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屈殿奎老师》点评荟萃

Xw

<h3>孙爱国:我曾经说过,自“文革”前算起直至停办,闫景中学(现在的李家大院,是旅游胜地)毕业的初高中学生少说也有两万多。但没有任何一个学生能把屈殿奎老师刻画地如此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唯李新民一人而已。这种遣词造语的本领、驾驭文字的功力你想模仿也模仿不出来。适值屈殿奎老师三周年忌日,特发此文以为追忆。</h3> <h3>冯建民:醒来后摸着黑躺在被窝看了李新民老师的《我的屈殿奎老师》,文中语句朴实无华,幽默逗人,把一个直率,邋遢,又学识渊博集怪才于一身的人物刻画的活灵活现。俗而不凡的语句,不紧不慢,娓娓道来,不由的使人在脑海里勾画出一个不注重仪表,不拘小节,随和多才的屈殿奎老师的形象。所谓之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李老师是否受到了恩师的影响,也是那么多才,风趣,睿智过人,服了,李新民老师。</h3><h3><br></h3><h3><font color="#167efb">潘秀琴: 你说得好!李新民描写的屈老师入木三分,活灵活现,太真实了!因为我也是屈老师的学生,对他太了解太熟悉了。闭住眼睛,他的形象就会浮现在眼前。</font></h3> <h3>张培民:一篇素材真实、生动、形象的真人真事好文章,如果不读有点可惜。李新民这篇写屈老师的文章我虽看了好几遍了,今天早5点又看了一遍……</h3> <h3>闫景云:李新民《我的屈殿奎老师》是他的巨著《杂碎(上,下)》的开篇之作。以这种形式赞老师,是屈老师所教过的学生中,李新民是第一个,也不会有第二个。采用先贬后褒的艺术手法,远比将老师比作蜡烛、火炬效果要好许多。大家熟知,舞蹈演员的一些动作,都是先低后高,先远后近,这样的视觉冲击力会更大。李新民敢以写老师的缺点而反过来赞老师,确有他的过人之处。这样的处理方法,这样的幽默语言,是很难把握的。因为老师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是不敢有半点不尊与亵渎的。所以说,李新民的艺术手法不是所有人能模仿出来的。</h3> <h3>王毅:敬爱的屈殿奎老师离开我们已经三年了。今天我们群刋发的李新民同学的《我的屈殿奎老师》再次激起我对恩师的无限怀念和哀思,和屈老师六年的校园生活如电影一般又一幕幕浮现在眼前。屈老师是我们每个同学公认的好老师。他不仅知识渊博,更主要的特点是平易近人不拘小节,(实际也没有新民同学写得那么夸张),也无师道尊严,所以我们都喜欢和他接近。我们班的宿舍距他的房间很近,吃罢饭我总喜欢到他的屋子里坐一会,有时帮他扫扫地,整理整理房间。也许是我和屈老师的性格相投,他也很喜欢我。他在教课之余常给报刋杂志写些稿件。他写的字象“天书”,没有几个人能认得。而我平时写字也很潦草,班主任荆作栋老师常批评我字如本人毛毛草草。也许是“臭味相投”吧,屈老师偏偏看上我。每次投稿都让我这个“秘书”给他腾写。接此重任,我当然不敢潦草了,而是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地去完成任务。文革十年动乱,大学停止招生。六八年我们高中毕业都被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邓小平复出,恢复了高考制度,大学开始招生。我当时在万荣城关供销社上班。屈老师带上一大堆复习资料来到供销社鼓励我参加高考。后来由于某些原因坐失良机,屈老师也为此感叹不已。屈老师退休后居住在万泉老家。一次我和守礼同学去看望他,当时他身体尚健康。他把他著的书赠给我俩每人一套。这是屈老师畄给我的宝贵遗产。最后一次看望屈老师时,他己是八十多高龄,腰弯背曲,步履蹒跚,还坚持由保姆扶着送我们出门。