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美书店之:模范书局

扈秀清

<h3>  因打响抗战第一枪,而又是抗战中最早捐躯疆场的佟麟阁将军而得名的佟麟阁路,全长只有1500米,却古迹众多。曾因孩子在鲁迅中学上学,租房租在了新华社小区,民国参议院众议院,以及被称为“中国第一代大会堂建筑”的国会礼堂,就在小区院内,袁世凯“请愿当选”,曹锟贿选的史实也发生在这里。青砖碧瓦的古老建筑,如今错落在花园草木之中,幽静清雅,古色古香。</h3> <h3>  送了孩子,故地重走,佟麟阁路也有了不少的变化。新华社小区院内,立起了红色中华的纪念碑,追根溯源新华社的由来。1931年《红色中华》报在瑞金创刊,和红色中华通讯社(红中社)为一个机构。1937年,《红色中华》改名为《新中华报》,同时红中社改名为“新中华社”,简称为新华社,一直沿用至今。</h3> <h3>  还有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原来小区对面的,建于1907年的中华圣公教堂,如今从仓库改成了一家独立书店。中华圣公会教堂是基督教在华北地区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的教堂。顶部有两个八角亭作为天窗和钟。门窗为仿哥特式,别有一番风韵。国内超过百年的教堂屈指可数,而教堂+书店,或许又是全国唯一。书店名字也高雅脱俗,“模范书局+诗空间。”</h3> <h3>  一进门,是高耸的穹顶和巨大的空间,一眼望去,直可以用极目来形容,虽然感叹其恢弘,去也难免隐约感觉有点浪费。复古的木地板,两边是满墙及顶的书架。</h3> <h3>  穿过大厅以后是一个隆起的二层平台,是教堂的中心,以前是教堂洗礼区,现在算是舞台。咖啡区弧形的巨大书墙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感。</h3> <h3> 模范书局模范二字并不是我们现在理解先进模范的意思,而真是两个字的组合,活字为“模”,盛器为“范”。而现场也还原了整个古代活字印刷术的流程,全套的巨大而笨重的雕版印刷机器,不仅颇有博物厚重之感,还可供体验雕版印刷技艺。</h3> <h3>  类似于著名的万圣书园,没有多少市面上畅销书籍可选,但却能看到一些你从未见过的版本和古书。有席慕容、余光中的原版台版专区,有范用、韦力的旧书、旧书店寻踪系列,甚至有1931年上海新月书店发行的最&nbsp;&nbsp;&nbsp; 初版的徐志摩《猛虎集》。</h3> <h3>  八九十年代的《读者文摘》杂志,看起来十分亲切,因为我从81年创刊号收集,一直到2010年左右全部集齐。这本创造了无数个期刊界第一的杂志,目前月发行量近千万册,已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八九十年代的,已成为收藏界的热刊,杂志81年创刊,开始为双月刊,81年共发行五期。创刊号发行仅3万册,定价0.3元。记得99年左右旧书摊淘得一本十元钱左右,目前孔网市价在500-600元左右,九品的可达千元。到第五期发行量9万册,目前孔网市价300元左右。</h3> <h3> 店内还有许多仅供参观的稀有版本图书,店员介绍,这都是模范书局创始人姜寻的私人藏书,他既是诗人,还是古籍收藏家,是目前国内收藏古雕版最多的人。</h3><h3> 爱书人,才会有如此的细腻和心思,将这里,打造成如此独特而又美丽的一隅。</h3> <h3>  相隔不远,也是在佟麟阁路的北端,是著名的三味书屋,据说经常买书的人,知道三味书屋仿佛是一条最起码的标准,这家创办于1988年的书店是北京第一家民营书店,也是最早实行开架售书、沙龙讲座的书店。在如今网络售书的冲击下,实体书店存活压力倍增,而特色独立书店的坚持,在某种形态上已经是一种文化符号,也是对爱书人的精神回馈。30年后,三味书屋迎来了它的独立书店邻居:“模范书局+诗空间。”正印证了书屋内一直挂的一幅字“德不孤必有邻。”</h3> <h3> 万圣书园说:书有生命,是谁传下这行业,黄昏里挂起一盏灯。。。。。。</h3><h3> 老扈191207</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