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苏州拙政园(九+1)

求 雨

<h3>  顺治帝旨意反复,给陈之遴家庭有着不小的麻烦,因为是原官发往盛京居住(沈阳),陈之遴在家反复思虑着顺治帝的旨意:以“原官发往盛京居住”这说明顺治还有着留意之心,虽然不能给出马上的结论,但是,这不是空穴来风,不是没有道理的想法,在无奈的心情里陈之遴还是看到了自己的一线希望。对此,他在家里一再坚持自己一人去盛京,让徐灿在家照顾好孩子。陈之遴坚信自己:顺治帝一定还会招我回京的。面对现实的徐灿!在这件事上,不可能会同意陈之遴一人去盛京的,这位贴心的母亲在四个儿子的鼎力下,坚持要和陈之遴一起去盛京,体现了当时社会嫁夫从夫的道德观念的决心!在家道中庸的道路上“夫”是至高无上的,哪怕官人一下子弃门而去,妇人马上会紧随其后,走一段路看一段路直到官人软下心脏,二人和睦同行。这就是当时封建社会妇德教育的特征。</h3> <h3>  陈之遴在无法推却的情况下,要求孩子在家乖顺,等候消息,只能和爱妻徐灿同道而行。因为是“原官”发送,就是官责不变,朝廷提供马车,解决路途食宿。在“邮驿”的引领下,陈之遴夫妇不日将踏上盛京之路。</h3><h3> 盛京是清朝(后金)在(1625年-1644年)的战略中心地:都城。之后,在(1644年-1912年)为陪都。(即今辽宁省沈阳市)</h3> <h3>  天命十年(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把都城从辽阳迁到沈阳中部位置,并在沈阳着手修建皇宫宦室以及扩大之范围。就此,沈阳迎来了历史性的转折,从一个军事战略储备卫所,一跃成为盛京皇城,逐步发展为以盛京为中心的中心城市。</h3><h3> 天聪八年(1634年)清太宗皇太极在无限关爱这座城市和期望城市永盛之意,把这座城市尊称:沈阳为“盛京”。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政府迁都北京后,盛京为留都。 </h3><h3><br></h3> <h3>  陈之遴和徐灿在朝廷的紧迫下,定于明天启程。夫妻俩告别了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怀着对孩子的关爱和欠意和那不知归期的怨恨,度过了不会遗忘的不眠之夜。 </h3><h3> 深秋的京城,清晨的雾气交织着季节的凉意,感觉还是蛮冷的。天还没有全部放亮,邮驿的马车已经在寓所的门口等候,因为已经说好,天气在无雨雪的时候尽量多多赶些路程,因为用的是马车,推算也要5-6天到达,如遇天气雨雪,路途泥泞时间更是没有保证。</h3><h3> 陆地交通朝廷指定邮驿出行或者加急,必定选择单马为上选的交通工具,长途又要缩短时间就是在指定的驿站,以马休息人不休息的方式,不断换马来加快速度,从京城到盛京最快也要三天,如果天气不测风云就很难说准时间。</h3> <h3>  天色还早,来送行的人在马车缓缓起动时频频挥手,以表达一路平安。就在这时“方母”手里拿着一包物品,气喘吁吁地走着加快的步子走到继续缓行的马车边上,一面把东西递给徐灿一面说:我做的糕,路上方便的时候吃吧!家里孩子不用操心,我会去的。徐灿接过方母给的裹着的小包,手中感觉到还有余热,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想到她贴心的照顾和无微不至的热情,眼里的泪水夺眶而出……没有语言只有欠意的表情和那挥手的谢意!此时马车已经加速!消失在晨雾之中……</h3><h3> (待续)2019.12.6</h3>