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石缘</h3><h3>河南南阳刁峰林</h3><h3>1 结缘黄蜡石</h3><h3>2009年春天,农村正是春耕时节,我们家也有几亩春地,父亲准备种点儿春花生自己榨油吃着放心。于是我抽出一个星期天,驾驶着父亲的小手扶拖拉机, 春耕犁地,犁毕准备回家。在换铁轮子时一个螺丝有毛病,我顺手在田地边儿拿了一块石头砸那个螺丝,不料,石头碎成两半,让我大吃一惊,咋看着表皮普通的石头里面像玻璃一样透明光滑,我筋疲力尽的身体顿时满血复活,开心极了!以为捡到了一个宝贝,修好车马上回家,兴奋地拿给父亲看,父亲也不知道是啥东西,但感觉这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h3><h3>我就拿着这块儿石头来到南阳卧龙岗下面的玉雕大世界咨询,问了几家店也不知道是啥石头,后来在三顾轩一家卖和田玉的店里,结缘了南阳市委党校的李老师,他博学多才,爱好广泛。给我讲了这是一块山玛瑙,说我们丘陵地区容易有这样的石头,还说有黄蜡石,特别是白河上游有丰富优质的黄蜡石。回到家,果然找到了一块很奇特的满身有大大小小分布规则六边形椎体的黄蜡石!我清洗干净爱不释手,后来也给她起个雅名叫“东坡醉憩”。从此,我与黄蜡石结下了不解之缘。</h3><h3>2 结识黄蜡石</h3><h3>好奇心驱使我搜集大量资料认真学习认识黄蜡石。黄蜡石是自2004年在云南龙陵作为一个新玉种(黄龙玉)被发现后,深受人们的喜爱,倍受藏家追捧,并迅速推动了全国各地黄蜡石的热潮。黄蜡石有矿料、籽料、奇石之分。现在各地以玉为名的黄蜡石很多,其中以黄龙玉、金丝玉、台山玉、金华玉,比较有名,黄蜡石的玉雕开发和利用得到快速发展,在云南、广东、浙江、江西、河南南阳等地形成了一支规模庞大的黄蜡石雕刻从业队伍,中国玉雕大师和海派玉雕大师也介入黄蜡石雕刻之中。“天工奖”、“神工奖”等全国性高规格的玉雕展评中,黄蜡石作品频频亮相并多次获得最高奖项。黄蜡石也是一个不仅能雕刻还可观赏的石种,既有玉石的质地,又有奇特的造型。观之晶莹欲滴,抚之温润腻手。</h3><h3>随着玩黄蜡石年代的增多,我更倾爱于黄蜡石奇石。黄蜡石奇石经过亿万年风吹雨打,河水自然搬运碰撞而成,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黄蜡石奇石似山水、似人物,似鸟兽、似文字,千姿百态,造型逼真,不用雕琢一分一毫便能尽显自然之美。有的自然画面更富有意境,使人浮想联翩,具有极其深广的文化内涵。</h3><h3>3玩黄蜡石</h3><h3> 经高人指点以后,又虚心求教学习,对于黄蜡石产生浓厚的兴趣,使我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起来。每逢周末假期我就外出觅石,麒麟湖附近的小河沟、小溪流、田间地头、丘陵山坡处处留下我的足迹,白河途经卧龙区、宛城区、方城县、南召县的河道内天天都有我的身影。刚玩黄蜡石时,有“刘姥姥初进大观园”的感觉,见到石头个个都好看,都心爱,都喜欢,满脑子兴奋和好奇,爱石热情相当亢奋和高涨。玩一段时间以后,就慢慢冷静下来,有了自己的眼光和见解,玩石有了选择。又把捡到的石头经过筛选,扔掉了90%以上,取其精华,弃其糟粕。</h3><h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珊阑处……”用来形容捡石头的过程是再贴切不过了,捡到一块儿美石的那一刻,再多的劳累和辛苦都被这一刻的欢乐取代。拿起石头对着落日的余晖,阳光透过石头变幻出更加绚丽的色彩,就在这光芒闪烁的一瞬间。 疲惫的脚步在此刻变得有意义了。</h3><h3>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捡黄蜡石的过程中也认识了很多石友,有黎民百姓,文人雅士,有官员学者,富豪大贾,大家不分高低贵贱,因共同爱好而相聚,共同分享捡石的快乐和捡石心得。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据初步估算南阳白河沿线黄蜡石爱好者就高达数千人,并自发建成了多处黄蜡石玉石雕刻店和专卖店,形成了黄蜡石产业链,这几年在南阳府衙财神庙内、南阳解放广场旁边的荷花广场、镇平石佛寺等地,先后形成了黄蜡石早市,每逢周六、周日上午,广大石农云集于此,摆摊设点出售黄蜡石,吸引了大量的黄蜡石爱好者,还有江西、浙江的石商前来交流选购,场面火爆。我也经常把自己的黄蜡石拿到这里进行交易,再淘到自己更中意的精品黄蜡石。玩石不是孤芳自赏,闭门造车,要结合理论知识,多与同行石友互通交流,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眼力。这个眼力是人的审美能力,随着时光的流失,阅历的丰富,知识的积累,失败的教训,经验的总结,眼力就慢慢炼出来了,有时还要缴一定的学费,花一些冤枉钱的。</h3><h3> 淘回来的石头,我把它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侍奉伺候。清洗石头内的泥沙,清洗着,抚摸着,哼着小曲儿,左瞧瞧,右看看,那个喜啊!那个乐啊!那个美啊!只有亲身玩石头才能体会享受到她的快乐。清洗完晾干,用小刷子打按摩油进行保养,再放于掌心摩挲抚摸掌握,细细审石,赏石,品石,感受其中的韵味,为其命名赋诗。还要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画面意境,配其合适的底座,来表达一定的艺术主张,彰显其自然艺术之美。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最后还邀约三五石友边品茗边赏石,分享自己的发现感悟,艺术主张,渴望求得社会认同,从而获得艺术创造的乐趣。</h3><h3> 4悟石</h3><h3>天然奇石在2014年12月23日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更加坚定了我对黄蜡石的热爱。在玩石之中,我修身养性,提高品味,我炼就了敏锐的眼光,学到了集美学、地质学、文学、佛、儒、道家学说等为一体的赏识理论边缘学科,更悟出了很多人生哲理。</h3><h3>玩石久了,感觉黄蜡石是有灵性的,有缘分的。觅石淘石时,那个属于你的她像一个早已等待的知己一样,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她是千载岁月,万般轮回,千金不换的缘法和智慧。她是承载着无尽时光的洗礼与打磨,是去粕存精的成熟与坚韧,从而真正读懂她的真善美。</h3><h3>赏石,赏的是一种心境,感觉身心被净化,滤去浮躁,沉淀下的是深思,赏石是一种情调,一种欲语还休的怡然,一种喧闹后的沉静。</h3><h3>收藏黄蜡石,收的是一种文化,一种历史,藏的是一种寄托,一种雅兴。</h3><h3> 与黄蜡石结缘,乃今生之幸!</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