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这是我们的教育愿景,也是我这个20年老班的教育践行。</h3> <h3> 有温度的教育从一间有温度的教室开始。</h3><h3> 这间教室,应该是温馨、整洁、舒适、安静、有人气儿的。从它成为孩子们学习场所的第一天起,孩子们就是教室的主人。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发挥自己的想象,自己准备材料,齐心协力打造自己喜欢的、自己感到舒适温馨的“家”一样的教室。后墙有些破损,他们会想尽办法用自己的照片、作品,化腐朽为神奇,还原一面漂亮又有创意的墙壁;窗台上的绿植被消毒灯照得发黄枯萎,他们会精心打理,揪去黄叶,撒上营养液,摆到窗帘后面,只为保护那一盆小小的绿色生命;每早来到这里有人开窗让阳光普照,放学离开这里有人不忘检查门窗、灯盏、电脑是否关闭;图书角乱了有人整理,抹布脏了有人涮洗……而这一切不用指派,不用命令,偶尔只一个眼神或一句简单的提醒,一切都将立时重归美好。</h3><h3></h3> <h3> 庆幸的,六、三班就是这样一间有温度的教室!</h3> <h3> 心怀感恩,遇事平和,我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这样一种有温度的人,我也努力让自己做这样一种有温度的老班。</h3><h3> 20年的老班做久了,越来越觉得“爱学生”,真的不是一个口号、一句空话,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孩子的喜欢与亲近。它会让你在遇到他们犯错时不恼火,或极力抑制恼火,去耐心倾听他们天真幼稚,甚至荒唐可笑的想法;去试图理解他们不可思议,甚至不可理喻的做法;去极力包容他们出人意料,以致不可挽回的错误;去智慧转变他们或一时冲动,或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h3><h3> 一次午休,偶然发现小齐的桌洞里躺着两个青绿的柿子,不用问也知道一定是小饭桌后在校园的柿子树上偷摘的。当天,我没说什么,第二天才半开玩笑似的问他:“柿子好吃吗?”他露出羞涩而尴尬的笑,说:“太生,妹妹还没法吃……”于是我知道了他的柿子是要送给两岁半的小妹妹的,我一向知道他是个疼妹妹的好哥哥。我告诉他柿子要能吃得自然成熟,不能破坏规律,更不能破坏秩序,还让他去查查资料,怎么才能让青柿子快速成熟。不知过了多久,我差不多忘记了这件事,可是一天,我的桌子上竟出现了这个包裹精美的红柿子。小齐妈妈给我发微信,告诉我:儿子用了各种方法,等了20多天才把柿子捂熟,自己不舍得吃,一个给了妹妹,一个给了我。从那,小齐再也没做过出格违规的事。</h3> <h3> 期中那段时间,孩子们格外浮躁,有课间在走廊做打斗游戏的,有上着课电话手表响起铃声的,有数学测验传纸条的,还有往学校里带大杯茶的……由此,随时随刻“老班有话说”开始了“碎碎念”。不仅如此,更是展开班会讨论——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毕业生,回家查找资料——大杯茶里到底都有什么,动笔起稿——学校规则之我见……于是,小小波澜又归于平静,哪怕我在开会、外出,班里依然秩序井然。</h3> <h3> 犯错时,平和处之,智慧引导;进步时,更要因势利导,固化好习惯。照片上这个手举“脉动”的罗小宝,曾经是个惹是生非的典型淘气包。可他作文写得好,于是我让老师们拿去各班展示,并告诉他:“你现在可是个名人,年级里无人不晓,可一定得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随时保持良好形象!”于是,两个周都没再生事端。我问他:“要能再保持一周不违规,想要什么奖励?”率真可爱的罗小宝脱口而出:“要脉动!”于是,一周后他如愿以偿得到了我奖励他的脉动,他惊喜万分,四处炫耀,但也从那到现在都一直很乖巧,不再惹是生非,惹人厌恶了。</h3> <h3> 我开心、欣慰,因为,我和我的学生们都在努力做一个“心怀感恩,遇事平和”的有温度的人。欣喜、感动之余,班级群里,朋友圈里,有感而发一些“小进步”“小欢喜”,让家长也被暖到,从而也有了“温度”,有了理解、支持与宽容、协助。</h3> <h3> 有温度的教育还要在有温度的课程中浸润,才能快速发芽,茁壮成长。</h3><h3> 在一路成长中,我们走过了一年级的“入队课程”,经历了四年级的“成长课程”,最终来到了六年级的“毕业课程”。这是我和孩子们,还有家长们共同讨论、设计的属于“棒棒堂”所有成员的最喜欢、最适合的班级专属课程——传统节日与文化的研究班本课程。</h3> <h3> 在当今这个新闻频出、信息爆炸的社会里,从来不缺乏“热度”。我们教育者自然也不排斥用“热度”来提升我们教育的“知名度”,但我们一定拒绝“只一时”的“热度”,我们更要追求的是“恒久远”的“温度”。</h3><h3>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的六年,孩子们的一生。我深谙于此,所以时时警醒自己:我的一言一行,我的处事态度、做事方法,也同样是我的每个学生的一面镜子,我要努力让自己照出他们最美好的一面,最正直的坦途!</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