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德漫记》

阳光

<h1>皖南的旌德县,虽然距离我原来呆过的绩溪县只有将近50公里路程,那些年我记得只是乘车路过一次而已,却从没涉足旌德,因为旌德的小三线各个单位也没有我的亲戚朋友、同学和邻居在那,所以要不是咱建了个联谊群,恐怕与旌德县是无缘了。</h1><h1><br></h1><h1>其实和我类似的邻县小三线山友都会有这样的情况,最近我们几位原外县的山友受旌德山友的相约,一拍即合去了次旌德,弄了三辆小车来一次旌德自驾游,虽说是俺们自己乐着玩,但其实还是跟着去怀旧了。这次除了游览旌德县境内的风景区外,还真把原来几家小三线厂旧址当作景点玩了,三天的时间虽然还是蛮紧张的,但是内容却还是饱满的。</h1><p class="ql-block"><br></p><h1>一个人偷着乐没劲,想想还是以这次出游整个美篇吧,也让朋友们一起回顾和分享,我的记录形式是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到那里记到那里,大概这就叫做随心所欲吧。</h1> <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宁国胜利水泥厂——</b></h1><h1>这次我们的第一站去了原小三线单位宁国胜利水泥厂,对于我来说也算是又一次的回访,第一次是在2019年的6月底,跟着绩溪原燎原厂组团的看房团顺道去了,这次我们重回皖南上海小三线,又重访宁国胜利水泥厂。</h1> <h1>到了宁国,凑巧碰到原胜泥厂职工的二辆自驾游车,他们也是回皖南游玩怀旧来的,碰巧遇到就一起合影留念了。</h1> <h1>接下来我们去胜利水泥厂现场和矿区参观。</h1> <h1>我们站在胜利水泥厂刚刚建成的观景平台,眺望矿区环景,并拍了这张集体照。</h1> <h1><font color="#ed2308"><b>宁国山门洞——</b></font><br></h1><h1>山门洞位于安徽省宁国市港口镇山门村附近。一名石门,又称灵岩。山门洞为一天然洞窟,洞旁有水洞、天洞、莲花洞,清幽有致,石笋、石乳,各具天姿。这里的一带自唐宋而成茶马古道,因茶马古道而成驿,渐渐在“山门洞”附近的老街形成繁荣的集市,洞市因此而得名,今市有洞市老街风景区和麻溪山门洞风景区。</h1> <h1><font color="#ed2308"><b>旌德县江村古村落——</b></font></h1><h1>江村,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皖南山区旌德县白地镇境内,紧临205国道,距黄山风景区仅30公里。江村建村已有1400年左右的历史,也是江泽民的祖居地。江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h1> <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旌德县蔡家桥——</b></h1><h1>在旌德县,光上海的小三线单位就有13家(含旌阳镇上的仪表电讯工业公司)所以常常听到他们说起蔡家桥,但对于我来说似乎很陌生。这次有幸与这个传说中的蔡家桥来了个近距离的接触,哦,原来是一座桥、一个地名,让30多年前的这群上海人记忆有痕。</h1><p class="ql-block"><br></p><h1>旌德县蔡家桥镇,有一座蔡家桥,正名福成桥。始建于清康熙初年,初名“定远桥”,朱旺村人朱士海创建,知县夏文炳有记。康熙五十七年(1718),山洪突发,徽水暴涨,这一年的洪水,是旌德县最大的一次,境内桥梁几乎全部被冲毁,定远桥同样未能幸免。</h1><p class="ql-block"><br></p><h1>到了雍正元年(1723),朱士海后裔朱振远、朱振达、朱为显合资重建时吸取了水患教训,加高加固,以后再没有发生类似事故了。五孔石拱桥建成后,易“定远”为“福成”。桥长88.8米,宽达7.1米,高9.8米,每孔净跨13.6米。莲花形石柱嵌石板栏杆高0.8米。桥中竖一尊八面佛石像,桥南端有八角凉亭,供行人歇息,是往来泾县、太平和徽州的重要古道。</h1><p class="ql-block"><br></p><h1>1955年,蔡家桥在修建旌(德)三(溪)路时被利用通车,成了205国道上的一座交通桥。旌德1986年,旌德县人民政府将蔡家桥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以后,为保护老桥,在紧贴老桥的旁边又建了一座公路桥,而古桥蔡家桥作为公路桥的历史也就此画上了句号。</h1> <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515库——</b></h1><h1>在前往“旌歙古道”的途中,我们一行看到了一家原是515库的地方,这里离旌德旌旗机械厂不远,515库所在地是旌德县高甲乡,它虽然不是小三线81个单位的编制里,但是又确确实实建造在小三线所在的地盘里,过去我们一直误认为515库就是红卫档案馆,其实这是两个不同地方,不同单位管辖的战备档案馆。</h1><p class="ql-block"><br></p><h1>据《上海市志•工业分志•工业综述卷》记载,其中一段是这样描述的: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指示精神,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对小三线建设作了多次研究,逐步形成了在皖南、浙西地区建设小三线的思路和方略。