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审稿:江玲</h3><h3>图文:张琴 骆湾湾 桂洁</h3><h3>单位:阳新县第三实验小学</h3> <h3> “日脚淡光红洒洒,薄霜不销桂枝下”。已是初冬傍晚,连阳光都显得格外清冷,乘着淡淡的余晖,我们第三实验小学的一行人于12月6日在张主任的带领下来到武汉纽宾凯参加这次的名师优课,内心除了激动更有一份憧憬一份期待,愿我们踏梦而来,满载而归。</h3><h3> </h3> <h3> 12月7日,清晨,天还是灰蒙蒙的,人们还在暖和的被窝里酣睡着,我们三人便早早起了床,收拾好后整装待发。本次活动历时两天,来自湖北不同地区的老师同仁在此共享这教学的盛宴。享有“数学王子”之称的张齐华老师带领他的团队围绕七大学习力中关键的三大学习力:数学表达力 、数学倾听力 、数学合作力展开深度研修。</h3> 为“学习力”而教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i>让你知道的,他们也知道</i></font></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让假的知道,变成真的知道</i></h5><h3> 何为“七大学习力”?为何要倡导“七大学习力”?风趣幽默的张齐华老师,围绕这两个问题向我们论述他的观点:为“学习力”而教。“学习力”的主体是儿童,是学生。倡导“学习力”是学会学习的必由之路,也是符合未来社会人才的需求。通过学习力来建构底层学龄儿童文化素养。</h3><h3><br></h3> <h3> 张齐华老师通过分享《百分数的意义》的视频切片来阐述他有关“学习力”的研究。开课伊始,一个“真”字,老师就给这节课定位,给学生定位,真发言,真提问,真表达,真思考,是真正的学习者。张老师提出了三个问题:1.什么是百分数;2.有了分数为什么还要百分数;3.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整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每次学生表达的时候,张老师都是退让倾听,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与其说学生学的是知识,不如说学的是方法;与其说看教师教什么,不如看老师怎么教真课堂。真课堂,是我们要追求的!</h3> 表达篇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i>言之有物;</i></font><font color="#167efb"><i>言之有理<br></i></font><font color="#167efb"><i>言之有序;</i></font><font color="#167efb"><i>言之有力</i></font></h5><h3> 为什么要提高表达力?我们需要学生怎样的表达力?如何提高学生的表达力?张齐华老师从三个问题入手,论述了表达力的重要性及培养学生表达力的方法策略。他强调学生的表达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力”,在表达的过程学会借助举例子、动作、画图等多种语言让表达更有力量,能结合数量关系说清道理,结合运算意义说清算理,透过数学现象说清原理。教师通过“策略”和“工具”撬动学生的表达,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h3><h3><font color="#167efb"><i><br></i></font></h3> 倾听篇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i><font color="#167efb">用儿童的语言教数学<br></font></i><i><font color="#167efb"> 用儿童的思维想数学<br></font></i><i><font color="#167efb"> 用儿童的眼光看数学</font></i></h5><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3> “倾听力”是什么?张齐华老师从内涵、文献、心理学三个角度全面阐述了什么是倾听力,从教师问卷,学生问卷,家长问卷三方面的数据展示了学生的倾听力的现状。针对现状他提出以下四点策略:让学生“愿意”倾听,让学生知道“听谁”,让学生明白“听什么”,让学生掌握“听什么”。</h3><h3> 张齐华老师的观摩课《图形中的秘密》让我体会到一节有价值的数学课应该是有深度而不是难度,是追求有内涵、有冲突、有味道、有活力、有实效、有后劲的课堂,本节课由一块碎了的三角形玻璃带哪块引发学生思考。课堂上,老师退至学生中间,参与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思辨,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清晰认知创造属于学生自己的知识,学会真实面对知识,敢于直面错误。</h3><h3> 云南省教科院小学数学教研员管尤跃老师就“如何在课堂中发展倾听力”引经据典,借助数学课堂实例,做了一场精彩的讲座。管老师强调,倾听是一种诉说,教育始于倾听。在教学过程中,用儿童的语言教数学,用儿童的思维想数学,用儿童的眼光看数学!</h3> 合作篇 <h3> 12月8日,小数名师优课团队中的宋洁老师为我们讲述了《为“学习力”而教之合作篇》。宋老师从:“为什么要提升学生的合作力、课堂教学中合作样态是啥样、怎样让合作真正发生、怎样让合作力真正提升”这四个方面详细讲解了如何让我们课堂中的合作学习从“无谓到有谓、无序到有序、无效到有效”。</h3> <h3> 紧接着,宋洁老师把“合作学习”的理论运用到课堂中,为我们展示了一节精彩的观摩课《一一间隔》。导入环节,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几组排列有规律的物体,让学生主动发现两种物体一一间隔的排列规律,并放手让学生合作探究排列规律中两种物体的个数关系,学习单上的每一个任务都很清晰,层层递进,小组在完成每一任务的过程中不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宋老师完全把主动权给了学生,自己作为旁观者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调节。整堂课设计得“简单大方”、逻辑缜密,是一节很精彩的观摩课。</h3> <h3> 最后,张齐华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一节很有“难度”的课《植数问题》,他把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三个课时的内容放在一节课讲,而且用的是四年级的学生。张老师却把这节有难度的课讲得生动形象,他让学生把提前预习的内容在讲台上进行分享,他坐在学生的座位上认真倾听,并适时引导。植树问题的三种情况“两端都栽、只栽一端、两端都不栽”都在学生们的合作交流、完整表达中不断完善,不断清晰,最后难题被突破,反而让学生觉得很简单,很有趣。张老师幽默的语言、和蔼的姿态、严密的逻辑总能让学生不由自主地去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张老师的课堂充满“学习力”和“趣味”,真不愧是“数学王子”。</h3> <h3> “莫言下岭便无难,一山放过一山拦”,数学教学亦是如此,只有不断研修、尝试、探究、反思,我们的数学教学才能够常做常新、越做越精!</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