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雪,开启2019年最后一刷,而且是和周五上午组一起完成的。<div>大雾天,八点出发,导航告知高速封路;因为该线路,在高架上兜兜转转,好容易出了城,走国道,十点到达偃师,开启扫馆模式。</div> 偃师商城博物馆始建于1985年,馆展分夏商王都文明展、石刻艺术长廊和临时性展览三部分。<div>夏商王都文明展主要展陈二里头遗址与偃师商城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成果。两大遗址丰富的文化遗存,对探讨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文明的起源、都市的兴起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div><div>石刻艺术长廊的陈展分碑碣、石刻艺术、墓志铭三部分。偃师由于其重要的政治文化地位,存有重要的历代石刻材料,其形制之精美,书法之高妙,在全国石刻中位居前列。如东汉肥致碑、唐代郭虚已墓志等碑刻,已经成为闻名遐迩的珍贵石刻资料。</div> <h3><font color="#010101">偃师商城博物馆导览示意图。</font></h3> <div>偃师历史文物概况:偃师是洛阳市下辖九县(市)之一,位于黄河中游南岸的“下洛之阳”。自古以来隶属于洛阳,然而,早期的洛阳城就在偃师。由于它坐落在中岳嵩山北麓,四周群山环抱,地理形势险要,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自古以来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古代国家建都的理想之地。<br></div><div>早在公元前25世纪,地喾高辛氏“30岁而登帝位,建都于亳(bo-2)”(偃师的古称,在今市区一带)。“亳”字在甲骨文中写作“”,在金文中写作“”,秦篆写作“”,显而易见,它是地喾所建宫殿建筑之象形文字,可以说它是偃师市最早的城市建筑标志,以其特点而用之为地名符号“亳”。它开启了历代帝王宫殿建筑之先河,同时也是中国人类由穴居走上以城邑规划为格局的人工高台建筑居住区阶段,这是中国城市发展史的开端。</div><div>公元前21世纪,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建都“斟鄩”(今二里头遗址)。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又建都“西亳”(偃师商城遗址),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息偃戎师”于此,得名偃师。之后,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七个朝代建都于此,故偃师又称“七朝古都”。</div><div>偃师现存的三大都城遗址,两座方国遗址中外驰名,中国的第一所国立大学——东汉太学遗址,中国最早的天文观测台——东汉灵台遗址,是我国科技、教育史上的明珠,商汤王陵、伯夷叔齐墓、杜预墓、杜甫墓、颜真卿墓、唐玄奘故里、杜甫故居、吕蒙正读书窑、司马光独乐园等。这些陵墓和故居的主人,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均有过显赫的地位和功绩。</div><div>偃师文物古迹分布图。<br></div> <div> 第一部分 夏商王都文明展厅</div>公元前2070年,夏禹以嵩洛一带为中心,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中国历史进入了文明时代。之后历经500余年,商汤灭夏建立商王朝,即第二个奴隶制国家。一个庞大的夏商帝国的出现,结束了数万年来全国各地氏族林立的分散局面,伟大的古代中国,从此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为创造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div>1959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寻找“夏墟”开始,便在偃师二里头村南,发现了夏文化遗址,因与历史记载的“太康居斟鄩”地理、方位相吻合,被确认为夏代王都,1983年又在偃师城西发现“汤都西亳”城址,从而使笼罩在夏商王都上空的迷雾被揭开,随着这两大都城的发掘面世与深入研究,偃师也就成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成为我国国都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div><div>二里头遗址与偃师商城的考古发现极大地推进了中国古代历史与传统文化的研究,是我国考古学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两大都城丰富的文化遗存,为探讨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文明的起源、都市的兴起与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div><div>为了继承和发扬华夏文明,我们特举办了《夏商王都文明展览》,回眸历史,重温昔日之光环,感受华夏文明之博大精深,古为今用,积极服务于现代,创造偃师辉煌的未来。</div> 一、夏都斟鄩——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div>1959年,我国考古工作者根据《史记.吴起列传》记载的:“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的夏都的地望,在豫西一带寻找“夏墟”时,在偃师二里头村南,洛河故道之阳,发现了继河南龙山文化之后的文化堆积,最初考古学定名为“二里头文化”,把它作为夏文化的代表。经50多年的考古发掘和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多学科交叉研究,认为二里头遗址是在全国300多处夏文化遗址中,唯一具备夏代王都性质的遗址,学术界大多认为二里头遗址就是华夏第一个王朝的国都“斟鄩”(zhen-1xun-2)。</div><div>遗址范围现存约三平方公里,在遗址的中部偏南为宫城区,宫城四周围以夯土城墙,宫城占地面积约十余万平方米,宫城内已发现有数十座大中型夯土建筑基址,应系宫殿和宗庙性建筑的基址,再次证明史书“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记载的正确性,它开创了我国古代宫城、宫殿建筑的先河,与文献记载的“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相吻合。