望着老态龙钟的恩师,我暗自流下了伤感的泪水,不料自此竞成永别!……愿敬爱的恩师在天堂安息!你的学生永远怀念你!</h3><h3><br></h3><h3><font color="#167efb">闫景云:@王毅 王兄写的好。我与你经过的差不多。我上学时,住在中院一院,屈老师住在中院一院南边靠西的第一个房子里。冬天常去屈老师房烤馍,倒他暖瓶里的水喝。他平易近人,是我们的父辈。读着李新民的文章和你的点评及探望屈老师的照片,浮想联翩,屈老师为人为师,道德高尚,学识渊博。屈老师的形象永远留在他的学生心中。</font></h3><h3><br></h3><h3><font color="#010101">王毅:@闫景云 闫兄早上好!同为屈老师门生,同受屈老师教诲,我们能同遇到如此的好老师,是人生的一大幸事。让我们永远缅怀敬爱的屈老师,把他的优秀品质继承下来发扬光大!</font></h3><h3><br></h3><h3><font color="#167efb">陈有强:还没起床,还没看文章,却看到王毅兄对《我的屈殿奎老师》的点评,字字真情。看到你发的和老师的合照,更是把一个重情重义的大写人字展现在我的眼前,也曾见你和扬岗老师生前也有合照,对恩师终生不忘,这种师生情令人敬佩,你的点评更令人感动动容。</font><br></h3> <h3>李天相:</h3><h3> 幽默的风格,憨厚的语言,掉渣的土话,打牙的闹趣是李新民作品的显著特色。读他的文章是愉悦的享受,心灵的升华。李新民就是我们身边的作家,同学的文魁。</h3><h3> 谨借此文向我的老师屈殿奎致敬!</h3><h3><br></h3><h3><br></h3> <h3>邓育秦:李新民同学的《我的屈殿奎老师》笔调轻松,颇富幽默,把一个和蔼可敬,知识渊博,不修边幅,从不讲究的屈老师刻画入微,栩栩如生。使人不由的回到了50多年前,仿佛屈老师就在眼前,给我们上课,跟我们聊天。屈老师为了他所热爱的事业,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他是我省非遗传承人,是有名的文史研究者,他揭开了李家大院的历史面罩,使雪藏几十年的李家大院重现峥嵘。他是挖掘河东一方文化的拓荒者和守卫者。他人走了,但留给后人的除了他的名字,还有他的著作,他的精神以及需要我们继续传承与发扬光大的万荣精神。愿屈老师在另一片沃土之上继往开来,孜攻耕耘。</h3> <h3>姚旺才:屈老师一生致力于中国民间文化研究,生活朴素,为人正直,才学丰富,个性鲜明。作者沒有人为拔高,而是先抑后扬,撷取生活中日常琐事和片断记忆加以细致描写,语言生动风趣,让人于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深深记住了屈殿奎这位好老师。赞!</h3> <h3>苗丽伟:纸短情长,恩师难忘。</h3> <h3>贾建平:一段师生情,一首感恩歌。</h3><h3><br></h3><h3><font color="#167efb">恩人仙逝痛失师,栽培辛劳情屡丝,华章留芳墨有香,聆听教诲哪找您?读《我的屈殿奎老师》有感。</font></h3> <h3>周英苗:拜读李新民老师《我的屈殿奎老师》,看着学生的李老师和屈老叼ju(嘴)磨牙,我能感觉到屈老和李老师的师生情深厚,从李老师的文字中,似乎看到生活朴素,不拘小节的屈老浮现眼前,少了威严的屈老,学生的偶尔散漫,让学生对屈老多了亲近感,也难怪那么多学生除了在课堂上接受屈老的答疑解惑,生活中也得到了照顾和关爱。文中,李老师说到屈老偏爱他的缘由,我推测,学生的李老师,小小年纪,表现出的出类拔萃,是屈老喜逢旗鼓相当知己的珍爱的自然行为,为两位优秀老师点赞!李老师的风趣幽默,让我每次在赏文中,多了舒心快乐,谢谢李老师!翻看群里老师们的点评,那真叫精彩,谢谢老师们分享!同时,也为喜遇屈老的闫景中学毕业的老师们感到高兴,你们老师优秀,你们出彩,为你们点赞!