1965年5月6日,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委员会给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书面报告中,提出的基本设想是:</h1><p class="ql-block"><br></p><h1>按照华东局指定的地方,<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拟在皖南黄山和浙江天目山一带建立上海的后方工业基地,在充分利用原有空关房屋的基础上,盖一些房屋,搞一些仓库,造一个医院,把市内的一些重要档案、文物、技术资料和一部分重要物质运去妥为保存;同时打算筹建若干研究所和实验工厂,在后方继续从事科学研究,保证在战时仍旧能够少量地生产一些同国防军工、三线建设有关的新材料、新设备等产品,上述科研单位在战后可以作为恢复和发展上海工业生产的骨干力量。</span></h1><p class="ql-block"><br></p><h1>原以为515库就是红卫档案馆,其实不然,据上海市建工集团编撰的不穿军装的工程兵《不平凡的五十年》中记载,曾经在黄山茶林场建了一个红卫档案馆工程,(由市机管局包建)用于上海市档案馆的战备紧急转移。</h1><h1>据原市建公司当年的亲历者说,黄山茶林场十三队处,有一个上海市档案馆工程,依山傍溪的徽派房屋,大约1967年左右建造的?</h1><p class="ql-block"><br></p><h1>据上海市建工集团编撰的不穿军装的工程兵《不平凡的五十年》记载中又写道,在旌德高甲深山的515工程(南京军区后勤部属战备仓库),由公司派出干部负责施工管理,组成515工程连,施工人员主要以上海各工业局选调的140多名党团员、复原军人为主体。该工程从1969年初筹建,工程中,施工人员劈山打洞、日夜施工,作业环境条件特别艰苦,前后历时二年多,于1971年6月竣工。猜想存放的档案规格也许会不一样吧?</h1><p class="ql-block"><br></p><h1>这样看来,坐落在旌德高甲深山的515库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保密单位,据原市建公司404队总支书记(原403队的)来电老给说起,说前两年她到515去过,洞库就在路口,大门贴有上海档案馆封条。当地老乡说档案馆委托他们代管,如有情况要交还。我们在猜想;会不会当年洞库施工完成后,南京军区没有接收,而有上海档案馆收去了?哈哈~都是处于一种好奇瞎猜,人就是这样,越是神秘的地方,越喜欢探索,遗憾的是没有很好地看看洞库。</h1><p class="ql-block"><br></p><h1>也许这里更有一份属于神秘和不为人知的方面……</h1><h1>所以我到了现场后,无意中产生无限遐想,这些千里迢迢运来存放的档案,我们无需去猜测属于哪一类档案?但一定是极其珍贵和重要的。</h1> <h1>在大门进口处,有一块水泥碑上刻有“天星桥”,这里可能就是一座桥,只是桥面与路面已经融为一体了,明显看不出来。</h1> <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旌旗机械厂——</b></h1><h1>我们一行驱车去旌歙古道的路上,还经过坐落在这里的旌旗机械厂,下车片刻看了看这些家属楼和单身宿舍等,如今都已人去楼空,一座座还未完全破败的建筑兀自矗立在群山一带,也许这里已经成为该厂职工的寻根地和怀旧地,待过这里的确会有一番感情。</h1><p class="ql-block"><br></p><h1>据了解,旌旗机械厂,又名国营5319厂、上海电子器材四厂。地处安徽旌德县白地镇高甲乡一条狭长的山沟里。1968年由上海无线电专用机械厂援建,建筑施工单位是上海市第四建筑公司403工程队,1970年所有厂房基本建成,1971年开始生产,主要生产为57毫米高炮雷达指挥仪。</h1><p class="ql-block"><br></p><h1>其技术骨干主要来自上海无线电专用机械厂,其他职工来自上海的中专技校生及部分大专生、因国家经济困难下放农村的支农工,还有一批72、73届无去向培训青工。</h1><p class="ql-block"><br></p><h1>下车拍了一组照片,相似的经历,共同的命运,一样的感受。</h1> <h1>通向家属区的一座铁架子桥依然还在,但已很少有人行走了,当年上下班往返过桥,在铁桥乘凉看热闹的场景已经一去不复返了。</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原来的宿舍</h1> <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旌歙古道——</b></h1><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踏隋朝旌歙古道•聊千年五铢古钱——</b></h1><h1>旌歙古道始建于隋朝,距今已有1400年,古时由徽州府(歙县)通往宁国府(宣州)的重要官道,也是徽宁官道中最精致的一段。由于时间安排有限,无缘深入古道,只是象征性的踏足此地,也算是到此一游了。