</div><div>遗址内发现有大型铸铜作坊,出土有一批青铜礼器、青铜兵器和青铜生产工具,开创了从石刀、石斧的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过渡的先河。</div><div>遗址内还发现有许多代表着王权的玉器、漆器和象牙器,以及实用陶器和石器等珍贵文物。在出土的陶器残片上,发现有三十余种刻划符号,它们可能是原始文字,即夏代文字。</div><div>夏都斟鄩(二里头)遗址大批重要文化现象、遗迹、遗物的重新面世,确认了夏王朝的存在。宫城、城墙、城壕、军队、宫殿、宗庙、青铜铸造和一大批青铜礼器、青铜生产工具的出现,是古代国家诞生的重要因素和标志,表明古代中国已率先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为创造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div> <h3><font color="#010101">1、夏代的版图——“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史记.夏本纪》</font></h3><div><font color="#010101">关于夏代版图,从现代考古学的角度看,目前在全国范围发现的二里头文化类型的遗址约300余处,其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湖北省以北、山东省以西、陕西省东部和河北省南部,再往外的古文化遗址中也不乏二里头文化的因素,因此与《史记.夏本纪》记载的夏代版图相符。</font></div><div><font color="#010101">“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古本《竹书纪年》:夏代第三位帝王太康居住在斟鄩,后羿也居住于此,末代帝王夏桀也生活于此。充分说明斟鄩故城(二里头遗址)就是夏代中晚期的政治权力中心。</font></div><h3><font color="#010101">二里头遗址平面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夏世系表(公元前2070年—前1600年)</font></h3> <div>(2)王权的象征<br>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大型玉器,有多种颜色的玉璋,七孔玉刀和玉琮,证实了《周礼.春宫.大宗泊》:“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青璋礼东方,以白璋礼西方,以玄璋礼北方,以赤璋礼南方。即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四方之神,以玉琮和七孔玉刀祭天地。天子祭天的重器集中出现在该遗址,充分证实了二里头遗址就是夏王朝的国家权力中心。<br>刀和钺本来是一种兵器,但是用玉制成,显然不能用于战场厮杀,而是用于佩戴或摆设,以代表地位和身份,出现于重要场合,是礼器。这里展示的石钺是实用兵器,它是我国夏王朝组建中国历史上第一支军队的象征。军队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了军队就等于掌握了国家权力,所以说石钺和玉钺都是王权的象征。<br>玉璋,是一种主要的礼器,用途相当广泛。除古代帝王用于祭祀山川等活动外,还用于诸侯、贵族、首领的集会或朝贺,是表示敬重和睦的礼器;用于“盟誓”,即古人所谓“化干戈为玉帛”,有变敌对为友善的含意;用在社会下层的“国人”、“庶人”间,用以称扬其祖先之美,而名著于后世也。<br>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大型玉器,其精美程度足以反映出夏代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和良好的审美意识。<br></div>玉璋,夏代,偃师二里头,1987年,编号006-6-7。 <h3><font color="#010101">七孔玉刀,夏代,偃师二里头,1963年,编号006-8。</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玉璋,夏代,偃师二里头,1987年,编号006-9-10。</font></h3> (3)“夏”字演化图说明<div>“夏”字表示手中杖钺(大板斧)而立,耀武扬威的人形,它是古人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形意结合的一种刻划符号。早在夏商时期,它既是华夏古部族名称,同时也是代表夏族或夏族军队的专用符号,也是夏朝创建性组建军队的象征。夏王朝军队的主要兵器和仪仗器俱是石钺(大板斧),将士们手持玄钺,整齐划一,威风凛凛,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保家卫国的武装力量。军队的出现,说明国家正式产生了。最初的夏民,尤其是他们的首领人物,是以显赫的武功,威慑内外,以无上权威的征服者、压迫者自居,以此为荣,自称为夏。玉钺是礼器,石钺是兵器,都是王权的象征。</div> <h3><font color="#010101">钺使用示意图。</font></h3> 上:玉钺,夏代,偃师二里头,1963年,编号006-1。<div>下:玉钺,夏代,偃师二里头,1963年,编号006-4。</div> (4)绿松石龙<div>龙起源于距今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经过商周至战国时期的长足发展,到秦汉时便基本形成,之后历朝历代直到今天仍在不断地加减、变衍和发展。</div><div>龙是中国古人对鱼、鳄、蛇、猪、马、牛等物和云、雷电、霓虹等自然天象的模糊集合而产生的一种容貌奇特、行止怪异的神物,它具有司水布雨、好飞、通天、善变、灵异、征瑞、兆祸、示威的神性,是古人心目中的四灵(其它三灵是麟、凤、龟)之一。龙升可腾空,行可入海,具备了沟通天地,做天地之间的桥梁和信史的能力,很自然、很方便地成为某些神仙、圣杰、帝王的乘御对象。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它又是皇帝的代称,皇帝是真龙天子。千百年来,炎黄子孙,华夏儿女都以是龙的传人而倍感自豪,并绵延不断地传承着“团结兼容、造福人类、开拓奋进、与天和谐”的龙的精神。在民间,龙又以各种形式出现,中国的各个民族都有以龙为主题的传说和故事,人们以赛龙舟、舞龙灯来欢庆节日,以祭祀龙来祈求风调雨顺。</div><div>从审美角度看,龙是古人的一种艺术创造,它的形成过程是各个具体物象的“美”的因素集纳的过程,即“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间渗透和灌注着古人的神话猜测、宗教体味、审美快感和艺术情趣。鉴于此,龙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标志,成为了历代文人、墨客、艺术家们颂咏描绘的一个永恒主题,从而为中华文学宝库增添了一批异彩纷呈的财富。