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h3><h1> 今年是下放苏北大丰五十周年。时光荏苒,沧海桑田,但那些个知青岁月难以忘怀。</h1><h1> 何处是故乡</h1><h1> 那是1969年,一个寒冷的冬季。父亲还关在“牛棚”里,被批斗多时的母亲刚获得“解放”,就拿到一份通知书:带着四个子女“下放”苏北,去一个叫做大丰的地方。大丰是何方?心中一片茫然。看着家门口贴满的大字报,看着母亲身上遍体的鳞伤……走吧!离开这个养育我十六年的家乡。在关押父亲的地方,好心的人安排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在楼下作一挥泪告别的远望。母亲告诉我们“会去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很远”又是何方?</h1><h1> 用稻草和麻袋打包,带上不多的家具和生活用品;12月7号,母亲搀着我们兄妹四人在西门桥堍坐上了一艘水泥大驳船,那是原来用来装猪的驳船吧;人挨人都挤在船舱,船头用芦菲围了个厕所。“呜呜”,汽笛鸣响,几十艘驳船组成的船队启动了,码头上一片哭声喊声告别声,声声凄惨。不会忘记,我的几个好同学跟着船队跑了好远好远,挥着手喊着“洁平!洁平!……”,少小离家何时回?唯有两眼泪汪汪。</h1><h1> 离别江南,船过长江,经过三天两晚的航程,12月9日傍晚停泊在大丰斗龙港。距离我们要去丰富公社和平四队还很远。生产队里组织了一个自行车队载我们前往(当地人叫“二轮车”)。月黑风高,饥寒交迫,坐在自行车后面瑟瑟发抖。因我们的房子还没盖好,暂住王大爷家。刚落地,热情的主人就端上了一碗黄澄澄的饭,以为是蛋炒饭呢,饿得发慌的我一阵感动;谁知是玉米饭,见风就硬;吃着吃着,眼泪扑索索直往碗里掉。</h1><h1> 也许是累了,晚上在稻草打的地铺上居然睡得很沉。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看,眼前一片荒凉和盐霜。黄海之滨,盐碱地,“一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就在这片荒凉之地,我们开始了新的生活;我一呆就是十六年,且把异乡作故乡。</h1><h3> </h3><h1><br></h1> <h3> </h3><h1> 汗滴禾下土</h1><h1> 从江南到苏北,从城市到乡村,从太湖之畔到黄海之滨,一切都变了;唯有不变的,是生活当继续。当时关于知青有两句口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广阔天地练红心”;说实话,我们还真没有这般觉悟,只知道必须跟着农民下田去劳动,因为劳动才有工分,年终才有分红,才能分得粮草、购得油盐;生活方可继续。</h1><h1> 翌年春天,我们的土垒茅草屋盖好了。后来懂得这种泥土块垒起来盖上芦苇和茅草的小屋还冬暖夏凉呢。安家落户当“立业”,母亲无愧是榜样;一个城里干部,一到苏北农村,立马变了模样;头上毛巾一扎,腰间围裙一束,就随队里的妇女们一块下田劳动去了,并很快和大伙儿打成了一片;才四十多岁,额头已爬满皱纹,村里人都亲切地喊她“王奶奶”。十六七岁的我,“少年不知愁滋味”,带着一份亢奋和新奇,也一头扎进了田间地头。</h1><h1> 大丰是产棉区。春耕季节,最苦最累的活儿当数拉棉花播种机了,两人在前面拉,后面一人扶着播种机(那可是技术活,当然轮不到我)。犹如牛一般,背着绳,弯下腰,一步一步往前走。“天苍苍,地茫茫”,棉花田有三五百米长;几个来回下来,已是腰酸背疼,饥肠辘辘,肩膀上也留下了几道勒痕。但还得往前走啊。