)风沐雨,亲操耒耜,三过家门而不入,疏河浚川,最终平定水患。而后凝聚民心,擘(bai-1)划九州,使得一个广域的王权国家开始形成。</h3></div>1.1&nbsp; 洪水遗迹 1.2&nbsp; 维禹之功:维禹治水之功,自有史以来的简牍册典,传载有序。<div><br></div> 第二单元:赐土命氏,祚以天下。<div>禹都阳城、禹征三苗、禹会涂山等文献所载的重要历史事件,奠定了夏平定天下、建立统一王朝的基础,在相近时间段和相关地域遗址的考古成果,为我们诠释这一阶段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最初的夏都阳城在何处?夏禹和东夷南下征伐的苗蛮,可与长江中游的后石家河文化相关?禹会涂山,是否完成万邦来朝的盛举?考古遗址所带来的信息,有助于我们揭开这段历史的真相。</div><h3>2.1&nbsp; 禹都阳城:禹都阳城,初立都邑,王城岗见王权社会雏形。</h3> <h3><font color="#010101">2.2&nbsp; 禹征三苗:禹征三苗,万国会涂山,现多元文化融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3&nbsp; 禹会涂山:禹会天下诸侯于涂山,成为天下共主。</font></h3> 禹会村遗址:禹会村遗址又名禹墟,位于蚌埠市涂山南麓、淮河东岸的禹会区秦集乡禹会村村东南侧,面积约50万平方米,是一处较大的龙山文化时期遗址,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300年-公元前2000年之间。<div>1981年,禹会村被发现有龙山时期的文化遗址。2006-2011年中国社会考古研究所先后对这里进行了10多次发掘。文化遗存有沟槽和圜底坑、火烧堆、方土台、长方形土坑遗迹。出土遗物有陶器、磨石、兽骨、兽牙、草木灰、碳粒物、石镞和耕作石器工具等。</div> <h3><font color="#010101">高柄陶器盖,龙山文化晚期,蚌埠市博物馆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陶盉,龙山文化晚期,蚌埠市博物馆藏。</font></h3> <div>第三单元:夷夏东西,夏道兴衰。<br>有夏一代,历十四世十七王,前后400余年。夏王朝的兴衰,与东夷族密切相关,夷、夏两大集团的文化在冲突中交流融汇。既有会盟通婚之交好,又有杀伐攻讦(jie-2)之交恶。夏王朝的命运系于夷人进退东西之势。其间几度迁都,几度兴衰,都与东夷紧密相关。商汤也因与东夷结下景亳之盟,才导致了伐桀代夏的结果。<br></div>3.1 绵长国祚:夏代共历十四世十七王,统治时间超过四百年。 <div>夏王朝世系表。</div> <h3><font color="#010101">“夏”字的衍变源流:夏朝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历史正式进入王朝时代。从历代出土和传世文献中,综合学者的辨识考证,寻求"夏"字的演变规律,得出三种主要释义:夏,中国之人也;夏,舞也;夏,大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3.2&nbsp; 有夏之居:有夏之居,城邦比肩而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夏代都邑分布表:夏代部族,彼此之间尚处于联盟状态。因此,夏王朝还没有明确的疆域概念。从文献记载来看,夏代的都邑因为种种原因而屡经变迁。从这些都邑的分布情况看,夏王朝的主要控制区域是豫西、豫东、豫北、鲁西和晋南部分地区,核心控制区域则是豫西地区的洛阳盆地和汝河、颍河上游地区。此区域就是历史上所谓的“有夏之居”。</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夏代部族林立,天下万邦。部落联盟仍然是夏王朝统治的基础。见于文献记载的夏代部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同姓部族,一类是异姓部族。同姓部族主要有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和斟(氏)戈氏等,异姓部族有涂山氏、有仍氏、有缗(min-2)氏、有虞氏、有鬲氏、有穷氏、寒、吕、申、豕韦、鬷(zong-1)夷、顾、昆吾、葛、有施和岷山氏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王湾遗址:位于洛阳市涧西区涧河东南岸台地上。遗址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100米。