</div><div>中国龙文化,上下8000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龙的影响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波及了文化的各个层面,龙的艺术、龙的书法、龙的服饰、龙的瓷器、龙的建筑雕塑、龙的邮票、精品龙图等等,内容丰富,多姿多彩。</div><div>这里展出的国宝——夏代绿松石龙,全长65厘米,扬首卷尾,弯腰弓背,尾部若隐若现,雕刻细致,工艺精良,无不体现出东方文化的早期辉煌。</div><h3>绿松石龙图片</h3> 2、夏代都市建设:<div>(1)都邑规划中心的陶水管道<div>陶水管道,出土于二里头遗址内,共发现有数十节,节节相连,粗细分明。陶水管的接口采用子母口对接,构成了一整套用于城市排污系统的设施。陶水管道所揭示的信息告诉我们,早在3700多年前生产力条件极低的情况下,我们的先人就能在城建方面有如此惊人的伟大创造,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古代都市建设,尤其是污水处理系统工程方面的一大奇迹。同时,二里头遗址每座建筑旁边均发现有水井。排水管道与水井的出现,反映出中国先民结束了逐水而居的迁徙生活。走人平原后,在引用地下水的同时,已经意识到了污水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的问题,也体现了夏人的环保意识。<br><h3>陶水管,夏代,偃师二里头,1978年,编号011-(1-2)。</h3></div></div> (2)遗址内三种不同形式的房基说明<div>在二里头遗址内,经考古发掘的房基有数百座,归纳起来有三种形式。</div><div>一是半地穴小型房基:以较为垂直的坑壁作墙壁,南面有进入室内的斜坡式台阶,室内靠近北壁有椭圆形火坑。这是一种非常简陋的穴居房子,大概是无人身自由的奴隶大众的栖身之地。</div><div>二是地面上的中型房基:平面呈长方形,大约长度为9米,宽度约3米,室内地坪铺有料礓石面,房基四面有柱洞和柱础石,草拌泥为墙。这种从地面上建造起来的比较宽敞的房子,是奴隶主贵族的住房。</div><div>三是大型宫殿建筑基址:均置于高高筑起的夯土台基之上,主体殿堂居中偏北,为四坡顶重檐式宫殿建筑,殿堂前面为庭院,南面有三门道的大门,四周有廊庑相围。这种豪华型的建筑是奴隶制国家发布政令的中心所在。上述三种房基建筑描述了一个居于同一时代的三种生活方式,足以说明二里头遗址已非一般的原始村落,而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的一代王都。</div> (3)“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左传.庄公二十八年》<h3>上面文献中的“邑”即都邑,“宗庙先君之主”系指建有宗祖庙宇,敬有先祖之神位。宗庙和先君之主的存在必定是国家都城的存在。尊祖、敬祖是华夏民族的传统美德,任何一个华夏子孙,统治了国家必定要在都城内首先考虑建造宗庙,历来如此。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宫殿建筑和宗庙建筑基址,足以证明二里头遗址为夏代王都。</h3><div>宫殿建筑说明:二里头遗址中部为宫殿区,50余年来,考古工作者已发现了10多处宫殿建筑基址。其中一号宫殿位于整个遗址的中央,是一处高出地面,略近方形的夯土台基,东西长108米,南北宽100米,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左右,是由殿堂、廊庑、大门和庭院等单体建筑有机结合而成的建筑群。这一布局严谨,主次分明的建筑形式,开创了中国传统宫殿建筑之先河。它是已知中国最早的皇家金銮殿,其格局为历代帝王宫殿建筑所沿袭。</div> <div>3、夏代农业经济<br></div><div>在二里头遗址的发掘中,出土了为数众多的石铲、骨铲、蚌铲、石刀、石镰刀等农业生产工具。足以看出,石器作为人类文明的最早的功臣之一,到夏代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从其生产工具种类繁多、材质丰富上足以反映出夏代农业较前代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农业与农业之间,农业与手工业之间,有了详细的分工,表明夏代农业已经由原始的刀耕火种阶段发展到锄耕农业的阶段,是社会生产的一大飞跃。我们徜徉在这些原始劳动工具中,好似踏入了历史长河,回到了早已逝去的夏代,我们的祖先在这片沃野之上,或耕耘土地,种植稷黍,或疏浚河道,灌溉农田,或手持利刃,追逐狩猎……推动着古代中国国家的发展。</div><div>同时,二里头遗址内出土了一批铜镞、骨镞、石镞、网坠、鱼钩、陶纺轮、骨针、骨锥等用于纺织、渔猎的生产工具,也不排除其用于战争。它们表面上看去工艺粗糙,但是令人回味。这里展出的青铜鱼钩是我国最早也是最小的一件青铜工具,另外,大量青铜镞的出现,反映出当时合金工艺水平,青铜镞主要用于远射,射出后不能收回,它足以说明,青铜器冶铸手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div><div>这些生产工具的出现,也反映了夏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在以农业为主的基础上,出现了渔猎、纺织等辅助性经济。</div>石、骨、蚌铲,夏代,偃师二里头,1983年,018-(1-3)。 4、夏代的手工业经济<div>手工业是伴随着奴隶社会的产生、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在偃师二里头遗址中,发现有各种手工业作坊遗址,如青铜铸造、制骨、制陶、酿酒、纺织、玉石加工等,说明当时农业和手工业已经有了明确划分,手工业内部也有细致的分工。</div><div>在二里头遗址内出土了一整套的酿酒、盛酒、饮酒等专用酒具,说明夏代酿酒业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手工业。大口尊是二里头时期专门用来酿酒和贮酒的器具,是这个时期的典型器具,是极为重要的断代器物。澄滤器,又名刻槽盆,是酿酒过程中用于过滤残渣时用的。陶盉,是夏代勾兑酒、调节酒浓度的工具。陶觚,是饮酒时的一种量具,相当于今天所使用的量杯。另外,在二里头遗址发掘过程中发现当时不论大、中、小型墓葬中,基本上都有酒器陪葬,大量酒具的出现,足以反映出夏代自上而下饮酒风气相当盛行。</div><div>高领尊,夏代,偃师二里头,1960年,020-2。</div> <h3><font color="#010101">陶壶,夏代,偃师二里头,1981年,020-10。</font></h3> <div>5、夏代的酿酒业</div><div>酒与中国文化密切相关,它的发明者为仪狄和杜康。仪狄是大禹时期的人,杜康据说就是夏代国王,史书记载说:“杜康即少康也”。