那时想起了形容农民世代辛劳的两句话“面朝黄土背向天,弯躬曲腰几千年”,可不是吗?!直到后来渐渐推行机械化,劳动强度才逐步减小。</h1><h1> 曾经写过“玉米那些事”一篇文章,文中提及夏日里在玉米地里锄黄豆草的那个故事。当时“农业学大寨”,有个农业技术叫做“套种”,即在玉米行间种上黄豆。盛夏时分,玉米在茁壮成长,黄豆间的杂草也在疯长。烈日当空,温度升到四十多度。玉米地里密不透风,好似一个蒸笼(按现在的说法恰似“桑拿”,那时可没此般浪漫)。汗水湿透了衣背,酷暑又烤干了衣裳;有一个中午,我竟中暑倒在了地上;乡亲们把我抬到阴凉处,稍歇会,又得弯腰曲躬继续干啊。也许正是为此,也许那些曾经的春耕、夏管、秋收,日后对于无锡人李绅的《悯农》诗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h1><h3> </h3> <h1> 那里的冬季比江南要冷得多,屋后的小河,厚厚的冰上能走人。而冬季正是公社水利工程热火朝天干起来的时候。这个壮劳力的活称作“上河工”。“初生牛犊不怕虎”,我这个城里“小知青”毅然加入了“上河工”的队伍。一根扁担,一头是芦编畚箕和大锹,一头是被头铺盖和碗盆。出发了,队伍浩浩荡荡,犹如战士出征。一到河边,傻眼了:河道疏浚工程,每人承包一段,要从几米深的河床里挖起一块块几十斤重的泥,挑起担子往上爬,送到很远的地方。化冻后的小道泥泞不堪,当地“老河工”们跑得飞快,我却只能一步一滑地向前挪;寒风凌厉,满头大汗,眼镜上常被雾气朦得什么都看不见,只得停下来用衣袖擦一擦再前行;毕竟体力弱常常落后于他人,收工了还要加个班,几天下来实在累得不行了,右肩上还长出了一个大老茧。劳动强度大,实在饿得慌,好在隔三差五还有一顿肉饭给上河工的人们补充体力,很是知足。有一天晚上几位大叔和我打赌“能否吃下八大碗玉米粥”,对常处在肌饿中的人来说,只有没得吃和吃不饱才是问题!此赌正中下怀,我一口气吃下八大碗玉米粥,吃完以后才发现胃撑得难受无法入睡,于是,在河堤上来回走啊走,举头望着朗朗冷月,低头思忖着脚下的路向何方……</h1><h1> </h1> <h1> 点亮那盏灯</h1><h1> 别说,那一顿顿玉米饭、玉米粥,还真滋养人;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生活,还真锻炼人。我,一个瘦弱的城里“小书生”渐渐地强壮起来,也渐渐地成了田里劳动的一个“好把式”。也许是因为读过点书,乡亲们推我当上了队里的记工员,带着大家读语录,帮着大家记工分。那时弄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每天早晨开工和傍晚收工时要朝着北方“早请示、晚汇报”。“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记得第一年年终分红,扣去粮草,我居然分到了25元钱。这可是我一年劳动的报酬啊,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吧,欣喜不已;第二天骑车去公社镇上买了一支英雄牌钢笔。因为心里始终有份“念念不忘”:我要读书。</h1><h1> 说是知青,那年头在城里实际也没读到什么书。69年春天进的西新初中,不是学工学农,就是学军备战什么的。下放的时候,我在心爱的小木箱里带上了一本《汉语字典》和一本《成语词典》。到了大丰后,尽管白天劳动已是十分疲劳,但像村民们那样天刚黑就睡觉也睡不着啊。于是就点亮那盏煤油灯,把那两本字典和词典翻来覆去的读……但煤油灯也不能点太久,因为煤油是用我们养的鸡下的蛋去大队“三代店”里换来的呀,得省省。