20世纪50年代末,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获得了丰富的王湾三期遗存,这是河南龙山文化的主体遗存。学界普遍认为这类遗存属于早期夏文化。</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罐,王湾三期文化,灰嘴遗址出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灰嘴遗址:位于偃师市缑(gou-1)氏镇灰嘴村东,面积约30万平方米。1956年考古调查发现,1959年、2002-2006年进行了发掘。遗址包含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三期遗存。龙山文化遗存发现有灰坑和房基,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骨器等。发现龙山文化至二里头文化时期一处重要的石器制造遗迹,主要功能是石铲加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陶龟,龙山文化时期,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陶斝,龙山文化晚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font></h3> (3)古城寨遗址:位于新密市大樊庄村溱水东岸台地上。遗址内城址建造与使用年代,大致在公元前2090-2030年。<div>城内遗址面积17.5万平方米,城外遗址面积10余万平方米。城址迄今仍较好地保存着南、北、东三面城垣和南北相对的两个城门缺口。地上城墙总长1265米,残存高约7-16米,墙基宽约9.4-42米。城墙采用分块版筑技术,填补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地面以上筑城技术之空白。</div><div>城外南、北、东三面有宽34-90米、深约4.5米的壕沟环绕,城西临溱水,水宽而沟深,成为自然屏障。</div> 宫殿廊庑复原:古城寨遗址内,发现有廊庑建筑的大型宫殿基址。坐西朝东,由主殿、廊庑、庭院等几部分组成,院落面积达两千平方米。其主体殿堂的规模,夯土、磉(sang-3)墩、柱础石、柱洞和墙基内填红烧土诸形式和作法,与二里头遗址一号、二号宫殿基址都有相似的方面。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具有四合院特征的大型建筑。<div>从建筑形式和年代上来看,古城寨宫殿基址显然是二里头遗址一号、二号宫殿的先河之作,同样是夏代王国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div> <h3><font color="#010101">3.3&nbsp; 后羿代夏:太康内失于亲,外失于民,东夷有穷氏首领后羿取而代之。</font></h3> 新砦遗址:位于新密市刘寨乡新砦村,遗址西望嵩山,南临淮河上游支流双洎(ji-4)河。该遗址主体遗存晚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早于二里头文化一期,被命名为二里头文化"新砦期"。<div>由于"新砦期"文化出现大量东夷文化因素,因此有专家认为,以"新砦期"为代表的一类遗存就是"后羿代夏"期间的夏文化。<br></div> 新砦遗址的“墠”(shan-4):墠是先秦时期君主祭祀、会盟诸侯的礼制建筑。在夏、商、西周三代,只有天子才有权力会盟或主持最高等级祭祀。2003年,在新砦遗址梁家台村以东的高台地上发现一处大型浅穴式露天活动场所,东西现存长92.6米,主体部分南北宽14.5米,平面总体呈刀形。发掘者结合文献记载,判断这是一处墠类遗存。<div>新砦遗址拥有墠这种礼制建筑,表明该地在当时应当属于王都性质的都邑。</div> <h3><font color="#010101">3.4&nbsp; 钧台之亭:启继禹而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font></h3> 瓦店遗址:位于禹州市火龙镇瓦店村东部和西北部的台地上,颍河流经遗址北部。经考古调查证实,瓦店遗址由相连的西北台地和东南台地两部分组成,现存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两处台地上均发现有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的大型环壕防御设施。<div>遗址内发现有建筑基址、奠基坑、瓮棺葬和土坑墓等。有学者推测瓦店遗址有可能是夏启所都的阳翟。