拨开尘封于酒史上的重重迷雾,最早的酒产生于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则是不争的事实。</div><div>根据古人的记载,酒的发明也相当的偶然。有一次杜康把剩饭放在空桑(树心被朽空的桑树)之中,日子久了,饭自然发酵,散发出一种芬芳的气味,并流出一种液体,杜康取而饮之,感觉其味甘美。杜康受此启发,发明了酒,原料以黑秫为主。黑秫是高粱的一种,它野生于洛阳山区,上古先民把它培育成一种重要的农作物。</div><div>杜康善于酿酒,其酿制工艺颇为讲究。《杜康纪闻》记载的“五齐六法”据说就是杜康酿酒的秘方。它要求造酒用的黑秫要成熟,投曲要及时,浸煮要清洁,要取用山泉之水,酿酒器物要精良,火候要适当。民间传唱的一首酒歌据称是杜康所传,歌词称:“三更装糟糟儿香,日出烧酒酒而旺。午后投料味儿浓,日落拌粮酒味长。”这就是说,在酿酒过程中,对何时投料,何时开火,都非常讲究。</div><div>相传到夏桀的时候,因为他淫逸享乐,不祭祀祖先,用酒来灌池,所谓桀为“酒池,可以运舟,糟丘足以望十里。”这虽是夸大之词,但说明夏代生产的酒是很多的。奴隶们生产的粮食除了供给奴隶主贵族享用,还要用来制造大量的酒供他们饮用取乐,也说明夏代农业的发达,农作物的产量有了很大提高。</div>象鼻盉,夏代,偃师二里头,2001年,020-11。 <h3><font color="#010101">陶觚,夏代,偃师二里头,1963年,020-8。</font></h3> 陶角,夏代,偃师二里头,1983年,020-4。<div>陶爵,夏代,偃师二里头,1963年,020-5-6-7。</div> 6、青铜铸造业<div>二里头遗址青铜铸造作坊,位于宫城遗址的东南约300米处,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沿用时间长,占地范围大,说明当时铸造规模已相当可观。</div><div>(1)在考古发掘中,发现有大量的红烧土和铜渣、铜块、坩埚和坩埚残片,有陶范和陶芯,以及木炭等。根据其中出土的陶范残块看,该作坊的生产规模及其人员分工明确,尤其生产品种多,质量高,不仅有各类小件青铜器,还有重量级的大型青铜器,相信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进展,将来还会有更多惊人的发现。</div><div>坩埚,夏代,偃师二里头,1963年,022-1。<br></div> 上左:砺石,夏代,偃师二里头,1963年,022-5。<div>上右:陶范芯,夏代,偃师二里头,022-6。</div><div>下:左为坩埚残片,夏代,偃师二里头,1963年,022-2。右为铜渣,夏代,偃师二里头,1963年,022-3-4。</div> <div>(2)青铜是纯铜与锌的合金产品,二里头遗址发现的铸铜作坊和出土的青铜容器、兵器、乐器的出现,充分说明人类已从石刀、石斧的石器时期过渡到了青铜时代,使这个踞于诸国之上的王国——夏王国,首先跨入了文明时代。<br></div>青铜礼乐器文化——在二里头遗址内出土了大批青铜礼器、兵器、容器和工具,是我国到目前为止发现时代最早、批量较大的青铜器。其中,青铜爵、青铜鼎、青铜斝等空腔器都是用复合式陶范浇铸而成,反映了当时铸铜技术已相当进步。<div><div>乳钉纹青铜爵:1975年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通高26.3厘米,宽31.5厘米,为我国目前发现年代较早的青铜爵。其造型精美,制作精良,被誉为“华夏第一王爵”。</div><div>爵,是在夏王朝时期开始出现的我国最早的青铜礼器,是贵族身份等级的象征。</div><div>爵的形状,前有流,后有长尾,俯视则似伊洛地区各种鸟类中最漂亮、最尊贵的五彩雉之形。其器的命名,取其叽叽嚼嚼之声而名为“爵”,用于“赏有德,封有功”,职次“公、侯、伯、子、男”。这件爵是目前考古发现时代较早的一件佳作。</div><div>夏王朝时期爵的形制,有的尚带有陶爵的特征,有的则较为精巧,器壁较薄,表面粗糙,无铭文,腹部偶有粗略的连珠纹。</div><div>青铜斝,是夏代酒器,敞口束腰,三足与腹底相连且为空腔,口沿置二三角形柱,腹部外侧饰桥形鋬。系1987年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div></div><div>青铜鼎:1987年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鼎在远古时代就为炊器,一般以陶鼎为主,作为青铜礼器的鼎,二里头遗址的圆腹平底网纹青铜鼎乃是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青铜礼器鼎。鼎本来是煮肉食的锅,随着礼乐制度的出现和发展,青铜鼎就成为国家权力的象征。春秋时五霸之一楚庄王窥视中原,曾问周朝的九鼎大小、轻重。此后,“问鼎中原”就成为企图篡夺政权的代名词。在古代墓葬制度中,它用以“明尊卑,别上下”,即统治阶级等级制度和权力的标志。商代中小型墓和王室墓中用鼎制度已有森严的等级差别,到了西周,则表现为等级秩序更为明显的“列鼎制度”。据礼书记载: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也有用一鼎。东周晚期,社会改革剧烈,列鼎制度遂不复存在。</div><div>二里头遗址发现的网纹青铜鼎,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最早的青铜鼎,被学术界誉为“华夏第一鼎”,它显示了中国早期青铜器光彩照人的艺术成就。</div><div>青铜铃:属夏代青铜乐器,系1987年二里头遗址出土,是我国最早的青铜礼乐器具,这里展出的是一单翼铃,器壁薄,形体较小,横截面似单叶,两侧倾斜作矩形,顶部有斗环形钮,这种单翼铃在其它地区同时代遗址中也偶有发现。</div><div>青铜刀、青铜戈和铜镞:夏代青铜兵器,虽然时隔4000余年,如今依然寒气逼人,其上闪烁的绿色光泽告诉我们,夏代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青铜兵器的时代,这不能不说是一大进步。</div><div>总之,二里头周围京畿之地并不产铜,但遗址内铸铜作坊和青铜器的出现,足以反映出华夏第一王都的气派。</div> <h3><font color="#010101">7、夏代的文字</font></h3><div><font color="#010101">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纪元的一个重要标志。汉字的萌芽可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时期,夏都斟鄩发现的多种刻纹符号,仍属原始文字,它衔接、填补了仰韶至商代甲骨文之间的空白,具有突出的个性和时代特征,对于研究中国汉字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font></div><div><font color="#010101">上右;鱼纹陶片,</font>夏代,偃师二里头出土,1987年,027-5;<br></div><div><font color="#010101">下:刻纹陶片,夏代,偃师二里头出土,1963年,025-1-4;</font></div> 夏代占卜<div>占卜,我国古代的一种文化现象,它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原始社会人的卜问对象主要是自然神,如天地、山岳、河流等。