</h3> <h3>赵参军:</h3><h3> 深切缅怀敬爱的屈老师!</h3><h3> 新民同学的《我的屈殿奎老师》首次在《大河之东》网页发表后,新民就第一时间通知我阅读,后又转载《秋草吟》、结集《杂碎》,我都获赠书,今天学长又再次转发,我也记不清总共拜读过几次了,但每次读过,都倍感亲切、熟悉,屈老师的音容笑貌又呈现在脑海中。今天又仔细阅读后,让我想起有关屈老师的二三事,记录于下,以示对屈老师的深切缅怀,并与大家共享。</h3><h3>一、“不像就不对啦”</h3><h3> 屈老师代过我们班的地理和农常课,他学识渊博,讲解通俗易懂,深受同学们喜欢,加之他没有师道尊严,因此师生交流随便,课堂上很活跃。记得有一次农常课他讲到“遗传”概念时,为了方便同学理解,就举了个通俗的例子:父母生的儿女像貌都像父母,这就是遗传基因。他的话音未落,张秉祥同学立马举手报告:屈老师,为啥有的子女就不像父母?屈老师未曾预料到这样的提问,于是提高嗓音回答了一句:“不像就不对啦!”引起了全班哄堂大笑。</h3><h3>二、为推广《万荣笑话》两次涉险</h3><h3> 万荣笑话现在是万荣县的金色名片,在国内省内广为流传,为万荣走出运城,走出娘子关作出了很大贡献,其中也有屈老师的一份心血和不懈坚持。大家知道,万荣笑话的根源是荣河72争,荣河人过去对讲72争是讳忌莫深的,认为是对荣河人的侮辱。但屈老师早就看到万荣笑话的巨大潜力,不遗余力地推广它,也曾两次触险。第一次是1983年,他和刚从山西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的杜俊晓整理出万荣72争,在运城地区文化局办的《群众文化》小报上连载,很受读者喜爱。我当时在文化局办公室工作,一天接到一封来自万荣县荣河镇谢村革命委员会的来信,因信件是寄给“文化局负责同志”收,我就拆开一看,惊出一身冷汗,信中写到:文化局领导,你局办的《群众文化》小报刊登的屈殿奎、杜俊峣写的“万荣72争”是对三千谢村人、三万荣河人、三十万万荣人的极大侮蔑,请你们责成作者向三千谢村人、三万荣河人、三十万万荣人公开道歉,否则的话,我们就要向他们耍一耍意想不到的争气。最后盖着“中共谢村党支部”、“谢村革命委员会”两颗鲜红的印章。做为万荣人,我深知问题的严重性,我立即向局长做了汇报,后来在多方努力下,小报停载,风波才消。</h3><h3>第二次是1998年,屈老师联合县文联主席马力和张旭光出版了《万荣72zheng笑话》,不久中央扫黄打非办公室就派员来运城查封了全部《笑话》。我当时刚分管文化市场,接待和参与处理此事,问及中央来人查封的原因:其中几则笑话涉及到国际关系。其中一则即乡村广播员不按标点符号断句的笑话:“西哈努克亲,王八日进京。外交部长姬鹏,飞往机场迎接。”又是经过多方斡旋,随着时间推移,《笑话》遂被解封。</h3><h3>三、退休后仍然笔耕不辍</h3><h3> 屈老师退休后没有消沉安享晚年,仍然笔耕不辍,时有民俗、史料方面的文章见报。我到运城工作后,他也经常来我办公室,或寄信给我,多数是让我塍抄书稿转交报社,往往是来去匆匆,交待完事就离开。2004年他通过守正学兄向市政府领导争取到三万元印刷经费,没单位收转,他又找到我,我没半点犹豫,随即办妥有关手续,确保了他的《南风之歌》和《英雄的稷王山》两本著作的出版发行。也算是为屈老师做了点小事吧。</h3><h3>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安息吧,尊敬的屈老师!</h3> <h3>王健:拜读“我的屈殿奎老师”一文是在前几天新民哥送给的《杂碎》中。今天,《我们这一代》编委发表又重温该文。</h3><h3> 屈老师是我父亲在万荣闫景中学同事。我很小时候随父在闫景中学时就对屈老师有印象。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次是九零年左右,屈老师要去省城太原路过运城,向己调入运城农校多年的父亲告知。