后来发现县里有个广播站,地区有份《盐阜大众报》,我就试着在煤油灯下写点“豆腐干”大小的短文章,写村里的故事,写学习的心得,向他们投稿。稿件寄出去了,很久没有回音。一天,突然在有线广播那个“小匣子”听到正在播出我的稿子;后来还收到了《盐阜大众报》稿件录用通知,那高兴劲啊犹如心头点亮了“一盏灯”。于是,我的业余生活也丰富起来:帮生产队里出黑板报;教邻居家的小孩识字;为乡亲们写春联;参加基干民兵训练;学着文艺节目创作……也许就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吧。</h1><h1> </h1> <h1> 可能因为我劳动比较出色,“接受再教育”比较老实,为村民们办事比较勤奋;不久,加入了共青团,还被推选为大队团支部副书记。那时的团工作主要任务是抓好青壮年的扫盲工作,组织文艺宣传队宣传毛泽东思想,配合党组织“割资本主义尾巴”……队里文盲很多,必须在规定时间摘掉文盲“帽子”,任务艰巨。我和几个年轻人利用大队小学办起了“扫盲学校”,一到晚上既当校长又做老师为“文盲们”上课,从简单的拼音开始,到识全课本上规定的文字考试通过验收为止。当时还想了两句话“校长兼教工,上课带打钟”,天天晚上上课,常常教到深夜。学员们学习劲头很足;每到傍晚和深夜,乡道和田埂上就亮起一盏盏煤油灯,闪烁着、跳动着点点星光,恰成一道别样的风景。当拿到“脱盲”的通知时,乡亲们和我们是多么高兴啊!从当年的“扫识字盲”到后来的“扫电脑盲”,从当初的“脱盲”到以后的“脱贫”,目睹了农村的变化,为第二故乡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青春和力量,至今还为曾经不负“激情燃烧的岁月”而欣慰。</h1><h1> </h1> <h1> 老乡见老乡</h1><h1> 都说农民纯朴、勤劳、热情,但只有经历了才知情意重,只有感受了才懂乡愁浓。下放初期,干活很别扭,除草时把锄头杆抓得紧了,手上很快磨破了皮;夏收时挑起一百多斤麦子步履总是踉踉跄跄走不稳;大妈们就手把手教我怎样锄草的“窍门”,大伯们教我怎样把重担挑得荡悠起来;春季起早摸黑播种棉花,饿得慌时,一起干活的乡邻们总会在上午和下午时分喊我到他们家里吃上一顿饭,当地叫做“吃上午”、“吃下午”。放在现在或就是“吃早茶”、“下午茶”吧,可当时吃的不是玉米饭就是玉米饼,偶而能吃到一餐过年时收藏的猪头肉,补充“油水”;冬季上河工时,我承包的一段泥段常常“落”在后面,几位大哥见了便悄悄地帮我挖上几锹挑走几担,到了晚饭时厨房里的师傅还会悄悄地把我喊到灶锅旁让我啃上几根肉骨头;他们总说“城里的小眼镜,咋吃得了这个苦啊”。</h1><h1> 其实,那时真还不觉得苦。“初生牛犊不怕虎”,我很快成了一个干农活的“好把式”,什么赤脚踩在田头粪池里和着猪粪牛粪与杂草制肥料;夏收时挥起连杆打菜籽,场上脱粒挑灯夜战到天明;背着纤绳当“纤夫”,拖着水泥船往公社里面送棉花;基干民兵训练时竟当上了“马克沁”重机枪手……苦归苦,农村生活也挺有趣,春天里和小伙伴们一起去黄海滩涂采文蛤挖泥螺逮螃蜞,螃蜞敲敲碎恰是上等的“下饭菜”;冬夜里,在猪圈口蒙上一张网用棍子一捣鼓不少麻雀落入网,又是一餐美味罗;小河沟旁生长着一种名叫“洋生姜”的东西,挖来腌制一下,能吃上一个冬季。母亲还带着我们在家前屋后的自留地里,种上了山芋豆荚和蔬菜,养了几头猪和羊,“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做饭时在灶膛里煨上几个山芋特别地香;过年宰了一头羊,羊肉吃掉羊皮羊肠羊油卖掉还能倒赚个几块钱。不过,会把羊油熬了留下,因为到春耕大忙时用来拌玉米饭吃,很香很“给力”。</h1><h1> 当了大队团支部副书记后,带领一批知青和队里的年轻人建起了一个文艺宣传队。