</h1><p class="ql-block"><br></p><h1>本人凑巧藏有一枚与旌歙古道始建时同年份的隋朝五铢钱,公元581年,隋朝建立,货币极为混乱, 钱币精劣、大小、轻重不一,使用起来不方便。隋文帝下令整顿货币,铸行五铢新钱,以隋五铢作为统一法定货币。</h1><p class="ql-block"><br></p><h1>这枚古钱币也正巧是“旌歙古道”始建时流通的钱币。随着隋炀帝杨广好大喜功,穷奢极侈,财政枯竭,恶钱泛滥,私铸成风,至剪铁为币,糊纸为币,物价飞涨,民不聊生,义军蜂起,隋朝随即灭亡。通行了七百多年的五铢钱至此告终。隋五铢是中国五铢钱铸造的又一高峰,更是五铢钱币的绝唱。</h1> <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老贺回厂记》</b></h1><h1>这次赴旌德之旅,我们在老贺同志的带领下,顺道去了他原先工作过的满江红材料厂,满江红厂靠近蔡家桥镇,也算是在旌德县小三线单位中离乡镇比较近的单位。</h1><p class="ql-block"><br></p><h1>老贺曾先后在上海小三线旌旗机械厂、后方仪电公司和满江红材料厂工作;尤其是他在满江红厂担任过工会领导,所以他的小车一到,看看老乡们对他的热情和熟知程度,你就知道当年没少和老乡们打交道。</h1><p class="ql-block"><br></p><h1>据介绍,从1966年初起至1969年底,三度寒暑,上海市先后在旌德县旌阳、德山里、玉溪、厚儒、高溪、高甲、碧云等地建成——立新配件厂、工农器材厂、延安机械厂、险峰光学仪器厂、卫东器材厂、井冈山机械厂、星火零件厂、满江红材料厂、旌旗机械厂、东风机器厂、韶山电器厂、向阳小型轴承厂等12个工厂,并相继生产军工产品。</h1><p class="ql-block"><br></p><h1>同步建成通讯站、供电站、汽车队、计量站、供应站、仪电中学、仪电技校和上海市后方仪表电讯工业公司等配套服务单位。</h1><p class="ql-block"><br></p><h1>在旌德的上海小三线建设俗有“三个九”之称,总投资9000万元、占地面积91万平方米、干部职工近9000人。旌德县一次性建有12个上海小三线厂,成为全省小三线厂建设最多的一个县。</h1><p class="ql-block"><br></p><h1>我们这次看到的满江红材料厂,1985年9月,安徽省、上海市联合领导小组召开第二次会议中,确定第一批上海移交给安徽的22家单位中的一家,并在第一批交接工作至1986年10月8日交接完毕。</h1><p class="ql-block"><br></p><h1>2016年3月,曾由老贺同志带领组织的204名满江红职工的一次庞大“回家之旅”活动,掀开了沪旌两地的一次有影响的交流和互动。事隔三年多后,俺也跟着来看看,感受一下邻县老乡们对三线厂上海人的那份融融的感情,还是看图说话吧。</h1> <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朱旺村古村落——</b></h1><h1>朱旺村位于旌德县蔡家桥镇东北部,始建于隋唐时期,是一个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相传为南宋理学大家朱熹后裔的居住地。</h1><p class="ql-block"><br></p><h1>走过蔡家桥的百年古桥,沿着河流而上,很快就来到了古色古香的古村朱旺,这是一座典型的古徽州传统村落,有着浓厚的古徽州风韵。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朱旺从一个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古村,华丽转身为4A景区,成为现代人十分向往的桃源之境。</h1> <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东坡文化园——</b></h1><h1>在旌德朱旺景区附近百余米的地方,有个长征材料库,曾经是上海的一家小三线厂。这个原本废旧的厂房,却在一次改造和蜕变之后,现被打造成一家集休闲、养老、保健、文体娱乐、旅游接待、苏氏名人书画佳作展览为主的园区,成了文化旅游的新载体。</h1><p class="ql-block"><br></p><h1>该园董事长苏国武先生系眉山“三苏”东坡后裔,所以取了个充满诗意的名字——东坡文化园。这次受邀前去探访。据董事长苏国武先生介绍,2019年12月,这里的养老院将正式开张,并欢迎上海小三线的朋友前来参观和加入。</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参观《东坡文化园》里的养老院。</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感受一下养老居住的房间。</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旧仓库改造成的500平方米的名人书画展厅,展示了很多名人字画及参观者留下的笔墨。</h1> <h1>园内有一个多功能厅,场景布置了有点像五十年代的会堂,咱们在主席台上演绎一下,过了把瘾。😂😂</h1> <h1><font color="#ed2308"><b>卫东器材厂——</b></font></h1><h1>第三天下午利用回上海的一点时间,走马看花式的去看了五家坐落在德山里的原小三线单位旧址,卫东厂只是看了一下家属区的一些公房。