当时,父亲住农校西北角专为高级职称和校领导盖的小二层院。我和父母都在一层的会客室吃饭,听见有人敲院门,我就去开门。我打开房门见屈老师己进入院里,嘴里喊着父亲的名字。只见屈老师穿一身黑色农家衣服,外面似乎都沒有外罩,似乎是个大裤裆裤,肩背一个粗布挎包,。我把屈老师让进屋。母亲舀了一碗面汤,拿了碗、筷和馒头,请屈老师吃饭。屈老师给父亲讲,最近在万荣县志办工作,整理了万荣72争小册子给省什么部门送去。说着,从挎包里掏出了一个打印的白皮小册子交给了父亲,端起桌上给他舀的面汤一饮而尽,说还要去市文化局找人就匆匆而别。他从挎包里给父亲掏书的时候,我看见里面装有白色饮水瓶和塑料袋装的馒头。父亲挽留他吃完饭再走,他已走到院中,回头说从太原回来还要过来。</h3><h3> 过了几天,屈老师从太原回来给父亲讲了这次去的经过。因为是大人谈话,我就上了二楼房内。只见屈老师还是去时打扮,还是风风火火,在家没停多长时间,说还有人等他就告辞了。</h3><h3> 新民哥写的文章比较细腻,把作者与屈老师之间的师生情写的活灵活现,调皮幽默。学生没有忘记老师,该文应是学生对仙逝的老师一种怀念和追忆。</h3><h3> 屈老师,一路走好!!!</h3> <h3>潘秀琴: 这位李新民作者你是否认识?他是北薛村的。他把屈老师写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屈老师真是一位好老师,记性也好,虽然给咱们代的不是主课,但是他和咱们同学都很熟悉,都能叫上名字,常跟同学开玩笑。我还记得初中文革期间,但凡复课时,屈老师还有贾老师骑上自行车到各村通知咱们去学校,连我父母都认识他们。前几年我妈在运城都还见过贾老师,杨天义老师,还常和我念叨他们。那时的老师真好,真是令人难忘。对了,屈老师可喜欢和采莲开玩笑,每次见了面都要逗逗采莲。</h3><h3><br></h3><h3><font color="#167efb">谢香绒: 秀琴,回忆屈老师,也思绪不断,1965年我读初一时,屈老师代我们89班的历史和地理课,他的确不太讲究师道尊严,课堂秩序不算太好,我和女同桌尽在他的课上聊天说笑,根夲就没听进他的课。他曾阻止过,也是喜笑相劝,我们皆不当回事。谁知误了历史地理知识,后来才悔不当初。平日里上班忙,直到退休时,方感觉该补补这方面的漏洞了,于是收集了女儿初高中的历史地理课夲,还买了一套世界历史读夲,后来上老年大学又学了别的学科,始终没能补上,很是遗憾!倒是通过国内外旅游,查地图,看地球仪,对地理知识有了些了解,历史知识至今还有许多空缺。</font></h3><h3><font color="#167efb">屈老师记性很好,读完初一后文革开始,我们在大串连过后就相继回村务农了,直至71年又上高中,见到屈老师,他一眼就认出了我,高兴地说,小香绒长高了(我在初一时个头瘦小,总在班级当排头,被他称作小香绒)。他教过无数学生,又几年过去了,他还清晰地记住了我,很是感动!</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屈老师之所以长寿至90多岁,除了文中提到勤于学习外,我觉得还有另一方面即为他的好心态,包容大度,凡事不计较,好说话,胸怀若谷,也为之我们的榜样。</font></h3> <h3>王汾民:《我的屈殿奎老师》是作者对屈老师的深切追思和怀念。他通过对屈老师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让读者看到了一位勤学、敬业、朴实,而又不注重衣着打扮的老师,使人觉得屈老师可敬、可爱、可乐。不难看出作者和屈老师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刻在心,永难忘,也实在令人感动。屈老师是我们每个闫中生心中的好老师,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功德留在人间,永世流传!