夏王朝时期,占卜之风日盛,到了商代,占卜已成为奴隶主贵族进行统治的重要手段之一。商人“每事必卜”,卜问的对象除自然神外,更主要的对象是“上帝”和被神化的先公先王。卜问的内容无所不包,国家大事,私人生活皆有,如祭祀、年岁、征伐、天气、祸福、田猎、疾病、生育等。当时设有专掌卜事的卜官。卜官们政治地位很高,他们可以代神发言,指导国家大事和国王的行动。</div><div>到了商代晚期,人们把占卜的时间、原因、应验等刻在龟甲或兽骨上作记录,称“卜辞”。商代以后,甲骨卜辞很快消失了,称为卜卦或周易。《周易》中的“观物取象”、“万物交感”、“物极必反”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因素和辩证法观点,尽管没有摆脱神学思想的体系,但这些已是萌芽的科学思维,对后来哲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殷墟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夏的甲骨、卜卦则是汉字发展的开端。</div> 8、夏代工艺品说明<div>随着物质生活的发展,夏代在文化艺术方面也是丰富多彩的。出土遗物表明,当时人们已经有了绘画、雕刻、标志符号等艺术作品。特别值得提及的是陶塑工艺品,造型逼真,栩栩如生,令世人惊叹。</div><div>在二里头遗址中,目前已发现刻划在陶器上的艺术品有龙纹、蛇纹、鱼纹、裸体人像等,捏塑艺术有陶牛头、羊头、人头、陶蛤蟆和琢磨制成的石绵羊头等。这里展出的象征长寿的陶龟、寓意吉祥的陶羊头,不仅形象生动,光彩照人,而且制作工艺精良。这些都反映了早期文明阶段的艺术水平,闪烁着东方文化的光辉。<br><div>9、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夏代出现了贸易,不仅有部落内部的贸易,也有海外贸易。在二里头遗址中发现的玉器、绿松石装饰和朱砂、白陶鬶等,其制作原料均非中原地区所产,其来源应是通过方国进贡、战争和商业贸易等方式所得。尤其是发现于二里头三期墓葬中的海贝,产地远在千里之外。由此断定,二里头时期的夏王朝,对外交流已相当频繁,二里头遗址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商业、贸易中心,在二里头遗址内出土的大量海贝,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货币的开端。之后,随着商业贸易的进一步扩大和繁荣,出现了仿海贝制品,如:骨贝、蚌贝等物,同样,显示了中国早期货币发展史上光彩照人的伟大成就。</div></div> 二、商都西亳——偃师商城遗址<div>商,原是夏王朝的属国,其早期的活动区域主要在黄河下游——今河南商丘一带。大约在公元前十七世纪初,“汤嗣位”为王,随着商族势力逐渐强盛,成汤率兵伐夏,“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最后攻取夏都斟鄩,打败夏桀王,取代了夏王朝的统治,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王朝,建都于西亳。</div><div>1983年,考古工作者在偃师市区西南隅,发现了沉睡于地下3600年的西亳城,经过30余年的考古发掘和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多学科交叉研究,确认这座城址是商汤灭夏后建立的商代第一座天子国都,并把城内的小城定为考古学上夏商分界的界标。</div><div>这样,自司马迁作《史记》以来,2000年间一直困扰着中华文明史的一个千古谜团(夏商周纪年)终于在现代科学研究面前,有了较为清晰的答案。</div><div>商都西亳城址,是迄今发现的布局严谨、内涵丰富,保存最完好的商代帝都遗址。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其列为1983年世界十七大发现之一,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内小城的发现被评为199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div><div>商城遗址平面图</div> 北城墙发掘现场说明:城墙残存高度约3米,城墙厚约18米。从照片上可知,该城墙是夯筑而成,从发掘资料可知,夯层厚约6厘米,夯窝直径3-5厘米,可以断定,该城垣的建造是人工用小石夯夯筑而成,其中没有发现夹板墙用的横木柱洞,由此推知该城墙的建造,是从平地层层夯筑,当夯筑至一定高度后,再把两侧夯土垂直切削成壁。因此,它不及商后期和春秋时期夹板墙省工省时。可想而知,当时建造这么雄伟的城垣,周长约6000米,墙厚16.5米-22米,高以9米计算。上百万立方米的土,一筐一筐运来,人工一夯一夯的夯筑而成,究竟需要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的确难以计算。<div>偃师商城大城城北墙东断解剖情况。</div> 1、商族族徽说明<div>右上为一玄鸟(古代的燕子)口衔卵状物,下为一妇女伸手取食鸟卵之状,左边为一把扫帚,表示这一妇女是执箕帚料理家务的已婚妇女。该图案生动传神地描绘了商的先祖契(xie-4)诞生的情况。相传,在中国古代黄河下游的一个古老部落里,有一个叫简狄的女子,有一天在河边洗浴,恰好看到一只燕子从河边飞过,并掉下一个鸟蛋,她俯身拾起吞进腹内,因此而怀孕,生下一男婴,他就是后来发展壮大商族的名声赫赫的契,被商人尊奉为“始兴之祖”。</div><div>《诗经.商颂.玄鸟》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不仅把契歌颂为商王朝事业的开创者,而且美化为自天而降的神奇人物。因此,简狄吞食玄鸟卵而生契的神话传说为商人传颂。</div> 商代世系表说明<div>公元前1600年,成汤灭夏,定都西亳(今偃师商城),正式建立了商王朝。</div><div>商汤以后,由太甲到太戊(wu-4)是商王朝的巩固和发展时期。太甲是汤的长子太丁之子,太丁未来得及继立就先汤而死。汤死后,由太丁之弟外丙、仲壬相继即位,在位时间都较短。伊尹是辅佐商汤的重要卿士,在外丙、仲壬时期,由他掌握实际的统治权力。仲壬死后,伊尹立太甲为王。由于太甲不遵循汤制定的典则,被伊尹放逐在桐宫,三年之后,才恢复王位。太甲复位后,继续并发展了成汤的事业,后世称他为“太宗”。太甲以后,经沃丁、太康、小甲,商王朝经历了统治比较稳定的发展时期。在雍己时,曾发生“诸侯或不至”的情况,接着就由太戊继位。殷复兴,诸侯归之,太戊被称为“中宗”。