</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卫东厂家属房子</h1> <h1><font color="#ed2308"><b>仪电中学——</b></font></h1><h1><font color="#333333">坐落在旌德的</font>仪电中学,也就只留下了这么二栋教学楼了。</h1> <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工农器材厂——</b></h1><h1>工农厂只看了厂大门及大门里面的一些内景,里面现在是一家旌德锦隆石业公司。</h1> <h1><font color="#ed2308"><b>延安机械厂——</b></font></h1><h1>延安厂仅存马路旁边的一栋房子。</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与住这里房子的老乡合影。</h1> <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险峰光学仪器厂——</b></h1><h1><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上海险峰光学仪器厂(曾用名:上海险峰配件厂、5439厂)该厂于1969年筹建,主耍生产D—69测距机,为"507"工程高炮配套的三大件之一。厂区面积18033平方米,职工703人,总设备(含仪器仪表)386台,光学测距机年产量100台,初期规划投资713.32万元。</span></h1><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光学测距机是为57高炮配套的仪表三大件之一。它是由险峰配件厂组织生产的,1971年初开始D—69型新三米测距机的试制工作。8月,完成第一台样机,经靶场试验发现原设计存在问题,而停止试制工作。1972年,五机部确定试制59—1型老三米测距机。1975年初完成3台样机,通过5项试验,达到设计要求。</span></h1><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1975年,进行59—4型改三米测距机和半自动跟踪仪的试制工作。当年完成样机,经试验性能良好。1978年10月,在北京举行设计定型会议。1981年5月,批准设计定型,但一直没有生产任务。</span></h1><p class="ql-block"><br></p><h1>1987年4月,安徽省、上海市联合领导小组召开第四次会议,确定列为第三批移交的23个单位,其中险峰光学仪器厂也在这批移交名单中。</h1> <h1>险峰厂接待室这里的房子墙上,至今还保留着“险峰厂”的厂标志。</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金工大件车间内部。</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精密车间门口</h1> <h1>这堵墙上居然还保留着当年的《上海市文明公约》,看看也蛮有意思的,厂和人都在山沟沟,但是遵守的公约却是上海市民的标准,感觉有点滑稽的。那我们再看看这个《上海市文明公约》究竟是那些内容?《上海市文明公约》颁布于1985年的6月,其内容如下:</h1><p class="ql-block"><br></p><h1>上海市民文明公约</h1><h1>为了使全体市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把上海建成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文明城市,特制定本公约。</h1><h1>一、为祖国四化奋斗,为振兴上海出力。</h1><h1>二、礼貌待人,说话文明,不讲粗话。</h1><h1>三、尊师敬老,邻里团结,家庭和睦。</h1><h1>四、维持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规则,爱护公物文物。</h1><h1>五、遵守职业道德,搞好优质服务。</h1><h1>六、植树养花护鸟,绿化美化环境。</h1><h1>七、讲究卫生,勤除四害,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杂物。</h1><h1>八、学习科学文化,实行计划生育。</h1><h1>本公约公布后,希望全体市民广泛宣传,认真学习,互相监督,自觉遵行。</h1><h1> 上海市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委员会 </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个车间成了毛麻加工厂。</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 <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红波印象》</b></h1><h1>从旌德县返回上海经过泾县,皖南泾县曾经有上海小三线四个单位,分别在这里建厂和车队及通信站驻扎。分别有312电厂、红波设备厂(607厂)、683汽车运输场(场部),后方260通信站(总站)属徽州专区811信箱,分别在两个乡,潘村乡和白华乡。