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分享人:</h3><h3> 杨建华,"晋城市《孙子兵法》学术研究会"副会长,公路设计公司经理,从事公路设计十九年,工程师,BIM工程师,造价员,喜欢打球,徒步,读书。</h3><h3><br></h3><h3>分享主题:</h3><h3> 毛主席如何评点和运用《孙子兵法》</h3><h3><br></h3><h3>分享时间:</h3><h3> 2019.12.7 下午 17:30</h3><h3>分享方式:</h3><h3> 线上,“晋城市《孙子兵法》学术研究会”微信群。</h3> <h3> 各位兵友大家好,时间飞逝,最初和大家认识到现在已经过去七月有余,在这期间我们孙子兵法学术研究会在不断更新思路,我们的学习群也在不断壮大,我自己也在一天天进步,我们共同完善着自己,享受孙子兵法给我们带来的不一样的感觉,我自己最真实的感觉就是,学之前,遇到事不知进退,学之后,遇到事进退自如,而且因为孙子兵法这个平台我认识了许多良师益友,让我受益匪浅,我对国学的了解仅仅是因为我的孩子在幼儿园读到的,知之甚少,人到中年总想总结自己,以备不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但总是词穷,不知道该如何更能言简意赅,接触到孙子兵法和部分国学总算让我找到了答案,这都得益于认识喜欢国学和孙子兵法的朋友,说到分享,其实对于我而言也只是一次学习,从字面意义上说,谈谈我学习孙子兵法的一些认识和心得,这次因为是第二次,我和大家共同去学习一下毛主席是如何理解、应用、评价孙子兵法的,借助伟人,带给我们一些借鉴和启迪。</h3> <h3> 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解读(毛主席的军事原著中采用两句孙子兵法的原话,因此我从这两句话中进行)</h3><h3> 一、“避其锐气、击其惰归”</h3><h3> 《孙子兵法》"军争篇"原文: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h3><h3> 毛主席在1938年《论持久战》中这样说过,“具体地实现主动性于作战中的东西,就是灵活地使用兵力。灵活的使用兵力这件事,是战争指挥的中心任务,也是最不容易做好的。”这就是把主动和灵活问题提到了决定生死的高度,毛主席对孙子提出的战略战术原则进了灵活的应用,不是简单的死板硬套,而是根据自身的强弱出发,进行分析采用。<font color="#ed2308">对于我们自身而言也是,你有可能是孙子所说的我方,也有可能是敌方,如何争取胜利避免失败在运用的过程中要分析清楚,灵活采用。</font></h3> <h3> <font color="#ed2308">孙子是一位军事家,又是一位哲学家。</font>他的哲学思想往往是从军事概念和范畴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军事和哲学水乳交融。孙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战略原则当中,在战略战术上,孙子强调三点:</h3><h3> <font color="#ed2308">一是强调机动灵活,</font>认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变化取胜者,谓之神。”要针对不同的敌人,采用不同的作战方法战胜它。</h3><h3> <font color="#ed2308">二是善于避实击虚,</font>认为“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要“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攻击敌人要捡虚弱的地方打,这样才容易获胜。在部署具体作战计划时,可采用“以十攻一”的打法,即“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h3><h3> <font color="#ed2308">三是力求掌握主动,</font>认为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与人。要能在战场上左右敌人而不为敌人所左右,“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地给敌人以打击。</h3> <h3> 毛主席把孙子战略战术原则中关于动与静、实与虚、主动与被动的朴素辩证法思想,经过革命的改造,汲取到了毛主席军事辩证法思想之中。在我国革命战争中,毛主席十分重视主动性和灵活性。认为主动性是军队行动的自由权,灵活性是实现作战主动性的保障。他曾经说“行动自由是军队的命脉,失去了这种自由,军队就接近于被打败和被消灭”。</h3><h3> 著名的军事十大原则,就是毛主席根据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的作战经验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结合孙子兵法总结符合我军的重要理论,比如第一条“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就是对孙子兵法“避实击虚”原则创造性的发展。毛主席不仅采用“避其锐气,击其惰归”还采取示形的办法。制造假象迷惑敌人,本来能攻,却装作不能攻,能而示之不能,造成可乘之机,再采取神速行动,出其不意,取得军事上的胜利,<font color="#ed2308">毛主席对“孙子兵法”这些思想都认真加以提炼和汲取,以丰富其军事哲学。</font></h3> <h3> 毛主席是一位极具批判主义的伟大军事家,在运用孙子兵法也不是照搬硬套,除了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还进行了引申发展,在延安反围剿战争制定的战略退却就是发展了“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的思想,战略退却是劣势军队面对优势军队,因考虑到不能迅速取得胜利,为保存军事实力,待机破敌,而采取的一个有计划的战略步骤。