至此,由汤至太戊,商王朝一直以西亳为京师,政治稳定,经济发达,偃师商城无疑是商代第一座天子国国都。共经历五代十王,约230余年。</div><div>第十一王仲丁继位,迁都到今郑州商城,第十九王盘庚时,复都西亳,行汤之政,武丁时北渡黄河,迁都到安阳殷墟,直到商亡,共历九王。商王朝由汤开始建立到纣亡,共传17世31王,长达554年之久。</div> 2、展览实物说明:这里展出的是商代的生产工具、梳妆饰件、占卜器具等,是反映商代早期社会生产、生活画面的珍贵文物。商代的农业与夏代相比,较为发达,是当时具有决定性的生产部门。该时期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的农业生产工具,商代农具仍以石器为主,器形有铲、镰、锄刀等,也有相当数量的骨器和蚌器,青铜农业生产工具很少发现。另外出土了大量陶纺轮、骨镞、蚌镞等器物,这表明,纺织和渔猎是当时的一种辅助性经济部门,在当时人们的经济生活中占有相当地位。石器磨光钻孔的加工技术,在其它质地的工具、装饰品的制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如骨角器制作的鱼钩、镞、锥、针等十分精细。说明:随着商代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向手工业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并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遗址内出土的项饰,是商人的艺术杰作,堪称原始艺术的瑰宝。说明商代早期人类已有爱美的观念和对美的追求。装饰品的制作是生产力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反映。这里展出的早商时代的卜骨,与夏代卜骨基本上相同,夏代只灼不钻,商代有先钻后灼之特征。商代出现有很多的“卜人”、“贞人”,并设有专管卜事的卜官,代神发言,具有极高的政治地位,使占卜活动达到了鼎盛时期,“每事必卜”。商代后期王室的占卜记录即卜辞,留下来奴隶制时代一种比较进步的文字——甲骨文,开始了中国汉字文化的起源。<div>(1)商代农业 <div>石锄,商代,偃师商城,1985年,036-1-2。</div></div> <h3><font color="#010101">网坠,商代,偃师商城,1985年,036-3。</font></h3> (2)商代文化 <div>骨笄,商代,偃师商城,1987年,036-(11-18)。</div> <h3><font color="#010101">陶蟾蜍,商代,偃师商城,1985年,036-2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卜骨,商代,偃师商城,1987年,036-(19-22)。</font></h3> 3、偃师商城城池说明:偃师商城是早于郑州商城、安阳商城的商代第一座天子国都,它地处河洛平原,北依邙山,南临洛水,东邻偃师市区200米,西南与著名的“二里头遗址”相距6公里,西距汉魏洛阳故城10公里,陇海铁路靠古城北城墙而过,310国道呈“L”形在城址上纵横穿越。<div>偃师商城共有大城、小城、宫城三重城池组成,其基本轮廓是:大城,平面呈刀把形,南北长1710米,东西宽1240米,因东南处有一鸿池,故而东城墙南段西折,南城墙宽只有740米,总面积约190万平方米,四周城墙厚度约17-22米,全部用夯土筑成,质地极为坚硬。在城墙外侧建有一道护城壕河,加固设防。北面发现一座城门,东西面各有两座城门,南垣中部有一门,共有六门,门道均较狭窄,便于防卫。对应的城门之间有道路相通,组成棋盘式的交通网络。大城南部偏西处为小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100米,东西宽740米,总面积81.4万平方米,四周城墙厚度约6-7米,小城的西、南、东墙分别被大城城墙所包裹。由此可知,偃师商城的城墙并非一次筑成,即早期(商汤灭夏之际)先筑了一个“小城”,然后,随着商王朝的发展壮大,在小城的西、南、东墙加宽、加高后扩建了大城。</div><div>宫城位于小城偏南正中轴线上,平面成正方形,边长各约200米左右,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四周城墙厚度约3米。宫城的大门在南墙正中,门前大道直通城南。宫城南半部共发现有十组大型宫殿建筑,分设于东西二区,西区由三组宫殿前后相通,组成三进深院落的皇家宫廷,时隔3000年左右,位于北京城中的红墙黄瓦、金碧辉煌的故宫也不过是五进深的宫殿群,溯源于此。在这里需特别指出的是,在西区的二号宫殿和三号宫殿之间的西厢,出现了一处柱洞及其密集的夯土台基,其建筑体内树立那么多的柱子,可见其底层既不能住人,也不会办公,那么它的上层应为活动空间,这样的建筑应是中国最早亭子形建筑,此类建筑的功能有可能系商王在办公之余娱乐的场所,用我们现在的说法,就叫歌舞厅。由于这种建筑形式的特殊,故古人则把它视为偃师商城的景观建筑,所以,在历史文献中则将该建筑冠之以“汤亭”之名来代替“汤都西亳”之称。而在东区则为宗庙性建筑,与西区共同组成“左祖右社”的格局。宫殿区的整组建筑,均置于夯土台基之上,形成了高出地面、殿宇千门万户、楼阁威武壮观的高台建筑,显示了王权至上的雄伟庄严。另外宫殿的北半部发现一处长130米、宽25米的御用池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处人工引水造景工程。苑内满目苍翠,碧草如茵,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是商王休闲娱乐的场所。宫城的全部建筑体现了“前朝后苑”、“左祖右社”、“前朝后寝”等一系列中国历代宫廷建筑的传统理念,这里无疑是偃师商城的中心,是商代帝王的寝宫和平时处理国家政事的地方,是商朝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帝王之家,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座紫荆城。</div><div>偃师商城航拍照片</div> 宫城的西南角和东北角还发现两座面积较小的建筑,里面布满了排房式建筑,是卫士(商朝的国家军队)的营房和武库,拱卫着宫城。除此之外,在宫城四周还发现大型建筑基址十余座,几乎布满大城城址南部,其应是商王朝贵族权贵们的官邸建筑区。在大城城址北部,发现有烧制陶器的遗址和大面积的路土层,是手工业作坊区、一般居住区和繁华的自由市场区。偃师商城的整体布局开创了“前朝后室”的城建制度,是中国最早的“城”与“市”的结合,由此断定,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有“城”有“市”)早在3600年前已经出现。<div>偃师商城的城池设施相当齐备,在宫城的东西两侧,各有一条地下排水沟(宫城内各宫殿区均有支渠与它相连),直通东西城门下部,然后排出城外,合理地解决了城市污水的排放,同时还有防火作用,一方面商代建筑多为草木结构,一旦失火可以引水扑救,另一方面与我国的五行说相关,南方属火,以水克之。