除了跳忠字舞唱样板戏,我还把生产队里的的好人好事和乡亲们的生活现状编成快板书、三句半、淮剧唱段,诸如《夸夸队里新面貌》、《四大爷上河工》、《四大嫂学识字》等等,自编自导自演,乡亲们很是喜欢。那时候的许多夜晚不是在灯下创作,就是在演出现场,或在去各生产队演出的路上。记得有一年的除夕,下午彩排结束,我就宣布“解散,回家吃年夜饭!准备初一到正月十五的巡回演出”。可那时母亲和弟妹们已经回城,我孑然一身,哪里去年夜饭啊?然而当我打开屋子时,周围邻居家的奶奶们、孩子们一个个挎着篮子来了,篮子里鸡蛋、花生、方糕和玉米饼摆了满满一桌,还一个劲地拉我去他们家吃年夜饭,顿时我眼眶湿润了;那个大年夜睡的特别暖。大年初一上午我们就在第一生产队的场上敲响了新春的锣鼓。</h1><h1>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1975年,作为优秀知青的代表,我被推荐到盐城师范学校读书了。梦想照进现实,那高兴劲甭提了。队里送我上学去,乡亲们还送来了鸡蛋、炒麦粉、萝卜干等等,并叮嘱道“读书苦,别饿着!”机会来之不易,自当珍惜。奋发图强,我当上了班里的团支书、学校广播站的站长。我们是在高考制度恢复前上学的,所以是“哪里来哪里去”。1977年毕业后又回到了丰富公社。公社里没让我去教书,安排在公社文教办公室和新闻报道组工作。“我是一块砖,东西南北任党搬”,“干一行爱一行”。白天下乡调查采访,晚上灯下伏案写稿;夏夜蚊虫多啊,干脆在脚桶里放满水把脚泡在里面;冬夜裹件棉大衣还冻得瑟瑟抖,双手搓搓哈口气继续写。只因对第二故乡感情与日俱增,我要把乡里的故事和乡亲们的心声传播出去。</h1><h1> 1978年被调到县里,先后在文教局和县政府办公室工作,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黄海之滨掀起了改革浪潮,岁月的激情也“燃烧起来”。一直到1985年调回无锡,十六个年头,最青春的时刻,奉献在这片土地上。“吾心安处即故乡”,我确实爱上了大丰那个地方。常怀对于知青生活的感怀之情,对于大丰那个地方的感恩之心。回无锡后的三十多年,每年都会回大丰。有朋友开玩笑说我是回去看“小芳”的,其实我是去感谢那个地方的:是那些个知青岁月让我走近了走进了“农村、农业和农民”,让我“曾经沧海难为水”,在以后的日子再也不觉得什么是苦,再也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其实我是去看望那些曾经朝夕相处的乡亲们的;前年冬季带着儿子媳妇和孙子回到当年的和平四队,当年载下的杨树苗早已长成参天大树。“洁平啊!你家(ga)来啦”,当八十多岁的老队长那双长满老茧的手紧紧握住我手,那一声问候时,我的眼眶里噙满了泪水,这不就是那无论何时何地都割舍不了的“乡亲、乡音、乡愁”啊!</h1><h1> 沧海桑田,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洗礼中,大丰变得愈发美丽富饶了。看着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看着奔向小康的乡里乡亲,看着风生水起的乡村旅游,我再也按捺不住那份“驿动的心”,又一回回返回大丰,为大丰旅游献计献策,为大丰旅游锦上添花,并为我的第二故乡提出了“大丰好玩呢”这句旅游宣传口号。如今,“大丰好玩呢”已在全国传扬,大丰已成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 我的第二故乡!</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