</div> <h3><font color="#010101">出土陶器、陶器纹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陶器纹饰:新石器时代是中国原始艺术空前发展与繁荣的时代,制陶术的发明,使原始艺术得以充分施展。瓦店遗址的陶器纹饰非常丰富,有绳纹、篮纹、弦纹、方格纹、刻划纹、乳钉纹、云雷纹、鸟纹、几何纹等,反映了人们的审美意识和装饰艺术水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出土陶器:瓦店遗址出土的龙山文化陶列觚,其容积自大到小依次为4500毫升、1000毫升、400毫升、200毫升、150毫升、100毫升、50毫升,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极有可能是量器。尤其是最大的特形觚,为泥质磨光黑陶,制作十分精美。</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3.5&nbsp; 少康中兴:少康励精图治,施行德政,国家大治。</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二里头与二里岗时代的变化态势关系对比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3.6&nbsp; 夏商更迭:桀失其国,鸣条之战,夏桀败走,汤即立商。</font></h3> 偃师商城遗址:位于偃师市区西南部,经1983年以来的多次考古发掘证实,这是一座商代早期二里岗文化时期的遗址,始建年代约为公元前1600至1550年间。<div>该遗址由大城、小城和宫城三部分构成。大城面积约190万平方米,小城面积约86万平方米。位于城址南部的宫城内,由南向北形成宫殿区、祭祀区和池苑区的格局,并有完备的给排水系统。遗址内还分布有府库、手工业遗存、墓葬、房址、窖穴等,出土文物数量众多。</div><div>偃师商城西南距二里头遗址仅6公里,是商汤代夏后建立的商朝早期都邑,史称“西亳”。其崛起时间与二里头遗址第四期晚段年代大致相当。两座都城的兴衰,标志着夏商文化的分界,见证了夏商王朝更替的历史事实。</div> <h3><font color="#010101">3.7&nbsp; 成汤伐桀:战国楚竹书《容成氏》记载了成汤伐夏桀这一历史事件。</font></h3>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第二部分:赫赫夏都<div>二里头,古洛水之北,一个古老而神奇的村落,尘封着中华文明的起源和记忆。</div><div>1959年,著名古史学家徐旭生先生率队,根据文献记载和历史地理信息,在豫西一带寻找“夏墟”,开启了二里头遗址考古发掘和科学研究的新征程。从此,一代代考古人焚膏继晷(gui-3)、薪火相传。60年,一个甲子的轮回,凝聚了多少文物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不足2%的考古揭露,其丰富的成果足以证实,这里曾经是规划有序、布局严谨的华夏王都。其金玉共振、礼乐相和、龙腾华夏、戈兵攘攘,呈现出统领天下的中央王朝气象。一整套完备而规整的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特质的王权礼制昭示着最早中国、第一个具有广域王权国家的诞生。</div><h3>让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回望这段不朽的文明。</h3> 第一单元:国之大事<div>“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以通神人,是凸显君权自天而授、王朝膺(ying-1)受天命等政治伦理的主要手段;战争则是解决部族冲突的极端模式,是巩固和拓展世俗政权的有效方式。围绕祭祀与战争等“国之大事”,“夏礼”蓬勃发展。</div><div>早在春秋时代,孔子欲究“夏礼”,就已感慨“文献不足徵(zheng-1)”。二里头遗址是王朝礼仪活动的主要发生场所,虽然早已物是人非,但残垣断壁之间,金玉陶骨之中,依然有“夏礼”的蛛丝马迹可寻。</div> 一、王朝祀典<br>早期王国都邑,兼有实用、祭祀和礼仪多种功能。二里头遗址宫殿区以北有专门祭祀区,宫殿区内有专门的祭祀场,特定的祭祀场所往往经过特殊处理,显示了祭祀活动的神圣、威严。祭祀的供品有动物牺牲,也有大量人祭。多种祭祀形式已形成一定的制度,这既是社会政治生活和等级制度的重要体现,也是二里头文化进入国家阶段社会复杂化的重要标志。<div>图片:二里头遗址的祭祀遗迹、幼猪祭祀遗存。</div> <h3><font color="#010101">祭祀猪套箱,祭祀品,二里头文化,2015年偃师二里头遗址VT1出土。</font></h3> 圆形祭坛:分别于宫殿区以北的祭祀遗迹,主要包括圆形的地面建筑“坛”和长方形的半地穴建筑“墠”(shan-4)及附属于这些建筑的墓葬。