在指挥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战斗中,面对国民党军队几十万大军的疯狂围攻,毛主席率领红军并不正面出击,而是暂时避开敌人的锐气,诱敌深入,实行“肥的拖瘦,瘦的拖死”的策略,拖得敌军筋疲力尽,士气沮丧,充分暴露其弱点之后,以逸待劳的红军,看准敌人的弱者或孤立者,一举歼灭,取得全胜。</h3><h3> 1947年3月,胡宗南率领23万国民党部队从南、西、北三面进攻陕北,毛主席缜密分析了其战略意图后,决定“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让我军暂时撤离延安,诱敌深入,让敌人背上包袱,我军轻装上阵,在运动中歼灭敌人。</h3> <h3> 毛泽东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代表,毛泽东军事思想之所以成为世界军事之林的优秀理论,正是因为他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哺育了这一伟大的军事家。钟情传统古籍,钟情《孙子兵法》,从青少年时代到晚年时代,毛泽东始终没有离开过《孙子兵法》。可以说《孙子兵法》伴随了毛泽东的整整一生。我们应当承认,毛泽东军事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中国优秀军事文化传统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传统军事文化的升华。</h3><h3> 在战争年代,毛泽东指挥打仗绝不是机械地照搬《孙子兵法》。他依靠的是实事求是,运用的是《孙子兵法》的精神实质,吸收的是它的精华。正如他自己所说,“其实,打仗的事怎能照搬书本去打?我读过《孙子兵法》,但打起仗来全忘了,只知道根据具体情况。”因此我们学习孙子兵法也一样,要熟读理解,在运用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采用。</h3> <h3> 二、“知彼知己,百战不殆”</h3><h3> 孙子兵法谋攻篇原文“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h3><h3> 1936年12月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评点“有一种人,明于知己,暗于知彼,又有一种人,明于知彼,暗于知己,他们都是不能解决战争规律的学习和使用问题的。中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书上‘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话,是包括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而说的,包括从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决定自己行动克服当前敌人而说的。我们不要看轻这句话。”</h3><h3> 1938年5月在毛主席《论持久战》中评点“从这点上看,战争就是两军指挥员以军力财力等物质基础做地盘,互争优势和主动的主观能力的特征,竞赛结果,有胜有败,除了客观物质条件的比较外,胜者必由于主观指挥的正确,败者必由于主观指挥的错误。我们承认战争现象是较之任何别的社会现象更难捉摸,更少确定性,即更带所谓的“盖然性”。</h3><h3> 但战争不是神物,仍是世间的一种必然运动,因此孙子的规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仍是科学真理。错误由于对彼己的无知,战争的特性也使人们在许多场合无法全知彼己,因此产生了战争情况和战争行动的不确定性,产生了错误和失败。然而不管怎样的战争情况和战争行动,知其大略,知其要点,是可能的。”</h3> <h3> 毛主席认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话高度概括了战争的指导规律,他的科学价值超出了军事科学的范围,具有深邃的哲理。具体案例,群主讲的也比较多,我就不再累述。</h3><h3> 毛泽东军事思想怎么看都像《孙子兵法》,但里面又找不到几句《孙子兵法》的话,《毛泽东选集》中先后有四处直接评说《孙子兵法》,其中除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是直接引用外,再也找不到几句《孙子》的原话。这个现象只能说明<font color="#ed2308">“神似胜于形似”</font><font color="#ed2308">,“内化的哲学理念,胜于外在的形态相肖”。</font></h3> <h3> 今天我就说到这儿,很抱歉占用大家的空间和时间,而且我本人也是和大家一样,是孙子兵法的初学者,对其精髓还没有窥其一二,我之所以学习孙子兵法,是因为曾经很困惑的事,无法解释的事,在接触孙子兵法后,在一个瞬间突然就明白了,<font color="#ed2308">易经中“元、亨、利、贞”可以很好的解读我的心路历程,开始学习了解孙子兵法,</font>通过学习了解发展自己,然后汲取有用的东西加以利用,坚持学习,坚持阅读,不断努力,也可能因为自己的天赋不够,学不知其所以然,但我相信,每天坚持,随着岁月的流逝,我终将受益匪浅。</h3><h3> 在这里想呼吁一下研究会的兵友,一是能每天坚持朗读、发微群,这样的方式可以提高学习气氛,一群人会走得更远;二是能够告诉你身边的人,有这么一部著作很值得学习研究,就是孙子兵法,我感觉凡是对国学对孙子兵法有研究的都是事业有成的人;三是心存善意,之所以努力的搭建这个平台,终将是一次互相成就。</h3><h3> 借此机会还是想感谢赵会长对我的教诲帮助,感谢马秘书长不遗余力的努力,以及兵友们的互动分享,都给到我很多知识的累积,感谢燕琴、田哥对我的启迪,感谢李校长对兵法研究会的支持和关注,感谢赞助过研究会的各位兵友,也感谢我的朋友领导对我的宽容和帮助,<font color="#ed2308">君子当厚德载物,我当自强不息!</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谢谢大家!</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