由此可见,宫城不仅是集建筑艺术之大成,也是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在建筑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中国早期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div><div>偃师商城是我国考古发现的商代城址中,年代最早、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保存最完好、文物遗存最丰富的一座商代帝都遗址。是中国断代史上“夏商分界的界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它列为1983年世界十七大发现之一。1988年1月,国务院把它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div> 4、商代青铜铸造业<div>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青铜文化是记录奴隶社会的形象载体。中国青铜工艺的时代跨度,大致从公元前21世纪的夏代至公元前221年以前的赵国时代,可分为初始期、育成期、鼎盛期、转变期、更新期等几个阶段。中国青铜器以礼器为主,其形制总的可归为五大类,即日常用器(包括炊器、食器、酒器、饰物)、乐器、兵器、工具和货币。中国青铜器的装饰艺术丰富多彩,构成了青铜艺术的时代风貌,是奴隶主贵族观念形态的反映。</div><div>在偃师商城的发掘过程中,发现有比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器更加精致,纹饰更加复杂的青铜器,说明商代青铜器铸造技术的高度发达。在北城墙的发掘过程中,发现了偃师商城的铸铜作坊区,出土有大量的坩埚残片,红烧土、铜渣、木炭、陶范等。</div> 坩埚,商代,偃师商城,1992年,039-3。<div>坩埚残片,商代,偃师商城,1992年,039-2。</div> 偃师商城出土的青铜器不同于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素面青铜器,该时期的器物均有比较精细的纹饰,并且显得瑰丽而浑厚。如这件青铜尊,其腹部的饕餮纹饰,瑰异庄严,神秘莫测。传说饕餮是神人缙云氏的不才子,食人未咽,害已其身,死后双眼外凸,颇为难看,人们为警示世人,故而商人在酒器或食器上铸造了这种纹饰,以示教育人们,不要暴食暴饮,不要贪得无厌,这表现出这个时代神秘肃穆的风格,体现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崇敬。这件青铜尊也成为商代早期杰出青铜工艺中的突出代表。由于偃师商城的考古工作发掘有限,在今后的考古发掘中,或许会有更加惊人的发现。另外,这里展出的青铜戈的柄部也有这种纹饰,另有释义。因饕餮特别能吃,力大无比,凶猛无量,以一档百,打造在兵器上寓有打胜仗的吉祥之意,对方闻听饕餮到此,胆颤心惊,丢盔弃甲,仓惶而逃。<div>青铜兵器如戈、矛、刀、镞等等,在偃师商城遗址均有出土,把大量的青铜镞用于战争,其消耗量相当大,这是同时代其他文明古国所少见的,足见我国青铜工业的高度发达。</div><div>青铜尊,商代,偃师商城,1984年,039-6。<br></div> <h3><font color="#010101">青铜刀,商代,偃师商城,1984年,039-8-9。</font></h3> 武王载旌,有虔秉钺。<div>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div><div>韦顾既伐,昆吾夏桀。</div><div> ——《诗经.商颂.长发》</div><div>商武王成汤兴兵伐夏,扬旗亲征,军队战士手提板斧,整齐划一,进军队伍威风八面,好像熊熊烈火一样,一路上没有人敢于阻挡。首先灭掉了韦国、顾国,再灭昆吾,最后打败夏桀,推翻夏王朝建立了商王朝。这篇诗文是商汤后世歌颂成汤“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建立商,实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改朝换代的英雄史诗。今天,“商汤革命”已成为一种解放思想,实行改革的象征。</div> 5、宫城简介<div>宫城是商王的住所。位于小城偏南的正中轴线上,平面近方形,边长各200余米,总面积近5万平方米。宫城内的规划,大约可分为三大区:南部东区分别有四座四合院形式的宫殿建筑,每组建筑均有一座主殿,一个院落,周围设廊庑性建筑,很可能是商代宗庙所在;南部西区,为一座互相联通的三进院落组成的宫殿建筑,应是商王发布政令,处理国家大事的地方;宫城北半部为御苑,是商王休闲娱乐的场所。御苑内有人工挖掘引水造景,并以自然石块砌筑的池塘,池塘东西长130米,南北宽20米,深约1.5米,西端设进水道,东端设泄水道,它是目前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御用池苑。宫城建筑形制充分体现了“左祖右社”“前朝后苑”等中国传统宫廷建筑思想。</div><div>偃师商城宫城平面图。</div> <h3><font color="#010101">偃师商城宫门正视图。</font></h3> 四号宫殿说明:在宫城的考古发掘中,共发现有十组大型宫殿建筑,均置于大型夯土台基之上,形成了一处高于地面的高台建筑。这样,不仅解决了明暗、潮湿的问题,而且使整个宫殿区显得更加巍峨、壮观,从而进一步显示了王权至上的尊严。这里展示的是位于宫城东南部的四号宫殿建筑基址模型。<div>基址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51米,南北宽32米。基址北部正中有一正殿,下有夯土基座,现存高度40厘米,正殿南面有四幅台阶,可供上下出入宫室。正殿的形制是外绕回廊,内有宫室,四面坡顶的重檐式宫殿建筑,与《考工记》所载的“四阿重屋”相仿。从正殿基址四周分布的柱洞和撑檐柱洞看,这是一座面阔36.5米,进深11.8米,四开间的厅堂式建筑。东、南、西三面围以廊庑,廊子互不相通,各房之间以夯土墙相隔,不设前檐墙,完全不同于二里头遗址一号宫殿周围通廊的形制。四号宫殿的形制或许就是中国北方流行的四合院的前身。</div><div>偃师商城四号宫殿正视鸟瞰效果图。</div> <div>小城简介:小城,是商都西亳最初建城时,按照严格规划设计修建的一座平面呈长方形的城址。南北长1100米,东西宽740米,总面积81.4万平方米,四周城垣厚6-7米。北垣和东垣均设有城墙马面。马面的出现更加完善了军事防御体系,它是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军事防御设施。城内主要建筑,有位于小城偏南居中的宫城,有位于城西南角的府库,铸铜作坊位于城外东北方向。小城的建设使商都西亳初具规模。经考古工作者多年发掘和我国“夏商周断代工程”多学科交叉研究共同认定,小城的建造时间,正处商汤灭夏之即,被考古界定为夏商分界的界标。