坛的直径多5米以内,其周边是平整的场地。“墠”是平面呈长方形的半地穴建筑物,规模大小不一,有的长约二三十米,应是人群踩踏活动的露天场所。在“墠”类建筑的活动面上,发现排列整齐的贵族墓葬。<div>1987年在宫城北部发现的这处祭坛,位于祭祀遗存区的东南部。坛径约8.5-9米,平面呈圆形,坛面正中的土墩,周边罗列两圈“土墩”(在坛体上挖出圆坑,填充不同于坛体的土),应为内圈6个,外圈12个,墩径约0.8-1米。其西侧有一个随葬铜、漆、陶礼器的贵族墓。</div> <div>图:一号宫殿主体殿堂北部圆坑及祭祀遗迹平面图</div>一号宫殿祭祀坑:宫殿区内1号、2号和3号建筑基址近旁,作坊区铸铜遗址中,也发现多处祭祀遗存,尤其以1号宫殿基址最为集中。1号建筑基址上发现的与祭祀相关的遗迹,绝大多数打破基址的上层夯土,应属于宫殿使用时期,其中VM52、M54、M55三座小墓顺时针围绕着VH80,三座墓葬中的人骨均无随葬品,很可能是用于祭祀的人牲。 <h3><font color="#010101">陶蟾蜍,二里头文化三期,偃师商城博物馆。</font></h3> 二、礼以酒成<div>酒在中国古代祭祀仪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礼(禮)”字的本意就是以“醴(li-3酒)”举行的仪式。有学者就把肇(zhao-4)始于龙山时代、兴盛于夏商时代的礼制概括为“酒礼”。</div><div>夏人与酒关系密切,夏后少康被誉为“酿酒始祖”,史称“杜康”。从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和陶质酒器中依然可以窥探当时饮酒之盛。酒器是夏人礼仪制度中的重要载体。在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陶质酒器有温酒、盛酒和注酒用的盉、鬶,温酒或饮酒用的爵,饮酒的觚等,只有贵族们才可使用。还有用于酿酒和贮酒用的大口尊等。</div><div>青铜酒器出土于二里头文化晚期,从陶质酒器的形制演化而来,数量极少,只有高级贵族才能够使用。在人们掌握铸造青铜容器技术后,这种贵金属首先被用来制作酒器,足见酒器在当时王朝礼制中的崇高地位。</div><div>夏商周青铜爵、斝演变图。</div> <h3><font color="#010101">乳钉纹铜爵,酒礼器,夏(二里头文化四期),1975年偃师二里头遗址VIIKM7出土。</font></h3><div><font color="#010101">高26.5,总长31.5厘米,束腰平底,三锥足细长,流折处钉形短柱,腹部凸线列乳钉纹。其长流尖尾,清逸舒展,造型夸张,形态修长,极富美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青铜器之一,被誉为“华夏第一爵”。</font></div> 三、铸鼎象物<br>鼎是史前时期最常见的炊器。到了夏代,青铜鼎发展成为最重要的礼器,成为国家政权的象征,这一传统数千年延续不绝。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鼎有青铜和陶两种质地,陶质圆鼎和方鼎的流行,反映出鼎在贵族礼仪实施中的重要功能和在夏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br>鼎在商周时期持续发展,郑州商城就发现埋有大方鼎的铜器窖藏,殷墟则出土有重逾832公斤的司母戊大方鼎,两周时期则以列鼎制度彰显使用者的身份地位。夏商周三代在用鼎礼仪制度上一脉相承。<div>夏商周鼎演变图。</div> <h3><font color="#010101">网格纹青铜鼎,1975年出土于二里头遗址,通高20、口径15.3、底径10厘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网格纹铜鼎,礼器,二里头文化,1987年偃师二里头遗址VM1出土。这是迄今为止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青铜鼎。</font></h3> 四、奉玉成礼<div>《左传.哀公七年》载:“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玉、帛是敬献给神灵和地位尊崇者的礼物,是先秦礼制中的主要礼器类别。圭、璋、璧、琮、琥、璜等所谓的“六瑞”是玉礼器的代表。</div><div>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玉器主要有礼器和仪仗类的牙璋、璧戚、圭、琮、戈、钺、刀、柄形器和铃舌等,工具及武器类的铲、锛、凿、镞和纺轮等,装饰品类的圆箍形器、环、坠饰、尖状饰、管和月牙形器等。