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从江西于都到陕西吴起,怎么走?2019年12月6日,我们原31集团军侦察连转业在厦门的部分战友带着这个问题,来到赣州于都参观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浏览红军长征地形图,并打开手机导航,导航闪出一句话:步行路程过长、险要,建议采用其他出行方式……<br></h3><h3><br></h3><h3>然而,就是在85年前的一个秋夜,却有一支8.6万余人的队伍,硬是凭着双脚,跨过于都的贡江河,辗转万里,历尽种种艰难险阻,最终胜利到达当时的陕北吴起镇,从而完成了一次“无与伦比的史诗般远征”。虽然,到达目的地时,队伍最后仅剩6000余人,却用生命绘就了改变中国前途命运的史诗。这便是震古烁今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而于都,作为中央主力红军的长征集结出发地,由此被誉为“中华民族伟大长征精神”的起源地。为什么一个地处赣南的小县,会成为长征的源头,使处于险境的红军实现浴火重生?我带着这个疑问,在长征源头的遗址遗迹和纪念场馆内,穿越历史的时空,回望曾经的苦难和辉煌,找寻着凤凰涅槃的答案。</h3><h3><br></h3><h3>位于贡江镇贡江北岸的渡江大道中段的南熏门广场,由原来的县城南门渡口改建,现在是当地群众休闲、观赏江景的场所。而在当年,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军团正是由此处和西门渡口渡江,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征途。</h3><h3><br></h3><h3>“中央选择于都作为长征集结出发地,除了与战场形势、突围的方向和地形地势等有关外,更主要是出于于都是中央苏区的全红县、大后方,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物质基础,既能满足保密等政治需要,又能从人力、物力方面对红军给予补充。”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讲解员如是说。历史事实也的确如此。1934年10月上旬起,中央红军陆续向于都集结休整,为最后的战略转移作准备。红三军团也于14日抵达于都休整。这支从平江起义走过来的队伍,在经历第五次反“围剿”战斗之后,同中央红军其他部队一样,损失严重。到达于都后,红三军团开展扩红,补充兵力。当地青壮年积极报名,踊跃参军。短短4天时间,便补充了2600余人。而在于都集结的中央红军各部队,在当地共补充了近万名于都儿女,壮大了红色力量。</h3><h3><br></h3><h3>为支援和掩护红军突围转移,于都人民倾其所有,无私奉献。当时,贡江河宽600多米,为保证红军顺利渡河,于都人民大力支援红军,调集了800多条大小船只,有的用作架设浮桥,有的用作摆渡。为了搭建浮桥,沿岸群众和县城居民几乎将家中所有的门板、木料等可用器材都捐献了出来。</h3><h3><br></h3><h3>纪念馆文史馆记载,有位年逾古稀的曾大爷,在将家中全部材料献完后,又亲自把自己的一副寿材搬到了架桥工地。红军战士过意不去,执意不收。老大爷发了火,嚷道:“你们是不是嫌我的木材不够好?”周恩来得知此事后,曾感慨地说:“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h3><h3>同时,为了防止国民党飞机侦察,中央红军只能选择夜间渡河。讲解员说,为保证红军安全渡河,又隐蔽红军的战略转移意图,当时架设浮桥都在傍晚5时后进行,红军晚上渡河后,又要在次日凌晨6时前把浮桥拆除,傍晚5时后再重新架桥。1934年10月17日至20日中央红军渡河期间,当地群众不辞辛苦,在30公里河段上的各架桥点共架设浮桥15次。也正因如此,8.6万余名红军将士如此大规模的转移,敌人事先毫无察觉,从而使红军快速突破了第一道封锁线。</h3><h3><br></h3><h3>在距南熏门广场一公里远的西门渡口旧址,我正巧遇见了正在河边亭台外面晒太阳的老人。老人今年96岁,他姓李,是红军烈士后代,老人讲述其父亲于1933年参加红军,曾任红三军团三连指导员,1934年在福建作战牺牲。</h3><h3><br></h3><h3>“当年,由于其生母生二胎时难产去世,父亲又在外转战,他是由继母在家独自照看。老人记得,父亲参加红军后,便一直没有音讯。1934年10月,得知红军在于都集结准备渡河,母亲便到河边找红军打听丈夫的下落,却依然没有消息。可看到红军正在组织架设浮桥,需要木料,母亲马上回家将家里的木料找出,就连门板都拆了下来,送给红军架浮桥。</h3><h3>红军走了后,不知丈夫已经牺牲的李家媳妇,一边在家悉心抚养着他,一边日夜期盼着丈夫的归来。直到1953年,她收到新政府送来的烈士证,才得知丈夫早已牺牲。“我母亲终身未再嫁,直到1983年去世”。李氏老人感叹说。</h3><h3><br></h3><h3>我们一行,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寻,于都成为长征源头,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亲临于都,就是最鲜活说明。红军打胜仗,人民是靠山。而人民群众之所以能成为红军的靠山,恰恰是因为我们党和红军以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模范行动,使人民群众相信,共产党和红军是真心为劳苦大众谋幸福、为民族求解放。</h3><h3><br></h3><h3>“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乌云遮天难持久,红日永远放光芒。”历史为我们作出了印证,从贡江河边走出去的红军部队,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在长征路上既书写了浴血湘江、强渡乌江、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的撼天壮举,也留下了“半条被子”“彝海结盟”等诸多动人佳话。</h3><h3><br></h3><h3>据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的史料记载,渡贡江河前,红三军团在县城东门沙坝召开大会,作为军团长的彭德怀要战士们写信回家告知父老乡亲:“红军一定会回来”。是的,红军最后真的又回来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