祝我们敬爱的屈老师天堂安好!</h3> <h3>杨顺来:李新民《我的屈殿奎老师》点评:李新民笔下的这位好老师,也曾和我非常亲近。我在闫中就读他教高九班农常课,印象深刻的是不修边幅,平易近人。我那时候,刚从学校出来又进了学校的我,虽在杨中教高中物理,但对农业常识、果树修剪、杂交育种、5406细菌肥料、民俗文化等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都与屈殿奎老师的耳濡目染、悉心指导有关。读李新民此作,一下子把我的记忆拉回到几十年前,使我重新亲近、认识了这位博学多闻、率性而为、可敬可爱、德才兼备、亦师亦友的好老师。李新民的长文,不事张扬,不唱高调,不写大事,专叙细枝末节,几近小说笔法,全用白描,却有一种“啰嗦美”,令人爱看,一直看完,这完全归功于作者高超的取材、剪裁工力与驾驭语言文字的非凡技能。</h3> <h3>李天相: 说起闫景中学,就想在这里多说几句。</h3><h3> 运城1947年就解放了,我党为培养更多干部,在今万荣县万泉村暨屈殿奎老师的家,设立太岳汾南中学,后移薛店村,再到闫景村。1949年共和国成立,命名为万泉中学。1954年万泉,荣河两县合并为万荣县,更名为万荣一中,县城解店城镇中学为万荣二中,1958年高中进县城,万荣一中高中教学班全部迁入万荣二中,教学班序名从原一中的七,八,九,顺延到正式命名的万荣中学,而万荣一中也正式更名为万荣闫景中学。1959年闫景中学又恢复高中招生,序名从一班重新开始编排。我群的曹学仁老师就是先期的高五班,战继忠老师就是后期(1963年)的高五班,到文革前的高七班。至此闫景中学学生有影响的代表是原中央总书记赵紫阳的秘书柴肇发(后任陕西省政府副秘书长)。文革后期高中招生再恢复,即有现在我群的高八,高九,高十……的潘秀琴,闫景云,孙爱国……等。</h3><h3> 之后闫景中学从县治划为地治,运城地区戏剧艺术学校,运城农校,运城师范先后近入。2006年运城市正式决定开发李家大院,运城师范闫景分校返回市区本校。2008年李家大院正式对外开放。</h3><h3> 从1947年到2006年,李家大院是整整六十年的办学史,这一甲子轮回的光辉必将装点闻名三晋的李家大院。闫景中学与李家大院相映生辉,当为美誉。</h3><h3><br></h3><h3><font color="#167efb">邓育秦:@李天相【吉人自有天相】  屈老师被李新民同学写活了,闫景中学被你纪实了,有这样两位优秀的学生,屈老师当含笑九泉!</font></h3><h3><br></h3><h3>闫景云:@李天相【吉人自有天相】 李兄好,不愧为闫中的高才生。你把闫景中学的前世今生说透了。我今天才从你这儿得到如此详实的资料。</h3><h3><br></h3><h3><font color="#167efb">李天相:@邓育秦 @闫景云 </font></h3><h3><font color="#167efb">说闫景中学为晋南名校我看名符其实。说李家大院为三晋名院不为过誉。在我群汇聚着众多的闫中校友,是网络平台让我们结识言欢,交流互进。今天也借这个平台刊文,共同怀念我们的屈殿奎老师。当然也为创建这一平台的孙爱国学友,写下大作的李新民学友一并致意!</font></h3> <h3>李新民,山西省万荣县高村乡北薛村人,1952年生。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入编《中国人才辞典》。迄今为止,公开发表文学作品近二百万字,主要有长篇小说《百泉河》、《世道》、《一路走来》,散文《拾贝集》、《英娃》等。本篇选自最新出版的小说散文集《杂碎》。</h3> <h3>敬请关注《我们这一代s》公众号,阅读更多好文好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