其中显示王权神圣威严的仪仗用器,特别是有刃玉器受到高度重视。</div><div>在二里头遗址中,铜、玉礼器与宫城、大型宫殿建筑群的出现大体同步,说明用以维持王权的宫廷礼仪已大体完备,可见来自东方大汶口——龙山文化、南方后石家河文化和西北的陶寺、石峁文化因素,通过四域的整合,二里头遗址出土玉器成为多元一体的实物例证。</div> <h3><font color="#010101">玉月牙形器,二里头文化,二里头遗址出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玉鸟形器,二里头文化二期,二里头遗址出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玉柄形器,礼器,夏(二里头文化二期),2001年偃师二里头遗址VT5M1出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二里头遗址三孔玉刀出土现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玉钺,礼器,二里文化,1980年偃师二里头遗址VM3出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青玉牙璋:1980年出土于二里头遗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玉璋,礼器,夏(二里头文化四期),1975年偃师二里头遗址VIIKM7出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二里头遗址出土牙璋示意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七孔玉刀:1975年出土于二里头遗址,长65、宽9.5、最厚处0.4厘米。这是迄今为止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最大的一件玉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七孔玉刀,礼器,夏(二里头文化四期),1975年偃师二里头遗址VIIKM7出土。长60.4-65,宽9.5厘米,玉料呈墨绿色,局部有黄色沁;刀形扁平,呈肩窄刃宽的宽长梯形,两侧各有两组对称的扉牙;玉刀两面纹饰相似,皆以交叉的直线阴纹组成网状和几何图形;刀背处有等距且排成一条直线的七个圆孔。这是迄今为止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最大的一件玉器,更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玉器珍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3、镶嵌绿松石兽面铜牌饰:1984你出土于二里头遗址,长16.5,宽8-12厘米。这是极具二里头文化特色的重器。二里头遗址出土三面铜牌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铜牌饰示意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礼器,二里头文化,1984年偃师二里头遗址VIM11出土。</font></h3> 五、乐以相和<div>高度发达的礼乐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特征。在举行祭祀或其他礼仪活动时,往往伴随着音乐。文献记述夏代的音乐已经十分发达。相传大禹治水成功后,特命皋(gao-1)陶作《夏籥(yue-4)》九成,以昭其功,这就是《大夏》。</div><div>二里头遗址出土的乐器有铜铃、陶铃、石磬、漆鼓、陶鼓和陶埙等多种类型,推测夏代已经有比较完备的乐制。铜铃多配有玉、石质的铃舌,上残留有用于系挂铃舌的麻绳,外有纺织品包裹痕迹。</div><div>二里头遗址乐器线图。</div> 六、龙腾华夏<div>龙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图腾。中国人心目中的龙,集多种动物特征为一身,变化莫测,飞天潜渊,兴云布雨,成为万民敬仰的王权象征。龙的崇拜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经夏商周三代,至秦汉时期基本成形。夏代有尚龙之俗,二里头遗址出土较多龙形象文物,绿松石龙形器制作精、等级高、体量大,可以视为华夏民族最早的龙图腾。</div><div>二里头遗址龙纹饰拓片。</div> <h3><font color="#010101">带龙纹陶片,二里头文化四期,二里头遗址出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堆塑龙纹透底器,二里头文化,二里头遗址出土。