同时告诉人们,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改朝换代。</div>小城示意图。 6、商代都市建设<div>建筑构件说明:这里展出的建筑结构遗迹——墙体泥皮。绝大多数出土于宫城北部的大灰沟内,这批墙体泥皮残块,均系宫城宫殿建筑扩建、改建时遗弃之物,它充分体现了早商时期宫殿建筑在夯土台基上的结构形式,为《考工记》上“以木骨为墙,草泥为皮”的建筑结构记载找到了最可靠的注脚。</div><div>这批建筑构件遗迹,分别显有立柱、横木和芦苇,以及草绳捆绑的痕迹,从建筑学考古的角度说,它已经由以往的只知道宫殿建筑夯土台基以下的结构,上升到夯土台基以上的建筑结构的认识,是一批不可多得的建筑学遗迹。</div><div>这些泥皮表明了早商时期在墙面的建筑中已经有了白灰粉壁技术,是商人在宫殿建筑方面的一大进步。</div><div>建筑构件遗迹,商代,偃师商城,1984年,046-1。</div> <h3><font color="#010101">建筑构件遗迹,商代,偃师商城,1984年,046-2。</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白灰墙皮,商代,偃师商城,1984年,046-3。</font></h3> 7、商代生活实用器具<div><div>(1)炊具</div><div>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就需要“器”,所以陶器的发明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在原始社会,由于雷电经常引起森林大火,大火烧烤过的土显得很硬。这个现象给人类以启示,人们用粘土加水制成各种陶坯,在火中烧烤而成器,这就是最早的陶器。</div><div>人们用这种器皿来蒸煮食物,使人体更充分吸收食物中的养分,又可用作储存食物的器皿,有的陶器还有助于排水、灌溉,从而促进农业的发展,使人们的定居生活日趋稳定。因此,陶器的烧制不仅是具有时代特色的手工业,而且是农业发展的要求。</div><div>到了商代,陶器仍是最主要的日常生活用器,在偃师商城遗址内出土的大量陶鼎、陶鬲、陶盆、陶罐、陶甑等器物。说明制陶业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生产部门。</div><div>这里展出的陶鼎相当于我们今天做饭的锅,陶甑相当于今天所用的蒸笼篦子。陶甗是由陶鬲和陶甑二器组合而成用水蒸气来蒸熟食物之器,相当于今天人们所用的蒸笼。这里展出的陶甗有两种,一种是连体器,一种为两件组合器,连体器是豫东早商文化的特征,组合器是豫西夏文化的特征,两种器型出在同一遗址,正是夏商文化交融的现象,商人推翻了夏王朝,在夏王朝的废墟中又建一座商城,也把商人的生活习惯带到这里来了,所以说,两种器型的出现,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改朝换代的产物。</div><div>炊具使用示意图。</div></div> <h3><font color="#010101">陶甑,商代,偃师商城,1984年,051-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透底器,商代,偃师商城,1984年,051-6。</font></h3> <div>上,器盖,商代,偃师商城,1992年,051-6。</div>下:陶甗,商代,偃师商城,1996年,051-5。 <div>(2)盛器、酒器:这里展出的陶瓮、深腹罐、深腹盆等为商人的实用盛储食物之器。看似不起眼,其实都是极有价值的文物。大口尊、杯、觚、爵是酒器、酒具,大量陶制酒器的出现,不仅反映了商代酿酒业的发达,同时也表明商代农业生产更为发达,有大量的剩余粮食,用来酿造美酒。这里展出的大口尊明显不同于夏代,夏代大口尊为肩颈大于口颈,商代是口颈大于肩颈,甚至发展为无肩,更有利于倾倒美酒,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div>大口尊,商代,偃师商城,1984年,062-6。 8、偃师商城排水系统说明<div>商城遗址有着完整的排水系统,大城外环绕全城有一条护城河,城内有一条1.5米宽,800米长的排水沟自西一城门向东穿越宫城,东一城门下排出城外,宫城内各个宫殿区内均有石砌的排水沟与总排水沟相连,水渠纵横,布局合理,它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城中污水的排放,而且还充分体现了我们祖先的环保意识。</div><div>商城完整的水系示意图。</div> <h3><font color="#010101">偃师商城水道遗迹。</font></h3> <div>御用池苑说明</div><div>该池苑遗址发现于1998年,位于偃师商城宫城的北半部,苑内有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处人工引水并以自然石块砌筑的池塘,东西长130米,南北宽20米,深约1.5米,两端设进水道,东端设泄水道,一年四季清流不断,景色宜人,池中养鱼,供商王闲暇时钓鱼消遣。游人至此,可以遥想:3600年前,商代天子携后宫佳丽来此游玩的宏大场面,足以看出中国最早的御花园的昔日倩影与风姿。</div>偃师商城御用池苑水道发掘现场。 <h3><font color="#010101">偃师商城宫城池苑遗迹。</font></h3> 9、夏代制陶业说明<div>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陶器在形制、纹饰和器物群的成组等方面,都具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根据二里头遗址典型堆积层和出土器物所作的排比,二里头文化目前被分为四期,这种分期在下面展出的这组富有特征的陶器上得到了印证。在这组陶器里,有作炊器的鼎、鬲、簋,作食器和容器的三足盘、鼓型壶、大口翁等。这些器物腹部圆润,器壁厚薄均匀,制作以轮制为主,足以反映出夏代制陶业的发达。盘龙透底器和鱼龙盆,更是陶器中的精品,尤其是鼎足上的手捏纹和鼎口沿下附加的一对鸡冠型鋬是二里头文化陶器中独具特色的风格。二里头文化四期陶器变化比较明显,第一期以褐陶为主,磨光黑陶占一定比例,纹饰以篮纹为主,另有少量方格纹、细绳纹。第二期黑陶数量减少,纹饰以细绳纹为主,篮纹和方格纹明显减少,这两期器型多为折沿、鼓腹、小平底。第三、第四期陶器颜色普遍为浅灰,纹饰以绳纹为主,篮纹和方格纹几乎绝迹。第三期中,一、二期常见的鼎、甑、深腹盆等沿用,但有局部变化,并出现了鬲、卷沿圜底盆、大口尊、小口高领翁等与偃师商代文化遗物十分接近的器物。<br><div>偃师商城陶窑发掘现场。</div></div> <h3>陶器制作工艺流程。</h3> <h3><font color="#010101">划纹陶片,夏代,偃师二里头,1960年,025-4-10</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