正巧随车的莺莺呢喃是原泾县红波设备厂的,于是顺道去该厂看看。</h1><p class="ql-block"><br></p><h1>据记载,1967年3月,邮电部成立“701”工程办公室,战备通信建设由此启动。次年9月,电报局抽调人员,前往安徽泾县山区筹建红波修配厂,主要生产载波机、继电器等通信器材,时被称为“小三线”。1969年,上海市邮电学校撤销后,一部分教师也被安排到红波厂工作。</h1><p class="ql-block"><br></p><h1>1970年后,邮电中专、支农职工及子女、技校生及无去向培训生先后分到红波厂。由于当时某些通讯设备的饱和,1980年8月,上海市邮电管理局确定红波厂停产转产,全部人员撤回上海安置在邮电各个兄弟单位,并留下几十人看管厂。</h1><p class="ql-block"><br></p><h1>当然这一切当年都是悄悄进行的,由于红波设备厂是一个双重管辖单位,它既是属于上海市邮电管理局,但也属于上海后方管理局管辖,当时邮电管理局局长视察和了解该厂情况后,非常同情和理解厂里职工的实际情况,然后经过讨论研究,接下来拍板逐步把职工撤回上海。</h1><p class="ql-block"><br></p><h1>同志们呀,那年头小三线还没有要回上海的音讯了,大家都还沉浸在扎根小三线的豪言壮语下呢,所以当时为了减少不良影响,一切的撤回都是在秘密地进行,小三线单位谁都不知道,这还是该厂所处的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好。</h1><h1><br></h1><h1>再说了,泾县本来小三线单位也只有这么几家,各自为战,消息闭塞。他们真是找了个好爹娘,幸亏后来我们也回来了,不然真的要羡慕死了。</h1><p class="ql-block"><br></p><h1>1985年9月,安徽省、上海市联合领导小组召开第二次会议中,确定第一批上海移交给安徽的22家单位中有红波设备厂,并在第一批交接工作至1986年10月8日交接完毕。</h1><p class="ql-block"><br></p><h1>原红波设备厂243名职工陆续调回上海后,全部由上海邮电系统安置。这在当时也是一个经济效益好的单位,起码不用愁下岗或办理什么协保了,肤浅印象,看图聊话。</h1> <h1>这是邮电管理局局长(左二)带领红波厂领导等与泾县领导商谈移交事宜。当时房子早就借给当地,改成“泾川山庄”,作为皖的文联的活动场所了。</h1> <h1>靠左边的113——112编号是女宿舍,图片中的红衣女士,找到了40年前住过的单身宿舍。</h1> <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旌沪两地的交流和互动记录——</b></h1><h1>我们一行下榻的酒店是旌德县里的“海螺大酒店”,虽说是四星级酒店,但性价比却很高,建议到旌德来怀旧的山友们,下回来别错过机会哦。</h1> <h1>当天晚上,在我们下榻的海螺大酒店,我们邀请旌德县的朋友们共进晚餐。</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一起的合影</h1> <h1>当天晚上九点,我们在酒店的大门外,见到一位妇女来找我们,一问才知,这位老乡听说小三线的上海人来旌德了,她特意过来和我们见见面,据她说以前曾经在延安厂干过活,也想来和郭厂长见个面。我们说郭厂长这次没有来,我们会把你的问候转达的。</h1> <h1>第二天我们和旌德县的共青团委员会组织进行了座谈,在座谈会上,小三线的老同志们讲述了当年建设小三线的往事,希望年轻人继续传承和发扬这样一种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挖掘上海小三线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建设新旌德结合起来,努力把旌德县建设的更加美好。</h1> <h1>我们还和旌德县的网红——网名“梓山人”见了面,感谢他一直以来,坚持公益宣传上海小三线的报道。</h1> <h1>在蔡家桥镇,向镇领导赠送小三线厂史纪念册。</h1> <h1>离开旌德县的中午,蔡家桥镇的朋友们邀请我们共进午餐。</h1> <h1>短暂的三天《重返旌德小三线》自驾游之旅,留给我们的印象是深刻的,对曾经在旌德小三线呆过的山友们来说,这是一次回家的感觉。而对于曾在宁国县、绩溪县、泾县小三线单位工作生活过的我们来说,这次旅行更多的是一种同感和共鸣。</h1><p class="ql-block"><br></p><h1>三天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在安排上紧凑和高效,我们既领略了旌德的历史文化和古村落、旌歙古道,又不忘初心对部分三线厂旧址进行了探访,也和旌德县的有关部门进行了座谈和文化交流互动,也不错失舌尖下的徽州。</h1><p class="ql-block"><br></p><h1>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这样一种走访活动,让上海小三线的这段历史,在曾经的皖南这块土地上,永远有人记得,并且让这样的一种精神得以传承。(特别鸣谢同行山友为美篇提供的照片) </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