</font></h3> 七、兵戎森森<div>有夏一代充斥着战争。从禹征三苗到启与有扈氏大战于甘,从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的夷夏纷争,从夏桀伐岷山到商汤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征伐与被征伐贯穿了夏王朝的始终。战争是巩固王权、抵御外敌的重要手段。战争起而军礼兴,军礼是彰显武功的主要形式。</div><div>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兵器有戈、钺、斧等,既可用于实战,也可用作仪仗。青铜兵器的礼器化,是王权在二里头时代出现的重要标志。</div><div>二里头遗址出土青铜礼兵器。</div> <h3><font color="#010101">1、铜戈,礼兵器,夏(二里头文化三期),1975年偃师二里头遗址VIKM3出土。长27.5,宽3.8-4.8厘米,锋和刃部均较锋利。器身有凸起云纹,纹间凹槽内可能镶嵌有绿松石。二里头遗址出土青铜戈并非用于实战,理应是用来表现威仪的礼兵器。亦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兵器,已经具备了夏商周三代铜戈的基本形制。</font></h3> 2、二里头出土的青铜镞<div>镞是射远之器,二里头遗址出土有铜、石、骨、蚌等多种质地的镞。镞的形制上承河南龙山文化的传统,分为无脊的扁平三角形镞和有脊的棒状镞两种,少数扁平三角形镞用于狩猎。而多数细长而分量稍重的镞则是实战用器。特别是1984VIM5墓主人的胸骨上发现一枚铜箭头、两翼圆铤,其深射入骨。证明了它用于实战的功能。</div><div>二里头文化晚期实战性强并制作规范的青铜镞大量出现,意味着当时珍稀的铜料来源有了初步的保障,青铜器生产规模日益扩展。战争在国家文明进程中日益重要。</div> 上:铜刀,二里头文化四期,二里头遗址出土。<div>下:铜镞,二里头文化四期晚,二里头遗址出土。</div> <h3><font color="#010101">绿松石串珠,二里头文化,二里头遗址出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骨猴,装饰品,二里头文化,2002年偃师二里头遗址VT26M6出土,高2.2,宽0.75-0.95厘米,使用动物骨骼雕刻制作,通体抛光,制作精巧,栩栩如生。</font></h3> 八、慎终追远<div>中华民族的传统生死观,强调“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主张“事死如生,事亡如存”,由此发展出极为宏福完备的丧礼。二里头遗址已经发掘了400余座二里头文化时期的墓葬,充分展示了当时的丧葬礼俗、社会结构及其礼制。</div><div>二里头文化不同等级墓葬,死者身份尊卑有别、贵贱不一,其随葬器物的使用、墓圹规模受到严格限制。可见当时社会依照等级高低而等差有序的礼制已经形成,特别是青铜礼器的有无和数量多寡已成为等级身份的核心标志。</div><div>二里头遗址VIKM3墓葬上层遗物及下层遗物的空间分布图。</div> 墓葬等级制度分析<div>根据墓葬规模、葬具之有无及随葬品的种类与数量,可将已发现的墓葬分为以下几个阶层。<div>1、随葬有铜、玉礼器的墓。随葬青铜酒器爵、盉、斝等,大型玉器璋、刀、圭、钺、戈以及柄形器等,一般还伴出漆、陶礼器(含白陶器)等随葬品。这类墓有木棺、铺朱砂(一种红色矿物质,一般认为应与宗教信仰有关,同时也是身份等级的标志物),墓坑面积在2平方米左右。这类墓只发现了10余座。在宫殿区内发现的随葬绿松石龙形器等珍罕品的贵族墓应是其中规格较高者。</div><div>2、随葬有陶礼器的墓。随葬陶酒器爵、盉(鬶)、觚等,其中不乏白陶器。一般还伴出陶质的食器和盛贮器,以及漆器、小件玉器和铜铃等。有的有木棺或朱砂,墓坑面积在1平方米左右。这类墓占正常墓葬的一少半。</div><div>3、随葬少量日用陶器或没有随葬品的墓。一般不见棺木,无朱砂。墓坑面积在0.8平方米以下。这类墓占正常墓葬的一半以上。</div><div>4、非正常埋葬。被用作人牲而埋葬在祭祀场所,或被随意掩埋、抛弃在灰坑、灰层中。有的尸骨不全,有的手脚被捆绑,作挣扎状。</div></div> <h3><font color="#010101">白陶形饰,二里头文化,二里头遗址出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镶嵌绿松石铜圆形器(VKM4:2)</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